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北非:馬格里布文化速寫

Couscous與摩爾人的藝術

1981-1982這一年,我在巴黎大學任客座教授。工作之外,希望一家人都能對歐洲有更多的認識,結果很令我們滿意。回想起來,當時有兩個對我產生很大影響的意外收獲。

第一個收獲是交了幾個北非朋友,從他們那里了解到一些我幾乎一無所知的北非情況。我們學會了吃北非人日常的食物couscous(庫斯庫斯)和tagine(塔金湯)。Couscous是用小麥制成的小顆粒,蒸熟后加上煮的羊肉或雞肉、蔬菜等一起吃;tagine是有錐形陶器蓋子的圓形陶鍋,有些像中國的砂鍋,在tagine鍋里煮出來的肉類加上各種蔬菜也叫tagine。

第二個收獲是我們一家假期里駕車到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Andalusia)轉了一大圈。我從此知道這個具有阿拉伯風格的歐洲地區的名字來自阿拉伯語的“Al-Andalus”,意思是“汪達爾人(Vandals)之地”!西班牙與葡萄牙被北非的摩爾人(Moors)統治了將近八百年。在科爾多瓦(Cordoba)見識了巨大的清真寺;在塞維利亞(Sevilla)參觀了世界聞名的阿爾卡扎(Alcazar)王宮城堡;在格拉納達(Granada)欣賞到后期摩爾人修建的極為精致的阿爾罕布拉(Alhambra)王宮和庭園。這趟安達盧西亞之行初次接觸到的摩爾人的伊斯蘭建筑和裝飾藝術,令我大開眼界。自此,我對伊斯蘭文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易磨滅的柏柏爾文化

1992年我開車去愛爾蘭西部海邊的戈爾韋(Galway)游覽,恰巧投宿在一家已經為數不多的說蓋爾語(Gaelic)的家庭旅店里,把主人夫婦和他們小女兒的對話錄了音。這個收獲令我興奮莫名,甚且至今仍然非常自得。

安排到摩洛哥旅游時,我提出的特別要求就是要訪問一個說柏柏爾方言的家庭。

這是因為北非的原居民是柏柏爾人。大約九千年前,北非仍然到處是青蔥的植物,撒哈拉沙漠比現在要小很多。柏柏爾人的祖先從埃及逐漸向西遷徙到大西洋之濱,并且深入沙漠的南緣。大約三千年前北非從阿拉伯半島引入了駱駝,兩千多年前馬匹也進入了北非。此后柏柏爾人從早前小型部落社會演變成若干范圍較大的王國,并且發展出頗為廣泛的貿易網絡。

柏柏爾人分布的地域很廣,有許多不同的方言,但都屬于柏柏爾語族。一如非洲東北部的庫希特語族與阿拉伯半島的閃米特語族,柏柏爾語族也是非亞語系的一部分,和非洲的其他幾個語族很不相同。

在摩洛哥中南部的一個小鄉村里,導游把我們領到一戶人家。祖母、母親和一個十歲的小女孩都能說當地的柏柏爾方言。用過薄荷茶后,小女孩說想要給我妻子手上繪圖,本地人稱之為“Henna”,本是一種裝飾,據說也有辟邪的功用。

摩洛哥許多女人的手上或腳上都畫著花紋。妻子看她們母女手背上的花紋很漂亮,也就應允了。回到旅店,她想洗掉可能是小藝術家的第一個作品,哪知有機顏料的繪圖不可以由人隨意消滅。此后十幾天,她每天都必須以手背上的裝飾向人展示柏柏爾文化!

