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9章 附錄二(7)

  • 吳梅村集
  • 吳偉業
  • 3234字
  • 2015-12-27 01:20:24

巡撫韓公世琦請撤蘇州駐防兵。(按先生有《大中丞心康韓公九月還自淮南生日為壽》詩。)《蘇州府志·名宦》:韓世琦字心康,本蒲州人,明大學士爌曾孫。世琦隸旗籍,為遼人。康熙元年,由順天巡撫移撫江南。懲前政之弊,加意拊循,日進士民,詢以利弊,次第舉行。崇明瀕海,居民遷內地者,安輯不令失業。所棄界外田三千八百余頃,為奏免額賦萬九千余石,折銀萬六千余兩,蘆課八千余兩。國初年之江南吳中,特駐重兵,以防寇盜。北來軍士素驕橫為民患。至是世琦奏言江南寧謐,力請調回。及撤回之日,慮其擾民,與統兵者約,令嚴加禁戢,躬率文武將吏,往來巡視,無一人敢干令者。三年夏,瀕海太倉等州縣颶風大作,漂沒民田廬舍萬計,親往勘實,奏蠲其稅。七年,吳中大水,餓殍載途,世琦繪圖入告,始得蠲賑。嘗疏請減免蘇、松浮糧詳賦田類。事雖不行,民甚德之。居八年,以各屬逋賦被議去。

子暻生。(字元朗,號西齋。康熙戊辰進士,由戶部主事遷兵科給事中,入直武英殿,充書畫譜纂修官。著有《西齋集》《左司筆記》《錦溪小集》。)《太倉州志》:吳駿公偉業連舉十三女,而子暻始生。時唐東江孫華為名諸生,年已及強立矣,赴湯餅宴,居上坐。駿公戲曰:“是子當與君為同年。”唐意怫。后戊辰暻舉禮部,唐果同榜。

《贈蘇郡副守涪陵陳三石》《贈松郡司李內江王擔四》《贈彭郡丞益甫》《敕贈大中大夫盧公神道碑銘》。

二年癸卯,五十五歲。

本生父約齋公卒。子暽生(字中麗,能詩,早卒)。

白溇沈公受宏受詩法于先生(見外高祖《白溇詩集》自注)。

《僉憲梁公西韓先生墓志銘》。

三年甲辰,五十六歲。

子暄生。(字少融。增監生,薦充武英殿纂修,歷知壽光、壽張縣,有政績。著《花韻軒集》《退瓃詩集》。考先生三子俱側室朱安人出。)顧西趘侍御招集虎丘,有《夜游虎丘》《顧西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西趘顧侍御招同沈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圖紀勝因賦長句》諸詩。

《香山白馬寺巨冶禪師教公塔銘》《顧母陳孺人八十壽序》。

四年乙巳,五十七歲。

《錢臣扆五十壽序》《監察御史王君慕吉墓志銘》。

五年丙午,五十八歲。

《魯謙庵使君以云間山人陸天乙所畫虞山圖索歌成二十七韻》《江西巡撫韓公奏議序》《兵科給事中天愚謝公墓志銘》。

六年丁未,五十九歲。

《三月二十四日從山后過湖宿福源精舍》《二十五日偕穆苑先孫浣心葉予聞允文游石公山盤龍石梁》《寂光歸云諸勝》《游石公歸是夜驟雨明晨微霽同諸君天王寺看牡丹》《沈文長雨過福源寺》。

七年戊申,六十歲。

吳園次綺以書招先生,先生之吳興。

《上巳過吳興家園次太守招飲郡圃之愛山臺座客十人同修禊事余分韻得苔字》《立夏日陪園次郡伯過孫山人太白亭落成置酒分韻得人字》《贈湖州守家園次五十韻》《修孫山人墓記》《云起樓記》《湖州峴山九賢祠碑記》《席處士允來墓志銘》《蔣母陳安人墓志銘》《靈隱具德和尚塔銘》。

編詩文集四十卷成,同里周子俶肇、王維夏昊、許九日旭、顧伊人湄校讎付梓,陳確庵瑚為之序。

御制《題吳梅村集》:梅村一卷足風流,往復搜尋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錦應慚麗,細比春蠶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對處,幾多詩興為君收。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梅村集》四十卷,國朝吳偉業撰。偉業有《綏寇紀略》,已著錄。此集凡詩十八卷、詩馀二卷、文二十卷。其少作大抵才華艷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暮年蕭瑟,論者以庾信方之。其中歌行一體,尤所擅長。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韻為深;敘述類乎香山,而風華為勝。韻協宮商,感均頑艷,一時尤稱絕調。其流播詞林,仰邀睿賞,非偶然也。至于以其余技度曲倚聲,亦復接跡屯田,嗣音淮海。王士秅詩稱曰“白發填詞吳祭酒”,亦非虛美。惟古文每參以儷偶,既異齊、梁,又非唐、宋,殊乖正格。黃宗羲嘗稱《梅村集》中《張南垣》《柳敬亭》二傳,張言其藝而合于道,柳言其參寧南軍事,比之魯仲連之排難解紛,此等處皆失輕重,為倒卻文章家架子。其糾彈頗當。蓋詞人之作散文,猶道學之作韻語,雖強為學步,本質終存焉。然少陵詩冠千古,而無韻之文率不可讀,人各有能有不能,固不必一一求全矣。(按先生詩有程穆衡《吳詩箋》七卷、靳榮藩《吳詩集覽》二十卷、吳翌鳳《吳詩箋注》十八卷。)

八年己酉,六十一歲。

楚蘄盧綋為先生丙子典試所取士,來為蘇松常鎮參政,及門諸子屬序先生詩文集。沈德潛《書梅村集后》:蓬萊宮里舊仙卿,自別青山悔遠行。擬作《栩陽》離別賦,江南愁殺庾蘭成。吳祖修《書梅村詩后》:夢回龍尾醒猶殘,重入春明興轉闌。宣去何能如老鐵,放歸未許戴黃冠。悲歌自覺高官誤,讀史應知名士難。今日九泉逢故友,西臺涕淚幾時干?

