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久四年(宋煕寧五年)八月一日~十月十日】
煕寧五年八月一日丙子 天晴。依州牒,寅時,出國清寺向臺州。未時,于臨海縣道安驛,對面使臣崇斑,令見州牒,來日到國清寺可待者。申時,至八囗徐八家宿。今日行八十里。七時行法誦經了。臺州帖 大日本國僧成尋當州準樞密院箚子節文,據臺州奏,準杭州牒,出給公據,付明州客人陳詠,引領到日本國大囗僧成尋等八人,到天臺山國清寺燒香。內僧成尋要留囗一名,同在本寺,看經一年,余僧發遣回本國。當州不取一面指揮,已令權在本寺看經外,候敕旨。囗圣旨,成尋等八人幷通事客人陳詠,令臺州選差使臣一名,優與盤纏,暫引伴赴闕。緣準圣旨指揮,優與盤纏,即未有數日,囗差定監路橋酒稅高侍禁,暫引件日本國僧成尋赴國。又慮監鹽使臣有礙,鹽法不許差出,本州島遂具狀申轉運衙,令賜降下指揮。今準牒命指揮,已轉牒至京沿路州軍照會,幷牒準南轉運司,依詳朝旨施行外,牒州清立使于軍資庫,先支官錢二百貫文,應副成尋等一行人,赴發及沿路盤纏使用。所有其余令要錢數,即關報前路州軍,候見管伴人申報,令要數目,幷依密院箚子內圣旨指揮支法給。仍告示管伴人,如更要錢及所須對象,幷申經過處請領應副者,幷別選差使臣引伴,疾早起發赴京訖。具差去名衙狀申本州島,今勘會管下場務使臣,各系監鹽外,在城兵馬都監鄭崇斑目下得替,相次赴離。今請本官就使,引侍僧成尋等八人,幷通事引領人陳詠赴闕。幷上件令支官錢二百文省,內退一索四十文省,底索不支外,實支官錢一百九十八索九百六十文省。已囗軍資庫,仰于見管官錢數內,據數支給,什日本國僧成尋等一行人,沿路盤纏使用,須至行遣。右共如前,上件實支官錢一百九十八索九百六十文省。州已出給正句沽軍資庫,仰于見管官錢數內,據數支給,付日本國僧成尋等一行請領,沿路盤纏使用外,事須怙日本國賜紫僧成尋等一行人,準此照會,赴軍資庫,據數請領,上領官錢起發及沿路盤纏使用。如更要錢及所須對象,即請計會管伴鄭崇斑申報經過州軍請領。
煕寧五年七月廿四日帖
守司戸參軍馬 守録事參軍杜 軍事推官孔軍事判官劉
大理寺丞監城下稅務權推官劉 任衡
大理寺丞知臨海縣事權判官通判季暄
尚書理田郎中通判軍州兼勸農事安 任衡
光祿少卿知軍州事兼勸農使錢 暄
二日 丁丑 天晴。卯時,出宿。巳時,到著州國清廨院,即參少卿衙,東過五里,于東門謁少卿,來日可請取錢者。點茶,退出。七時行法了。
三日 戊寅 天晴。辰時,參少卿衙。善久等向軍資庫請錢,請文自向庫客舍書之,與藏司了。倉外廊等,絹綿纟錢種々物不納積置,不可稱計。午時,上名左都衙陳照寧未向,告云:「以小船可送錢者。」即借小船送錢,以惟觀、善久為使。七時行法了。
日本國師隨詔都下,溫州進士朱定謹成拙什拜餞,幸希采照。定和南生性殊邦決至和,放懐束適渡流沙。浮艖迢遞辭郷館,駐錫殷懃硯國華。瑞應山川供悵望,恩頒緡帛重旌嘉。好隨明語趨囗闕,何憚皈程萬里賒。
煕寧五穓仲秋初三日書
