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金融科普與辟謬(9)

  • 金融的真相
  • 賀江兵
  • 5117字
  • 2016-10-12 13:53:13

銀行高利源于低成本

向松祚表示,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銀行業高利潤主要來自存貸款的高息差,“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中國的銀行業平均凈息差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的凈息差大約是2.7%左右。”

本報研究各家銀行年報發現,在2011年,從營業收入來看,工行為718億美元,匯豐為723億美元,花旗為783億美元。工行的營業收入沒有其他兩大國際銀行多,但是,工行卻是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工行凈利潤為315億美元,匯豐為179億美元,花旗為112億美元。

這是為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工行甚至較其他中資銀行的人力成本低。看看各家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即:營業成本除以營業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就一目了然了。2011年,工行的成本收入比為36.4%;匯豐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57.4%;花旗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65%。

很顯然,銀行的純利潤跟銀行的成本收入比負相關,成本收入比越低、利潤越高,盡管花旗的營業收入最高,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高,所以純利潤最低;盡管工行營業收入最低,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低,所以,純利潤最高,這個世界最盈利的銀行,并不是因為其賺錢最多,而是因為其花錢最少。

假如工行增加人力成本一項,工行絕不可能成為世界上凈利潤最高的銀行了。4月12日,在錄制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節目的胡祖六不贊同銀行暴利說,將高利潤歸結于銀行改革的成功,并要居安思危,防止未來業績下滑。

股價偏低有原因

向松祚表示,銀行盈利應當作為改革的成績予以肯定,是銀行十年改革的成績而不是問題。他認為,銀行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國家經濟健康穩定的基礎。

在向松祚看來,銀行和金融無論對哪個國家都十分重要。為何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冒天下之大不韙,連續推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救金融體系,經濟將徹底崩潰。

向松祚從改革成本上算賬,國家也要求銀行必須賺錢。十年銀行改革,國家向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貸款注資耗費資金3.6萬億元,都是納稅人的錢。“這個錢花得值不值?當然值得,如果不改,情況會更糟。現在銀行公司治理得到改善,競爭能力增強,當然,也需要銀行賺錢,盡快收回成本。”銀行賺錢最得益的是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因為銀行繳納大筆稅收,財政部和匯金是國有銀行大股東,分取最多的紅利。

在分析銀行股價普遍偏低,市盈率和市凈率幾乎是A股中最低的原因時,向松祚提出了四點看法:其一,各界較為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而中資銀行跟中國經濟聯系最緊密;其二,源于兩個擔憂,首先是擔心房地產調控影響銀行,他認為,中國住房按揭貸款風險很低,房地產開發貸占比很小;另一個擔憂是地方融資平臺,各大銀行的平臺貸問題不大,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其三,資本充足率和再融資壓力;其四,擔心歐美危機影響。而向松祚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銀行撥備足夠覆蓋各類風險。

銀行不是擋箭牌、出氣筒

(2012年10月10日)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銀行的相對高利潤屢遭民眾質疑,加之所謂的財經評論員推波助瀾,銀行成為眾矢之的,似乎銀行成了籮筐,什么牢騷都朝里面裝。

最近加入這一指責隊伍的是一位市長。據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報道,該市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還有個問題,我們銀行存貸比全世界最高,存款利率是3%,貸款利率是6%,所以中國的銀行全世界效益最好。老百姓存款并沒有得益,而銀行實際上是得益的,這是以加重地方財政負擔為代價的。現在不允許地方政府發債,甚至還要提高利率。全國人民都在給銀行打工。”

這段短短128個字的涉及銀行的談話漏洞頻出,缺乏起碼的金融知識,令人遺憾。主要表現在八個方面:

第一,根據其描述,他所說的存貸比,顯然是指中國銀行業的利差。存貸比是指吸收存款與發放貸款之間的比例;利差是指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之差。第二,中國銀行業效益的確全球最好,這不僅僅是利差問題,還得益于中國經濟形勢相對穩定和銀行改革取得了成效,是成績而非問題。第三,無論存貸比還是利差,中國銀行業都不是全球最高的。這個市長的依據何在?第四,決定銀行存貸款利率的是央行,央行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代表政府行使央行權力。第五,銀行利差的形成是現行貨幣政策造成的,而不是商業銀行造成的。第六,商業銀行對國家稅收貢獻最大,誰在給誰打工?

