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抗戰時期的香港文學(3)

蕭紅在香港創作成就最大的作品,應當是《呼蘭河傳》。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敘述語言,扣人心弦的情節,樸實而生動地述說了自己的童年,展示那個單調而缺少生氣的故鄉小城——呼蘭河小城的風貌。東北農村中種種丑惡的陋習,愚昧的迷信行為以及傳統的習慣勢力,扼殺了生機勃勃的青少年的身心,而當這些慘劇發生時,人們的心卻顯得那樣冷漠。這些情形在小說中得到了冷峻的剖析。小說的父親,就是根據蕭紅父親的原型而塑造的,他的貪婪而喪失人性,使得作者把他當成一個對立階級的代表人物來處理。從小說本身看,沒有主角,也沒有貫穿始終的故事和情節線索,因而每章幾乎可獨立成篇。然而,作者的藝術功力就在于,能夠將一個個零碎的片斷,以“含淚的微笑”的感情和直面慘淡人生的嚴肅思考的態度,連綴成一幅具有內在聯系的東北小城的風情畫。在結構上取得了統一性的和諧。作者甚至把短篇小說《后花園》中的磨官馮歪嘴的形象,也搬進了《呼蘭河傳》的第七章里。這個“生命力最強”的人物,是蕭紅童年記憶里最熱愛、而筆下最“光明”的一個描寫對象。因此有人以為“這個短篇,究竟是《呼蘭河傳》的試筆練習,還是修訂重寫?是一個很有趣味的研究課題”。

1946年,茅盾為《呼蘭河傳》撰寫序言,認為這部小說有“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些輕松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使你炫惑。”茅盾的這個評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的。

繼《呼蘭河傳》之后,蕭紅又創作了《馬伯樂》第一部和第二部。她在重病纏身、體質十分虛弱的情況下投入創作,1940年6月24日她在給華崗的信中說:“我來到香港,身體不大好,不知為什么,寫幾天文章,就要病幾天。大概是自己體內的精神不對,或者是外邊的氣候不對。”1941年1月,《馬伯樂》第一部出版,第二部由1941年2月出版的(時代批評)第62期開始連載。

《馬伯樂》是蕭紅生前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描寫了馬伯樂在抗戰前夕為躲避戰亂,攜家眷從青島逃到上海,又輾轉松江、南京最后抵達漢口。馬伯樂是個典型的舊知識分子形象,膽小而怯懦,靈魂空虛,缺乏理想。一遇險情便六神無主,而危機一過,卻又忘乎所以。逃難到漢口后,竟不顧自己是有家室的人,還想入非非地想同自幼認識而今在漢口邂逅的王小姐談戀愛。小說的風格屬于辛辣的諷刺意味,馬伯樂是作者塑造的一個相當成功的形象,遺憾的是這部小說的第二部未能寫完。因此劉以鬯在《蕭紅的〈馬伯樂〉續稿》一文中認為,“青島、上海、漢口與重慶,都是蕭紅熟悉的大城。蕭紅以這四座大城作為《馬伯樂》一書的背景,是可以滿意地表現出抗戰前夕與抗戰期間一部分人的生活內容的。如果蕭紅能夠將《馬伯樂》下篇也寫出的話,寫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人必定會對這部意義深長的諷刺予以較高的評價。”

1941年春,蕭紅病重,住進了醫院。住院期間,茅盾、巴人、楊剛等都去看望她,端木蕻良和駱賓基更是在病房陪伴,悉心照料。然而,蕭紅終以喉瘤炎、肺病并發而不治,于1942年1月24日去世。蕭紅離世之際,香港剛剛淪入日軍之手。

端木蕻良的創作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原籍遼寧昌圖縣。曾在天津念中學,“九·一八”后,積極投身學生運動,被學校除名。1932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主編北平左聯機關刊物《科學新聞》。1933年寫出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6年在上海創作長篇小說《大地的海》。“八·一三”事變后去武漢,不久后又到山西、重慶等地任大學教授,并寫了《風陵渡》。1940年1月偕蕭紅南下香港,協助周鯨文編輯《時代批評》雜志,而后自己主編《時代文學》雜志,并創作了長篇小說《大時代》、《大江》、《新都花絮》等。

端木蕻良始終“是一個以政治為第一要素的作家。寫小說,主要為政治服務”。他在香港創作的幾部長篇小說,幾乎都圍繞抗日戰爭這一總主題,“在小說中貫徹的民族正義,不難看出他所作的努力——企圖使作品與時代脈搏合拍時所作的努力”,然而,他的“趨時”,并不是忽視藝術技巧的“趨時”,相反,他十分注意錘煉作品的藝術語言。他“終究比蕭軍高明,懂得怎樣讓他的人物講他們自己的語言”。在他的小說中,“即使不能十分客觀地敘述,最低限度巳盡了最大的努力讓小說中的人物講他們自己的語言。這一點,大部分中國現代小說都沒有做到”。除了語言藝術的創造外,他還善于用“極具生動感”的文字去表現人物和故事。因此讀他的作品,“簡直是文字的畫,形象性凸出,具有感人的藝術力量,極富文學意味。他的文字,充滿感情……”

蕭乾的創作

蕭乾(1910—1999),原名秉乾,生于北京一個蒙古族貧民家庭。1926年入北新書局當學徒,開始接觸文藝。先后就讀輔仁大學英文系和燕京大學新聞系。1935年畢業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1939年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兼《大公報》駐英記者,曾參加戰地采訪。1948年,參加香港《大公報》的起義。