附《婁東耆舊傳》:梅村公得瑯琊賁園,稱莘莊,改構廓然堂,甫竟而卒。門人楚人盧纟玄來為蘇松巡道,升堂,公母朱太淑人不時出,盧詢之,公對以后樓未建,故去內舍甚遙,盧即建樓其后,翼然與堂稱,斯亦非近今人所能也。思義考:王書城瑞國為士騏傳云:性喜多費,興作無虛日。然考是園不為侈,廓然堂則其長子慶長瑞庭俗呼大癡者為之。慶長性似父而汰尤甚,創廓然,既構矣,不當意立命拽毀之,再構又然,至三始成。有楊某者,度其不能繼也,乃竊量堂之規模,構一樓于己宅,覬王急則購以移焉。閱二十余年,王果敗,而楊亦破家,是堂及園遂為吳有,然樓猶屬楊也。又幾年,梅村門生某(或云糧儲道盧纟玄),為買之置堂后,果稱無爽,造物之幻如是。今堂與樓皆為瓦礫場矣。

九年庚戌,六十二歲。

探梅鄧尉,有《梅信日雨過鄧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還元閣》詩。

《京江送遠圖歌》《龔芝麓詩序》《吳郡唐君合葬墓志銘》《太學張君季繁墓志銘》《封征仕郎翰林院檢討端陽孫公暨鄒孺人合葬墓志銘》《錢母譚太君六十壽序》。

十年辛亥,六十三歲。

《感舊贈蕭明府》。

十二月二十四日,先生卒。門人顧湄撰行狀。

先生元旦夢至一公府,主者王侯冠服,降階迎揖,出片紙,非世間文字,不可識。謂先生曰:“此位屬公矣。”十二月朔,復夢數人來迎,先生書期日示之。王士秅《池北偶談》:吳駿公辛亥元旦夢上帝召為泰山府君,是歲病革,有絕命詞云:“忍死偷生廿載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須填補,縱比鴻毛也不如。”時浙西僧水月年百余歲,能前知,先生病亟,始拏舟迎之。至則曰:“公元旦夢告之矣,何必更問老僧?”遂卒。

先生屬疾時作令書,乃自敘事,略曰:“吾一生遭際,萬事憂危,無一刻不歷艱難,無一境不嘗辛苦,實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斂以僧裝,葬吾于鄧尉、靈巖相近,墓前立一圓石,曰‘詩人吳梅村之墓’。”

先生《病中有感》詞(調寄《賀新郎》):萬事催華發。論龔生、天年竟夭,高名難沒。吾病難將醫藥治,耿耿胸中熱血。待灑向、西風殘月。剖卻心肝今置地,問華陀解我腸千結?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節。為當年、沉吟不斷,草間偷活。艾灸眉頭瓜噴鼻,今日須難訣絕。早患苦、重來千疊,脫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人世事,幾完缺?沈受宏《白溇集哭梅村師》:茫茫滄海劫余身,遺恨心肝抱苦辛。自迫三征蒙圣代,未輕一死為衰親。南朝宮闕悲瓊樹,北極衣冠記紫宸。留得茂陵末命在,西山題墓作詩人。(四首錄一)

五十二年癸巳,葬蘇州郡治西南二十里西山之麓。澤州陳廷敬撰墓表。

《蘇州府志》:國朝祭酒吳偉業墓在靈巖山麓(按墓在蘇州府吳縣玄墓山之北)。

袁簡齋太史稱婁東詩人,前有弇州,后有梅村。向見錢竹汀宮詹撰《弇州山人年譜》,獨梅村先生年譜闕如,軾不揣固陋,謬為續貂之舉。讀先生詩,輒取程迓亭、靳介人、吳枚庵諸箋注,凡有年月可稽者,一一札記,厘次前后,復于泛覽之下,事涉先生,編年比附。自壬辰迄己亥,八閱寒暑,橐凡十數易,輯為年譜四卷。中有家仁仲參訂處,今已墓門宿草,并為標明,非敢比郭象注《莊》之例也。所恨管窺蠡測,掛漏尚多,舛訛亦不免。惟冀博雅君子,匡以不逮,幸甚。道光庚子春二月顧師軾識。

是書刻以問世三十余年矣,庚申之亂,板片盡毀。近年覓得原本,欲謀重刻,適先生裔孫子掄茂才守元見之,謀諸群從,力任剞劂,爰共相商榷、厘訂一二付梓。光緒二年臘月師軾又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武邑县| 洛扎县| 邓州市| 阳西县| 京山县| 德令哈市| 沁水县| 梁河县| 揭西县| 金溪县| 宁明县| 灵川县| 登封市| 大名县| 如皋市| 和顺县| 城市| 丘北县| 怀远县| 施秉县| 淮南市| 夏邑县| 北京市| 遂宁市| 平利县| 绥中县| 远安县| 左云县| 寿阳县| 吴忠市| 长乐市| 泰来县| 香河县| 黑龙江省| 原阳县| 永顺县| 广南县| 蕉岭县| 杭锦旗|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