該市長還有一個邏輯混亂錯誤,“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還有個問題,我們銀行存貸比全世界最高”,如果不是錯把利差當存貸比的話,這句話就直接矛盾了,他顯然想指責銀行不給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后面說存貸比世界最高,意味著銀行可以提供的貸款空間世界最少。還得給這位市長普法一下:銀行放貸款不僅僅要遵守貸款準則,還得遵守75%存貸比底線,否則就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了。此為第七方面。

第八,全部國有銀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銀行都是上市公司,為股東利益最大化而賺錢無可厚非,而國有銀行最大的股東是代表國家的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因此,為銀行打工說法極其不科學,銀行賺錢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國家和銀行其他股東。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此進行了專業而猛烈的炮轟,他指出,“這位市長專業水平需提高。不懂啥叫存貸比,有點望文生義。銀行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給政府打工。若前一句成立,結論可改為:全國人民都在給政府打工。”

這位市長把中國銀行利差作為銀行獲利的重點,得出全國人民為銀行打工聳人聽聞的結論。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果然是全球最高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3月,時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的潘功勝已經提供了資料,當時,中國銀行業的利差僅為2.5%,從全世界范圍來說不是最高的。2010年,國際前10大銀行平均利差為2.31%,而我國銀行業的平均利差為2.46%,與之相比并不算高。同發展程度相當的“金磚四國”相比,中國銀行業的利差則顯得很低:2003年至2010年這7年,中國銀行業平均利差為2.7%,印度是3.05%,巴西是11%,俄羅斯是6.4%。主要專注于新興市場經營的渣打集團公布其2011年全年凈利差為2.3%,比國內利差水平略低。

筆者早在今年4月的《華夏時報》撰文反駁過一些高級公務員指責銀行壟斷暴利,銀行掠奪了實體經濟的利潤了嗎?可能會減少企業的利潤,但這比貸不到款要好很多;真正掠奪企業利潤的是高稅收,去年稅收增幅高達22.8%。

筆者仍然認為,造成銀行在2011年出現業績增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銀行改革順利推進,不良資產大幅度減少;2009年和2010年放貸19萬億元,一般期限一年,在2011年收回,情況很正常;法定的利差收入;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信貸資金價格上漲;經濟未進入下行周期,銀行的業績跟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并有一定的時滯性,只有經濟在下滑一定時期后,銀行的壞賬和利潤下降才會暴露出來。

商業銀行之所以在高稅負情況下能成為世界最賺錢的銀行,必須認識到,中國銀行業人力成本全球最低水平這個事實,也就是說,各項收入中國銀行業不是最高,員工工資福利在全球中屬于較低水平。

這也是為何中國利差處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盈利最高的原因之一。

在2011年,從營業收入來看,工行為718億美元,匯豐為723億美元,花旗為783億美元。工行的營業收入沒有其他兩大國際銀行多,但是,工行卻是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工行凈利潤為315億美元,匯豐為179億美元,花旗為112億美元。

工行甚至較其他中資銀行的人力成本低。看看各家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即:營業成本除以營業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就一目了然了。2011年,工行的成本收入比為36.4%;匯豐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57.4%;花旗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65%。

很顯然,銀行的純利潤跟銀行的成本收入比負相關,成本收入比越低、利潤越高,盡管花旗的營業收入最高,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高,所以純利潤最低;盡管工行營業收入最低,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低,所以,純利潤最高,這個世界最盈利的銀行,并不是因為其賺錢最多,而是因為其花錢最少。

假如工行增加人力成本一項,工行絕不可能成為世界上凈利潤最高的銀行了。

當下,很多官員把高房價歸咎于開發商,這是不道德的,罔顧地方政府壟斷土地,而地價和稅費占比高達70%的事實。

同樣,把經濟不景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難貸款,企業艱難的民怨發在銀行身上是不科學、不客觀的,銀行不是擋箭牌,也不是民怨的出氣筒。

銀行業務被歪曲

央視指責中行洗錢的致命硬傷

(2014年7月13日)

摘要:央視《新聞直播間》一則關于中國銀行洗黑錢的報道引起軒然大波。央視的報道究竟有沒有問題?問題在哪?央視給中行定罪的理由成立嗎?

7月9日,央視《新聞直播間》一則關于中國銀行洗黑錢的報道引起軒然大波,一方面網上“不明真相的群眾”對于中行的指責鋪天蓋地;另一方面,主流財經媒體把批評的矛頭指向了央視,直接批評央視的媒體有財新網,以澄清事實方式間接批評央視的財經媒體則更多。那么,央視的報道究竟有沒有問題?問題在哪?央視給中行定罪的理由成立嗎?

