第4章
- 絕地反擊
- 莉比·菲舍爾·赫爾曼
- 3031字
- 2018-02-08 14:43:11
“你不來!啥子意思哦?你就是應該來接我!我們約好的呀!”那個女人的嗓音隨著每一個音節(jié)不斷升高,直到接近歇斯底里。
我放滿了腳步;當時正走向森林湖休息站——我們這兒叫它“綠洲”[1],剛好位于威斯康星州與伊利諾伊州分界線附近的94號洲際公路出口。
那個女人正打著手機,離我大約30英尺,但她的聲音清晰入耳。
“你怎么能這樣對我?就在我們計劃好這一切之后!你明明知道會把我陷入困境!”
入口站著一個男人,板寸頭,角質框架眼鏡,雙手插進衣袋;我走進時,他側身讓我。
“聽著!我不能說久了,這是別人的手機。”停頓了一下,“我的沒電了。”
打電話的女人個子高挑、引人注目:白色T恤衫,卡其迷你裙,腳上涼拖鞋;長發(fā)披肩,寬寬的發(fā)箍束住頭發(fā),一副墨鏡,皮膚黝黑而光滑;她腦袋一動,翠綠色的雙眸顧盼生輝,宛如一對聚光燈。
我走進了休息站。自從花了數(shù)百萬美元改建之后,這座建筑看上去就像一個機場的航站樓,卻不大像一條美食街,更沒人會想到它以前只是一個路邊加油停車之處。甜甜圈、比薩餅、咖啡、中餐食品——店鋪眾多,香飄滿屋,熱情洋溢,使得我抵制這些美食的決心頃刻土崩瓦解。為了拍攝一部豪華度假村的宣傳片,我來威斯康星州的日內瓦湖實地勘察,跑了一整天,此刻當然很累,于是我想進去買一杯冷飲,然后驅車去接女兒回家。我15歲的女兒蕾切爾,正處于“暑假危機”之中——她這個年齡“已經(jīng)大得不適合由家長帶著去野營”!可今年這整整一個暑假,該怎么安頓她呢?
我買了一瓶健怡可樂,飽了一下卡卡圈[2]眼福,隨即趕快轉身外出!
時值六月第三周,周三傍晚,天氣濕熱,不過,此刻冷鋒[3]強勢襲來,陣陣微風驅趕著炎熱。
那女人還在通話:“我知道。我也感到遺憾,我也討厭吵架!”片刻之后接著說,“我意識到了這點。只不過——不說了,今天真倒霉!”
門口那個男人背朝著打電話的女子,似乎是在竭力避免聽到通話內容。
“我不能,我手機沒電了,”她重復道。“好吧,謝謝。我等著,請快來。”女人掛斷電話,環(huán)顧四周;見到門口的男子,便過去交還手機。“謝謝,太感謝了。”
那人把手機放進衣袋。“別客氣;希望你沒事兒了。”
“肯定沒事兒了。”她微笑道。“祝你收獲一些大的。”
那人揮手告別,接著走向停車場。女人則走進了休息站。
我看了看表:快7點了。蕾切爾吃過晚飯了嗎?也許我應該買一個比薩帶回去。不過,此刻涼風習習,于是我依然拿著可樂在那兒逗留;剛要走,就見那女人從里面出來,端著一杯冷飲,走到一堵3英尺高的磚墻面前(磚墻位于休息站大樓與停車場之間),面朝涼風,抬手托起頸后的長發(fā)。
“好舒服,對吧?”我說。
她點了點頭。
日內瓦湖區(qū)一直都很熱,通常情況下,顯然是微風擅離職守才帶來了涼爽。一個世紀以來,富裕的芝加哥人紛紛逃離曬得起泡的中西部,來到“西部的紐波特[4]”,修建了豪華的莊園,也帶來了一種特權與等級觀念,足可以匹敵馬莎葡萄園或楠塔基特島。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盡管這些度假勝地的排外性逐漸消退,大批旅游者蜂擁而至,一個不爭的事實依然存在但尚未被開發(fā)商們注意到:一旦有機會買到手,就有人瘋搶這些地產;其結果再次證明,隨著這些地標性建筑變得平民化、大眾化,它們的銷路也就不斷暢通起來。
森林湖綠洲位于日內瓦湖東南20英里,是芝加哥北岸與威斯康星州之間唯一的休息站,出了94號洲際公路便是一條坡道,坡道通向一個鋪砌著柏油碎石、面積如橄欖球場的大壩子,壩子中心的休息站其實是擠滿食品飲料店鋪的美食長廊,同時也是橫跨公路的天橋,它從兩邊俯視著I-94[5],I-94兩邊都有停車場與加油站。
年輕女子嘆了口氣:“但愿結果還可以!”
我看向她:“怎么,今天很不順?”
“真的糟糕透頂!”
