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會工作:把事做好是事業基礎也是職業道德(4)
- OL的職場修煉法則:女人不可不知的辦公室哲學
- 錢小漾
- 4222字
- 2016-04-15 11:39:59
我們經常會思考明天要穿什么衣服,要怎樣去搭配更好看,我們也經常會思考周末去哪里度假、年假去哪里旅行,或者干脆一整天都在想下午要準備一頓怎樣豐盛的晚宴,并且會在這些計劃中提前享受那種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只是,我們很少會去思考,我們的一生究竟該怎樣度過。職場麗人們,你們可知道工作至少占據了你們人生的八萬個小時,難道這還不值得你們多花一些時間來好好思考嗎?
別以為思考都是哲學家的事兒,其實這東西并沒有那么高深。那么在思考中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是學會思考首要的條件,不管在什么情況之下,哪怕是在險惡的環境,都應該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思考問題。
第二,要有確切的目標,并且圍繞目標思考。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思考問題很忌諱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地浮想聯翩,如果你把思考變成了空想的白日夢。那么你的目標只有離你越來越遠。思考問題時切記要圍繞你奮斗的目標,要努力去得出結論。
第三,思考時考慮要全面。以問題為中心點,實際為半徑,畫個圓圈,你要將圓圈里面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
第四,要考慮后果。俗話說:“最美好的事情也要做最壞的打算。”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后果,做事之前多去設想一下后果,這會讓你減少許多失誤,成功的機會也就自然會多一些。
第五,敢于突破,打破常規。很多問題就是因為我們只會按照以前的方法去做,而得不到創新,很多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也正是因為他們打破了常規,敢于去創新。現在有很多問題按常規的方法去思考,確實得不到正確的答案。當你轉個彎去思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答案其實就在你的眼前。
第六,懂得集思廣益。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多征求一些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地汲取別人的智慧,這肯定要比自己閉門造車的效果好得多。
第七,不要鼠目寸光,目光要長遠。古人都知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多往以后看看,不要光想著現在。應該明白,一時的退讓或是舍棄只是為了以后更好地超越。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整個科學不過是日常思維的一種提煉。”所以,我們在向目標前進的每一天的過程當中,都要留出一些思考的時間。當你學會正確地思考,知道用腦子去做事,而且拼命地去做事,你就會發現,成功離你并不遙遠。
用業績說話最有說服力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何為“將之去留”?說的就是看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打勝仗。在職場里面,上司對下屬的提升,講的也是以成敗論英雄,因為他們要在這些“英雄”之中挑選人才。
日本著名經營管理學家說過:“撐竿跳的橫竿是需要不停往上升高的,不能跳躍他的人,就應該自己主動離開競技場。”將軍們帶兵打仗,目標肯定是打勝仗,企業選拔人才也是一樣的道理,是為了讓企業盈利。我們把做事的過程稱為手段,手段離開目的就失去了方向,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所以手段必須與目的保持一致。這一思想的具體表現就是“用之必勝”與“用之必敗”決定員工的去留和升降。
每個管理者都是“裁判”或是“教練”,他們讓每一個在競技場里面不能跳越橫竿的人離開,這就是以成敗論英雄、以能力選人才的具體表現。日立公司在日本是一家規模很大、很有發展前途的公司。這個公司里面以成敗論英雄的思想尤為突出。在公司里,就算你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領導者,如果沒有把業績搞上去,可能很快就會收到辭退書。高層領導是這樣說的:“我們并不是派一個人去一個條件不好的部門或職位,如果他沒有馬上賺到錢就立即革他的職,我們需要看到的是他在不斷地努力,并且他的努力有成效,即使這個成效是慢慢上升的,但只要他一天天在進步,這樣的人才是我們需要的,但是如果他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什么成效也沒有看見,相應的部門沒有一點發展,那么這個人肯定是會被革職的。”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高層領導的喜愛和提拔的。一個人的功績在于成事而不是做事,別人需要看見的是你做成了什么事,而不是你做了什么事。你出了多少力,干過多少事,經歷了多少曲折坎坷,這些別人都沒有興趣知道,或許有,那也是你成功以后的事了。人們更多需要看見的是你干成了多少事、你做了多少別人很難做到的事,以及你帶著別人干成了多少事,這就是成敗論英雄。
“寧缺毋濫”是幾乎所有高層管理者的感慨,他們基本達成共識,雖然說要錄用到合適的人才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就算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哪怕短時間內把那個位置閑置,也絕不可以隨隨便便找個不合格的人來將就湊合。
