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克服人性的弱點——掌控主動的心理學策略(3)
- 人際交往心理學
- 鄭秀編著
- 4964字
- 2016-11-16 09:32:39
經他人介紹,湯姆斯看中了雜志出版家杰克。杰克是出版行業的大紅人,很多出版商都爭相羅致,但始終無法如愿。如何才能把杰克負責的雜志弄到手,并將他本人網羅到自己旗下呢?湯姆斯決定不惜重金進行說服。
湯姆斯經過調查和觀察,知道杰克本人恃才自傲,而且瞧不起外行人。但是另一方面,杰克現在已是子孫滿堂,對于獨立操持高度冒險的事業已經沒有當初的興趣,而且對于整日泡在辦公室里處理日常瑣事早已深感厭倦。因此,給杰克送“東西”,就要同別人送的不一樣。
湯姆斯開門見山地承認自己對出版業一竅不通,需要借助有才干的人促成事業的成功。接著,湯姆斯把一張2.5萬元的支票放在桌子上,對杰克說:“除這點錢外,我們還要再給你應該得到的那些股份和長期的利益。”為了解決杰克公務的煩惱,湯姆斯指著幾位部屬說:“這些人都歸你使用,主要是為了幫助你處理辦公室的煩瑣事務。”當杰克提出所有經濟實惠要現金不要股票時,湯姆斯又耐心地告訴他股票在過去幾年中如何漲價,利益如何可觀,利息如何大,等等,同時還強調,他會向杰克提供長期的安全福利。
對于杰克來說,這些條件不僅滿足了他的迫切需要,還使他的出版業有了足夠資金和擴展業務的財力保證。于是杰克同意將他的雜志投到湯姆斯的旗下。
可見,“送”表面來看是一種很吃虧的行為,但是看準送背后的潛在價值,敢于去送,舍得本錢,才可有大的收獲。如果在送禮時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那還不如不“送”。因為這樣既達不到目的,還會被人小看。
很多時候,吃虧就像是在賭博,不僅要有膽量,還要有眼光,看準了才能大膽去投注,否則你的“送”就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每次你打算“送”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實用精要
俗語說:“贈花予人,手上留香!”付出是美好人性的體現,這是一種吃虧哲學,同時也是一種處世智慧和快樂之道。幸福猶如香水,你不可能潑向別人而自己卻不沾幾滴。學會分享、給予和付出,你會感受快樂和滿足。
在生活中,超越狹隘、幫助他人、撒播美麗、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快樂、幸福和豐收會時時與我們相伴。正如羅曼·羅蘭所言:“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
貝爾太太是美國一位有錢的貴婦,她在亞特蘭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許多游客,他們毫無顧忌地跑到貝爾太太的花園里游玩。
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小孩子扎進花叢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邊垂釣;有人甚至在花園當中支起了帳篷,打算在此過他們浪漫的盛夏之夜。貝爾太太站在窗前,看著這群快樂得忘乎所以的人們,看著他們在屬于她的園子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她越看越生氣,就叫仆人在園門外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私人花園,未經允許,請勿入內。可是這一點也不管用,那些人還是成群結隊地走進花園游玩。貝爾太太只好讓她的仆人前去阻攔,結果發生了爭執,有人竟拆走了花園的籬笆墻。
后來貝爾太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讓仆人把園門外的那塊牌子取下來,換上了一塊新牌子,上面寫著:歡迎你們來此游玩,為了安全起見,本園的主人特別提醒大家,花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否則性命難保。最后告訴大家,離此地最近的一家醫院在威爾鎮,驅車大約50分鐘即到。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那些貪玩的游客看了這塊牌子后,對這座美麗的花園望而卻步了。
可是幾年后,有人再往貝爾太太的花園去,卻發現那里因為園子太大,走動的人太少而真的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孤獨、寂寞的貝爾太太守著她的大花園,她非常懷念那些曾經來她的園子里玩的快樂的游客。
籬笆墻是農家用來把房子四周的空地圍起來的類似柵欄的東西,有的上面還有荊棘,不小心碰上會扎入。籬笆墻的存在是向別人表示這是屬于自己的“領地”,要進入必須征得自己的同意。貝爾太太用一塊牌子為自己筑了一道特別的“籬笆墻”,隨時防范別人的靠近。這道看不見的籬笆墻就是自我封閉。
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的自我封閉者,就像契訶夫筆下的裝在套子中的人一樣,把自己嚴嚴實實包裹起來,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獨與寂寞之中。他們在封閉自己的同時,也把快樂和幸福封閉在外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幸福的大花園。如果我們愿意讓別人在此種植幸福,同時也讓這份幸福滋潤自己,那么我們心靈的花園就永遠不會荒蕪。
