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唐代小說中胡人識寶的傳說(3)

  • 寶珠
  • 李樹江主編
  • 4626字
  • 2016-07-21 13:26:56

附原文:

司徒李勉,開元初,作尉浚儀。秩滿,沿汴將游廣陵。行及睢陽,忽有波斯胡老疾,杖策詣勉曰:“異鄉子抱恙甚殆,思歸江都。知公長者,愿托仁蔭。”皆異不勞而獲護焉。勉哀之,因命登艫,仍給粥。胡人極懷慚愧,因曰:“我本王貴種也,商販于此,已逾二十年。家有三子,計必有求吾來者。”不日,舟止泗上。其人疾亟,因屏人告勉曰:“吾國內頃亡傳國寶珠,募能獲者,世家公相。吾炫其鑒而貪其位,因是去鄉而來尋。近已得之,將歸即富貴矣。其珠價當百萬。吾懼懷寶越鄉,因剖肉而藏焉。不幸遇疾,今將死矣。感公恩義,敬以相奉。”即抽刀決股,珠出而絕。勉遂資其衣衾,瘞于淮上。掩坎之際,因密以珠含之而去。既抵淮揚,寓目旗亭,忽與群胡左右依隨,因得言語相接。傍有胡雛,質貌肖逝者。勉即詢訪,果與逝者所敘契會。勉即究問事跡,乃亡胡之子。告瘞其所,胡雛號泣,發墓取而去。

——原文出自唐·戴孚撰《廣異記》,由宋·李昉編《太平廣記》輯。

寶珠

在咸陽岳寺的后殿,有北周武帝字文邕的皇冠,上面綴有一顆珠子,像梅子那么大,歷代都不認為它有什么貴重處。武則天的時候,有一位書生到寺里閑逛,看見這顆珠子,就游性地把它取了下來。天太熱,書生到寺門口換衣裳,就用換下的衣裳裹著珠子,放在了金剛的腳下,臨走的時候卻忘了收這件衣裳。第二天他便啟程到揚州去收債,途經河南陳留,住在了旅館里。晚上,他聽見胡人在旅館里斗寶,于是穿上衣服跑過去看熱鬧,便提起了皇冠上的珠子。一伙子胡人大驚道:“老早就知道中國有這個寶貝,我們正要去尋找它。”書生說已經把珠子丟了,胡人紛紛表示感嘆、遺憾,并告訴書生說:“如果您能把這顆珠子找回來,我們一定用金錢財物酬謝。你現在到揚州要收的債有多少?”書生說:“五百貫。”眾胡人于是湊了五百貫錢給了書生,讓他回去取珠子。書生回到寺中金剛腳下,見珠子還在,便拿了來見胡人。胡人們高興得直拍手,飲酒歡慶了十幾天,才開始談買珠子的事。他們問書生:“你想要多少錢呢?”書生獅子大張口地開了一千貫的價錢。一位胡人大笑道:“你怎么這樣辱沒這顆珠子呢!”他與眾胡人商量價格,最后定價五萬貫,眾人湊錢共同買了下來,同時邀請書生與他們一起到海上,去見識珠子的價值。書生與他們一同來到東海之上,胡人的頭領用銀鍋熬了一鍋奶酪,又用金瓶裝了珠子,再放到奶酪中煎熬。剛七天,有二位老人領著手下幾百人,攜帶著寶物,來到胡人所在的地方要求贖還珠子,但胡人堅決不給。過了幾天,又帶著堆積如山的寶物來,說:“請求贖還珠子。”胡人還是不給。一直過了三十幾天,這伙兒人方才離去。這時便見有二位生得潔白美麗的龍女投入盛珠的金瓶中,珠子與美女一起化成了膏。書生問:“來贖珠子的是什么人?”胡人頭領說:“這顆珠子是大寶,應該有兩名龍女來護持侍衛。群龍舍不得龍女,所以用眾多的寶物來贖。我的目的在于出世成仙,哪里在乎人間的富貴!”說完他便把膏子涂在腳上,步行于水上,離船而去。眾胡人紛紛大叫:“大家共同買了這顆寶珠,為什么你一個人獨占好處?你現在走了,讓我們到哪里去呢?”胡人頭領讓眾胡人用鍋里熬的奶酪涂在船上,說這樣就可以順風回家。后來的事情果然像他所說的一樣。胡人頭領竟不知道去了哪里。

