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高血壓說不:防治高血壓看這本就夠了
- 同美榮
- 545字
- 2018-11-08 21:05:13
腎動脈硬化
腎動脈硬化是指由于腎動脈及分支和(或)小動脈的硬化而影響腎血管功能的一類疾病。根據病情進展的快慢分為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與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
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多見于50歲以上患者,與高血壓關系密切。高血壓引起全身和腎臟血管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為:高血壓時腎血流量降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對容量過度負荷時可促進利鈉反應,伴明顯的心排量增加。對液體過度負荷時腎血管擴張加重。由于血管收縮增加而致血管阻力增大或血管結構改變可使管徑縮小。最終使得腎臟缺血、萎縮,引發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
惡性小動脈硬化癥和惡性高血壓是互為因果的,惡性高血壓時的小動脈病變,是全身性的,不局限于腎臟,所以腎臟的血管病變可能是全身性血管病變的一個組成部分。
惡性高血壓以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是高血壓病史多年,原為良性高血壓,幾周到幾個月內轉變為急進型;另一種是以往無明顯高血壓病史,起病就是惡性、急進型表現。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癥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繼發于各種疾病,如原發性高血壓、急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等。在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癥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高血壓均增加血管通透性,使纖維蛋白原得以滲入小血管壁,產生壞死性小動脈血管壁內纖維蛋白樣物質。腎小動脈纖維樣壞死進一步加重腎缺血,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