明處吃虧,暗處得利
實用精要
世事變幻莫測,人性微妙復雜,大家往往都希望維護自己的利益,贏得越多越好。然而,有時為了贏利,我們在明處吃些小虧是完全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贏取別人的信任,從而在暗處得利。
美國得克薩斯州有一家年代久遠的汽車廠,它的效益一直不好,工廠面臨倒閉。該廠總裁決定從推銷入手,扭轉危機。
采用什么樣的推銷方法最好呢?總裁認真反思了該廠的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競爭對手以及其他商品的推銷術進行了認真的比較分析,最后博采眾長,大膽設計了“買一送一”的推銷方法。該廠積壓著一批轎車,未能及時脫手,資金不能回籠,倉租利息卻不斷增加。所以廣告中便特別聲明——誰買一輛馳利牌轎車,就可以免費得到一輛卡爾牌轎車。
買一送一的推銷方法,由來已久,使用面也很廣,但一般做法只是免費贈送一些小額商品。如買電視機,送一個小玩具;買錄像機,送一盒錄像帶等。這種給顧客一點恩惠的推銷方式,最初的確能起到很大的促銷作用。但時間一久,使用者多了,消費者也就慢慢不感興趣了。
給顧客送禮給回扣的做法,也是個推銷老辦法。但是,所送禮品的價值或回扣數目同樣都較小,不可能起到引起消費者震動的效果。
而這家汽車廠居然大膽推出買一輛轎車便送一輛轎車的“出格”辦法,果然一鳴驚人。許多人聞訊后不辭遠途也要來看個究竟。該廠的經銷部一下子門庭若市,過去無人問津的積壓轎車很快被人紛紛買走。
如此銷售,等于每輛轎車少賣了不少錢,是不是虧了血本?
其實不然,這家汽車廠不僅沒有虧本,而且由此還得到了多種好處。因為這些車都是積壓的庫存車,僅以積壓一年計算,每輛車損失的利息、倉租以及保養費等就已接近了這個數目。
而現在,不僅積壓的車全賣光了,而且資金迅速回籠,可以擴大再生產了。另外,隨著馳利牌轎車使用者的增多,該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其名聲變大的同時,卡爾牌也被帶出來了——這一低檔轎車以“贈品”問世,最后開始獨立行銷。
這家老汽車廠從此起死回生,生意興隆。
老汽車廠的起死回生,充分驗證了吃虧在競爭中的必要性。所以,為了整體利益,長遠利益,一定要學會在別人看得見的地方吃虧,使別人對自己產生信任。而自己由吃明虧得到的利益,定會比明爭明斗要多。
吃虧是福
實用精要
智者都認為吃虧是一種福。他們往往能在吃虧中感悟到一種智慧,同時也能夠在吃虧中得到自己的利益。他們認為,既然已經吃了虧,不如豁達一點,把這個“虧”吃得快樂一點,這樣才能有所得。
曾有人問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嗎?”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么也沒有教,只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李嘉誠曾經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那么拿六分就可以了。
沒錯,吃虧可以讓更多人愿意與他合作。想想看,雖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現在多了一百個合作人,他現在能拿多少個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話,一百個人會變成五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李嘉誠一生與很多人進行過或長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時候,他總是愿意自己少分一點錢。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虧。這是種風度,是種氣量,也正是這種風度和氣量,才有人樂于與他合作,他也才越做越大。
吃虧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還是做合作伙伴也罷,旁邊的人跟著你有好日子過、有奔頭,他才會一心一意與你合作,跟著你干。
有人與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臉不認人,不想吃一點虧,這種人是否聰明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讓步、吃虧是一種必要的投資,也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生活中,人們對處處搶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沒有什么好感。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虧,因為他已經處處搶先,從來不為別人考慮,眼睛總是盯著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想跳出來占有它。他周圍的人對他很反感,合作幾個來回就再也不想與他繼續合作了。合作伙伴一個個離他而去,那他不是吃了大虧嗎?
