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
一切文藝作品,都有形式和內容的問題,楹聯亦不例外。先議內容,話說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拍馬者獻上諛聯:
一人有幸;
萬壽無疆。
但八個字太短,據說狀元張謇撰聯補而續之:
圣母臨朝,六秩過生,大清基業千千歲;
垂簾聽政,億民賀壽,太后江山萬萬年。
另有無名氏,不屑諛聯,敢作諷聯如下:
萬壽無疆,普天同慶;
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更有秉筆直書的章太炎,撰長聯諷之:
今日幸南園,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長安?億兆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四萬里封圻日蹙,每逢萬歲慶疆無!
可見楹聯既可用于歌頌,也可用于批判。
再舉一例:竊國大盜袁世凱五十壽辰,正值戊戌政變之后,戊申年八月。拍馬文人獻上諛聯,祝袁大帥與老佛爺慈禧萬壽無疆: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佛萬年,我公萬年。
兩月之后,慈禧一命嗚呼。有人將上述諛聯改寫幾字,變成諷聯:
戊戌八月,戊申十月;
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哈哈,楹聯內容五味俱全,可以香甜,可以鮮美,可以麻辣,可以苦澀。楹聯內容千變萬化,但楹聯形式,卻是不變的鐵律。內容惜墨如金,形式守規如鐵!何為鐵律?必須講對仗,必須講平仄。“對不起”則不成其為對聯?!皩Σ黄稹保@句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的客套話,也許就來源于違反楹聯規則!
楹聯有微型文學的法則。如同跳芭蕾必須踮起腳尖,踢足球禁止動用手臂,打籃球用手拍球投球但不準用手抱球走路。寫楹聯,是“戴著鐐銬跳舞”。對聯高手,能把沉重的鐵鐐化作輕盈的紅綢舞。踩鋼絲身輕若燕,平衡木健步如飛。
演唱傳統京劇也有一條鐵律。必須學會念韻白,即古代中州音和近代湖廣腔融合而成的京劇韻白。唱傳統京劇,不學韻白不行;不想學,學不會韻白就別唱傳統京劇,去唱流行歌吧!
同理,寫對聯不學對仗不行,不學平仄也不行。不想學,學不會就別玩此道,去寫自由自在的新詩吧!
講究藝術形式,不等于形式主義。內容選擇形式,形式服務內容。注目楹聯規則,追求形式美;關心世道波瀾,促進內容真。
2023年 初春 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