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0章

  • 續明紀事本末
  • 倪在田
  • 4947字
  • 2015-12-27 01:23:15

同時死者,尚書吳鍾巒,慷慨謂人曰:『高忠憲、李仲逵、馬君常死國難,吾皆吊以詩;門生錢希聲、吾子福之,其死也,亦以詩哭之。今老矣!不即死,一旦被疾,何以見先帝』?入舟山,別肯堂曰:『前途待公』。乃之文廟,奉先師栗主,自焚死。兵部侍郎李向中,問人『幾日不食死』?曰:『七日』。曰:『何緩也!我死,宜投我于海以志恨』。陳錦招之,不往;捕之,衰绖而至。門何故?曰:『招諭,降;捕,就死耳』。翔武就戮。長子善毓殉之。吏部侍郎朱永佑,病不能起;執使去發,曰:『茍可薙,何待于今日』!斫其脅死。仆負其尸出,血淋漉;哭曰:『公好潔,今無知耶』?血即止。通政司鄭遵儉,遵謙之弟也;合門死。監軍御史梁隆吉,亦合門死。吏部主事林瑛、其妻陳氏,分梁縊死。李開國、楊鼎臣皆盡其室入井死,二人亦死。戶部主事江用楫、禮部主事董元、張家璧、兵部郎中朱養時、主事朱萬年、顧珍、李開國、工部主事顧宗堯、營繕所正戴仲明、中書顧芬、陳所學、江中泛、翁健、顧行、御史董廣生,皆死。太醫院副使章有期,率群醫自焚死。副使馬世昌,盡室死。參謀顧明楫,自刎死。陳聚奎亦死。推官錢肅典,肅樂弟也;被執死。其兄肅遴,亡命昆山,怏怏不得志;一夕嘔血,大呼不絕死,年三十。妻鮑氏,去為尼。武臣臨淮王裔李錫祚,奮力救阮進,戰死。李錫貢巷戰馬蹶,被執至寧波死。蕩胡伯阮進,力戰傷面,入水死(或言入水被執,使招城降,矢死不可;遂被殺)。左都督張名揚、錦衣指揮王朝相,護監國妃入井而后死。安洋將軍劉世勛、錦衣衛李向榮,皆死。總兵焦文玉,巷戰力竭死。妻張氏葬之畢,自刎死。總兵馬泰、副將畢登云、杜芳、夏霖、解榮、朱超光、沈云、曹維周、韓紹琦、夏時霖、張圣治、薛三冑、任則治、薛自齡、皆以民兵巷戰死。楊復葵,為其部劫降,自投于水死。其家三十余人,皆死。諸生張名甲,名振兄也;奉其栗主自焚死。顧楫,名振之幕客;入太廟,題詩壁上死。名振母范氏、妻馬氏、妾某氏及其幼弟名揚妻某氏、顧楫妻某氏凡數十人,皆死。寄寓諸生林瑛,福建人;及妻皆死。朱錫齡,上海人;被執死。內官劉潮等,并死。陳世瑞母,婺也。編纴其衣,曰:『吾寡數十年,不可使人見吾體』。城破,入井死。瑞芝(?)自入外,亦縊死。馬呈圖、馬貢圖,名振之妻之猶子也;亦死。舟山之烈,埒于嘉定、江陰。魯世子,為義士申毅護之去,不知所終。

是月,大學士沈荃宸艤舟日南山;久乃知其以溺死(或曰張名振使覆之,非也)。

及舟山再陷,英毅伯阮駿、總制陳六御、總兵張宏德力戰,各自刎死。誠意伯劉永錫,赴水死;即所謂郁離公子也。總兵張晉爵,力竭自刎死。太常寺卿陳九征、副使俞師范,并被執不屈死。

御史沈履祥,督餉臺州;兵至,走山中,不降死。得其元于桑間,紈而葬之。

總兵趙牧,負絕力;從永佑于閩。鄭芝龍降,永佑說牧曰:『足下往見,稱欲降彼,必相近;因擊殺之,成名千古」。牧欣然去,屢謁不得通。還與參謀林舞鑰守海口,履戰皆勝。卒以眾寡不敵,與舞鑰皆戰死。

