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給孤兒喂奶的照片在網上瘋傳,您也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美女警察”,您知道嗎?
蔣小娟:剛剛知道。我也是網民,但自從汶川大地震以來,一直沒有上過網。謝謝網友給我這么大的榮譽。
記者:這是您應該得到的。您是給了嗷嗷待哺的孩子以乳汁,但更是給了孩子以健康成長的春天啊!
蔣小娟:是啊,孩子需要春天,在和風習習的春天,他們才能夠健康成長。在這場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把春天留給了孩子啊!
德陽市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在教學樓坍塌的一瞬間,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學生得救了,他卻走了,永遠地走了。
汶川縣映秀鎮小學張米亞老師,在大地震來臨的時候,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待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孩子們還活著,他已經氣絕身亡。
在學校,這樣的老師太多了,他們是湯宏、袁文婷、茍曉超、吳忠洪、杜正香等。這一個個名字所代表的軀體下,是一個個獲救孩子的生命。
想起這些老師,我就禁不住熱淚盈眶。他們也愛春天,但為了孩子,他們把自己留在了冬天,是那樣的義無反顧。誰能不感動?讓我們給孩子以春天,讓他們茁壯成長吧!
記者:您的孩子也才6個月,正是需要您哺乳的時候呢。
蔣小娟:是啊!可我的孩子有他爺爺奶奶照看,我理應把愛更多地給地震中的孤兒,他們更需要呵護啊!
記者:您的愛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有人為您給孤兒喂奶的照片配寫了一首詩,我讀給您聽:
別餓了小寶貝/我就是你的媽媽
我敞開我的胸襟/我裸露我的摯愛/雖然,我穿著一身警服/但此時/我更愿做一個喂奶的母親
別餓了小寶貝/我就是你的媽媽
我有暖暖的胸口/我有甜甜的乳汁/雖然,我也有自己的孩子/但此時/我更愿做所有震災中失去孩子的母親
蔣小娟:這首詩道出了我的心聲,我想,也道出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聲。春來草自青,有了春天,小草自然會綠遍天涯。就讓我們活著的人為孩子獻出自己的愛吧,因為愛就是暖暖的春天啊!
創意點評:
本文采用的寫作方式是“互動對話中的采訪形式”,展示出蔣小娟至真至善的巾幗女警風采。作者又巧妙地拓展了事例范圍,贊揚了汶川大地震時那些為了救學生而獻出生命的老師們。對話之中巧妙點題,彰顯主旨。除此之外還有面對面交流、打電話交談等形式都可以選用。但是希望同學們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文體新穎,而寫出四不像文章,結果適得其反。
三、文體素材咖啡館
素材1:
問:“何為縱向深度,橫向寬度?”
曰:“縱向挖掘自己,發展‘寸有所長’;橫向拓寬自己,彌補‘尺有所短’。”
問:“愚笨。不解,請詳釋之。”
曰:“昔聞野鴨教眾動物游泳之技,狗龜之屬皆得藝,獨兔與松鼠不得其要領。鴨云:‘成功來自汗水!’蛙云:‘奈何針對短而不盡其長耶?’鶴曰:‘生存本領豈止一種耶?多多益善。’是吾所謂‘縱向深度,橫向寬度’。”
問:“愿聞其詳。則何為‘縱向深度’?”
曰:“現而今,江山代有人才出,競爭者多如過江之鯽,蕓蕓耳。欲立身一世,則必應有一技之長。人云:‘靜坐無為。’是以欲成所長必應付諸汗水,諸如古人鑿壁偷光,祖逖、劉琨之輩聞雞起舞,抑或頭懸梁,錐刺股,破硯冰堅。積小流以成江海,積跬步以至千里,于是藝精德成,方有利劍,能縱橫馳騁,所向披靡。
……
(選自《縱向深度,橫向寬度》)
文體點評:
作者顯然受蘇軾《赤壁賦》主客問答形式的影響,因而也采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用文言文寫就此篇。
素材2:
那是珠迸于玉盤,露泣于香蘭,鳳鳴于東山,龍嘯于天穹。時疾時緩,時揚時抑,時為流水潺湲,時為泰峰崩裂,他手一拂,弦一動,曲曲心律便已灑遍竹篁。竹簾微挑,清風徐入,他雙目微瞑,只付心事于瑤琴。
簾外,正有三人跪坐,一人長鬢鳳目,一人髭須半白,皆有不耐之色。唯有正中一人,恭敬不失傲骨,謙和不遜風雅。弦音漫漫,滿室縈人。
……
苔痕上階,草色入簾,張飛怒氣而立,關羽不滿側首。玄德一嘆,坐相愈恭。
諸葛轉身而出,手捧瑤琴:“使君高才,亮受教頗多。若論武斗,使君二弟已為良將,亮愿填補文才,竭盡愚智,以報使君知遇之恩。”旋即長拜。
劉備忙前趨相扶。諸葛抬眸笑望關張:“將軍,可知琴曲之道?若六弦齊長則弦一律,無調。只有六弦各具長短,長為長,短為短,方能蘊聲制律,并創長短參差之聲。亮與將軍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揚其長。如此笙琴長短相備,則可高可低,可伸可聚,縱橫天下,莫能及也。”
關張相視,釋然一笑,劉備拊掌,眾皆欣然。
臥龍居內,弦音再漾,羽扇輕搖……
(選自《弦音漾處羽扇搖》)
文體點評:
作者借三顧茅廬的故事闡發了作文題目中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揚其長”的道理。取材恰到好處、意境高遠,著實令人嘆服。
素材3:
俺是一頭驢,干嗎非教俺日行千里?