這樣的做法不僅是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就從成本的角度來說,讓一個不合格的人坐上某個位置,絕對沒有把那個位置閑置下來等待合適的人來得劃算。如果僅僅為了貪圖一些表面上的成本節約,就讓一個不合格的人進入到工作團隊當中,就算付給這個人相對較低的薪水,但他仍舊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整體工作效率,甚至是公司的經濟利潤。雖然這種員工薪水不高,但是他仍舊占用了公司一部分資金空間,使得公司整個人員資金調配都顯得不合理,其他的員工會以他為參照,用他的薪水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相應的報酬,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不滿意的,隨即員工不滿的心情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工作,這樣帶來的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從最小的方面來說,公司的長遠發展、其他員工的心理感受姑且不計,因為任用人的能力有限,經驗不夠豐富,很有可能損失已存在的客戶和即將能挖掘的潛在客戶。這樣的話,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一個精明稱職的管理者是絕對不會貪圖一時方便招募不合格的“廉價”員工的。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員工,在職場里面工作起來也會舉步維艱。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職場麗人們一定要明白,結果比過程更重要。努力后如果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那么,你就只有辛勞而沒有業績,而沒有業績當然就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不僅要努力,更要去爭取好的結果,只有用業績來說話,才會最有說服力。
會工作更要會“談薪”
所謂職場精英,最重要的標志就是高職位、高薪水。所以,向老板謀求一份合理的薪水是每個職場人需要做的事。你不要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做出成績了,老板就會主動給你加薪。遇到這樣的老板的概率好比你買彩票中五百萬的概率。除非你真的表現得太突出了,一個人的業績都能趕上公司半年的產值了,老板或許會考慮給你封個紅包。除此之外,你只能自己爭取加薪。
美國職場心理專家一再提醒,“只要好好表現,公司會多給我錢”只是員工一廂情愿的幻想。在真正的職場廝殺中,勞方和資方永遠處于對立關系。他們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377家走訪調查表明,除了例行公事的年終加薪,有72%的老板不會主動給員工加薪,但還有54%的員工獲得過“非常規的加薪”。當然這是員工主動提出了加薪的要求。
好的薪水是靠自己的能力掙來的,而和老板“談薪水”,也是考驗工作能力。只知道埋頭苦干,認為老板一定看得到自己的努力,主動來獎賞自己,是有些不切實際的;為了薪水和老板吵得臉紅脖子粗的,也是不可取的。真正的職場精英都是“談判”高手,他們懂得如何讓老板為自己的勞動力出個合理的價錢。
老板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給你加薪?他憑什么給你加薪?最簡單直接的原因就是你為企業帶來了效益。老板們不會養閑人,只有能干活做事的人才有飯吃。所以,先別想那么多,踏踏實實地去做,等做出點成績以后,你才有資本去談。現在年薪10萬的你,突然向老板開口要15萬,老板一定會問你:“給個理由,你憑什么多要那5萬?”
在為自己向老板“開價”之前,要根據現狀,掂量好自己的價碼。通常情況下,我們評價一個職員的能力,除了“硬指標”——技術之外,還有所謂的“軟指標”。比如普通職員的“軟指標”最可貴的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管理人員的“軟指標”就是指其領導能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計劃、組織、控制、監督、反饋等能力。不同職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提高不同的能力、素質以及品質,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心理學家分析得出的結論說,一般比較容易加薪升職的職員都具有3V和10心。3V指的是有戰略眼光(Strategy Vision)、有價值(Value)、能夠創造成功(Create Victory);10心說的是愛心、熱心、責任心、上進心、耐心、關心、恒心、奉獻心、包容心和平常心。
當你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條件之后,就可以去和老板談判了。你可以單獨和老板約時間,也可以給他發郵件,或是很正規地在自己的匯報報表里面表明自己的期望。只要你不背離單位的薪資總體水平,自己也確實有那個能力,你就要相信,“會吵的人有糖吃”。雖說談薪這件事,不能說是100%對,但你提出來了,絕對是有正面效果的,至少你的老板會多采納一個考慮的因素。
也許第一次面談你失敗了,不要緊,你應該為自己建立起這樣一種積極的認知——爭取合理的薪資,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第一次沒談成,不代表就要放棄。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市場價值,這點顯得尤為重要。
在和老板談薪水時,需要很多方式和技巧。要做好準備。所謂準備,不但包括技巧的準備,還包括了信息的準備,而且你還得有談判破裂后接受現況或是走人的心理準備。
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不同風格的主管,對談薪水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差距甚大。所以,第一步就要了解企業的現行做法與文化。比如,你所在的公司已經是一個制度很健全、薪資領先業界的大公司了,那就沒有必要再去想談薪水的事了。
在開口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萬一加薪不成功,還惹怒了上級主管,該怎么辦?如果你還是挺在意這份工作,并打算長期做下去,事先一定要做好多手的準備,避免關系破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給自己也給對方留一些空間。
有些時候加薪不成,可能是因為主管沒有為你加薪的資源,這時就需要聰明的你改向主管爭取公司能夠提供的其他補助,其實這也就是一種變相的加薪。只是,給大家都多了一個下臺階的機會。當然,如果你實在覺得公司屈才了,不能接受現在的職位和薪水,離職也未嘗不是一種“此路不通,另辟新途”的選擇。
學會和老板談薪是職場女性必須會做的一件事,而且是一件必須做好的事。想要做職場中的女精英,那就得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薪水負責,心里面要有一個切實的薪水規劃。別以為埋頭苦干老板就會覺得你踏實勤奮,其實大多數的老板會認為只做苦工不拿錢的不是精英而是蠢材,不懂得捍衛自己的權益,這樣你就自己降低了自己的價值。
“談薪”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當你理解了這其中的道理時,就已成了捍衛自己利益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