臨淮王裔李東升,南都陷,入臺州,為僧于山中。聞監國入海,賦詩痛哭,發狂而死。

盤山關守將盧若驥固守,屢攻不下;降將某為導,乃陷。副將周茂先戰死,若驥走入于舟山。

嚴州守將張季熊,鵬翼之弟也。戰敗入村中,追者索之;突而出,大吼以前,曰:『大丈夫肯避敵耶』!手刃數十人。援絕,躍升屋,飛瓦四擊;已拔靴刀自刺死。尸立,三日不仆;人稱「張氏三忠」(「三忠」見下)。

忻城伯顧勛,亦合門死。

都督蔣若來,當金華陷,巷戰經日,力竭自刎;妻子皆死。

訓導潘大成父子,死。

武進鄭邠館于朱大典所,亦死(大典死見前)。

家居同知葉向榮,投村崖死。

總兵官張鵬翼守衢州,博托屢次之不能下。副將秦應科叛內應,鵬翼及弟鵬飛力戰,被執不屈,皆死。

御史王景亮,自縊死。

知府伍好古,縊死。

推官鄭巖光,縊死。

總兵吳伯凱、總兵項斯鳴、都督徐洪囗〈王彥〉,亦死。

江山知縣方召,聞金華屠,曰:『吾義不可生;然不可以一人累城眾』。趣民皆去,封其印綬,冠帶入井死。

侍郎楊文驄與劉孔昭受命援衢州;未至,遇博托兵,孔昭遁去,文驄及監紀主事孫臨并被獲。臨刑,大言不屈死。文驄及妾葛,亦死(文驄交馬、阮,其被獲,以盛輜重不得脫。以能死,附之)。

太仆寺少卿王瑞柟,當溫州沒,走入山中。明年生日,祠家廟燕親故,入室縊死。

永嘉諸生鄒之琦,甫至即死。

瑞安諸生鄒欽堯,聞難,沉永寧江死。

樂清諸生葉向高,披發振鐸,狂語市中;所誦惟「洪武圣訓」。上丁釋菜,倚柱詈降吏;鞭至流血,卒不去,亦無他詞,惟呼「太祖」而已。下獄吟詠自若;有『未嘗蒲酒心先醉,不浴蘭湯骨亦香』之句。卒飲藥死。

浦江諸生張君正,自縊于明倫堂。

其后朱成功將劉猷征餉臺州,攻者追之,及溫境,舟膠不能行,力戰而死,一軍殲焉。

新建諸生殷國楨,走福京,乞敕印聯絡義士。遂說王得仁反正,與胡澹、陳大生、黎士廣、林亮四出聯絡。譚泰圍南昌,國楨走寧州乞師;聲桓將鄧東陽已叛,為所執。送之譚泰,不屈而死。

及南昌陷,大學士姜曰廣賦絕命祠六章,投偰家園池死。從之死者,二十余人。

參將傅鼎干,值安仁陷,死。

余干知縣楊時秀,抗節死。

副將黃英、都司敖高、參將晏性,皆死于常山。

弋陽王府鎮國中尉朱統鎙中特用榜,以難死(時日,行狀不能詳)。

巡撫周定礽既死于廣信,員外郎戴伍雋亦死之。同知胡甲桂被執,幽于別室,諭降不從;自縊而死。監紀推官李士奇、推官王爾干,皆死。貴溪舉人畢士貞,同守廣信;將入水死,家人拯之,至五里橋,望拜祖墓,觸其柱死。至余總兵姜其衢、參將謝良材、王之樞、游擊胡佩、胡梅輝、都司黃國治、劉芳伯、守備陳壽、陳杰,皆死(死事日期及服官之地皆待考,類附之)。

