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王直方詩話
  • 王直方
  • 4969字
  • 2015-12-27 01:10:18

東坡云,余在廣陵與晁無咎、曇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腿?,余醉臥舟中。曇秀作詩云:“扁舟乘興到山光,古寺臨流勝氣①藏。慚愧南風(fēng)知我意,吹將草木作天香。”予和云:“鬧②里③清游似④隙光,醉時(shí)真境發(fā)天藏。夢(mèng)回拾得吹來句,十里南風(fēng)草木香?!庇辔魧?duì)文忠公誦文與可詩云:“美人卻扇坐,羞落庭下花。”公曰:“此非與可詩,世間元有此句,與可拾得耳?!焙笪迥辏銇砘葜菀娪?,偶道其事。(《總龜》前十四、《東坡詩話錄》中、《樂趣》三)

案:此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曇秀詩》。《漁隱叢話》三十九引此則,無末二句,且不言出《直方詩話》,蓋此亦是直方錄東坡語而增末二語耳。

①《叢話》“氣”作“概”。

②《東坡題跋》、《東坡詩話錄》“鬧”作“間”。

③《叢話》“里”作“處”。

④《叢話》“似”作“借”。

一六八、山谷和俞清老詩

山谷云,金華俞清老名①子中,②三③十年前,與予共學(xué)于淮南。元豐甲子相見于廣陵,自云荊公欲使之脫縫掖,著僧伽蔾,奉香火于半山宅④寺,所謂報(bào)寧禪院者。⑤予之僧名〔曰〕⑥紫琳,字清老,無妻子之累,⑦去作半山道人,似不為⑧難事。然生龜脫筒,亦難堪忍。后數(shù)年,見之,儒冠自若,因嘗戲和清老詩曰:“索索葉似⑨雨,月寒遙夜闌。馬嘶車鳴鐸,⑩群動(dòng)不遑安。有人夢(mèng)超俗,去發(fā)脫儒冠。平明視清鏡,政爾良獨(dú)難?!弊诱皩遗洞嗽?,以為妙。⑾(《總龜》前十四、《山谷詩內(nèi)集注》十、《竹莊》卷十引作《王立之詩話》)

案:此則出《山谷題跋》一,亦見《侯鯖錄》。

①《侯鯖錄》、《竹莊》“名”作“字”。

②《侯鯖錄》“中”作“忠”。

③《竹莊》、《山谷詩注》“三”均作“二”。

④《竹莊》無“宅”字。

⑤《山谷題跋》“者”下有“也”字。

⑥《山谷題跋》“名”下有“曰”字。

⑦《竹莊》、《山谷詩注》“累”下有“云”字。并有〔不廢入俗談諧優(yōu)游以卒歲〕數(shù)字。

⑧“不為”,原作“為不”,據(jù)《山谷題跋》及《竹莊詩話》校改。

⑨《山谷詩內(nèi)集》十、《山谷題跋》、《侯鯖錄》“似”均作“自”。

⑩《山谷詩集》、《山谷題跋》、《竹莊》“鳴鐸”作“鐸鳴”。

⑾《侯鯖錄》“妙”作“戲”。

一六九、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張嘉甫云,余少年見人誦一詩,所謂①“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不知何人語。元符三年,過毘陵汪迪家,出所藏②水部賀公手書,乃知此詩賀所作,③世俗以為他人,非也。賀天圣中為郎,真宗東封,謁于道左。元祐初,其二弟踰喬者來京師,云賀嘗于泰山望見東坡,意甚喜之,欲上元至龜蒙,東坡為作詩,亦賦五篇。余愛嘉甫一章云:“方寸平田便有余,子孫無復(fù)廢耕鋤。已將不死為嘉種,更向無何筑隱居?!保ā犊傹敗非笆拧ⅰ秴苍挕非拔迨?、《鄭五代》九)

案: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六有《方寸地說》,可參閱?!端卧娂o(jì)事補(bǔ)遺》二十四錄張嘉甫此詩,據(jù)吳興《藝文補(bǔ)遺》,似不知《直方詩話》有此詩。

①《叢話》“所謂”二字作“云”。

②《叢話》、《五代詩話》“藏”下有“晉”字。

③《叢話》、《五代詩話》引至此。

一七〇、舒王題薛能詩

李希聲云:“舒王罷政事時(shí),居州東劉相宅,于東①院小廳,題‘當(dāng)時(shí)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②者數(shù)十處。③至今尚有三兩處在?!毕B?,劉氏婿,故知其詳,云曾見數(shù)紙屏,亦只寫此兩句。(《總龜》前十九、《詩林》二)

