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的戰爭:抵御癌癥的有效生活方式
- (法)大衛·賽爾旺-施萊伯
- 1128字
- 2019-01-03 08:17:17
一位海軍軍醫的頓悟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的一位醫務官,猶大·福克曼(Judah Folkman)博士正在負責發明一種保存新鮮血液的方法,以滿足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在海上幾個月內的手術需求。為了檢測他的儲血系統,福克曼設計了一個實驗,以查看儲存的血液是否能滿足小型活體器官的需要。他摘除了一只兔子的甲狀腺,將其放在一支玻璃試管里,然后向試管內灌入儲存血液,他看到,這些血液能讓甲狀腺繼續存活。接下來的問題是:該系統儲存的血液對處于愈合過程中,正在迅速繁殖的細胞也會有用嗎?為了找到答案,福克曼向摘除的兔甲狀腺內注射了以快速繁殖循環而聞名的癌細胞,一個驚喜在等著他。
注射進的癌細胞發展成了腫瘤,不過都只有針頭大小。起初,福克曼以為這些細胞已經死亡。但是當他將這些細胞注射到老鼠體內時,癌細胞便迅速長成了巨大而致命的腫瘤。試管里的兔甲狀腺和活鼠之間有什么不同呢?有一個不同對于福克曼來說是很明顯的:在老鼠體內生長的腫瘤是和血管交織在一起的,而試管內甲狀腺里的腫瘤則沒有血管滲入。這一認識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癌性腫瘤不能成功地將血管轉為己用,它就根本不能生長。
福克曼被這個假設吸引了,他在手術實踐中找到了大量的正面證據。他切除的所有癌性腫瘤都表現出一個相同的特點,這些腫瘤都極其依賴脆弱而扭曲的血管為其提供養料,因為它們實在是生長得太快了。

圖5 血管生成或血管新生過程。包括新血管的增殖過程,將一群通常是無害的非正常小細胞(稱為原位腫瘤)轉變成能擴散到其他器官中的大塊腫瘤的過程。阻礙新血管的生成,從而破壞腫瘤的養料補給或其他供給,可以阻止腫瘤生長,使腫瘤維持休眠狀態。某些情況下,甚至能使已經成型的腫瘤退化。{L-End}
沒用多久福克曼就想到,如果癌細胞無法接觸到像人頭發絲那么細微的血管(我們稱之為毛細血管),它們就都活不了。毛細血管給細胞帶來必需的氧氣和養料,并帶走細胞代謝生成的垃圾。癌細胞同樣也需要攝入養分,清除垃圾。因此,為了存活,必須讓毛細血管深入到腫瘤內部。但是因為腫瘤以高速生長,于是新血管的生成也必須非常迅速。福克曼將這種現象叫作“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由希臘語的血管(angio)和誕生(genesis)兩個單詞組成。
血管是典型的基礎設施。血管壁細胞一般不會增殖,不會生成新的毛細血管,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當要修復傷口時或在月經期后,才會生出新的血管。這種“正常”的血管生成機制能夠自我約束,并受到嚴格控制。這種自然約束機制可以防止生成脆弱的、輕易就流血不止的血管。而為了生長,癌細胞會綁架身體制造新血管的能力作為己用。福克曼由此推論出一種對抗癌細胞生長的方法,那就是阻止癌細胞綁架血管。這樣腫瘤就永遠只是和針頭差不多大小。通過向血管而不是癌細胞本身發動進攻,我們應該能夠榨干一個腫瘤,甚至使其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