附原文:

咸陽岳寺后,有周武帝冠,其上綴冠珠,大如瑞梅,歷代不以為貴。天后時,有士人過寺,見珠,戲而取之。天大熱,至寺門易衣,以底裹珠,放金剛腳下,因忘收之。翼日,便往揚州收債,途次陳留,宿于旅邸。夜聞胡斗寶,攝衣從而視之,因說冠上綴珠。諸胡大駭曰:“久知中國有此寶,方欲往求之。”士人言已遺之,胡等嘆恨,告云:“若能至此,當有金帛相答。今往揚州,所債幾何?”士人云:“五百千。”諸胡乃率五百千與之,令還取珠。士人至金剛腳下,珠猶尚存,持還見胡。胡等喜柞,飲樂十余日,方始求市。因問士人:“所求幾何?”士人極口求一千緡。胡大笑云:“何辱此珠!”與眾定其價,作五萬緡,群胡合錢市之。及邀士人,同往海上,觀珠之價。士人與之偕行東海上,大胡以銀鐺煎醍醐,又以金瓶盛珠,于醍醐中重煎。甫七日,有二老人及徒黨數百人,赍持寶物,來至胡所求贖,胡執不與。后數日,復持諸寶山積,云:“欲贖珠。”胡又不與。至三十余日,諸人散去,有二龍女,潔白端麗,投入珠瓶中,珠、女合成膏。士人問:“所贖悉何人也?”胡云:“此珠是大寶,合有二龍女衛護。群龍惜女,故以諸寶來贖。我欲求度世,寧顧人間之富耶!”因以膏涂足,步行水上,舍舟而去。諸胡各言:“共買此珠,何為獨專其利?卿既往矣,我將安歸?”胡令以所煎醍醐涂船,當得便風還家,皆如其言。大胡竟不知所之。

——原文出自唐·戴孚撰《廣異記》,根據宋·李昉編《太平廣記》輯出。

青泥珠

武則天的時候,西方佛教國家獻來了毗婁博義天王的下頷骨和辟支佛的舌頭,還有青泥珠一顆。武則天把下頷骨和佛舌懸掛起來,讓百姓參觀。下頷骨的大小像一個小馬扎;佛舌是青色的,大小如牛舌。青泥珠有拇指那么大,顏色略青,武后不知道它的貴重,就把它布施給了西明寺的僧人,僧人便把它鑲嵌在金剛塑像的上額中。金剛塑像的后面是宣講佛法的地方,有一位胡人來聽講,見到金剛額中的青泥珠,便兩眼死盯著看,目光一會兒都舍不得移開。就這樣一連十幾天,胡人一來就盯著珠子看,心思不在聽講佛法。寺僧明白了其中的緣故,便問:“你很想買這顆珠子嗎?”胡人說:“如果肯賣給我的話,我一定出大價錢。”寺僧開始要價一千貫,逐漸加價到一萬貫,胡人還覺得價低,寺僧最終定價到十萬貫,把它賣了。胡人得到珠子后,把它藏到了腿肉中,便取道返回西方。寺僧隨即向朝廷報告了這件事情,武則天下令尋找這個胡人,幾天后捉到了他。使者問珠子在什么地方,胡人說:“已經吞到了肚子里。”使者要剖開他的肚子,胡人不得已,只好從腿中把珠子取了出來。武則天召來胡人問道:“你用這么大的價錢買這顆珠子,是要做什么用?”胡人回答說:“西方國內有青泥泊,其中有很多珠子,都很珍貴,但苦于泥太深而無法得到。如果把這顆珠子投入泊中,泥就都變成了水,泊中的寶物就可以得到。”武則天于是把這顆珠子珍藏了起來,直到玄宗時還在。