手上作畫的那半個小時給了我機會問問題。導游和祖母以摩洛哥南部的阿拉伯語交談,然后給我翻譯成英文;我和那位媽媽用法語直接對話。這家柏柏爾人彼此之間說當地的柏柏爾語,我當然錄了音。

在北非四國中,摩洛哥的柏柏爾人最多,據說占總人口的六成。這是以家庭語言來統計的。如果以血統計算會非常困難。當初阿拉伯人是從遙遠的東方來到這個“日落之地”,人口和當地柏柏爾人相比一定頗有懸殊。摩洛哥的歷史就是在柏柏爾人與阿拉伯人的斗爭和融合中發展的。可以確認的是中世紀阿拉伯人的文化同化力量很強,一如近代的英國和法國。

為了保護原居民的文化,摩洛哥現在有柏柏爾語的電臺和電視節目,正如法國和英國也有凱爾特語(Celtic)的廣播(注:我在愛爾蘭曾錄音的蓋爾語是凱爾特語的一支)。

世界正在通訊手段的高速發展中進行著無法阻擋的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又開始珍惜文化的多樣性,設法保存受到威脅的語言與風俗。

柏柏爾語是一個很好也很重要的例子。它和愛爾蘭的蓋爾語,甚至和中國的苗語一樣,應該得到保存,但是也很難使它們復興起來。工業化的代價是生物多樣性的縮減,全球化的代價似乎就是文化多樣性的式微。

你方唱罷我登場

黎巴嫩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雖然很早就經常到北非進行貿易,但一直到公元前6世紀才在地中海南岸建立迦太基這個殖民地。它和羅馬為了爭奪地中海的霸權,進行了一個世紀的戰爭。迦太基的領袖漢尼拔(Hannibal)曾于公元前218年率領九萬軍隊,連同許多大象,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穿越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到達意大利半島北部,企圖從背后襲擊羅馬;但時運不濟,沒有成功。羅馬人最終在公元前146年攻陷迦太基。為了不讓迦太基有機會復興,羅馬人在迦太基的農田里撒了大量的鹽。羅馬后來在北非設置了幾個省,建立了不少城市;北非也成為羅馬的主要糧食供給地。今天北非任何國家都有不少羅馬時代的遺址。

公元5世紀,來自歐洲東北部的汪達爾人經過西班牙入侵北非。他們大肆燒殺劫掠,破壞了羅馬人的物質文明與社會制度;盡管不久即撤離,對北非的影響卻極為長遠。最主要的是由于社會體制崩潰,北非各地又恢復了部落制度,人們以部落為個人安全的保障,因此也是認同的對象。這個制度至今仍然在北非的政治生活中發揮相當的作用。

阿拉伯人是最后進入北非而能長期在此生根的民族。公元7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在攻占了巴勒斯坦與敘利亞之后,迅速進攻埃及。接著,遠征軍直奔馬格里布,在667年就攻下了迦太基,682年到達摩洛哥的丹吉爾(Tangier),這期間還分兵南下撒哈拉沙漠。拜占庭軍隊和柏柏爾人并沒有投降,而是聯合抗擊阿拉伯軍。7世紀末,阿拉伯又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銳氣更不可擋。公元698年,阿拉伯軍再陷迦太基,把這個古城完全摧毀。

自此整個北非開始了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的過程。今日北非各國的人口是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一千三百多年大量混血的結果;此外也有一部分土耳其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法國人和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人的血統。

圣奧古斯丁

公元4世紀末生活于希波城(Hippo,位于今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的邊境)的圣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是一位羅馬統治下的柏柏爾人。他母親曾夢到他將會成為主教,因此傾注心力培養他。他受過天主教洗禮,但是無法信服;因此又改信摩尼教(Manichaeism)和鉆研新柏拉圖主義,但也不能滿足他的心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聽說了隱修者圣安東尼的故事,而且讀到了耶穌的名言:“去吧,賣掉你的所有,把它送給窮人,你的財富在天上。”于是他再度領洗信奉基督教,并建立一所修道院,在那里講道四十余年,成為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學家之一。

