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員工與同事們閑談時,隨意說了上司幾句好話:“梁經理這人真不錯,處事比較公正,對我的幫助很大,能夠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边@幾句話很快就傳到了梁經理的耳朵里,梁經理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員工的形象,也在梁經理心里上升了。就連那些“傳播者”在傳達時,也忍不住對那位員工夸贊一番:這個人心胸開闊、人格高尚,難得!
在日常生活中,背著他人贊美他往往比當面贊美更讓人覺得可信。因為你對著一個不相干的人贊美他人,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贊美遲早會傳到被贊美者的耳朵里。這樣,你贊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推測性地贊美,幫對方找到自信
實用精要
借用推測法來贊美他人,雖然這種方式有一定的主觀意愿性,未必是事實,但是能從善意的想象中推測出他人的美好東西,就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有個善良的小女孩兒,總覺得自己長得丑,總是像含羞草似的低著頭,就連圣誕節也不例外。就在圣誕節這天,他因為低著頭走路而撞倒了一個老人,一個白發蒼蒼的盲人。
小女孩兒嚇了一跳,趕緊說了聲“對不起”,她的聲音挺小,一聽就充滿了深深的自責。于是,盲人說了一句:“沒關系?!?
女孩兒挺感動,趕緊扶起老人:“老爺爺,是我把您碰倒的,我……我攙著您,送您回家,好嗎?”女孩兒的聲音很甜,細細的,像一陣柔柔的風。
但盲人搖了搖頭:“不,孩子。聽聲音你就特別善良。你一定長得很美……”那個“美”字說得很響亮,使女孩聽了怦然心動。
“可我……”小女孩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去吧,孩子。”老人覺察到小女孩兒還站在自己面前,真誠地對她又叮囑了一句。
小女孩很感動,深深地點了點頭。她已堅信對方能看到寫在自己臉上的深深的歉意。
老人轉過身,拐杖敲著地面,走了。
小女孩兒的眼里流出了一行熱淚。她感激那位老人,居然那么真切地夸她“美”!
她看著老人——就這么站著,站著,淚汪汪地看著老人離去的方向。過了好長時間,小女孩才從夢幻般的感覺回到現實中。
也就是打這天起,她走路時也抬起了頭,因為她已堅信,美像陽光,也同樣簇擁著她!
瞧!這就是推測性贊美創造的奇跡!它使一個失望的小女孩兒找到了太陽,找到了自信!一般來說,推測性贊美有兩種,一種是祝愿式的推測,一種是預言式的推測。
所謂祝愿式推測,主要強調一種美好的意愿,用一種友好的心情去推測對方,帶有祝愿的特點。這種推測也未必很可行,但推測者是誠摯而善意的。祝愿式推測有濃厚的情感色彩。需要真實的情感,并給予最為貼切的贊美。
所謂預言式推測,帶有一些必然性、預見性,可以針對工作、生活中可能會取得的成績進行預測。
預言式推測較適用于同事與同事之間,或父母對孩子的推測,總之,是對身邊較熟悉的人所采用的方式。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從細微之處贊美有奇效
實用精要
在交際中應善于發現細微處的用意,以贊美和感謝來回報對方的良苦用心,這不但會帶給對方巨大的心理滿足,而且會加深彼此的心靈默契。
很多人在“捧”別人時習慣于泛泛而論,抓不住“捧”的重點,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過分忽視細節。其實,對方之所以在細節上投入那么多的時間和心血,一方面說明對方對此有特別的偏愛,另一方面也說明對方渴望這一部分努力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與肯定。因此,“捧”不能忽視細微之處。
法國總統戴高樂在訪問美國時,在一次尼克松為他舉行的宴會上,尼克松夫人費了很大的勁布置了一個美觀的鮮花展臺:在一張馬蹄形的桌子中央,鮮艷奪目的熱帶鮮花襯托著一個精致的噴泉。精明的戴高樂將軍一眼就看出這是女主人為了歡迎他而精心設計制作的,不禁脫口稱贊道:“女主人為舉行一次正式的宴會一定花了很多時間來進行這么漂亮、雅致的計劃與布置吧!”尼克松夫人聽了,十分高興。事后她說:“大多數來訪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為此向女主人道謝,而他總是想到和講到別人?!?
