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課 “優化組合”效應

諾伯特·維納是美國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求教于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羅素和希爾伯特的門下,被稱為“控制論之父”,享譽世界。維納從小就是一個神童,3歲時就能熟練地閱讀和寫作,7歲時就開始閱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金斯利的《自然史》和夏爾科的《催眠術》等著作,9歲時直接進中學,接連跳級,14歲大學畢業,18歲就獲得了美國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被稱為“神童中的神童”。

細究維納成功的奧秘,發現和遺傳與家庭熏陶有關。維納的先祖是700年前一位著名的猶太哲學家、猶太法典的編纂者。維納的父親身材矮小,但充滿活力,并且感情深沉、思維敏捷,是德國的一位大學者,懂得大約40種語言,精通的有十幾種。維納的母親出身于一個商人家庭,非常美麗而有教養,深深地崇拜著自己博學的丈夫,而且是一位持家和理財能手。

考察猶太人的婚姻史,大多有較大的相似性,一般是博學聰明的男性,找一位殷實的經商家庭的小姐為妻。因此,“學”娶“商”成為猶太人最理想的家庭組合模式。這種“優化組合”的效應表現在:女方出身于富庶家庭,對上流社會頗為了解,可以在世俗生活上給男人最大的幫助;男人在精神上獨立和先進,物質和精神相輔相成,既容易出成果,又可以光耀門楣。

父親的博學樂觀和母親的溫柔活潑,對維納的成功大有影響。尤其是維納懷有強烈的好奇心,父親又對他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和引導。父親成為他心中的楷模,父親的智慧以及極強的意志力讓他終生銘記。他親眼看到,父親在兩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翻譯托爾斯泰24卷作品的艱巨工作,因此搞垮了身體。父親自己能做到的,也要求兒子一定做到。

父親不僅是個語言學家,而且是個文化史學家和實踐家,他既不滿足于僅僅對語言作形式上的克隆,也不滿足于數學家不懂物理學的淺薄。如果維納不具有父親的基因,那他就不會成為被訓練的對象;如果沒有系統而嚴格的訓練,那他的潛能就可能成為散漫的才華,無法升華。維納在回憶錄中寫道:

 

父親,你的獨立自持能力好強啊,才13歲,就憑借博學和勤奮,充當了同學們的私人教師,從而維持自己的生活。

父親,你是那樣的熱情好學,德語是家庭用語,俄語是國語,法語是學術用語,意大利語是貴族用語,世界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和希臘語,你一共精通十幾門語言,真是太了不起了。同時,你不但學了文學,還學醫學,深諳數學、生理學,還有農學。

父親,你深受托爾斯泰的影響,后半生戒除了煙酒和肉食,成為一名素食者和人道主義者,并周游世界,到美國開辟未來——南方公路、堪薩斯農場、塞拉斯山峰,到處都有你的身影……

父親,你做過工廠的學徒,你當過真正的農民,你曾在一個商店里做過清潔工,你創造機遇、抓住機會,經過艱苦努力,成了一名中學教師,最后做了聞名全美的哈佛大學教授。

父親,你是人生的一本大書。

波普爾

猶太大哲學家波普爾也是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他的父親是一名大律師、高級演說家、學者,是維也納市長的朋友和合作者,開辦了獨立的律師事務所。波普爾的兩個弟弟后來也都成為維也納大學的法學博士。在波普爾家里有一間很大的藏書室,他的父親不僅喜愛弗洛伊德的著作,而且還藏有柏拉圖、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康德、叔本華等人的哲學著作。波普爾家里除餐廳外,到處都堆著書,餐廳里擺放著一架大鋼琴以及巴赫、海頓、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大量作品。據波普爾回憶說,在他還不能閱讀這些著作時,它們就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對波普爾童年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他母親讀給他和兩個姐姐聽的瑞典作家賽爾瑪寫的《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在許多年里,波普爾每年至少重讀一遍這本書,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止一遍地讀了這位作家的全部作品。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為一名大學者是很正常的。

眾所周知,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是公認的三位最偉大的猶太人,維特根斯坦則被譽為第四位猶太偉人。雖然維特根斯坦的父親不是一位大學者,但同樣對他的影響很大。他說:“我父親是個生意人,我也是一個生意人!”他使他的哲學工作像做生意一樣,每一筆賬都結算清楚。正是這種明晰、徹底的精神,使他在哲學領域不斷地自我超越。他的母親熱愛音樂,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是她家的常客和密友之一,這使得家中的子女都具有藝術愛好和才能。維特根斯坦一生都保持著對藝術和音樂的濃厚興趣,吹奏口笛和單簧管以及雕刻是他的拿手好戲。他曾花了兩年時間為他的一個姐姐建造了一幢住宅,該建筑免除一切裝潢,以精確的測量和嚴格的比例為特色,常常使人聯想到他在專著《邏輯哲學論》中的文句所具有的那種樸素文靜的美。也許由于畢生對藝術的濃厚興趣,維特根斯坦在研究哲學問題時總是帶出美學問題,而美學與哲學的關系又是如此緊密,要解決美學的重大問題,必須上升到哲學高度,這使得他在解開重大的哲學之謎的同時,也解開了美學之謎,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美學家之一。