他首先提出人類原罪的教理和正義戰爭的概念,著有《上帝之城》和講述他個人經歷的《懺悔錄》,成為基督教的經典作品。

奧古斯丁生活于基督教剛確立“三位一體”信條的時代。有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奧古斯丁曾苦思其中奧秘而不能理解。一天傍晚他在海灘散步,看見一個小男孩在沙上挖了一個洞,并且用一個貝殼不停地盛上海水往洞里灌。奧古斯丁忍不住問小孩為什么這樣做,小孩一本正經地回答說,他想把海里的水都灌進那個洞里。奧古斯丁同情地說:孩子呀,大海的水是那么多,你這洞只有這么小,你怎么能把所有的海水都灌進這個洞里呢?說完這句話,圣奧古斯丁心中靈光一閃,悟出一個道理:人的頭腦如此之小,天主是無窮之大,人腦怎么能裝得下上帝“三位一體”的奧妙呢?

早期基督教的神學理論與奧古斯丁的神秘主義是不可分的;“先信仰,再理解”也是中世紀神學家的特征。

伊斯蘭教的第四圣地

伊斯蘭教的三個圣地是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這三個城市都和伊斯蘭的信仰有很深的淵源,在《古蘭經》中也多次提到。北非的穆斯林相信,突尼斯的凱魯萬(Kairouan)是第四個圣城,這并非因為它的年代久遠,而是因為它在北非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擬的。很多人也相信,去凱魯萬朝拜七次,等于去麥加朝圣一次。

伊斯蘭征服馬格里布的最大功臣非穆罕默德的族人奧格巴·伊本·納菲厄(Ogba Ibn Nafaa)莫屬,而創建新城凱魯萬的正是此人。

公元667年,奧格巴率領一支騎兵縱隊,從利比亞的地中海岸出發平定南部沙漠和費贊地區的部落叛亂,鞏固了阿拉伯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奧格巴于是被任命為北非地區的總督。

公元670年,奧格巴在沙漠里修建了一座新城市,就是凱魯萬。從現代科學眼光來看,在沙漠地區建立城市最需要水源。圍繞凱魯萬的修建,有一個與水源有關的傳說,而這個傳說可謂與麥加的圣泉——滲滲泉(Zam Zam)的傳說一脈相承,所以在柏柏爾人的心中更加鞏固了對伊斯蘭的信仰。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共同祖先亞伯拉罕(Abraham)的妻子莎拉(Sara)與妾哈哲爾(Hager)不和,于是亞伯拉罕不得已地把哈哲爾和兒子伊斯瑪儀(Ismail)留在麥加附近的沙漠中。小伊斯瑪儀口渴極了,就用腳跟在沙上用力擊搗,不久水就從他的腳下流了出來,成為所有穆斯林都熟知的滲滲泉,是去麥加朝圣的人都想去飲水的圣泉。

傳說奧格巴有一天騎馬時,坐騎踩到沙里的一個杯子,把杯子拿起來后,水就從那里涌了出來;而這個杯子,又正是多年前從麥加神秘失蹤的那個杯子。奧格巴于是決定在這里建造一座新城。

凱魯萬從670年開始建造,671年興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人們一般稱它為奧格巴清真寺。9世紀,清真寺重建,設立凱魯萬伊斯蘭大學。從此凱魯萬不止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統治的指揮中心,還成為伊斯蘭教在北非的傳播中心。

今天的凱魯萬仍舊是大批虔誠的穆斯林前往祈禱的圣地,但絕不是觀光客購物的好地方。依我看來,坐在一杯咖啡后面,去觀察那些從咖啡座前面走過的戴著茉莉花的男人,是對這個文化中心和它那獨特的節奏所能表現的最大敬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宁蒗| 弥勒县| 潞城市| 交城县| 彭水| 大城县| 正蓝旗| 杭州市| 武邑县| 桃江县| 周口市| 安图县| 阿勒泰市| 红河县| 尼勒克县| 临澧县| 鞍山市| 蓬安县| 海城市| 邵东县| 长子县| 诏安县| 富蕴县| 青田县| 临泽县| 海淀区| 莱芜市| 察哈| 广饶县| 河北区| 昌黎县| 巴林左旗| 延边| 墨脱县| 苏尼特左旗| 赤城县| 东港市| 乳源|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