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一月 管理者的修身之道(2)

企業不是忠祠堂,老板不是皇帝,員工不是臣民,員工對企業、團隊、老板沒有持續效忠的義務。但是,企業需要員工的持續貢獻。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在團隊建設和團隊領導中具有更高的智慧。高明的管理者,懂得“為而弗恃”,不居功,不自傲,而是把業績歸于他手下的團隊。這并不會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反而示人以謙遜的姿態,讓員工更加積極地為企業努力。

美國零售巨頭山姆·沃爾頓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時說:“和幫助過我的人一起分享成功是我成功的秘訣。”山姆·沃爾頓認為,與所有員工伙伴共享利潤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對待他們,公司和經理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了與員工伙伴之間的特定關系,使得這些員工伙伴在與供應商、顧客和經理的互動關系中開始變得像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是被賦予權力的一類人,所以員工會覺得自己也被賦予了權力,從而以更加認真和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肩上的責任。

在中國有個奇怪的現象:功勞常常給上面,過錯常常對底下。這是兩千年封建社會等級制度影響下產生的不健康思想在工作中,善于將過錯攬到自己頭上,而不是諉過于下屬,是贏得尊重,鞏固地位的最好方式。對領導者來講,不居功的同時要做到主動承擔責任,這是感恩員工的更高境界。

行動指導

一個企業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與全體員工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員工的參與,再好再大的企業要想繼續發展都只能歸于空談。所以企業也要學會感恩,學會對員工說“謝謝”。

第二周 不要成為權力的奴隸

“功遂身退”——為商業生涯畫個完美的句號

道德經箴言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功成身退,是最應該奉行的行為準則。

如果刀劍太鋒利,反而不能長久保全,管理者不可太過貪婪不知退卻。

《中國日報》在2006年的一篇報道詳細介紹了世界首富功成身退臺前幕后的故事。

1975年,一個名為比爾·蓋茨的年輕人與他的伙伴創立了微軟公司。30多年里,蓋茨駕馭著這個軟件公司用技術一步步地擴充著帝國版圖,改變和影響著整個全球。如今,執掌微軟31年的蓋茨終于做出“歸隱山林”的決定———他將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轉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這對微軟意味著一個時代即將結束,但對世界卻意味著多了一個身家500億美元的全職慈善家。

2006年6月1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比爾·蓋茨宣布,他將逐步移交其日常工作,以便將更多時間投入到“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所從事的慈善事業。為確保平穩有序地過渡,蓋茨表示此次的過渡期為兩年,2008年7月之后,蓋茨將放棄全部日常管理工作,只保留董事長一職。

蓋茨的隱退計劃是在當天的股票市場收盤后宣布的。從盤后交易來看,微軟股價并未受到大的沖擊,僅微跌0.09美元,降至21.98美元。對于微軟而言,蓋茨的離開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震撼,因為“他不只是一名高管,他是微軟品牌的延伸”。

提到“功成身退”,人們很容易想起范蠡、張良、劉伯溫這些耳熟能詳的古人名字。對于現代企業家來講,“功成身退”卻是另外一層意思,它不僅意味著從商界抽身而退,而且還意味著華麗轉身之后的人生新起點。

像比爾·蓋茨一樣,一個明智的管理者要清楚自己該處的位置,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貪戀權威,成為權力的奴隸的,刻意追求身外之物。

古語有云,急流勇退謂之知機。為人領導者,最高境界莫過于功成名就時“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及時轉身,去做自己更想要做的事,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生命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行動指導

結束的目的是為了重新開始。這就提醒管理者做事不可走向極端,如果貪婪,積累太多,反而讓人為金錢所束縛。

代大匠斫——不要成為權力的替罪羊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斫。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俎代這汰劣機制而妄動殺戒,那就像俎代高明的木匠砍木頭。

權力是一種管理力量,權力的運用則是有限度的,而不能是領導者個人的欲望的自我膨脹。

外資企業凱威公司由于新業務拓展,招聘了很多員工,現在的辦公場所容納不了所有員工。 幾番商討之后,公司決定搬家。這個項目自然是由人力資源部門承擔,而有著多次搬家經驗的行政經理楊晨則當仁不讓負責主持搬家的具體事宜。

楊晨辦事一向嚴謹,通過代理找新的辦公大樓,談論租金、申請搬家費用、搞設計招投標、與設計公司確定公司的裝修風格、房間大小、辦公間的尺寸……事無巨細,他都和頂頭老板人力資源總監Knight仔細商量。