著名美學家阿多爾諾受益于家庭的熏陶就更不必說了。他父親是個商人,母親是個歌唱家,家庭富裕、文化生活豐富。阿多爾諾從小就迷上了音樂,博士畢業后,他去了音樂之都維也納,向勛伯格等大師學習作曲,后來又轉向音樂理論,這對他成為一名音樂美學家有決定性的影響。

猶太大哲學家弗洛姆受家庭影響就更大了。他的幾代祖輩都是猶太法學博士,他的曾祖父是一位皓首窮經的猶太法典編纂者。正是這一家庭背景,使弗洛姆從小就博覽群書,對《圣經》頗有研究,那富有神秘色彩的遠古傳說,打開了他充滿天真幻想的心靈世界。

尼爾斯·玻爾是兩次改變了世界的大物理學家,與愛因斯坦齊名。尼爾斯·玻爾出生于一個學者世家,是玻爾家族的第三位教授。用丹麥人的話說,玻爾家族“有天花板那么高”。這是什么意思呢?丹麥人在形容一個家庭善良而充滿智慧時,用的就是這句話。玻爾的祖父是一位教授,玻爾的父親也是一位教授;玻爾的母親是一位銀行家的女兒,溫柔善良,被學術界公認為一位“舉世無雙的女人”。由于玻爾夫婦熱情好客,玻爾家很早就成為名流會晤的中心。當時,玻爾的父親經常在家里召開思想沙龍,玻爾和弟弟從小就深受這種文化的熏陶。

玻爾的父親不僅深具哲學家氣質,而且深諳教子之道。他對兩個兒子來說,既是父親,又是朋友;他關心兒子的健康成長,又頗費心思地引導、啟發兒子的智慧迅速發展。他從不擺父親的架子,從不以父親的權威壓制兒子。甚至可以這樣說,他是兒子的良師益友,他帶兒子遠足、旅行,投向大自然的懷抱,借以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并啟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思考。玻爾3歲時,就能向爸爸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甚至在父親的鼓勵下,還修理過出了毛病的自行車。當時,他三下五除二把自行車拆了,卻裝不上去,一下子慌了手腳。家里其他人都急了,只有玻爾的父親心中有底,他堅持讓玻爾自己修。玻爾于是靜下心來,仔細把零件又研究了一遍,最后終于把車子重新裝配好。在后來進行科學研究時,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他都會堅持下來,從未半途而廢,他終身銘記父親告訴他的“忠誠科學,保持氣節”的諄諄教誨。

1943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占領丹麥的德國蓋世太保準備將諾貝爾獎得主玻爾抓走。玻爾事先得知了此事,整理行裝準備逃走。當他從箱子中翻出諾貝爾獎章時,他猶豫了:把它帶走吧,路上不方便,而且容易丟失;留下吧,他又不甘心落入法西斯的魔爪。最后他不慌不忙,將獎章扔到一瓶王水之中,閃閃發光的金質獎章很快就溶解消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他回到丹麥家中,發現那瓶王水仍然放在原處,于是,他讓人把黃金從王水中提取出來,重新復原了獎章。

馬克思·玻恩,是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生長在一個科學氣氛十分濃厚的猶太知識分子家庭中,父親是大學著名的解剖學教授,父親的思想、學識、研究方法等都對玻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父親并沒有狹隘地僅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兒子,而是鼓勵兒子向更有名望的學者學習。兒子在中學時,父親就鼓勵兒子和一位很有成就的兼職教師合作搞實驗,終于成功地把電信符號傳遞到了隔壁房間。玻恩后來在回憶錄中以十分感激的心情寫道:“我父親建議我在固定某種專業之前去聽聽各種課程的課。”一次,玻恩從一位同學那里聽說,哥廷根是德國數學的圣地,那里群星燦爛、名家薈萃,玻恩希望到那里拜師求學。父親毫不猶豫地堅決支持兒子的請求,并鼓勵兒子要博采眾長。玻恩在繁茂的“哥廷根花園”(當時的世界數學中心)拜大學者克萊因·希爾伯特和閔可夫斯基為師,并很快成為希爾伯特的助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临海市| 岳阳市| 建宁县| 江口县| 锦州市| 新郑市| 六枝特区| 云梦县| 民勤县| 肥乡县| 鄂托克前旗| 岚皋县| 哈密市| 榆中县| 泾川县| 石景山区| 教育| 遵化市| 城步| 怀柔区| 称多县| 玉门市| 大足县| 鹰潭市| 泽州县| 广南县| 湘潭市| 颍上县| 涿州市| 通海县| 万安县| 无棣县| 枞阳县| 开鲁县| 闻喜县| 醴陵市| 北安市| 玉山县| 大埔区|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