休息站門開了,一對老夫妻走了出來。老頭白發(fā)濃密,梳理整潔,小心翼翼地避免與我倆目光相接;老太年約七旬,頭戴寬邊草帽,看見我就緊閉嘴唇。我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得罪了她!要么她就是那種人:看誰也不順眼!
年輕女子給我一個同情的微笑,我也以微笑作答。
隨著這對夫婦走向停車場,4個臉膛紅紅的孩子推推搡搡地走進了休息站,他們身穿無袖圓領衫和短褲,一身汗臭混合著防曬霜氣味兒,什么也不在乎——除了他們自己!
“我無意中聽到了你的話,希望來接你的車子很快就到。”我說。
女子腦袋一歪:“我也這樣想啊,浪費了一整天耶!”
“我也很討厭吵架。”
“吵架會讓人失去理智。”
“通常如此。”
“這樣的事兒,永遠都不該發(fā)生。”
我點了點頭。涼風習習,我頓覺神清氣爽,就想多待一會兒,于是我把兼做公文包的帆布挎包掛到了肩上,向她走了過去。既然我倆都在這兒歇涼,我就可以和她好好聊一下。她坐在磚墻頂上,兩腿在前面晃晃悠悠;我走近,才發(fā)現(xiàn)簡直令人驚艷:一頭濃密的黑發(fā)如波浪一般,一點兒灰色也不見(我非常羨慕);橄欖金的膚色,翠綠色的大眼睛,尤其是那雙美腿啊——我老爸若是看見,一定會驚呼“簡直可以冒充貝蒂·格拉貝爾[6]啦!”
我伸手按壓膝蓋上靜脈曲張形成的微小管網(wǎng),希望它們就此消失;但我的拇指剛一離開皮膚,它們就彈回原樣!我嘆了口氣。“請問你叫什么?”
“達莉婭。”她來回擺動著雙腿,就像個孩子。
“我叫艾利。家住哪兒啊?”
“就住在日內瓦湖。”
“真巧啊,我正在那兒拍一部片子。”
“拍一部片子?”
“嗯,就是一部錄像片,就在度假村。你知道那兒嗎?”
“以前的花花公子俱樂部?”
“就是那兒。”
達莉婭點點頭:“非常熟悉。”
度假村由海夫納[7]建于60年代初,很快就成為生意興隆的尋歡作樂勝地,直到80年代海夫納帝國倒塌才蕭條沒落,那以后幾易其主,每一任老板都前赴后繼,不斷清除以前的色情痕跡,現(xiàn)在已成為老幼皆宜的娛樂休閑場所,入口處,一座青銅雕像(父親肩頭坐著男孩)迎接游客。
我掃視著爬上我們這邊坡道的一輛輛小車。這時一輛銀色寶馬慢慢靠近,后面跟著一輛帶著房車的綠色皮卡。“那就是接你的車嗎?”我指著那輛寶馬。
達莉婭手搭涼棚看去。寶馬經(jīng)過時,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排坐著一對夫婦,副駕座上的女人正指著停車場一個空車位。寶馬轉進場地,達莉婭似乎沮喪地說:“不是。”
我把肩上的包再往上拉了一下:“呃,別著急;我敢肯定,你的男友一定很快就會來的。”
她剛要開口說話,只見原來跟在寶馬后面的那輛皮卡緩慢駛過我們面前,慢如爬行,房車后面的窗戶滑開;不知怎么的,這舉動引起我后頸一陣刺痛。
我轉向達莉婭,只見她正瞪著皮卡。我剛要開口問她是否認得這輛車子,突然響起一聲巨大的槍響!我猛地轉身,只見皮卡突然加速,飛奔而出坡道。我回轉身來看向達莉婭,只見一攤深紅色在她的T恤上蔓延開來,隨即她向前撲倒在地,縮成一團!
注釋:
[1]森林湖綠洲:森林湖休息站的昵稱,橫跨94號公路形似天橋的封閉式建筑,類似于中國大陸的高速公路服務區(qū)。下面還有具體描寫。
[2]即“Krispy Kremes”,美國大型甜甜圈連鎖品牌,超過70年歷史。
[3]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形成的空氣流動現(xiàn)象稱為冷鋒。
[4]紐波特:美國羅德島避暑勝地。
[5]I—94:94號洲際公路,西始于蒙大拿州的比靈斯以東(與I-90相連),東至密歇根州休倫港藍水大橋與69號州際公路及加拿大安大略402號省道相連。全長1585.20哩(2551.13公里)。
[6]貝蒂·格拉貝爾(1916—1973):美國20世紀電影明星,曾為當時全美片酬最高的演員,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還特別為她那雙肉感美腿在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投保100萬美元。
[7]休·海夫納(1926—),美國實業(yè)家,著名的色情雜志《花花公子》創(chuàng)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