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附錄二(6)
書名: 吳梅村集作者名: 吳偉業本章字數: 3050字更新時間: 2015-12-27 01:20:24
約齋公舉鄉飲大賓。州守三韓白公登明遴邑中耆碩七人賓于庠,備養老之禮。首前浙江布政使松霞顧公燕詒,時年七十四歲,次約齋公,時年七十三歲,次前太常寺卿煙客王公時敏,次前嘉湖兵備道魯岡吳公克孝,次同官(縣知縣梅梁曹公有武),次前河間府知府約庵凌公必正,次前新都縣知縣攝六黃公翼圣,以次為序,為“婁東七老”,他爵位高而名德弗逮者不與焉。白公《尊禮婁東七老啟》:嘗稽養老之典,肇自虞庠;介壽之詩,奏于《豳》《雅》。蓋敬老近父,國雍有醬醩之文;而序賓以賢,閭里成仁讓之化。然而世多涼行,商芝徒翼漢儲;時際代遷,渭璜疇襄周鼎。求其鴻冥儀世,一時星聚太丘;鮐背維祺,百世風師《大雅》,蓋其鮮矣。眷茲婁東,三吳之名州,而忠哲之淵藪也。鸞翔鳳舉,仕版蔚為聲施;豹隱鱗潛,川林毓多大老。方伯顧公,名著價藩,心懷肥遁。鯉庭之昌后,葉其作求;麈尾之宗雷,讓其領袖。封君吳公,經啟振麟,情怡盟鷺,既儀一而心結,更抱沖而揚和。太常王公,世襲簪纓,心棲玄淡。齊家飭肅雍之范,宜爾多賢;禮人被光霽之風,群推長者。憲副吳公,澤詠召棠,清甘原牖。朱弦玉尺,禷躬無愧直方;丹篆青編,好學尚勤切琢。邑尹曹公,花封解綬,門高五柳之風;蔗境垂簾,宇藹三芝之秀。憲副凌公,榮謝桂林,性耽松壑。徜徉自得,不緇城市之塵;翰墨競珍,獨步風華之蘊。州牧黃公,明月入懷,清風振世。樂推為善,踵太丘之遺徽;心徹禪宗,掃辟支之小乘。此七老者,咸先世之逸民,海邦之耆碩也。雖行不同軌,而齒皆遐齡。久心寫于式閭,茲身親夫授幾。十月初吉,鄉飲屆期,敘請諸老,用光大典。初歌《鹿鳴》之詩,志乞言也;嗣歌《南山》之詩,祝壽考也;既歌《淇澳》之詩,揚進德也??肩姺ス?,圜視聽于橋門;崇齒尚賢,隆賓僸于杖履。大禮既成,列耆載宴。瞻斗杓之有七,熠熠臺光;稱達尊之有三,巍巍岳望。年日耋而德日劭,國有老成之型;懦可立而頑可廉,風登仁壽之域。將見香山之九老,不獨擅美千秋;而洛社之群英,亦可匹芳百祀矣。此固一鄉之盛,亦有司之光也。謹將七老姓氏齒爵錄于左方,以詔來茲焉。思義考:先方伯松霞公日記云:“十月朔日乙亥,大霽,大暖如暮春。赴州守鄉飲之席,圜橋門而觀聽者萬人,共詫以為盛舉。豈知吾胸中《黍離》《麥秀》之感也!”
嗣母張太孺人卒于家。陳廷敬先生墓表:嗣母之喪,南還,上親賜丸藥,撫慰甚至。王崇簡《吳母張太孺人墓志銘》:先生始生時,朱太孺人尚育三歲子。太孺人念其勞瘁,從襁褓中乳字先生,及夫顧復醫禱,恩義真切,此太孺人每以無忘撫育恩詔先生也。況太孺人之歸文玉公也,訓有錢孺人未周歲之遺女,以至嫁而歿,勤劬周恤,人不以為繼母也,殆其性之者與!按太孺人世為婁東望族,明經張柏庵公,其父也。迨歸文玉公為繼室,文玉公入繼大宗,為玉田公后,歲時思慕,孝祀不衰。與朱太孺人事其姑四十年,將承恐后,而妯娌之間和藹相終始,雍雍如也。當先生趨召,太孺人固康強無恙也,而眷戀若永訣,屬先生異日無忘我夫婦之事嗣父母者。嗚呼!此先生之所以念之而猶悲也。太孺人之生明萬歷辛巳年六月二十二日,而其卒也順治丙申年十月初十日,享年七十有六。嗣子偉業,即梅村先生也。
《送何蓉庵出守贛州》《送何省齋》《送舊總憲龔孝升以上林苑監出使廣東》《送程太史翼蒼謫姑蘇學博》《送郭宮贊次庵謫官山西》《送曹秋岳以少司農遷廣東左轄》《送王藉茅學士按察浙江》《送當湖馬覲揚備兵岢嵐》《送王孝源備兵山西》。
十四年丁酉,四十九歲。
二月,歸里。王隨庵自訂年譜:十四年春,吳梅翁以大司成告歸。先生《剡城曉發》詩:他鄉已過故鄉遠,屈指歸期二月頭。
州守三韓白公登明浚劉家河,先生為記(按記集中逸,見縣志)。有《答撫臺開劉河書》。顧士璉《婁江志》:州守白公督工河上,單騎巡行。一日值天晚,欲借宿民家,思民間俗忌不利官府到家,徘徊道傍,而民亦閉戶不納。適金粟庵僧來迎,乃止于庵。明日以白金一兩酬僧。于是民皆愿公來宿,而公以布帳隨身,竟露棲矣。