附原文:

則天時,西國獻毗婁博義天王下頷骨及辟支佛舌,并青泥珠一枚。則天懸頷及舌,以示百姓。頷大如胡床;舌青色,大如牛舌。珠類拇指,微青,后不知貴,以施西明寺僧,布金剛額中。后有講席,胡人來聽講,見珠縱視,目不暫舍。如是積十余日,但于珠諦視,而意不在講。僧知其故,因問:“故欲買珠耶?”胡云:“必若見賣,當致重價。”僧初索千貫,漸至萬貫,胡悉不酬,遂定至十萬貫,賣之。胡得珠,納腿肉中,還西國。僧尋聞奏,則天敕求此胡,數日得之。使者問珠所在,胡云:“以吞入腹。”使者欲刳其腹,胡不得已,于腿中取出。則天召問:“貴價市此,焉所用之?”胡云:“西國有青泥泊,多珠珍貴,但苦泥深不可得。若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水,其寶可得。”則天因寶持之,至玄宗時猶在。

——原文出唐·戴孚撰《廣異記》,由《太平廣記》輯出。

崔煒

唐德宗貞元(公元785年—804年)年間,有一位叫崔煒的人,是已故監察御史崔向的兒子。崔向還是一位詩人,很有些名氣,他所做的最后一任官是南海(今廣東廣西一帶)從事。崔煒隨父而行,后來便定居在南海。他生性放縱不拘,不把治家積財的事放在心上,喜歡結交豪俠之輩。沒有過上幾年,家里的錢財產業就被他揮霍光了,只好時常寄住在寺廟里頭。有一次,正好是中元節,番禺人在這一天都把各種稀罕東西擺在寺廟里或展覽或出售,在開元寺里表演各種技藝雜耍。崔煒也跑去看熱鬧,見一名要飯的老婆子因為打翻了酒店的酒壇子,被酒店老板毆打。算算打翻的酒,僅值一貫錢。崔煒可憐老婆子,就脫下身上的衣服為她頂了酒錢,老太婆沒有說句感謝的話就走了。第二天,老婆子又來了。她對崔煒說:“感謝先生幫助我脫了難。我善于灸腫瘤,現在有一點點越井岡出產的艾,就奉送給您。如果遇到腫瘤,只要灸一炷艾就能好。憑著這一手,您不僅能脫離困苦,而且還能得到漂亮姑娘。”崔煒笑著接受了,老太婆也忽然不見了。

過了幾天,崔煒去游覽海光寺,碰見一位老和尚在耳朵上長了一個瘤子。崔煒便拿出艾來試著給和尚灸,果然像老婆子說的那樣,一炷艾就好了。和尚非常感激,對崔煒說:“窮和尚沒有什么東西能酬謝您,只能多多念經,祝福您得到菩薩的保佑。這座山下有一位任翁,家財萬貫。他也有這種病,如果您能給他治好,一定會有厚報。要是您愿意的話,我可以寫封信給您引薦引薦。”崔煒說:“行。”

崔煒到了任翁家,任翁一看信,高興得跳了起來,招待崔煒的禮數非常周到。崔煒便取出艾,一灸就好了。任翁對他說:“感謝您治好了我的頑癥,沒有什么能報答您的,就送您十萬錢,希望您多住些日子,不要急著走。”崔煒便在任翁家住了好幾天。崔煒平素擅長音樂,聽見主人堂前有彈琴聲,便問家童,家童告訴說:“彈琴的是主人的愛女。”他便請求家童去借她的琴來彈一彈。崔煒彈奏的時候,姑娘隱身附近偷偷地聽了一番,便對崔煒產生了愛慕之意。