結合以往的經驗,楊晨知道公司總監級別的高級主管都必須有房間,14級以上的經理都應該坐在cubical里。但是Knight告訴楊晨,搬家的預算有限,公司所租的面積不能太大,因此房間和cubical的數量都必須縮減,楊晨覺得很奇怪,但是Knight說得斬釘截鐵,肯定是和大老板商量過的,那就照做吧。

幾個月以后,新的辦公大樓和裝修圖紙都確定了,楊晨依據公司必須搬離老辦公樓的底線時間,決定在9月份開始按照設計圖紙開始裝修,但此時,意外發生了。

在凱威這樣等級森嚴的外資公司,越級匯報的情形是很少發生的,楊晨所作的工作都是直接與Knight溝通并獲得指示,可是楊晨沒有想到,Knight直到自己準備把裝修隊開進新辦公大樓的時候,才把新辦公室裝修設計圖給大老板Michael看。這個以嚴謹、冷峻著稱的總裁一看設計圖紙,就很不滿意,說:我們有7個總監、28個經理,怎么只有4個房間,8個cubical?總監應該都有房間的,14級以上的經理都必須坐在cubical里!

Knight把大老板的意見告訴了楊晨,并同時通知楊晨說,他將要回國休假兩個禮拜,休假期間,楊晨就可以按照大老板的修改建議開始施工了。楊晨目瞪口呆地看著Knight離開的背影,不知道說什么好。

Knight自己的溝通不暢導致的問題,卻假借回國休假逃避責任,要自己留下來背黑鍋,當替罪羊?想到這里,楊晨出了一身冷汗。越級向大老板請示匯報嗎?這意味著開罪Knight,自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按照大老板的意圖辦事嗎?時間和資源都欠缺,自己就算累死累活,按時搬家也根本不可能。 楊晨一籌莫展……該如何避免成為替罪羊。

這類的問題其實在職場上是常常遇到的,處理得好,與主管的關系建立在信任基礎上,做事就能如魚得水;處理不好,就很容易成為替罪羊,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所以需要好好學習如何應對及處理。

楊晨本身負責過幾次的辦公室搬遷經驗,所有關于搬家的細節都掌握得不錯,做事情的態度也相當嚴謹,也都定期和老板仔細討論,看起來整個項目也即將按照既定行程去完成。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明明按照老板的指示做事,為什么眼看著項目可能就要搞砸,幾個月所投注的心血白費不說,還要成為替罪羊?

楊晨的工作經驗豐富、工作態度相當積極、認真。可惜只是以技術性的看法來處理搬遷的事務,就看不到辦公室空間規劃背后所代表的涵義,忽略了這件事情的復雜度與應該注意的政治與公司文化。辦公室空間規劃牽涉到權力與地位的象征,所以應該要對公司的政治文化更敏感。除此以外,他也必須要主動與主管校準彼此的信息與看法。楊晨辦事一向嚴謹,在這個項目上,事無巨細,他都和主管仔細商量,這是楊晨的優點。

但是,事無巨細的溝通不代表溝通的品質。溝通討論問題的時候,要專注在老板表面要求的背后原因與達成的標準。這需要部屬主動去了解整體項目的需求,了解老板真正的壓力與他思考上可能的盲點,并站在老板的立場,考慮各種解決方案會引起的問題或影響。

身為一個搬遷項目的負責人,在提出搬家需求與設計圖完成的過程中,需要定期與上層主管溝通整體的辦公室搬遷計劃,否則在執行前才知道方向錯誤已經為時已晚。

行動指導

領導者應當明白:從表面形式上看,用人是上級對下級的一種權力運用。但是如果簡單地這樣理解,那就錯了,因為用人不是權力專制的表現,而是權力調控的表現。

知死樂生——做一個快樂幸福的管理者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譯文:只有不以人民生計的危及作為前提而作為的人君,才是真正擅長于善養自己的生命的人君。

快樂既不需要依靠他人,也完全不必借助外物。

一位聞名遐邇的老人被電視臺節目主持人作為特邀嘉賓邀請來參加活動。她確實是一個非常杰出的老人。她的講話完全沒有經過特別的準備,更沒有經過任何排練。這些講話與她的個性是完全一致的,她精神極好,容光煥發,充滿快樂。無論她想說什么,她都毫不掩飾,而且思維敏捷。她的機智幽默,讓聽眾捧腹大笑。大家都非常喜愛她。