四日 己卯 辰時,參少卿衙,告可皈由,兵士四人轎擔可送越州者。巳時,出廨院,以兵士四人擔轎。申時,到著國清寺莊,房主有種々用意,宿料五十文,外加廿文。七時行法了。今日行五十里。
五日 庚辰 卯時,出宿。巳時,行向天臺縣。一郎長者家尋惟觀船,答:「未來者。」若來可令宿錢由示了。次謁監酒官,筆言問答了。過五十里,午時,著國清寺。從臺州至天臺縣九十里,至寺百里也。酉時,寺主院有菓藥酒等。七時行法了。寺主送使臣鄭崇斑文字一封,披見之處,前去剡縣可相待者。
六日 辛巳 天晴。雇寺邊人力十二人,借寺主、副寺主、海表白轎,頼緣供奉、快宗供奉、予三人同乘轎出寺。法門雜具大略令擔去,世間雜具分置寺主幷海表白房。寺主自令持七條袈裟來志,返贍養集十帖、懺法私記一卷了。出寺之間,寺主、副寺主為首,守寺上臘出大門送,寺主取手,令乘轎,愍乘了。巳時,至縣行會路,待天臺縣人力十人擔錢來。午時,來同去。申時,過四十五里,至關嶺南家宿。七時行法了。途中,入景福院禮佛,寺主點茶藥,即與詩一首:
惠日啟,臨大師象駕光訪,今成一章,奉餞行駕拜呈,伏惟采覽。
天臺比丘 惠日上
紫詔中天下,金書下日招。旆松專待候,報我圣歌謡。
七日 壬午 天晴。卯時,出宿。同二點,至天姥山關嶺。從天臺縣至關嶺四十里,從關嶺至天姥驛十五里,從驛至新昌縣五十里。天臺山記云:「自天臺山西北有一峰,孤秀回拔,與天臺相對,曰天姥峰,峰下臨剡縣,次望宛如在天表。」關嶺,天臺縣、新昌縣堺也。過七十里,申時,到著新昌縣,謁知縣幷少府,令見州牒,乞安下所,即以使送寶嚴寺,大伽藍也。寺主點茶。知縣幷少府來向沙汰,乞人力十二人、轎三乘約束了。寺僧幷縣人人來集見之。七時行法了。寺主儲非時食。
八日 癸未 卯時,人力八人來擔法門等,次轎三乘、人力四人來,不可與錢由知縣示送,寺主儲食。辰時,出寺,國清寺轎幷十二人皆返遣了。行向知縣、少府許,二人在一處謁了。巳時,去縣十里,立牒:「至剡縣廿五里,至東京二千三百四十里。」午時,到著剡縣,從新昌縣三十五里至剡縣也。即謁崇斑、知縣,乞安下所,即安下實性院,本名清泰寺,有傅大士影,禮拜燒香。院主智深長老云:「諸寺打木魚鼓集行者,是以傅大士為根本,大士覓嵩頭陀時打魚鼓,頭陀即應鼓音來,自爾以來,天下大小寺院,為集大眾,打木魚鼓」云々。長老儲食,知縣國博、仙尉秘書、監務奉職三人縣官來,點茶湯,知縣問云:「見佛無定處,何遙禮圣跡?」答云:「法界皆道場,見佛無定處,佛種從緣起,是故禮圣跡。」感喜不少,筆言問答重々也。長老入夜淡柿持來,筆言問答,數刻退皈。七時行法了。禮諸堂,見長老房了。臺州兵士返遣了。與二百文錢了。
九日 甲申 雨下。卯時,長老儲粥。辰時,乘船,知縣出小船五只,二只僧,三只崇斑,以人力廿人運錢,法門雜具入船。此間瑞像院傳天臺教上都賜紫希顏、惠安都寺至請書來禮拜,答拜了。次乘船了。申時,過六十里,至三界。子一點,過五十里,至曹女山宿。七時行法了。
十日 乙酉 天晴。卯一點,出船。午時,至東關,先入天花院禮佛,吃茶。次乘移杭州大船,且迎來臺州大船一只,杭州大船一只也。使臣幷僧各一只乘了。子時,過七十里,至州東門宿。七時行法了。
