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溫言巧語,說話打動人心的策略(2)

人行道上,一位推著自行車的女士不小心蹭到了旁邊一位行人的褲子。她以為沒什么事,就繼續推車往前走了。

沒想到這個人追上去說:“你撞了我一下,也不賠禮道歉,就這么走了?”說完,狠狠地踢了那位女士的自行車一腳。那位女士連忙賠不是,但那個行人還是不依不饒,又踢了兩腳,才罵罵咧咧地走開了。

說話情商

碰到有人火氣十足,無端撒氣時,如果保持忍讓態度,柔言相答,往往會“滅火消氣”,換來微笑。

1.以“和氣”對“火氣”

一家餐館里,一位顧客粗聲大氣地嚷著:“小姐,你過來,你過來!”他指著面前的杯子,滿臉怒氣地說:“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劣質的吧,看把這杯紅茶都糟蹋了!”

“真對不起!”服務小姐笑道,“我立刻給您換一杯。”

新紅茶很快端來了。茶杯跟前,仍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奶。小姐把紅茶輕輕放在顧客的面前,又輕聲地說:“我是不是能向您建議,如果在茶里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有時候檸檬會造成牛奶結塊。”顧客的臉一下就紅了。他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有人笑著問服務小姐:“明明是他沒理,你為什么不直說呢?他那么粗魯地叫你,你為什么不給他一點顏色瞧瞧?”

小姐說:“正因為他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式對待他。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理不直的人,常用‘氣壯’壓人。理直的人,要用‘氣和’交朋友!”

客人們都佩服地點頭笑了,對這家餐館也增加了許多好感。

以“和氣”對“火氣”,表面上“似水柔情”,實際上“力勝千鈞”。

2.溫和的力量

當遇上有人無理取鬧時,情商高不沖動,更不破口大罵。理智的態度和委婉的談吐,會幫他轉危為安,戰勝對手。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戴花帽的姑娘在街頭碰到幾個小伙子,其中一位竟伸手摘下了姑娘的帽子。面對挑釁,姑娘又惱又怒又緊張。但她馬上冷靜下來,彬彬有禮地說:“我的帽子挺漂亮,是嗎?”“當然,它和你這個人一樣,真美。”男青年說。姑娘溫柔地說:“你一定是想仔細看看,好給你的女朋友買一頂吧?我想,你絕不是那種隨意戲弄人的人。”她話里有話,溫和中深藏開導,委婉中包含鋒芒。“當然。”青年有幾分尷尬,不由自主地歸還了花帽。一場可能發生的糾紛就這樣被制止了。

從中我們不但看到了姑娘的機智,而且對她的說話技巧留下深刻的印象。姑娘自始至終沒說一句強硬的話,而是用含有“潛臺詞”的柔和軟語,巧于應對,成功地激發了對方的自尊、自愛心理。她用冷靜舉止、柔言軟語塑造了一個經多識廣、不容侵犯的強者的形象,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從這里可以領略到,溫和語言具有“柔中寓剛”的獨特威力。

◎任何時候都別說“你錯了”

說話破壞力最強的莫過于這三個字:你錯了。它通常不會帶來任何好的結果,只會產生一場不快、一場爭吵,甚至能使朋友變成對手,使情人變成怨偶。說話,永遠都別說“你錯了”。

沒有幾個人具有邏輯性思考的能力。我們多數人都具有武斷、固執、嫉妒、猜忌、恐懼和傲慢等缺點,所以我們很難向別人承認自己錯了。

而且,一個人說錯話或者做錯事,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即使明知自己錯了,也會強調客觀原因,認為錯得有理。

正如美國成功學大師羅賓遜教授在他的《下決心的過程》所說:

“我們有時會在毫無抗拒或熱情淹沒的情形下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我們錯了,反而會使我們遷怒對方,更固執己見。我們會毫無根據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的想法時,反而會全心全意維護我們的想法。顯然不是那些想法對我們珍貴,而是我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我的’這個簡單的詞,是做人處世的關系中最重要的,妥善運用這兩個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論說‘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親、‘我的’國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備相同的力量。我們不但不喜歡說我的表不準,或我的車太破舊,也討厭別人糾正我們對火車的知識……我們愿意繼續相信以往慣于相信的事,而如果我們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懷疑,我們就會找借口為自己的信念辯護。結果呢,多數我們所謂的推理,變成找借口來繼續相信我們早已相信的事物。”

當我們犯了錯誤時,并非意識不到犯了錯誤,只是頑固地不肯承認而已。所以,當你對一個人說“你錯了”時,必然撞在他固執的墻上。

說話情商

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或者做了一件你認為錯誤的事,這時,你告訴他正確的應該是什么,無形中將對方擺在了學生的位置,而自居為老師。除非你真的是他的老師,否則他必然不服氣。即使你真的是他的老師,他同樣會存有異議。

300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說:“你不可能教會一個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幫助他自己學會這件事情。”

19世紀的英國政治家斐爾爵士也說:“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卻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

蘇格拉底則告訴他門徒一個圓滑處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總之,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不如對方高明,因而,“你錯了”三個字,無疑是在跟人們自尊自大的共同心理作對,且暴露了自己好為人師的優越心理,豈不令人反感?