案:此亦見《觀林詩話》;又《聞見后錄》十七謂此用李士寧體。

①《詩林》“東”作“書”。

②案此薛能《游嘉州后溪》詩。

③《詩林》引至此。

一七一、無己賦高軒過圖詩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dāng)價(jià)。異材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①甘為下。今代風(fēng)流數(shù)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忽忘朽老壓塵底,②卻怪鳧鴻墮目前。邇來八駿③復(fù)秀出,萬里山河④才咫尺。眼邊事⑤得有突兀,復(fù)似天地初開辟。明窗寫出《高軒過》,便逐愈湜⑥聞吟哦。晚知書畫真有益,卻悔歲月來無多。宮禁修嚴(yán)絕⑦過訪,時(shí)于僻寺聊⑧脫鞅。秀潤如行琮璧間,清明似引星辰上。憂悲惆悵⑨百不行,⑩河擘太華東南傾。平生秀句寰區(qū)滿,掇拾棄置成丹青。平湖遠(yuǎn)岫⑾開精神,陡覺文字生清新。未許兩⑿豪今角⒀立,要⒁知旁有衛(wèi)夫人”。此無己所賦宗室士蝀《高軒過圖》詩也。初,無己謂余曰:“近宗子節(jié)使使余作一詩,皆掛名其間,得百千以為女子嫁資可乎?”余曰:“詩未成,則錢不可受;詩已成,則錢不可來?!睌?shù)日無己卒,士蝀贈(zèng)以十縑。(《總龜》前十九、《宋紀(jì)》三十三)

①《總龜》“是”作“見”,據(jù)《后山集》及《宋紀(jì)》改。

②《總龜》“底”作“眼”,據(jù)《后山集》及《宋紀(jì)》改。

③《后山集》及《宋詩紀(jì)事》“駿”作“二”。

④《后山集》“山河”作“河山”。

⑤《后山集》“事”作“安”,《宋紀(jì)》作“爭(zhēng)”。

⑥《總龜》“逐愈湜”作“遂論混”。誤。

⑦《后山集》“絕”作“斷”。

⑧《后山集》“聊”作“逢”。

⑨《后山集》及《宋紀(jì)》“惆悵”作“愉快”。

⑩《后山集》、《宋紀(jì)》“行”作“乎”。

⑾《后山集》“岫”作“嶺”。

⑿《集》及《宋紀(jì)》“兩”作“二”。

⒀《總龜》“今角”作“來甫”,據(jù)《后山集》改。

⒁《宋紀(jì)》“要”作“也”。

一七二、盧多遜詠月詩

王承之云,太祖一夕玩月,命學(xué)士盧多遜曰:“可以作詩。”多遜曰:“請(qǐng)用何韻?”太祖曰:“用兒字韻?!倍噙d奏詩曰:“太液池邊月上①時(shí),好風(fēng)吹動(dòng)萬年枝。誰家玉匣新開鑒②?露出清光些子兒。”(《總龜》前二十)

案:此則與《陳輔之詩話》同。

①《后山詩話》“月上”作“看月”。

②《后山詩話》“鑒”作“鏡”。

一七三、賀方回望夫石詩

“亭亭思婦①石,下閱幾人代。蕩子長不歸,山椒久相待。微云蔭發(fā)彩,初月輝蛾黛。秋雨疊②苔衣,春風(fēng)舞羅③帶。宛然姑射姿,④矯首塵冥外。陳跡遂云⑤窮,佳期從⑥莫再。脫如魯秋氏,妄結(jié)桑⑦下愛。玉質(zhì)委泥⑧沙,悠悠復(fù)安在。”此賀方回作《望夫石詩》也。交游間無不愛者。⑨余謂田承君云:“此詩可以見方回得失,其所得者漸⑩磨之功,所失者太粘著皮骨耳?!背芯詾槿?。(《總龜》前二十一,《叢話》前三十七,《玉屑》五、十八,《竹莊》十七,《詩林》四,《樂趣》九、《宋紀(jì)》二十五)

