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團隊,就是用好你身邊的人
- (日)高島宏平
- 760字
- 2019-01-04 21:10:45
3
首先了解成員的“1”
“隨便交給他的工作,卻讓他不堪重負。”“已經將比較嚴肅的工作交給他,卻還被抗議‘不把重要的工作交給我’。”
在團隊成立之初,對于領導來說,將什么樣的工作交給什么樣的成員是一件讓人非常頭疼的事情。
我們經常說,只有經過肌體酸痛,才能練出肌肉。同樣,如果不給成員重負,使其在某種“疼痛”的狀態下工作的話,成員的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但是,如果給成員的擔子過重,不僅不會促進其成長,反而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領導的工作之一就是權衡如何對部下施以適量的負荷。
我認為,最佳負荷應該約為成員實際能力的1.2倍。對于2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1.5倍也可以,這是因為人們一般認為年輕人的抗壓彈性較高。
有的領導可能覺得“2倍左右比較好”,或者“這個人的話,10倍也可以”。
每個領導對成員的培養方法可能不盡相同,但是不管方法如何,重要的一點是只有正確認識到成員的“1”(即實際能力),才能對此加以適量的調整。
領導由于沒有正確認識到成員的“1”,本以為安排了相當于他實力1.2倍的工作,卻沒想到實際上是2倍的負擔,這樣就會有問題產生。
有相當一部分領導都沒有正確認識到成員的“1”。
要想了解成員的“1”,最有效的方法是交給他們不同類型的“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從為時一小時到一天之內的這種零碎工作中,可以看出成員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例如:
? “在今天之內試著找一家能夠幫我們生產冰激凌的工廠。”
? “能不能在兩個小時之內把這份資料做出來。”
在團隊成立之初,我通過把這些工作交給成員,據此對他們進行細分管理。有人在一個小時之內就做出了非常令人滿意的成果,有人卻令我大失所望。此外,通過這些工作還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才能,比如有的人雖然打電話的效率非常高,卻不擅長寫書面文件。
在接收信息的交流中,領導必須首先努力了解成員的“1”,才能權衡適量的成員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