“吃虧是福”道出的是一種瀟灑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處世的老經驗。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聰明的人,能從吃虧當中學到智慧,能夠從吃虧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為吃虧而感到糾結和痛苦,而會告訴自己:“既然這個虧有必要吃,或怎么都得吃,與其痛苦不堪,不如吃得樂樂呵呵。”
別做鼠目寸光的傻瓜
實用精要
人們總喜歡用“鼠目寸光”來形容那些沒有長遠眼光的傻瓜,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做人如果有“心機”,有時候因環境所迫,就必須要吃“眼前虧”,否則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一天,獅子建議9只野狗同它一起合作獵食。它們打了一整天的獵,一共逮了10只羚羊。獅子說:“我們得去找個英明的人,來給我們分配這頓美餐。”
一只野狗說:“一對一就很公平。”獅子很生氣,立即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嚇壞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氣對獅子說:“不!不!我的兄弟說錯了,如果我們給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來就是10只,而我們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這樣我們就都是10只了。”
獅子滿意了,說道:“你是怎么想出這個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當您沖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時,我就立刻增長了這點兒智慧。”
“好漢不吃眼前虧”,可是寓言中說的則是好漢要懂得在不利于自己的形勢之下吃點虧。
眼光放遠,敢于吃“眼前虧”,因為“眼前虧”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當一個人實力微弱、處境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最容易受到打擊和欺侮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抗爭力最差,如果能避開大劫也算很幸運了。假如此時面對他人過分的“待遇”,最好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先吃一下眼前虧,立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用“臥薪嘗膽,待機而動”作為忍耐與發奮的動力。
當你在人性的叢林中碰到對你不利的環境時,千萬別逞血氣之勇,也千萬別認為“可殺不可辱”,寧可吃吃眼前虧。
聰明人是不怕吃虧的“笨蛋”
實用精要
不怕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也是處事的一種睿智。人生一世,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裝傻充愚”的表面性吃虧,而是看重實質性的“福利”。正如古語所言:“吃得虧中虧,方得福外福。貪看無邊月,失落手中珠。”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先生,請問我可以為你做點什么?”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這個西裝革履、滿身名牌的來者。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錯,只借1美元,不可以嗎?”
“噢,當然,不過只要你有足夠的保險,再多點也無妨。”經理聳了聳肩,漫不經心地說。
“好吧,這些做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接著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放在經理的寫字臺上。
“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嗎?”經理疑惑地看著眼前的怪人。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1美元。
“年息為6%,只要你付出6%的利息,1年后歸還,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股票退還給你。”
“謝謝。”
猶太人說完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站在旁邊觀看的分行長怎么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么會來銀行借1美元,于是他急忙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啊,這位先生……”
“有什么事嗎?”
“我實在弄不清楚,你擁有50萬美元,為什么只借1美元呢?你不以為這樣做你很吃虧嗎?要是你想借30萬或40萬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
“請不必為我操心。在我來貴行之前,已問過了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嘛,我就準備在貴行寄存這些東西,一年只需要花6美分,租金簡直太便宜了。”
看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感嘆這個猶太商人的精明,他似乎吃了小虧,卻占了大便宜。事實往往就是這樣,那種表面上看不怕吃虧的“笨蛋”,其實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故意吃虧不是虧
實用精要
這個世界上,誰都不愿意做虧本的生意。最先嘗到甜頭的人未必到最后也飽嘗碩果,倒是最先吃虧的人占了最后的大便宜。其實,故意吃虧并不是真的虧。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任太學博士。他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人緣極好。有一年臨近除夕,皇上賜給群臣每人一只外番進貢的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