戴高樂貴為元首,卻不失對他人用意的精細體察,這使他成了一位受到格外尊敬的人。面對尼克松夫人精心布置的鮮花展臺,戴高樂沒有像其他大人物那樣視而不見或見而不睬,而是即刻領悟到了對方在此花費的苦心,并對這一片苦心表示了特別的肯定與感謝。戴高樂贊美的言語雖然簡短,但很顯然,尼克松夫人獲得了深深的感動。
大多數人不愿意從小事上去“捧”別人,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重重障礙,遮住了他們的視線。
有人胸懷治國平天下的大志,但眼高手低。對于“小打小鬧”不以為然,認為那些事普普通通,沒什么了不起,小菜一碟,形同虛無。
分工不同,責任不同,使人們認為別人做事是分內之事,是“應該”的,無須大驚小怪,做不好就要批評,做好了是責任,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很多人不能正視別人的小成績。
以上這些態度,都是應當克服的。
單就小事而論,它的確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我們若用辯證法的觀點去考察,卻會發現一件小事往往會引發大事,幾件小事加在一起就有可能產生意料之外的形態和意義。
生活中的小事猶如一塊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如果你沒有一雙識別它們的慧眼,細心鑒別,它就永遠埋在山野石林之中,我們也很難發現它真正的價值所在。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注自己身邊的一切,去發掘一滴水中的世界,那么在彼此的贊美聲中,人們獲得的是世間蕩漾著的溫情。
切合對方實際,給他最想要的贊美
實用精要
抓住他人最勝過于別人的,最引以為豪的東西,并將其放在突出的位置進行捧贊,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人的一生中,有無數讓他們引以為自豪的事情,這些都是一個人人生的閃光點。這些東西又會不經意地在他們的言談中流露出來。對于這些引以為榮的事情,他們不僅常常掛在嘴邊,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由衷的肯定與贊美。
乾隆皇帝喜歡在處理政事之機品茶、論詩,對茶道頗有見地,并引以為榮。有一天,宰相張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剛想休息,乾隆忽然來造訪,張廷玉感到莫大的榮幸,稱贊乾隆道:“臣在先帝手里辦了13年差,從沒有這個例,哪有皇上來看下臣的!真是折殺老臣了!”張廷玉深知乾隆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陳年雪水挖出來煎茶給乾隆品嘗。乾隆很高興地招呼隨從坐下:“今兒個我們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禮。生而論道品茗,不亦樂乎?”水開時,乾隆親自給各位泡茶,還講了一番茶經,張廷玉聽后由衷地贊美道:“我哪里懂得這些,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樣的水和茶,卻從沒聞過這樣的香味?!崩钚l也乘機稱贊道:“皇上圣學淵源,真叫人瞠目結舌,吃一口茶竟然有這么多的學問!”乾隆聽后心花怒放,談興大發,從“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開始論起“寬猛之道”。真是妙語連珠、滔滔不絕,眾臣洗耳恭聽。
乾隆的話剛結束,張廷玉贊道:“下臣在上書房辦差幾十年,兩次丁憂都是奪情,只要不病,與圣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捫心,憑天良說話,私心里常也有圣祖寬,先宗嚴,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想頭。我為臣子的,盡忠盡職而已。對陛下的旨意,盡力往好處辦,以為這就是賢能宰相。今兒個皇上這番宏論,從孔孟仁恕之道發端,譬講三朝政納,雖然只是三個字‘趨中庸’,卻發聾振聵令人心目一開?;噬鲜W,真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逼渌艘捕茧S聲附和,乾隆大大滿足了一把。
張廷玉和李衛作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對自己的雜經和“宏論”引以為豪。而張李二人便投其所好,對其大加捧贊,達到了取悅皇帝的目的。
他人最想要的贊美一定是真誠的,不是那種公式般的“捧”,千篇一律,最讓人反感。
言之有物是說一切話所必具的條件,與其泛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不如說您上次主持的討論會成績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話,直接提及對方的著名工作。若恭維別人生意興隆,不如贊美他推銷產品的努力,或贊美他的商業手腕;泛泛地請人指教是不行的,你應該擇其所長,集中某點請他指教,如此他一定更高興。
此外,贊美的話一定要切合實際,到別人家里,與其亂捧一場,不如贊美房子布置得別出心裁,或欣賞壁上的一幅好畫,或驚嘆一個盆栽的精巧。若要討主人喜歡,你要注意投其所好,主人愛狗,你應該贊美他養的狗,主人養了許多金魚,你應該談那些魚的美麗。贊美別人最近的工作成績、最心愛的寵物、最費心血的設計,這比說上許多無謂的虛泛的客套話更佳。
第2章 善解人意、婉轉拒絕的婉言心理學
委婉地拒絕,給被拒絕的人留面子