——題記
俺是一頭驢,但是俺能日行千里,這都得益于俺媽的悉心教導。俺媽說了,如今時代變了,社會發展了,經濟快速增長,“神六”、“神七”都升天了,再不提速,咱們驢可就要被淘汰出局了。于是乎早上五公里,晚上三公里,一日不停地練,累得我四肢癱軟;一日三餐,早上牛奶加青草,中午雞蛋拌飼料,晚上干嚼三捆草,吃得我頭昏腦漲,俺媽卻說:“營養上去了,身體就像馬一樣壯了。”俺沒話可說。
俺媽說了,老鼠學會狗叫,在關鍵時刻可以自救;小狗學會游泳,在危急時刻可以逃生;還有……還有很多。
俺反問道:“那鴨子怎么不學上架?”說完我閉上眼睛,媽朝俺屁股上踢了一蹄,大罵道:“小小年紀沒一點志氣,別成天學你哥,傻呵呵的只知道拉磨。”
……
聽說兔子老弟在學游泳,我很是同情,干嗎非讓我們學一些不擅長的技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
俺不管了,俺回家后告訴俺媽,俺不日行千里了,俺就學拉磨,像俺哥一樣,俺要發揮自個兒的特長,俺要做個“拉磨驢狀元”。
(選自《千里驢》)
文體點評:
本文采用童話故事形式,用第一人稱敘寫了一頭驢超出自己的承受力去干自己不喜歡的事。角度新穎獨特,讀來妙趣橫生。
素材4:
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對話》節目。今天我們請到的是失敗、機遇、成功三位朋友。現在請你們三位先自我介紹一下好嗎?
失敗:大家好!我就是你們最不喜歡的失敗。我的出現總是伴隨著眼淚和哀嘆。
機遇:你們好啊!我是機遇,通常我一出現總是給你們帶來驚喜和不安,但總的來說你們還算是喜歡我的,對吧?
成功:我就是成功!我知道你們都希望我常常來拜訪你們,我就不多說了!
我:那么今天我們來聊聊你們三位的關系,也好給大家一些成功的經驗吧!失敗,你和機遇的關系怎么樣呢?你什么時候會出現呢?
……
我:原來如此!聽了你們三位的對話,我和大家終于明白了,原來成功如此簡單,就看你懂不懂得在失敗中尋找機遇,在機遇中尋求成功!感謝你們三位!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對話》,我們下期再見!
(選自《對話》)
文體點評:
作者聰明地模仿央視名牌欄目《對話》結構成篇,在文體上新穎別致。
素材5:
尊敬的兔子:
你好!
我很理解你現在的處境,習慣于在短跑比賽中奪冠的你,現在正承受著巨大的失落與無奈:為什么偏偏學不會呢?但是,你是否想過,為什么一定要學會呢?
作為一個人,我也常常會遭遇和你一樣的無奈。當失敗的浪潮一次次地涌向我生命的海岸,我終于懂得:上帝不會賦予誰更多的才華,把握住你的強項,讓它發揮到極致。
我曾讀過一種蝶——枯葉蝶。與常見的蝶不同,它沒有陽光下熠熠生輝的薄翼,沒有隨風飄搖的金色觸須,沒有輕柔曼妙的舞姿,它有的只是一身如枯葉般的蒼老與憔悴。然而它卻頑強地活著,比普通的蝴蝶活得更為安詳和長久。
生命不需要過多的技能來彰顯其價值,只需要把握上帝對你獨特的賜予,便能創造出奇跡。
……
所以說,兔子,那一座山再低你也難以企及,而你身處的土地,遠方的成功卻在召喚著你。
被狼逼到河邊的你,也可以換個方向,繼續奔跑!