《張敉庵黃門五十壽序》《圣恩寺藏經閣記》。
十五年戊戌,五十歲。
科場事發,吳漢槎兆騫、孫赤崖昫、陸子元慶增俱貸死戍邊,有《悲歌贈吳季子》《贈陸生》《吾谷行》。程穆衡《韖帨卮談》:同時如吳江吳漢槎兆騫、常熟孫赤崖昫、長洲潘逸民隱如、桐城方與三育盛皆有高才盛名,同以科場事貸死戍邊。子元以機、云家世,與彝仲、大樽為輩行,苾軻三十年,至垂老乃博一舉,復遭誣,以白首御窮邊而死。一妾挈幼子牽衣袂,行路盡為流涕。汪琬《堯峰文鈔》:壬辰,權貴人與考官有隙,謀因事中之,于是科場之議起。指摘進士,首名程周量經義被黜,科場之議日以益熾,其端發于是科,而其禍及于丁酉,士大夫糜爛潰裂者殆不可勝計。蔣良騏《東華錄》:九年三月,大學士范文程等言:“會試中式第一名舉人程可則,文理荒謬,首篇尤悖戾經注。”命革中式,并治考官罪。十四年十月,同考官李振鄴、張我樸,舉人田耜、鄔作霖,科臣陸貽吉等俱立斬,家產籍沒,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尚陽堡。給事中任克溥劾其賄買中式訊實故也。十五年二月,以賄買情弊,覆試丁酉科順天舉人米漢雯等,內蘇洪瀎等八名文理不通,革去舉人。三月,諭禮部:丁酉科中式江南舉人,物議沸騰,是以親加覆試。今取得吳鳴珂準同會試中式舉人一體覆試。其汪溥勛等七十四名仍準作舉人。史繼佚等十四名,罰停會試二科。方域等十四人,文理不通,著革去舉人。十一月,刑部審實江南鄉試作弊。奉旨:“主考方猶、錢開宗正法,同考官葉楚槐等即處絞?!?
《壽房師李太虛先生》《房師李太虛先生壽序》《黃觀只五十壽序》《白封君六十壽序》《贈奉直大夫戶部福建清吏司員外郎仲常費公墓志銘》《張母潘孺人暨金孺人墓志銘》《劉母耿淑人墓志銘》。
十六年己亥,五十一歲。
六月,鄭成功陷鎮江。七月,犯江寧,復犯崇明。
春游石公山,秋游虞山。
《丁石萊七十壽序》《少保大學士王文通公神道碑銘》《太仆寺少卿席寧侯墓志銘》《謝天童孝廉墓志銘》。
十七年庚子,五十二歲。
里居,以奏銷事議處。(時邑中如顧伊人湄、王惟夏昊、黃庭表與堅同以奏銷詿誤。)《堅瓠集》:江南奏銷之獄,起于巡撫朱國治欲陷考功員外郎顧予咸,株連一省人士無脫者?!短K州府志》:庚子十二月,吳縣知縣任唯初(山西石樓人,選貢生)。蒞任,即逼倉總吳行之私糶漕糧七百石,婪賄虐刑,口碑騰刺。十八年二月,章皇帝遺詔下,府堂哭臨。第三日,生員倪用賓等列款具呈,巡撫朱國治發蘇松常道王紀即提吳行之等嚴訊,供實覆院,諸生發知府余廉徵羈候府治花亭,唯初回縣。次日,生員金人瑞、丁瀾等哭府學文廟,教授程邑申報六案,朱始摘任印,著本府看守土地祠。唯初逢人說朱撫院要我銀子,故此糶糧。朱遂以諸生驚擾哭臨,意在謀叛具疏,銜在籍吏部考功員外郎顧予咸,株連之。適差滿大臣至江寧審金壇叛,詔并訊題覆。部議覆準倪用賓、沈玥、顧偉業、薛爾張、姚剛、丁瀾、金人瑞、王重儒八人典刑,家產入官,妻孥流徙。張韓、來獻祺、丁觀生、朱時若、朱章培、周江、徐玠、葉琪、唐堯治、馮郅十人本身典刑。其顧予咸會議得疏中有諸生送揭,予咸擲地不觀之語,所擬革職籍沒罪絞,奉旨俱免。唯初復任后,因白糧經費遲延,部議降調,國治復糾其貪,勘實絞決于省城。未幾,國治解任。
八月,至無錫訪同年吳永調其馴。有《有感賦贈》詩。
《哭亡女》《亡女權厝志》《清涼山贊佛詩》《七夕感事》《七夕即事》《送王子惟夏以牽染北行》《冒辟疆五十壽序》。
十八年辛丑,五十三歲。
云南平(康熙元年四月,由榔死于云南),有《滇池鐃吹》。
本生母朱太淑人卒。文學博歸,道病歿于桃源縣。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
康熙元年壬寅,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