寧可認為錯的是自己,也不要說對方錯了。

1.不要試圖證明對方錯了

不論我們用什么方式說“你錯了”,不論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種說話的聲調,一個手勢,只要讓他聽出或看出“你錯了”的意思,他就絕不會有好臉色給你。因為你直接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榮耀和自尊心。只會使他想反擊,但決不會使他改變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圖理論,也改變不了他的成見,因為你傷了他的感情。

永遠不要這樣做:你的確錯了,不信我證明給你看。這等于是說:“我比你更聰明。我要告訴你一些事,使你改變看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證明對方錯了,都無疑是一種挑戰。這樣會挑起戰端,在你尚未開始之前,對方已經準備迎戰了。

2.委婉地讓他人意識到自己錯了

假如對方真的錯了,你必須讓他承認并糾正錯誤,也應該回避“你錯了”或類似的詞語。即使你站在真理這一邊,用最溫和的態度說“你錯了”,要改變別人的主意也不容易。

所以,你有必要運用一些技巧,使對方察覺不到“你錯了”這三個字。“必須用若無實有的方式教導別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記的”。

有一位先生,花三天時間寫了一篇演講稿,他認真地撰寫、修改并潤色,其精心程度絕不亞于魯迅或朱自清寫一篇文章——據說魯迅寫完一篇文章后,通常要改七遍,而朱自清每天只寫五百字。

這位先生認為演講稿寫得十分到位,得意地讀給妻子聽。妻子認為這篇演講稿寫得并不出色。但她沒有像一般妻子習慣語氣這樣說:“你寫得太差勁了,都是老生常談,別人聽了一定會打瞌睡的”。

這位妻子是個再明白不過的人了,她說:“如果這篇文章是投給報社的話,肯定算得上是一篇佳作。”換句話說,她在贊美丈夫的同時巧妙地表達出它并不適合演講。丈夫聽懂了其中的含義,立即刪掉了電腦里的WORD文檔,并決定重寫。

由此例可知,有效更正他人錯誤的方法是:委婉地讓他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即認同他做對的或好的方面,使他覺察到錯誤的部分。

古埃及阿克圖國王在一次酒宴中對他的兒子說:“圓滑一點。它可使你予求予取。”不要對別人的錯誤過于敏感,不要執著于所謂正確的意見,不要輕易刺激任何人。如果你要使別人同意你,應當牢記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永遠別說你錯了。”

◎有動感的聲音魅力不可抗拒

說話同寫文章一樣,句子之間要有動感,有動感的句子組成的文章會變得精彩,正如有動感的話語,會讓人覺得動聽。當然,這里也包括講話時配合以適當的神態動作。

有一次,卡耐基在給學生演講“生命如何度過”時,隨身攜帶了一件物品,用一方手巾蒙著。一開始的時候,他就把它置于桌子的右側,并數次在情緒激烈時默默地撫摸一下。所有的聽眾都在聽卡耐基慷慨激昂的演講。卡耐基的聲音充滿感情,而他撫摸這件物品時更顯得感情凝重,人們心里在納悶,這是一件什么樣的東西呢?注意力便都集中起來了。

卡耐基接著講道:“美國南北戰爭時,有一個戰士名叫萊特,他不過是數百萬北方軍隊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作戰勇敢,每次沖鋒都跑在最前面。他說他只有一個心愿,就是解放南方黑奴,讓自由和民主回到人民手中。他的勇敢受到了無數次的嘉獎。在剛剛接受一枚英雄勛章后,萊特,親愛的萊特,卻遇到了不幸,在一場遭遇戰中,他倒下了。臨死之際,他手握著那枚英雄勛章說:‘把它送給我的母親。’人們照著他的話做的時候,發現他是母親唯一的親人。他的母親同樣也是偉大的,寧愿自己忍受孤苦寂寞的晚年生活,也要把兒子送到前線……如今,這位偉大的母親和他的兒子都已死去,但這枚勛章卻保留了下來,它永遠鼓勵著我們為大眾的利益而努力奮斗看,它就在這兒。”

卡耐基說完,在全場聽眾的注目下,輕輕揭開手巾,露出了一個盒子,他再打開盒子,一枚金黃色的勛章躺在紅色的絨布上。所有的聽眾在那一刻靜默無聲,有的人悄悄地流下了眼淚。人們為英雄的偉大而感動,也對卡耐基的良苦用心欽佩之致,感人的故事和極富動感的語言使他的演講變得何其豐富!

