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病
方牛黃散 治小兒口中百病,鵝口口瘡,重 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
牛黃(一分) 片腦(一分) 硼砂(一分) 雄黃(二分) 青黛(二分) 樸硝(一分半)黃連(八分,末) 黃柏(八分,末) 辰砂(二分)上為細末,每少許,敷口內。
瀉心湯 治小兒口疳。
黃連為末,每一字,蜜水調服。
小兒口苦生瘡,乃心脾受熱。口瘡赤,心臟熱;口瘡白,脾冷;口瘡黃,脾臟熱。
吳茱萸末,醋調敷腳心,移熱即愈。藥性雖熱,能引熱下行,其功至良。
牙疳
方玉蟾散 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齦臭爛,侵蝕唇鼻,先用甘草水洗凈,令血出涂之,亦理身上肥瘡,但是疳瘡用之,立效。
蚵皮(即蝦蟆,不鳴不跳者是,用黃泥裹,火煨焦,二錢半) 黃連(二錢半) 麝香(少許) 青黛(一錢)上為末,濕則干摻,干則香油調抹之。
一方 治小兒走馬牙疳,一時腐爛,即死。
婦人便桶中白垢,火 一錢許,入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已。
立效散 治走馬牙疳。
黃丹(水飛) 枯礬 京棗(連核燒存性)共為細末,敷之神效。
眼病
方拔毒膏 治嬰兒患眼腫痛。
熟地黃一兩,以新汲水浸透,搗爛貼兩腳心,布裹住,效。
一方 治小兒赤眼。
用黃連末,水調貼腳心,干則水濕之。
一方 治小兒熱眼。
南星(四分) 大黃(六分)上為末,陳醋調勻,左眼敷右腳底,右眼敷左腳底,裹腳纏縛,俟口內聞藥氣即愈。
頭瘡
方治小兒頭瘡,胎毒等瘡。
白芷(一兩) 花椒(五錢) 黃丹(五錢) 枯礬(二錢) 五倍子(一兩)上為末,干則香油調搽,濕則干摻之。
治肥瘡黃水瘡(秘方)紅棗(燒灰,一錢) 枯礬(一錢) 黃丹(一錢) 松香(一錢) 宮粉(五分) 銀珠(三分)上為末,濕則干摻之,干則香油調搽。
發斑
方治小兒常發風 ,及腳常紅腫,此脾經風熱也。
防風通圣散去硝黃,加鼠粘子酒炒,黃連為末服之。外用防風、白芷、薄荷、黃芩、黃連、黃 、黃柏煎湯,浴洗避風。
小兒諸方
方保嬰百中膏(京師傳) 治小兒疳癖瀉痢,咳嗽不肯服藥,及治跌撲傷損手足肩背,并寒濕香港腳,疼痛不可忍者。
瀝青(二斤半) 威靈仙(一兩) 蓖麻子(去殼,一百二十枚,研) 黃蠟(二兩)乳香(一兩,另研) 沒藥(一兩,另研) 真麻油(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 木鱉子(去殼,二十八個,切碎,研)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勻,須慢慢滴入水中,不粘手,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香、沒藥末,起鍋在灰上,再用柳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拔扯如金絲,頻換水浸二日,卻用小銚盛頓。如落馬墜車,于破傷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次,浴之則熱血聚處即消。小兒疳癖,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上。
混元丹(鮑思齋傳) 養元氣,和脾胃,清火退熱,化痰理嗽,定喘安神,鎮驚卻風,止瀉消積,化痞止汗,消脹,利小便,小兒百病。
黃 (一錢,蜜炙) 人參(去蘆,一錢) 縮砂(去皮,二錢) 白茯神(去心,皮,二錢半) 益智(去殼,六錢) 莪術(火煨,三錢) 山藥(姜汁炒,二錢半) 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一錢半) 桔梗(一錢) 香附(一兩,蜜水煮過) 甘松(八錢半) 牛黃(一分) 麝香(三厘) 金箔(十片) 滑石(六兩,用牡丹皮五兩煎,去水丹,煮水干為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無用白者) 辰砂(一兩,甘草一兩,水煮半日,去甘草不用) 粉草(一兩,半生半煨) 木香(一錢) 白茯苓(去皮,二錢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雀卵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米湯研化服。驚風,薄荷湯研化服。
萬億丸(方見通治) 治小兒百病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