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鴻章傳·濮蘭德(30)
- 李鴻章全傳
- (英)濮蘭德 梁啟超
- 2686字
- 2016-11-02 22:23:02
有關這場持久內戰的主要事件,可參見以下著作:
《戈登的作戰與太平天國運動》,威爾森著,1868年;
《中國人戈登的故事》,海克著,2卷,1884年——1885年。
有關中國政府的結構,行政制度和官僚組織,可參見以下著作:
《中國政府》,第三版,梅耶斯著,1897年;
《中華大清帝國的貿易與管理》,莫爾斯著,1908年。
有關中國外交關系的完整記載,實際上包括了李鴻章從事公共活動的整個時期,可參見《中國關系史》,科迪埃著,3卷,1902年。另一本重要著作《英國人在中國》,從英國外交和商業的觀點考察了同一個問題,亞歷山大·密吉著,2卷,1900年。《在華外商的條約權利》是一本奇書,十分具有歷史趣聞,馮·袞帕克著,1875年。與中國、朝鮮簽訂的,或和中國、朝鮮有關的條約最好的集子是由洛克希爾編輯的,華盛頓政府印刷局出版的兩卷本,分別是1904年和1908年。
有關1898年改革運動和直接導致1900年義和團運動的那些事件,可參見《皇太后統治下的中國》,濮克豪斯和布蘭德著,1910年。“文慶”的《來自中國內部的危機》,十分有趣地記錄了一個歐化的廣州人理解的維新派的目的和方法。也可參見亞瑟·史密斯的《動亂中的中國》。鷺賓·赫德爵士曾寫過《來自中國大地的人》,該書的價值主要在于它揭示了優秀作者的人格,以及他祈求能夠對受辱中的中國懷有仁慈之心。
道格拉斯教授的《李鴻章》主要描寫了李總督到中日戰爭為止的人生階段。阿契波爾德·里特爾赴任的同名作品涉及了很多有趣的細節,這些都是由一個公正而懷有同情心的觀察家搜集到的。
最后,下列著作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值得大家參考:
《遠東問題》,瓦倫丁·吉爾樂爵士著,1896年;
《中國傳記辭典》,H.A.吉爾斯教授著,1897年,以及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中國和中國人》,1902年;
《中國》,道格拉斯教授著,1899年;
《中華大清帝國的綜合地理學》,佩爾·理查德著,1908年。
大事年表
1793年
馬噶爾尼勛爵來到中國,請求乾隆皇帝促進和保護英國的在華貿易。
1795年
乾隆皇帝之子嘉慶繼位。
1799年
中國南部動亂和反叛的跡象不斷增多。
1816年
阿莫斯特勛爵訪問嘉慶皇帝。
1820年
道光繼承嘉慶之位。
1821年——1830年
中國南部和西部發生反對朝廷的起義。
1823年
李鴻章出生。
1830年
第一條鐵路在英格蘭誕生。
1834年
東印度公司在華貿易的壟斷被打破。
1835年
律勞卑勛爵奉命前往廣州任商務總負責人。
葉赫那拉氏(即后來的慈禧皇太后)出生。
1837年
維多利亞女王繼位。
1838年
英國架設了第一條電報線。
1839年
廣州英商的鴉片被中國當局收繳并焚毀。
1840年——1842年
中英之間第一次爆發戰爭。
1841年
廣州淪陷。中國把香港割讓給英國。
1842年
簽訂《南京條約》。上海和其他四個港口對外商開放。
1847年
李鴻章順利通過殿試。
1848年
歐洲革命爆發。
1850年
咸豐繼承道光之位。
1851年
太平天國運動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和軍事力量。
1852年
慈禧成為咸豐的皇妾。
1853年
太平天國首領在南京稱號天王。
1854年
美國的柏利司令官和日本簽訂第一個條約。
1854年——1855年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856年
慈禧的兒子(即后來的同治帝)出生。
1857年
中英之間爆發第二次戰爭。
1858年
埃爾金勛爵簽訂《天津條約》。
1857年——1858年