①《竹莊》“思婦”作“望夫”。

②《樂趣》“疊”作“滴”。

③《玉屑》、《宋紀(jì)》“羅”作“蘿”。

④《叢話》、《玉屑》“姿”作“人”,《詩林》、《宋紀(jì)》作“子”。

⑤《竹莊》、《玉屑》、《詩林》“云”作“亡”。

⑥《宋紀(jì)》“從”作“后”。

⑦《詩林廣記》“?!弊鳌叭~”。

⑧《叢話》、《玉屑》、《詩林》、《宋紀(jì)》“泥”作“淵”。

⑨《叢話》、《竹莊》及《玉屑》十八引至此?!罢摺弊志鳌爸?。

⑩《詩林》“漸”作“琢”。

一七四、楊蟠蒪菜詩

楊蟠字公濟(jì),〔嘗〕①為《蒪菜詩》云:“休說江東春水②寒,到來且覓鑒湖船。鶴生嫩頂浮新紫,龍脫香髯帶舊涎。玉割鱸魚迎刃滑,香炊稻飯落匙圓。歸期不待秋風(fēng)起,漉酒調(diào)羹任我③年。”時(shí)人以為讀其詩,不必食蒪羹,然后知其味。④余以為可以言詠物,未可以語詩耳。(《總龜》前二十一、《叢話》前五十二、《玉屑》十八、《宋紀(jì)》十六)

案:《說詩樂趣》十引此則作《筆談》。檢《夢(mèng)溪筆談》中無此條。

①《叢話》有“嘗”字。

②《叢話》、《玉屑》“水“作“日”,《宋紀(jì)》“春水”作“日日”。

③《宋紀(jì)》“任我”作“似去”。

④《叢話》、《玉屑》引至此。“味”下有“也”字。

一七五、煉句煉韻

陳君節(jié),字明信,言煉句不如煉韻。余以為若只覓好韻,則失于首尾不相貫穿。(《總龜》前二十一、《玉屑》)

一七六、參寥書官妓裙帶詩

參寥云,東坡在徐州日,嘗為秦少游置酒。少游飲罷,擁一官妓,從參寥,書其裙帶云:“寄語巫①山②窈窕娘,好將閑③夢(mèng)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④風(fēng)上下狂。”(《總龜》前二十一)

案:以上二條,《總龜》誤合為一,今析為二。又參寥詩據(jù)《侯鯖錄》所載為出東坡之意,不關(guān)少游。

①《宋紀(jì)》九十一“巫”作“東”。

②《侯鯖錄》“寄語巫山”作“多謝尊前”。

③《侯鯖錄》、《宋紀(jì)》“閑”作“幽”。

④《侯鯖錄》“春”作“東”。

一七七、邢敦夫詩李伯時(shí)畫

雙井黃叔達(dá),字知命,初自江南來,與①陳履常俱謁法云禪師于城南。夜歸,過龍眠〔居士〕②李伯時(shí)。知命衣白衫,騎驢,緣道搖頭而歌;履常負(fù)杖挾囊于后。一市皆③驚,以為異人。伯時(shí)因畫為圖,而邢敦夫?yàn)樽鳍芨柙唬骸伴L安城頭烏夜⑤棲,長安道上行人稀。浮云卷盡暮天碧,但見⑥明月流清輝。君獨(dú)騎驢向何處?頭上倒著白接籬。長吟搔首望明月,不學(xué)山翁醉似泥。到得城中燈火鬧,小兒拍手?jǐn)r街笑。道傍觀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⑦山皓。龍眠居士畫無比,搖毫弄筆長風(fēng)起。酒酣閉目望窮途,紙上軒昂無乃似。君不學(xué)長安游俠夸年少,臂鷹挾彈章臺(tái)道。君不能提攜長劍取靈武,指揮猛士驅(qū)貔虎;胡為腳踏梁宋塵,終日飄飖⑧無定所。武陵桃花⑨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煙霧。竹杖芒鞋歸去來,頭巾任⑩掛三花樹?!睈驎r(shí)年未二十〔也〕。⑾(《總龜》前二十二、《叢話》前五十二、《玉屑》十八、《竹莊》十八、《宋紀(jì)》三十四)

案:《詩林廣記》卷四引此,不錄邢敦夫詩,謂后山《騎驢詩》:“復(fù)作騎驢不下驢,此生斷酒未須扶。獨(dú)無錦里驚人句,也得梁園畫作圖?!辈⒃疲骸按嗽娔┚渥酚洿耸乱?。”

①《叢話》、《玉屑》、《竹莊》“與”下有“彭城”二字。

②《玉屑》無“居士”二字。

③《竹莊》“皆”作“大”。

④《叢話》“作”下有“長”字。

⑤《叢話》、《玉屑》、《竹莊》“夜”作“欲”。

⑥《竹莊》“見”作“有”。

⑦《叢話》、《玉屑》、《竹莊》“商”作“南”。

⑧《叢話》、《玉屑》、《竹莊》“飄飖”作“飄飄”。

⑨《玉屑》、《竹莊》“花”作“源”。

⑩《叢話》、《玉屑》、《竹莊》“任”作“好”。

⑾《叢話》有“也”字。

一七八、讀彭澤詩有感

余自夏歷秋,每熱七八十日不衰,炮灼理極,意謂不復(fù)有清涼之時(shí),今日復(fù)凄風(fēng)微雨,遂御夾衣,顧念茲歲,屈指可盡。彭澤云:“我今不為樂,知有來歲不?”此言真可為惕然也。(《總龜》前二十五)