實用精要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拒絕別人時,要顧及對方的尊嚴。人們一旦投入社交,無論他的地位、職務多高,成就多大,無一例外地關心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由于來自外界評價的性質、強度和方式不同,人們會作出不同的反應,并對交際過程及其結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尊之則悅,不尊則哀。也就是說,當得到肯定的評價時,人們的自尊心理得到滿足,便會產生一種成功的情緒體驗,表現出歡愉樂觀和興奮激動的心情,進而“投桃報李”,對滿足自己自尊欲望的人產生好感和親近力,采取積極的合作態度,交際隨之向成功的方向發展。反之,當人們不受尊重、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時,便會產生失落感、不滿和憤怒情緒,進而出現對抗姿態,使交際陷入危機。
顧及對方的尊嚴是拒絕別人時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項,有這樣一個例子:
某校在評定職稱時,由于高級職稱的名額有限,一位年齡較大的教師未能評上。他聽說了這一消息后就向一位負責職稱評定的副校長打聽情況。副校長考慮到工作遲早要做,便和這位老教師促膝交談:
校長:喲,老×,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
老師:校長,我想知道這次評高職我有希望嗎?
校長:老×,先喝杯茶,抽支煙。我們慢慢聊,最近身體怎么樣?
老師:身體還說得過去。
校長:老教師可是我們學校的寶貴財富,年輕教師還要靠你們傳幫帶呢!
老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會盡力的。可這次評定職稱,你看我能否……
校長:不管這次評上評不上,我們都要依靠像你這樣的老教師。你經驗豐富,教學也比較得法,學生反應也挺好。我想,對于一名教師來說,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你說呢?
老師:是?。?
校長:這次評職稱是第一次進行,歷史遺留的問題較多,可僧多粥少,有些教師這次暫時還很難如愿,要等到下一次。這只是個時間問題。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諒解。但不管怎樣,我們會尊重并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尤其是你們這些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
老教師在告辭時,心里感覺熱乎乎的,他知道自己這次評上高職的希望不大,但由于自身得到了別人的尊重,成績受到了別人的肯定,他能接受那樣的結果,以致后來他對校長這樣講:“只要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即使評不上我也不會有情緒的,請放心。”
這位校長可謂是顧及別人尊嚴的典范,如果開始他就給這位老教師潑一桶冷水,那么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在社交場合上,無論是舉止或是言語都應尊嚴他人,即使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也要顧及對方的尊嚴。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適當采用拖延、淡化策略
實用精要
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絕別人,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了避免多余的困擾,對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絕,但怎樣既不傷害對方自尊心又能達到拒絕的目的呢?當對方提出請求后,不必當場拒絕,你可以說:“讓我再考慮一下,明天答復你。”這樣,既贏得了考慮如何答復的時間,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是很認真對待這個請求的。
某單位一名職工找到上級要求調換工種。領導心里明白調不了,但他沒有馬上回答說“不可能”。而是說:“這個問題涉及好幾個人,我個人決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帶上去,讓廠部討論一下,過幾天答復你,好嗎?”
這樣回答可讓對方明白:調工種不是件簡單的事,存在著兩種可能,使對方思想有所準備,這比當場回絕效果要好得多。
一家汽車公司的銷售主管在跟一個大買主談生意時,這位買主突然要求看該汽車公司的成本分析數字,但這些數據是公司的絕密資料,是不能給外人看的??扇绻唤o這位大買主看,勢必會影響兩家和氣,甚至會失掉這位大買主。這位銷售主管并沒有說“不,這不可能”之類的話,但他的話中婉轉地說出了“不”?!斑@個……好吧,下次有機會我給你帶來吧?!敝さ馁I主聽過后便不會再來糾纏他了。
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來的電話,被邀請到某大學演講,作家如此答復:“我非常高興你能想到我,我將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我會回電話給你的?!?
這樣,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場的話,他也就有了充裕時間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內疚感,并使對方輕松、自在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