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故事大全集
- 青木
- 1518字
- 2019-01-03 13:57:33
韓世家第十五
弱韓伐謀伐交
韓景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派人把韓、趙、魏三家封為諸侯。此時,周天子的權威已蕩然無存,各大諸侯國群起爭雄,相互攻伐。在諸國之中,最先強大起來的是魏國,接下來是秦國。韓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申不害任韓國宰相,他在韓國推行法家的治國之道,進行了適當的改革,韓國得到安定,實力有所增強,各諸侯國不敢侵犯。申不害死后,韓國又走上下坡路。韓國地處中原,為兵家必爭之地,可又無險可守,成為強國攻伐爭奪的對象。
韓宣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17年),秦國發動軍隊進攻韓國,在脩魚打敗了韓國軍隊,在濁澤俘虜了韓國的兩員大將。韓宣惠王非常焦急,韓國宰相公仲侈建議韓宣惠王說“:我們的盟國是靠不住的。他們不會來救援我們的。秦國一直以來就準備進攻楚國,您可以通過秦國的宰相張儀向秦王請求和平,再割讓給秦國一座大的城池,然后再整頓韓國的軍隊,和秦國共同向南攻打楚國,這是通過失去小的利益來換取大的利益的做法?!表n宣惠王同意了他的建議,于是公仲侈準備到秦國按計劃行事。
盡管公仲侈的行動非常秘密,還是被楚王知道了。楚王非常害怕,趕忙召見大臣陳軫,把情況告訴他,向他詢問對策。陳軫說“:秦國很久以來就打算進攻楚國,如果韓國割讓給他一座大城,并且和他聯合起來進攻我們的話,正合秦王的心意。他一定會答應的。憑借楚國現在的實力,和秦國、韓國的聯軍交戰肯定要吃虧,所以我們一定要制止他們聯盟。我認為您現在應該馬上整頓楚國的軍備,對外聲稱要發兵救援韓國。然后派遣使臣去韓國,為他配備很多車輛,帶上豐厚的禮物,給韓國造成我們要去救援他的感覺。這樣一來,即使韓國國君還是不肯和楚國搞好關系,也會感謝楚國對他的恩德,所以就不會和秦國親密無間地聯合起來攻打我國了。如果這樣的話,秦國和韓國之間就不會和睦了。他們產生矛盾以后,即使聯合進攻楚國,也不會為楚國帶來太大的禍患。如果韓國聽從我們的意見,停止向秦國求和的話,秦國一定會非常憤怒,對韓國會更加怨恨。而且韓國一旦決定結交楚國,對秦國的態度就會變得輕慢起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秦國和韓國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相互攻擊,從而免除了楚國的禍患。”楚王聽完后非常滿意,馬上按照陳軫的建議去做。
楚國的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來到韓國,見韓宣惠王說:“我們楚國雖然弱小,但是已經把全部的軍隊都派遣出來準備救援韓國了。希望韓國能夠放心地和秦國作戰,我們國君已經命令楚國將士為了韓國和秦國決一死戰!”韓王聽完之后非常高興,命令公仲侈停止到秦國議和的行動。公仲侈進諫韓宣惠王說:“您不能改變計劃,秦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擊我們,給我們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而楚國卻只是用虛假的行動來救援我們,您如果想憑借著楚國虛假的援助輕易地和強大的秦國絕交的話,您肯定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并且楚國和韓國并不是友好親密的兄弟國家,也沒有訂立聯合抵抗秦國的盟約。楚國一定是發現了我們準備聯合秦國攻打他們,才聲稱要救援的,這一定是陳軫的計謀。況且您已經把我們的打算通知了秦王,現在又出爾反爾,這是對秦國的欺騙,秦國一定不會放過我們的?!表n宣惠王不聽,決定和秦國斷交。秦王知道后,便增添軍隊加緊攻打韓國,而楚國一直沒有發兵援救。就在韓宣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14年),秦國軍隊在岸門打敗了韓國軍隊。韓宣惠王只好派遣太子倉到秦國作人質,和秦國訂立和約,這樣才保全了韓國。
韓襄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楚國攻打韓國,楚軍包圍雍氏,韓國向秦國求救。秦國的如意算盤是:空喊救援韓國而不發兵,暗中同楚國交好,以靜觀韓楚交戰。如果韓國勝了楚國,秦國和韓國分享戰果;如果楚國戰勝,秦國乘機攻韓。為避免這一后果,韓相公仲侈與楚國講和,并提出與齊楚兩國結盟,于是楚國解除了對雍氏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