十一日 丙戌 天晴。辰時,回船入光相寺禮佛,吃茶,甚妙,寺院多,住僧多。巳時,回船,過十里,至越府前。申時,崇斑送酒一瓶、茶一瓶。七時行法了。
十二日 丁亥 天晴。午時,乘越州新大船,轉運使被渡杭州,以崇斑被示云:「于杭州奉謁者。」越州官人上下,以女舞樂船送轉運使儀式,不可注盡。七時行法了。
十三日 戊子 天晴,雨下。崇斑子秀才來云:「潤州大江中有金山寺,必可禮云々。杭州有三百六十寺,蘇州有三百六十石橋」云々。木席八領、諸僧表莚々從州送之。法花法堂莊嚴了。七時行法了。
十四日 己丑 天晴。從都督衙送轎三乘,于景徳寺齋,予、頼緣供奉、快宗供奉乘三乘,與崇斑共向寺,客人々有管內僧正賜紫大師,筆言問寺主阇梨:「良谞和尚入滅日?」答不知由,又問:「涅盤經私志百卷事?」問答不知由,極無本意。次參大佛殿,燒香禮拜。次參懺堂了。著齋座食,極以甚妙也。但無錢,寺僧為奇,但自思念,有官錢二百貫,雖不請取越州二百貫、杭州二百貫,有宣旨,仍不曳錢也。七時行法了。
十五日 庚寅 未時,臺州陳都衙幷通事陳詠到來,為悅無極。七時行法了。
十六日 辛卯 天晴。未時,以崇斑轎幷兵士四人,參都督府謁了云々。齋時起居辭三通文字次第奉入。七時行法了。
十七日 壬辰 雨下。臺州兵士四人返遣了。越州相替守護船。七時行法了。
十八日 癸巳 天晴。官錢從今日以小師可用由,示崇斑了。七時行法了。
十九日 甲午 天晴。巳時,從杭州轉運使送牒崇斑,「日本僧出路久,不見來,錢塘江淺,不及渡,今月之內可出船,蕭山汴水淺,大船不得進,示縣借小船六只可來者。」午時,出船。過五十里,子時,至錢清堰駐船宿。七時行法了。誦經一部了。
廿日 乙未 雨下。卯時,以水牛八頭付轆轤繩,大船越堰,船長十丈,屋形高八尺,廣一丈二尺也。越州為日本僧上京新彩色莊嚴,依勅宣也。申時,至于蕭山,小船六只將來乘移。今日過四十里,至河口定清門宿。七時行法了。經一部了。
廿一日 丙申 雨下。辰時,從法過門乘大船,待潮生,天小晴,申時,潮生,渡錢塘江。過十五里,酉時,到著杭州官舍,運船物宿。七時行法了。都衙云:「從越府至杭府一百五里云々,未一定。」
廿二日 丁酉 雨下。辰時,借轎,參向轉運使衙,有官人四人,三人著黒衫、一人著緑衫,點茶湯,送大船由有命。次參提舉衙,有茶湯。依雨大下,不參知府都督幷通判衙。見府內重々大門,廣大官舍數百,市內大小路辻,賣買綾羅、金銀、香藥、絹絲布、食物等滿多,人戸同越州府。與陳詠沙金一兩,出家賃妻子上京料也。巳時,轉運送大船二只,僧幷使臣乘了。依船未造,今日駐留。七時行法了。
廿三日 戊戌 辰時,回船至府駐船,依船工等來,修造船也。依造船間可經日,從杭州大鄉衙送大船三只,依轉運指揮也。一只僧,一只崇斑,一只小使幷通事。申時,推官幷左藏都監來船謁了。拜見皇太后御經,感歡無極。問官春開封之間,深思之由示之,彼又為悅。戌時,通事借沙金三兩、錢十貫,于京可弁本數者。莊嚴道場。七時行法了。
廿四日 己亥 天晴。寅時,出船,運使以兵士四人催船副船行陸。午時,出杭州北門,名余杭門,水上二階樓門也。子時,至倫濱宿。七時行法了。今日過囗十里,從杭州至秀州二百余里。