當時任翁家奉祀著一個鬼,名叫“獨腳神”,每過三年,必須殺一個人來祭祀它。三年的期限已經逼近,可是還沒有找到能殺的人。沒幾天任翁就變了心,把他的兒子召集來計議說:“這位客人如果不到我們家來的話,我們就沒有人可以用作祭品。我聽說大恩尚且不報,何況只是治好了一個小病!”于是下令準備祭祀的飯食,打算半夜時分殺掉崔煒,并且把崔煒所住的屋門偷偷地鎖上,而崔煒卻絲毫沒有察覺。主人的女兒得知了這個消息,暗地里帶了一把刀,從窗縫里告訴崔煒說:“我們家奉祀鬼,今天夜里要殺掉你祭祀它。你可以用這把刀砍開窗子逃走,不然的話,再過一會兒你就要死了。這把刀希望你帶走,不要連累了我。”崔煒又驚又怕,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揣上艾,揮刀砍斷窗欞,跳出屋子,拔開大門門栓,撒腿就跑。過了一會兒工夫,任翁發覺崔煒逃走,就帶了十幾名家人,拿著刀,打著火把,一口氣追了六七里地,差一點就追上了。崔煒因為慌張而迷了路,一失足掉在了一口大枯井中,追趕的人由于失去了蹤跡,只好失望而返。

崔煒雖然跌到了井里,但井底有很厚的一層枯樹葉墊著,所以一點兒都沒有摔傷。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是一個巨大的洞穴,有一百多丈深,根本沒有辦法出去。洞穴的底部向四周盤旋擴展,很空曠,可以容納一千多人。中間盤伏著一條白蛇,大約有好幾丈長。蛇的前面有一個石臼,石臼上方的巖石上有蜜糖一樣的東西滴人臼中,蛇就在石臼中飲用。崔煒發現蛇有很奇特的地方,就朝它磕頭禱告說:“龍王啊!我不幸掉進這里,希望大王您可憐我,不要加害于我!”接著又喝了石臼中大蛇喝剩的蜜糖,也不感到饑渴。細看蛇的嘴唇,上面也長著一個瘤子。崔煒很感激大蛇對他的同情,想為它灸一灸,無奈沒有地方可以找到火。過了很大工夫,看見遠處有火飄人洞穴,崔煒便點著了艾,向大蛇禱告后便給它灸,剛一灸,瘤子就掉在了地上。很久以來,大蛇的飲食一直受瘤子的妨礙,現在瘤子一下子沒了,感到非常地輕松痛快,于是吐出了一顆直徑有一寸大的寶珠來報答崔煒。崔煒沒有接受寶珠,而向大蛇禱告說:“龍王,您能布云,能降雨,總管陰陽,高深莫測,能夠隨心所欲地運轉變化,是行是止都完全由自己做主,一定有辦法拯救落難的人。如果您肯幫助我,讓我回到人世,我將終生終世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刻骨銘心,沒齒不忘。我只想回家,不愿要您的寶貝。”聽了這些話,大蛇便把寶珠咽了下去,身子盤旋扭動,像是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樣子。崔煒便又向大蛇行了兩次禮,騎在了大蛇的身上,大蛇便騰空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象山县| 西宁市| 长岛县| 静宁县| 仁寿县| 习水县| 西峡县| 新宁县| 兰西县| 石景山区| 沽源县| 富阳市| 普安县| 桓仁| 淮安市| 阿城市| 遂川县| 县级市| 南澳县| 孙吴县| 古蔺县| 图木舒克市| 永靖县| 厦门市| 兴海县| 应用必备| 沙洋县| 盖州市| 永吉县| 大安市| 林甸县| 乌拉特后旗| 德阳市| 文水县| 红河县| 同德县| 铅山县| 中西区| 右玉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