蕭乾是三40年代香港報刊雜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作為一名報人,同時作為一名記者,他的小說具有新聞的敏感性,在題材的捕捉上與時代精神十分合拍。發表在《文藝陣地》第1卷第4期的《劉粹剛之死》,是一篇類似文藝通訊的小說。作品塑造了“八·一三”上海抗戰中,為反抗侵略者而英勇獻身的少尉飛行員劉粹剛的形象。劉粹剛在空中與入侵敵寇激戰70多天,擊落敵機10余架。回家休假,剛與久別的妻子團聚,便又接到緊急任務,駕機掩護我軍攻打娘子關。返航途中,由于油料耗盡,他冒險迫降,保住了飛機,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小說在藝術上不夠成熟,但透露了作家敏銳的新聞觀察力。

夏衍的創作

夏衍(1900—1996),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原籍浙江杭州。1919年赴日本留學。1929年與鄭伯奇等人組織藝術劇社。1930年任“左聯”執行委員。1932年開始進入電影界,擔任明星公司編輯顧問。1936年發表歷史劇本《賽金花》,接著創作了《秋瑾傳》、《上海屋檐下》等劇本及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并創作和改編《狂流》、《春蠶》、《自由神》等10多部電影劇本。1941年2月初來到香港,參加《華商報》的領導工作。

1941年秋天起,夏衍應鄒韜奮之約,為《大眾生活》雜志創作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春寒》,10月起在《大眾生活》上連載。這部小說以1938年秋至1940年春廣州陷落前后為背景,描寫了知識青年徐璞、吳佩蘭在抗戰烽火籠罩下的一段曲折遭遇和愛情波折。吳佩蘭是一位上海女青年,在廣州和剛從日本返國的留學生徐璞相遇,便一同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當日軍攻陷廣州時,徐、吳遷往粵北山區繼續發動農民,成立了抗先隊等抗日組織。國民黨當局采用監視、威脅、解散團體以及抓人、槍殺等卑劣手段,對農民運動進行鎮壓。徐璞被捕入獄,吳佩蘭電被軟禁。后來,在愛國軍人鐘敏先的幫助下,吳佩蘭才得以脫險。逃離虎口的吳佩蘭這時也擺脫了個人感情的糾纏和干擾,繼續深入到那個艱苦的斗爭環境中繼續磨煉自己。整部小說籠罩在一片低垂的濃云之下,但作品并沒有以感傷和迷惘的情調,帶給人們壓抑的感覺,而是使人們看到,嚴酷而尖銳的斗爭,正是錘煉革命者意志的戰場。小說借用吳佩蘭的話說,“我不能用哀傷霉蝕自己!我要工作,生的意義是在工作中的!”充滿了一種頑強斗爭的勇氣。

小說將吳佩蘭這個追求進步的知識青年塑造得相當豐滿,把她置身于一個惡劣的政治環境以及一場感情糾紛之中,著力刻畫她在矛盾和苦悶中努力奮起,在逆境中決不消沉下去的性格。此外,小說對愛國知識分子徐璞、學者黃子瑜、愛國軍人鐘敏先等人物的刻畫也是很成功的。夏衍擅長戲劇創作,《春寒》發揮了他在戲劇創作中善于組織矛盾沖突和設置曲折情節的優勢,并吸取了戲劇的某些藝術技巧,使得作品高潮迭起,耐人尋味。

戴望舒及其他南下詩人的創作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又名戴夢鷗,筆名林泉居,原籍浙江杭州。20年代中葉就在詩壇初露頭角,到了30年代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現代派”代表詩人。其早期詩作受法國象征詩派影響較深,致力于在詩中表達某種意象。《雨巷》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語言的錘煉,象征詞和比喻的運用上獨樹一幟。1938年5月,他從上海來到香港,居港長達11年之久,一直到1949年春才離港回內地,居港時間約占其生命歷程的1/4。

戴望舒到香港后,由陸丹林介紹,主持了《星島日報·星座》的編輯工作。他希望“星座”副刊能為它的讀者忠實地代替天上的星星、港岸的燈光,“同盡一點照明之用”。確實,“星座”成為了群星匯聚的地方,連他自己都說,沒有一位名家不在“星座”上發表文章。“星座”作為抗戰文藝的重要陣地,為香港文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星座”在他主持下堅持了三年半時間,到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后,“星座”易名為“戰時生活”,由他和葉靈鳳等合編。除了主持“星座”,1939年5月,他又與張光宇等合編《星島周報》;7月,又與艾青合編詩刊《頂點》;與徐遲、葉子健、馮亦代等合編英文月刊《中國作家》,是第一份向海外宣傳的文藝刊物。1939年初,他與樓適夷、許地山、歐陽予倩等被文協推為香港分會籌備員,并于3月26日選為文協留港會員通訊處首屆干事,兼任研究部和西洋文學組負責人、《文協》編輯委員,成為文協香港分會的中堅分子。

1937年至1941年間,香港的政治氣候特殊而微妙,在統一戰線的旗號之下不斷地有暗流涌出。戴望舒作為文協香港分會的中堅力量,在文藝界顯得異常活躍,不時周旋在左右翼文藝界夾縫之中。他既熱心地向居留在香港的內地文化人約稿,又為援助葉紫的遺族而四處募捐。形勢的惡劣,使他從以往的詩的狹窄情調中走出來,面對民族的苦難,唱出了救亡的新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平泉县| 莒南县| 大姚县| 富宁县| 六枝特区| 凤城市| 永年县| 马尔康县| 沛县| 苏尼特左旗| 罗源县| 岢岚县| 金塔县| 桂东县| 乳源| 田东县| 额济纳旗| 南江县| 元江| 西平县| 太白县| 巴楚县| 南雄市| 额济纳旗| 沂水县| 新兴县| 视频| 昌图县| 通河县| 江山市| 安陆市| 宁津县| 绥芬河市| 田阳县| 竹山县| 汝南县| 本溪| 凤山市| 霸州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