廿五日 庚子 天晴。卯時,出船。午時,至鹽官縣長安堰。未時,知縣來,于長安亭點茶。申時,開水門二處,出船,船出了。關木曳塞了。又開第三水門,關木出船,次河面本下五尺許,開門之后,上河落水面平,即出船也。亥時,至縣宿。七時行法了。今日過六十里。
廿六日 辛丑 雨下。寅時,出船。午時,入秀州堺內崇徳縣界。秀州是則蘇州所置也。有四縣:崇徳縣、嘉興縣、花亭縣、海鹽縣也。亥時,至三塔寺,大門外河邊有三塔,高三四丈許,磚塔也。去州二里也。今日過一百里。從秀州至蘇州一百卅五里也。七時行法了。至州門宿,杭州防送兵士二人返遣了。
廿七日 壬寅 天晴。辰時,向秀州少卿衙,通判在一處,以通事問答了。巳時,州使絹十五疋持來,七人衣七條,可染道料也。即示可染色返了。回船著北門兜率院前。午時,少卿送酒三瓶,與使臣錢三十五文了。法酒一瓶志送崇斑,小使召取于船令飮。七時行法了。送兵士二人為役人省廚。今送大師食堂分 折酒二瓶。法酒壹瓶。右具在前。
八月 日 守司理參軍監康
所送去酒食,恐被公人偷,據請遂色酒物批四仲咨覆
廿八日 癸卯 雨下。午時,兜率院諸僧來迎,即入院禮諸堂云,莊嚴甚妙。見澄照大師影、道宣律師謚號也。妙樂大師日記了。見僧正房壺,水中造山有仙宮等,如越州釋迦院二旁山。有一僧問天臺來,一一答了。未時,管內副僧正傳教臨坦首座賜紫廣教大師用和出文狀:
秀州管內副僧正傳教臨坦首座賜紫廣教大師 用和
右用和謹祗候謝日本傳教阇梨大師,伏取慈旨。牒件狀如前。謹牒。
煕寧五年八月 日 秀州管內副僧正傳教臨壇首座賜紫廣教大師用和
來坐船中,志與茶二瓶幷燒香,有慚愧人也。拜見皇太后御經、顯密目録了。與文狀一紙在右:
今日叨承 阇梨大法師見示圣教幷王后經,用和幸々無量,愿生々世中,常値阇梨大法師,于一一處對揚教法,聞生佛國土廣度一切眾生也。用和愚意禮容法師,今赴京闕,面見圣人,佛法必得興隆也。用和今見此公,凡出家人,須二十歳方得入帳為童行,在寺未年二十不得入帳供申。大凡人年二十歳,風骨已成,業心散,難為教誠。欲乞 面對圣人時言,凡出家不倶年限,倶從父母立疏舍入寺,許容便入帳,貴得出家,從小學業無難,是用和愿也。更有凡僧人,暫離本州島,須得公據往佗州。不赴公據徂佗州,罪當還俗。若得公據,往還時方為穩便。
次壽圣院比丘愿從出文帖來船,老僧也。雖借戒體,依船可早去不借。七時行法了。
廿九日 甲辰 天晴。巳時,府使取七條長短衣尺寸還了。七時行法了。
九月一日 乙巳 天晴。申時,出船,過州北門,經六里,至三樹堰,令開二水門,出船了。堰官人來,入船中,謁見道場,依待袈裟,不進船。戌時,七條七帖衣衫七領持來,有府文狀,錢十四貫四百文出獻了。即出船,至閘頭宿。七時行法了。防送兵士二人返了。
二日 丙午 天晴。寅時,出船。過五十四里,申時,至蘇州平望縣暫駐船。同二點,出船。戌時,至感墩宿。七時行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