舉人楊鎮湘,鄉人也;及其子文淑并以詩名。寓居廣信之間,為金聲桓所逼,父子皆死。

南康通判吳錫玉,追賊深入,踰二十里,距河而陣。錫玉射其渠,中之;拔之而嗅曰:『未傅毒也』。反攻錫玉。錫玉怒,單騎突斗,鞭數賊死;乃被害,其死尤烈。

宋本忠,南康典史也。殉難時日不可考,附之。

東湖守備黃克善,擊流賊閻、羅、宋三家于龜磁;馬蹶,被執。將死,捋其須曰:『無使血染我也』(「克善」一作「克嘉」。或以克善為都昌知縣,俟考)。

九江總督袁繼咸說左良玉軍未定,而良玉死。及阿濟格兵追至,繼咸使其眾返鎮,又不聽;乃以孤舟入蒲葦中,遺書部將汪碩畫、鄧林奇毋效夢庚狀。二人聞之,遣使來迎。夢庚紿繼咸將還九江,至于湖口,猝執之;使偕降,繼咸不可,為銘自誓;亦不敢害。拘至大勝關,繼咸以文山自命。及南京見多鐸,不拜;設宴,不飲,亦不言。夜起自縊;監紀俞有灝覺而解之。多鐸北,繼咸于道再縊,不死;絕粒七日,亦不死。至良鄉,再縊;再被解入北京,館之內院;剛林勸之,且曰:『朝廷嘗為明討賊』。繼咸詰『宏光帝安在』?剛林數其失。繼咸曰:『臣子不敢知君父過』。乃邏守之。幅巾兀坐,讀書不輟。明年六月,與宏光帝及太子皆被殺。將死,曰:『吾得所矣』。時年四十九。鄉人收其骨,歸袁州。林奇以繼咸被執,即死;碩畫死義旅(詳見前)。

當左良玉軍入九江,民忿其淫掠,殺之;兵大嘩,吏索首事者。德化人孫大華曰:『吾何惜一死乎』?挺身就戮;眾得免。及夢庚叛,九江監紀同知郭之麟不從,夢庚殺之。推官余士偉直入左軍大罵,已慟哭死。及夢庚降,九江衛經歷彭永春曰:『官雖卑,義不可失』。大書官秩于壁;衣冠朝拜,率子女六人自焚死。指揮僉事徐可行,聞董四明死,曰:『武臣亦人哉』!入告其母;曰:『吾家何不若是』!自入井死。可行妻鄒氏、子婦陳氏,殉之。可行大書「世受國恩,合門殉節」;走望京門,北面再拜而縊。四明,官都司;登城射賊,殺數十人,乃自刎于城樓。妻史氏、妾張氏及其二子皆先入水死。家居通判傅宏祖,亦死。諸生李獨明,德化人;入府學泮池死。諸生李金昌,戀母柩不去;城破,入陽明祠縊死。妻孫氏殉之。諸生李鴻,負母走,冒刃死。湖口陷,主簿成啟不屈死。

刑科給事中陳六韜,抗疏下獄,赦歸南昌。聞國變,衰绖北拜,自縊死。

監察御史王興允,謫歸新城。聞北都變,及子士和拒戶縊。妻于氏,亦縊死。

及金聲桓陷江西,新城知縣李翱方出戰,王得仁兵已自他道入。翱知不守,立馬呼曰:『我新城知縣也』。兵執之。送建昌,不脆;飲之酒,擲杯于地,遂死。

諸生楊應泰,聞里人斂貲饋聲桓,作詩痛哭;既而曰:『一身當之,不相累也』。其弟居久壯之。兵至,兩人刃而出,殺數人;皆被縛死。尸立不仆,兩手猶作擊刺狀。

典史李本忠,殉難時日不可詳;附之。

臨漳知縣梁希阜,龍泉人也。未之任,而京師陷,痛哭不食死(或曰希阜浙之龍泉人也;俟考)。

撫州知府高飛聲,使人以印綬歸福京,自任城守死。知縣高聲和,亦死。訓導桂有煃,自縊死。

監察御史熊化,清江人;屢征不起。有語以仕者,曰:『吾先朝御史,老且病,安能折腰求活乎』?置腦子于懷曰:『急則服之』。有迫欲見者;作絕命詞,食腦子,不死。家人守之,則曰:『管仲、魏征,非人乎?我將往』。伺間入園池,家眾亟拯之;長跪以請曰:『我志定,使我不死,徒苦我耳』!閉門自縊。

萬安知縣梁于埃,城陷被執,囚之南昌五旬有奇。聲桓欲官之;曰:『死者形立、官者神沒,吾豈以形易神者』?作絕命詞,死。

袁州知府李時興,攖城固守;已知不敵,自縊而死。仆某亦死。

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江廣總督萬元吉守贛州,既斬其妾;未幾,其子欲縋城走,元吉又斬之,人稱「精忠」。城陷,部將擁之去;曰:『為我謝贛人;使合城涂炭者,我也』。赴江而死。吏部尚書郭維經入嵯峨寺,自焚死。太常寺卿彭期生,冠帶自經死。御史姚奇允,自縊于文廟。給事中楊文薦晝夜守,下及婦女皆感動,有死無二。城垂破,文薦病不能興;執送南昌,絕粒死。職方主事周瑚,不屈被磔死。兵科給事中萬發祥、吏部主事龔芬、戶部主事林琦、兵部主事王其囗〈穴上弘下〉偕其兄其窿、黎遂球及其弟遂珙、柳昂霄、魯嗣宗(一作曾嗣宗)、錢謙亨、中書舍人袁從鶚、劉孟鞫、劉應試、署贛州知府吳國球、監紀通判郭寧登、通判王明汲、知贛縣林逢春、訓導胡董明、徐必進,皆死。