一七九、“元自”“見來”

今時(shí)市語,答人真實(shí)事則稱見來,此語蓋已久矣。坡贈(zèng)黃山人①詩云:“面頰②照人元自白,③眉毛覆眼見來烏。”(《總龜》前二十七)

案:張邦基云:“杜子美詩云:‘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見來枯。’坡句法此,而謂之俚語,立之未之思耳?!?

①張邦基《墨莊漫錄》二引作“黃照道人”。

②《墨莊漫錄》“頰”作“臉”。

③《墨莊漫錄》“白”作“赤”。

一八〇、東坡詩用傳柑事

上元夜登樓,貴戚例有黃柑相遺,謂之傳柑。東坡有《扈從端門觀燈詩》云:“老病行穿萬馬群,九衢人散月紛紛。歸來一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xì)君?!鄙w謂此也。(《總龜》前二十七、《東坡詩話錄》下、《樂趣》九)

一八一、蘇黃惜李方叔下第詩

李方叔為坡公客。坡公知貢舉,而方叔下第,有詩云:“平生謾說《古戰(zhàn)場(chǎng)》,過目還迷《日五色》。”山谷和之云:“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難塞責(zé)?!鄙w是時(shí)山谷亦在貢院中也。(《總龜》前二十七)

一八二、歐陽詩用冰廳

冰廳事見《因話錄》。云:歐陽有詩云,“獨(dú)宿冰廳夢(mèng)帝闕”。(《總龜》前二十七)

一八三、紅 酒

余疑李賀云:“酒滴珍珠紅。”①夏彥剛云:“江南人造紅曲酒?!保ā犊傹敗非岸撸?

案:此則亦見《西清詩話》。

①案“小糟酒滴珍珠紅”為《賀將進(jìn)酒》中句。

一八四、樂天詩不合律

白樂天云:“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葡萄?!敝^太原出葡萄酒也。然此乃律詩,用平聲讀,則大不律,用側(cè)聲讀則近俗耳。(《總龜》有二十七)

一八五、歐蘇詩詠芡實(shí)

京師芡實(shí),景盛于會(huì)靈觀之凝祥池。故文忠詩曰:“凝祥池鎖會(huì)靈園,仆射荒村安可比。”而東坡又云:“忽憶嘗新會(huì)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飡”。仆射坡在鄭州,世亦稱其芡實(shí)也。(《總龜》前二十七)

一八六、桑落酒

老杜有“坐開桑落酒”句。世說謂桑落河多美酒,而庾信有《從蒲州刺史乞酒詩》云:“蒲城桑落酒,①灞岸菊花秋”。(《總龜》前二十七)

案:《叢話》前二十一引《后史補(bǔ)》云:“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時(shí),取其寒喧得所,以井水釀酒,甚佳,故號(hào)桑落酒,舊京人呼為桑郎,蓋語訛耳。”與直方之說小異。

①案《庾子山集》作“蒲城桑葉落”。

一八七、林下何曾見一人

詩云:“年老身閑無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鄙w載于《云溪友議》,而歐陽文忠以謂相傳作俚諺。慶歷中,天章閣待制許元為江淮轉(zhuǎn)運(yùn)使,因修江岸,得此石于池陽①江水中,始知為靈徹②詩,何邪?(《總龜》前二十七)

案:《云溪友議》亦明言此為靈徹與韋丹唱和之詩,不必待得石水中而后知之也。

①“陽”原作“湯”,疑誤。

②“徹”原作“轍”,據(jù)《云溪友議》改。

一八八、來 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博白县| 江安县| 来凤县| 磴口县| 武城县| 托克逊县| 南丰县| 隆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五家渠市| 疏附县| 定兴县| 武乡县| 鸡东县| 松阳县| 乌拉特后旗| 宝清县| 乡宁县| 海伦市| 内丘县| 香港 | 苗栗市| 南开区| 新闻| 塘沽区| 镇原县| 仙桃市| 咸宁市| 福贡县| 新民市| 陇南市| 甘洛县| 瑞安市| 湟源县| 商丘市| 建水县| 廊坊市| 民权县| 尼木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