說話情商

有些人說話雖然在內容上不占優勢,但他的說話方式卻會給人一種非常迷人、令人舒服的感覺。畢竟說話者有其本性,每一次對話都會因為說話技巧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回響、反應。那么,使對方愿意聽我們說話并把他步步引入對話的絕佳境地有什么技巧呢?

1.風格明快

生活中大多數人不喜歡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陽光才能生長。同樣,給人陰沉感的談話,會讓人有疑慮感、厭惡感及壓迫感。反之,說話簡潔明快,則容易讓人接受。

2.聲音獨特

有的人說話的聲音給人一種享受,因為他的嗓音實在是很動人。他們談話時,非常注意說話的聲音,而選擇說話的聲音,完全依靠他們的天賦、個性及所要表達的情感而變化。有條件的話,你可自我充當對象,把自己的話錄下來再仔細地聽,你可能會吃驚地發現,自己說話竟有那么多毛病。這樣經常檢查,發音的技巧就會不斷提高。

3.語氣肯定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很容易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受損。如此一來,你要在談話中稍不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對方就會立即反射性地表現出拒絕的態度。所以,要想讓對方聽你說話,首先得先傾聽對方要表達些什么。所謂“說話語氣肯定”并不是指肯定對方說話的內容,而是指留心對方容易受傷害的感受。

4.語調自然

自然的聲音總是悅耳的,在交談中我們應該注意,交談不是演話劇,無論你是什么樣的語調,都應自然流暢,故意做作的聲音只能事與愿違。當你交談的對象不是一個人,而是許多人時,應采用以下的技巧:當前一個人聲音很大時,你開始說話時就可以壓低聲音,做到低、小、穩;當前一個人音量較小時,你的開始句就要略提高嗓門,清脆響亮,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5.習慣用法

人類生存在當今的語言環境中,對于語言擁有自己的運用標準,一旦不符合標準,就會產生不協調的感覺,其中包括語氣與措辭。在人際關系中,確實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或對方是誰而分別使用適當的語言。如果不分親疏遠近,一律以和同事談話時的措辭來談,那么對方將不會老老實實地聽我們說話。

“太好了”“好棒喲”“真可怕”這些都是一般女孩子說話時常會冒出來的感嘆詞。當然,這也是一種感情洋溢的表現。一句話若沒有抑揚頓挫,則流于平淡,引不起對方的興趣,若能添一些感嘆詞,則能增加彼此之間的談話的氣氛,但要適可而止,過多的感嘆詞,亦會抹殺言詞的重要性,使對方不能分辨你的意思。

6.思路清晰

當之前的談話爭論不休,而且沒有頭緒時,你站出來講話,就要力求語句簡短,聲音果斷,有條理。

當眾發言時,你要想清楚自己講什么,怎么講,講到什么程度。再者最好不要夾在中間,要么趕在前面,要么最后再講,這樣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成功說話,歸根結底,是要使對方聽你的,而且是發自內心愿意聽你的。如果你說話能做到悅耳動聽,又在情在理,讓人聽起來舒服、快樂,那么沒有什么人不會聽你的。

◎多談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我們不妨找到他人的興趣點,積極主動地為他人送上“一頓美味大餐”,這樣做比漫無目的地亂說強一百倍。

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創始人伊斯曼,捐贈巨款在羅徹斯特建造一座音樂堂、一座紀念館和一座戲院。為承接這批建筑物內的坐椅,許多制造商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是,找伊斯曼談生意的商人無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一無所獲。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優美座位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來會見伊斯曼,希望能夠得到這筆價值9萬美元的生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汾阳市| 盱眙县| 湟中县| 九龙城区| 广水市| 赤城县| 乡宁县| 花垣县| 柯坪县| 景宁| 福清市| 封丘县| 泰顺县| 霍山县| 廉江市| 石屏县| 开封市| 崇文区| 沙河市| 正蓝旗| 涿州市| 北安市| 民权县| 保亭| 远安县| 刚察县| 汽车| 营山县| 甘孜县| 冀州市| 昂仁县| 中宁县| 易门县| 平果县| 东至县| 乐山市| 尼勒克县| 保康县| 新晃|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