這次節目,她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也和其他人一樣感到特別的興奮。

最后,節目主持人問這位老人為什么總是這樣高興:“你一定有什么特別的讓自己快樂的秘密。”

“不,沒有,”老人回答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秘密。這只不過和你臉上的鼻子一樣普通。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我有兩種可能的選擇:要么高興,要么不高興,你想我會選擇什么呢?當然,我會選擇快樂,這就是全部的秘密所在。”

這似乎也太過于簡單,這個老人的思想也好像太膚淺。但是,這讓我們想到了林肯,林肯曾經說過境由心造,你的心里有多快樂,你也就會得到多少快樂。如果你想讓自己不開心,那你時時刻刻都可以不開心,這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

快樂從何而來?從溫馨的家庭中來,從溫暖的友誼中來,從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中來,其實快樂無處不在,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快樂:買到自己喜歡的漂亮衣服;吃到自己想吃的美味食物;想睡的時候,睡一大覺;想玩的時候,盡情去玩;有自己喜歡的寵物,有無話不談的知己……只要有其中之一,就可以算有令人快樂的理由了。

如果你告訴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順利,沒有什么事情讓自己滿意,你肯定開心不起來。但是,如果你對自己說“事情進展良好,生活也不錯,所以,我選擇開心”,你肯定就會快樂起來。

有一個方法可以讓自己幸福,就是盡量保持快樂的心境。是的,無論生活給我們笑臉,還是給我們苦酒,我們都要做個快樂的人!

行動指導

如果我們將快樂根植于金錢和由金錢帶來的顯赫地位以及揮霍無度的生活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一旦失去這些,所謂的“快樂”也將煙消云散。

治大國若烹小鮮——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道德經箴言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第六十章

譯文:治理大國之道與烹調小魚之道可以共通比擬。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得受制于制度,不得凌駕于制度之上,更不能憑自己的意愿胡作非為。

一次,CNN一個著名主持人邀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里到哈佛大學一個講演廳進行獨家采訪。約定的時間到了,希拉里卻沒有來,女主持人用手機與總部聯系。這時,看門人走近溫和地勸她到外面去用手機,因為廳壁上貼有告示:本廳禁用手機。

不一會兒,希拉里翩然而至,兩人攜手在廳內坐定,女主持人似乎忘了看門人的告誡,又拿起了手機。看門人再度向前,態度雖不失禮貌,卻嚴肅了許多:“請你離開這里,女士,這里按規定不許使用手機。”

女主持人卻很不知趣,反而拉起希拉里的手,對看門人說:“你知道她是誰嗎?”看門人當然知道她是美國第一夫人,但仍然回答說:“我不在乎。”女主持人還想再說,倒是希拉里乖巧,一迭聲對不起,趕緊拉著女主持人的手走出了大廳。

凌駕于制度之上的特殊人物的存在是對制度的踐踏,他會使制度形同一紙空文,寫在紙上,說在嘴里,貼在墻上,卻無法落實在行動上。管理者要想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就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因為以身作則最具有說服力。

如果企業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流程,那么工作中就很容易產生混亂。很多企業都會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損失。有的工作好像兩個部門都管,但其實誰又都沒有真正負責,因為公司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結果兩個部門彼此都在觀望,原來的小問題就被拖成了大問題,最終給公司造成了極大浪費。更可怕的是,缺乏制度會使整個組織無法形成凝聚力,缺乏協調精神、團隊意識,導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制度對于企業來說,其根本意義在于為每個員工創造一個求贏爭勝的公平環境。所有員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他們會按照制度的要求進行工作,會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努力促進企業效益和個人利益最大化,從而使各個團隊在良好的競爭氛圍中實現績效的突飛猛進。制度為員工的行為畫出了規矩方圓,使員工知道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建德市| 邻水| 巧家县| 抚宁县| 苍南县| 凤凰县| 文登市| 吐鲁番市| 湘潭市| 贵德县| 买车| 宝清县| 政和县| 神农架林区| 东乌| 凌云县| 紫阳县| 礼泉县| 深圳市| 井冈山市| 江山市| 大宁县| 双城市| 游戏| 工布江达县| 密云县| 新和县| 巴中市| 宁化县| 白沙| 兴隆县| 宣汉县| 上饶市| 金平| 连平县| 扎赉特旗| 黔西| 青岛市| 汉源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