里居可紀者,廣東提學副使明溯中,偕其兄述中不屈死。前河南知縣盧觀象,盡室入井死。推官胡縝(據「通鑒」附編列此),亦死。前馬平知縣謝纘、子允繡、從子允斗,自縊死。通判涂君鼎及妻熊氏、次子宏裕、三子宏佑、子婦熊氏、李氏、婢呂瑞香,俱入井死。周世光攜其幼孫入水死。

流寓可紀者,兵部主事于斯昌、中書龍震,皆不降死。推官吳世安,扶病登陴,炮丸穿膊死。通判唐周慈,從元吉入水死。

士民可紀者,舉人馬芝、劉日佺及妻李氏、子良竑、良翔及其從子弟婦,皆死。貢生楊萬言及其妻子、諸生董纘卿及子麟兆、正宸、正朝、楊麗天夫婦,皆死。郭必昌及妻范氏,哭三晝夜死。馮復京及妻張氏、徐孝儀及其母周氏、妾鍾氏、子婦郭氏并其兩孫,皆死。金之杰巷戰力屈,挈其妻入水死。袁汝健、莊某,盡室自焚死。王統、王純,縊文廟死。周葵、陳君猷,自焚死。

諸生廬陵段之璋、新喻蕭瑛、零陵周慈、寧都楊燧,皆以流寓死。

武臣副將馬觀鵬,方乞歸;顧事急,請堅守,力戰而死。妻譚氏,未婚;矢節。參將朱永盛,亦死。參將陳烈,數力戰,眾以其弟降,疑之;烈益奮斗。及見執,不屈;顧贛人曰:『今日知我無二心也』。遂就戮。都督僉事劉天駟、衛千戶徐余慶、孫經世、緯世、纮世、監紀軍務聶邦晟、妻劉氏、子士燫、士煐,皆死。

微而著者,布衣楊文炎、鄉約謝明登及妻楊氏、子佛生,入井死。書工趙廷瑞、織人熊國本,皆死。國本以走忠誠社被執,降令某曰:『爾織人,何知義』?國本曰:『織人不知義,舉人固為不義耶』?蓋以刺令云。

兵部主事尹詔,上疏忤時相,譴歸石城;聞北都陷,不食而死。

監察御史徐伯倡,以隆武帝命,總督諸軍。自新城、廣昌拔寧都,守之經年,死拒。城陷,大書于壁:『但知守經,不知有權』。自縊而死。

湖東道姚文生,值李成棟自潰于信豐,為亂兵所害。

兵部尚書曹學佺,留守福京。方詣鼓山決休咎,甫拜,一繩自前墜;攜歸,而書其壁曰:『生時一枝筆,死后一條繩』。衣冠自縊死。

兵科給事郭符甲,體被數創死。

懷遠侯鄧文昌,寧河王愈之裔也;受命與曾櫻留守。博托至,櫻走廈門;文昌慷慨自誓。其妻且先死,文昌自呃其吭死。年止十九,妻中山王達之女孫也。閩人哀之,葬之城北芙蓉嶺下。

知閩縣陳其禮,被執不屈死。子玉龍、子婦吳氏、婿徐應儀及男女十五人,皆死。

給事中熊緯,自福州扈行在;道聞汀州急,奔走之。遇博托兵,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巴彦淖尔市| 邛崃市| 黎城县| 大名县| 剑河县| 龙口市| 景宁| 岗巴县| 微山县| 锦州市| 富民县| 威远县| 白玉县| 大关县| 柘荣县| 精河县| 武冈市| 西峡县| 高安市| 读书| 陇西县| 温泉县| 房产| 定远县| 江陵县| 宜良县| 措美县| 张家界市| 峨眉山市| 湘潭市| 玉溪市| 福泉市| 长垣县| 岑溪市| 丽江市| 张家界市| 南靖县| 怀宁县| 大余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