讓我吃驚的是,最直接的證據是中行員工談到可以投資海外債券、基金,那根本不是洗錢與轉移資產,那是銀行業一項古老的業務——QDII。這點竟然被所有媒體忽視了。

最大硬傷:道聽途說,移花接木

由于當時沒看電視,鑒于此報道影響巨大,筆者反復觀看了鳳凰衛視保留的央視視頻,第一感覺是央視帶著定性的結論找采訪,報道中無論中介、中行員工、專家的談話均無不妥,然而,主持人就這么定性中行洗黑錢讓人驚嘆不止。

洗錢,通俗地講就是:通過合法的活動或建設將違法獲得的收入隱藏、偽裝或投資的過程。有央視員工對筆者講,報道中是指中行洗黑錢,并未指責中行洗錢。這純屬無理狡辯,洗黑錢自然是洗錢的一種了,邏輯類似于白馬非馬,不值一駁。

從報道整體來看,央視就是指責中行把非法收入通過匯款海外合法化,就是指中行在洗錢,這是報道的核心。

問題是,證據在哪里?

證據1:澳大利亞移民中介電話采訪。大致內容是,近年來,原本主要通過地下錢莊匯款的,被中行搶了不少份額,占到一半。

中介的身份讓人懷疑,另外,如果央視指責中行和中介勾結屬于犯罪行為,那么,中介的話是否值得可信?如何讓公眾和財經界相信中介的真實身份和所言真實性?

證據2:對中行私人銀行業務人員的采訪。其實,中行那位客戶經理說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他說中行可以把資金匯入海外,通過持牌機構購買基金、債券等。

首先,不僅僅是中行,任何在中國大陸開辦的銀行如果申請都可以開辦該業務,這個業務叫: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準,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這項業務開辦六七年了,顯然,央視編輯記者把這些業務搞混了,這根本不是跨境結算或洗錢。并且,這個沒有五萬美元額度限制。

業務不熟,剪接再好也沒用。

中行客戶經理說“通過海外持牌機構”,意思很明白:通過與海外合法機構合作。

央視多次把中行與地下錢莊等同。地下錢莊是非法金融機構,洗錢主力軍,其轉移黑錢很難找到痕跡。而中行是各國承認有經營許可的合法金融機構,即便有人真的通過中行洗錢,其痕跡是磨滅不掉的,也是容易破案的。

央視能給中行定罪嗎?

當然不能。

洗錢是一種國際重罪。僅僅憑中介和央視移花接木,還把業務搞混淆的調查就能給中行定罪簡直匪夷所思。

于是,央視找來兩位專家幫忙給中行定罪。

我認真聽了下對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鐘偉先生的采訪,大意是:如果金融機構明知是通過不法途徑獲得的贓款或來路不明資金,而幫助其轉移到海外就是犯罪。

單獨看,鐘偉教授說的并沒錯。鐘偉教授說的就是銀行幫洗錢是犯罪行為。問題是,這句話是接著主持人后面說的。難怪,事發后鐘偉教授發表了嚴正聲明。

鐘偉教授稱:“采訪是過去約3周前;從未授權此自稱為辛欣的記者使用平安證券的名義。采訪中我多次提醒此人:央視不可以僭越法律做媒體判決,在此我譴責辛欣有違基本職業素養的做法!對央視播出直接中傷和推斷有罪的報道深感不安,對由此給有關金融機構帶來的影響致歉。我在此再度說明:在采訪中我多次表示:金融業務是否涉及違背監管要求甚或有罪,央視或學者無權冒充法官先驗判定。該報道已脫離語境‘斷章臆義’,我個人對此深為不安。相關記者若有職業素養應播出相對完整而非有意肢解的采訪評論。”

事實上,鐘偉教授不僅未對中行優匯通業務進行評論,反而對央視“僭越法律做媒體判決”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

在央視報道的文字版中引用了中信銀行劉維明先生的評論:“一個國家的外匯使用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監控,我們監控不到那就有可能出風險,比如資金外逃,或者造成熱錢集中涌入,都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永新县| 蒲城县| 尼玛县| 龙里县| 河北省| 阿坝县| 响水县| 平遥县| 天柱县| 通化县| 河源市| 六枝特区| 宣城市| 沙雅县| 江山市| 德保县| 保德县| 永福县| 乌鲁木齐县| 白水县| 咸阳市| 呼和浩特市| 东兰县| 县级市| 东乡| 井陉县| 黄陵县| 宁明县| 大渡口区| 田阳县| 江山市| 扎鲁特旗| 柳河县| 兴城市| 永吉县| 丹凤县| 陇川县| 平度市| 双鸭山市|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