此致
敬禮
遠方的學子
2009年6月7日
(選自文《給兔子的一封信》)
文體點評:
文章以信的形式寫就,恰當且別具一格。
素材6:
在一個叫“北京的符號”的論壇上,一場關于北京烤鴨的討論正在如火如茶地進行著。北京烤鴨已經從原來的門庭若市變得門可羅雀,那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買烤鴨的場面已一去不復返。舍棄還是保留北京烤鴨已經成了一個令人關心的問題。
論壇的投票榜上,舍棄和保留的得票都在穩步上升,大有分庭抗禮之勢,但“保留”以微弱的優勢稍稍領先。
論壇上的發言異常熱烈。
帖子一:我是一名學生,我家門前就有一家北京烤鴨店。剛開始那會兒,大家都爭著買烤鴨,時間一長,人們吃膩了,而烤鴨仍是同樣的味道,那烤鴨店的生意就冷清了。我想各地都應該差不多吧,北京烤鴨是到應該離開的時候了!
帖子二:我是一名導游,我認為應該保留北京烤鴨,雖然北京烤鴨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了,但它畢竟是我們北京的象征,是北京的符號。在國外,一提到烤鴨,老外們馬上就會說北京,烤鴨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它是北京的一張名片。我想,不管怎樣,北京烤鴨是北京的文化遺產,應該保留下來。
……
版主發言:關于北京烤鴨的去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想,保留原來的符號,創造新的符號,應該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吧!
(選自北京考生《北京的符號——一場關于北京烤鴨的討論》)
文體點評:
文章采用論壇跟貼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在“北京的符號”這一論壇上展開的一場關于北京烤鴨存留的大討論,角度獨特。我們也可以嘗試借鑒這種文體來寫作。
標題奪人——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標題擬定技巧點撥
我們經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意思是說從一個人的眼睛中能看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殊不知,作文也有“眼睛”,從它的眼睛中能透露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它的眼睛便是——標題。如果我們能夠為作文嵌上一雙美麗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們的作品將會贏得更多的青睞,將會產生使人一見鐘情的奇特效果。
人們常說,題好一半文,鮮活、巧妙的題目能為文章增色,讓讀者產生非讀不可的感覺。要想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不可不重視擬題。尤其是在應試作文當中,如果大家寫的是同樣的文章,標題便是讀者辨別作者寫作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例如同是寫蘇東坡,“此人只應天上有”這個標題明顯就比“一代才子蘇東坡”要妙得多。
標題創新,要突出一個“新”字,做到新穎別致,獨出心裁。這里,為大家介紹幾種標題創新的技巧。
技法1:一反常理
一反常理擬題就是利用發散思維,反著方向去擬題。運用多角度思維,把一些公認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構成文題,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門》、《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三個臭皮匠怎敵諸葛亮》等,這些標題一反人們的思維定勢,它能引發人們的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
技法2:設置懸念
這種方法,就是在擬題上設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表明一個異乎尋常的結局,從而緊緊抓住讀者的心,激起讀者急于探求內容的強烈愿望,引導讀者去追尋。如:
“素質教育”話題——《十六歲,老朽了!》、《考試魔鬼定律》
“男孩女孩”話題——《三個女生一臺戲》、《我與203室不得不說的故事》
“人與自然” 話題——《兩只流淚的愛情魚》、《一只老鼠的手記》
“網絡與生活”話題——《誰的眼淚在飛》、《網絡江湖選美大賽》
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怎么變得老朽了?“考試”還有“定律”?并且“魔鬼”?三個女生到底能演出一場什么樣的好戲?一個男孩與203室的女孩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兩只魚怎么流淚了?怎么還有“愛情”?老鼠還有“手記”?這家伙究竟在里面記了些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在“網絡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淚在風中飛舞?網絡江湖選美?折桂的超級美女到底是誰?……這些題目,任誰也會眼花繚亂,任誰也想探問究竟。
技法3:觸點古典味
古詩文、成語熟語,具有表達精練、含義深刻、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點。套用、改造得當,往往有助于表達的精練和生動,同時加深作文的文化意蘊。如:
話題“月”——《兒女共嬋娟》
話題“樓”——《小樓昨夜又春風》
話題“思念”——《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話題“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話題“情感”——《為情消得理憔悴》
技法4:吹點流行風
流行語,是社會發展大潮中的激越浪花,性質特別活潑,擁有強大的構句能力和語境再生性質,在不同的語境里稍加變化就能舊瓶新裝酒,承載新的內容,包容新的意蘊。恰到好處地把流行語化為文題,不失為明知之舉,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