印度兵變。
1859年
中國政府修訂條約并重新引發敵意。
1860年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朝廷逃往熱河。《天津條約》獲得批準。鴉片貿易合法化。卜魯斯爵士出任第一位駐京公使。
1860年
俄國從中國手中割走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和太平洋之間的大片領土。
1861年
咸豐皇帝駕崩。慈禧成為太后垂簾聽政。
1861年
俄國農奴解放。
1861年——1865年
美國內戰。
1862年
與太平軍作戰的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1863年(3月)
“中國人”戈登繼白齊文后出任“常勝軍”司令官。
1863年(12月)
戈登與李鴻章就后者背信棄義殺害太平軍首領一事鬧翻。
1864年(5月)
太平天國運動逐漸衰弱,“常勝軍”被解散。
1864年(6月)
大清帝國軍隊占領南京。太平天國運動結束。
1865年
阿禮國爵士繼卜魯斯爵士后出任英國駐京公使。
巴夏禮爵士被委任為英國駐日公使。
1870年
天津教案。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
威妥瑪先生繼阿禮國爵士之后出任駐京英國公使。
1870年——1871年
法德戰爭爆發。
1871年
俄國侵占伊犁。
1872年
垂簾聽政結束。同治帝成年親政。云南回民叛亂。阿古柏在喀什噶爾造反。
1875年
同治帝駕崩。慈禧在李鴻章協助下讓嬰兒光緒非法繼位。
馬嘉理先生在云南被殺。
1876年
李鴻章和威妥瑪爵士談判簽訂《煙臺條約》。
中國和日本簽訂條約承認朝鮮的獨立。
1876年——1877年
中國第一條鐵路(上海——吳淞)鋪設;之后被中國當局叫停。
1877年
左宗棠收復喀什噶爾。
1877年——1878年
山東和山西爆發大饑荒。
1879年
崇厚簽訂《里瓦幾亞條約》(有關伊犁問題)。
1880年
中俄糾紛。戈登再次訪華。
1881年
《里瓦幾亞條約》修訂后獲得批準。
天津——山海關鐵路動工(1894年竣工)。
中國第一條電報線在北京和天津之間架設。
1882年
中日之間就朝鮮問題發生糾紛。
巴夏禮爵士被任命為駐京英國公使。
1883年
中法之間就東京問題發生糾紛。
1884年
中法戰爭。李鴻章和福祿諾簽訂協議。
1885年
李鴻章和伊藤伯爵就解決朝鮮事宜進行談判。
海軍衙門在京成立。
1886年
中國承認英國在緬甸的主權。
1889年
光緒皇帝成年親政。
1890年
日本天皇頒發憲法。
1892年
李鴻章夫人去世。
1894年
對日戰爭。中國戰敗。李鴻章被罷免直隸總督一職。
日本修改條約恢復司法自治。
1895年(4月)
李鴻章談判簽訂《馬關條約》。
1896年
俄國獲得經中國領土修筑鐵路(西伯利亞)的權利。
李鴻章出任沙皇加冕禮特使,訪問歐洲各國都城和美國。
1897年(11月)
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
1898年(3月)
中國將旅順港和大連灣及在滿洲修筑鐵路的權利“租借”給俄國。
威海衛被“租借”給英國。
“瓜分狂潮”和勢力范圍的劃分。
1898年(9月)
北京政變。慈禧鎮壓改革運動并恢復垂簾聽政。
1899年
美國政府提出列強堅持“門戶開放”政策。
保守運動在中國掀起排外風潮。
李鴻章被任命為兩廣總督。
1899年——1902年
南非戰爭爆發。
1900年
義和團運動。北京公使團遭圍攻后又解圍。朝廷逃往西安府。
李鴻章被任命為和平談判特使。
1901年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
1901年(9月)
和平協議在北京簽訂。
1901年(10月)
朝廷返京。
1901年(11月)
李鴻章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