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③《全唐詩》十一“遙”作“應(yīng)”。

④《詩林》引至此。

⑤案此則末數(shù)語費解。考《詩話總龜》前集卷七引《古今詩話》,亦有此則,文與之同。溫庭筠云云即在白樂天之后,然則“庭筠詩多纘在白樂天詩后”者,乃校者語誤入正文耳。

二四〇、溫公題趙舍人庵語

溫公嘗題趙舍人庵曰:“清茶淡話難逢友,渴酒狂歌易得朋。”(《叢話》前二十八)

案:《 溪詩話》一亦引此語。

二四一、澄心堂紙

澄心堂紙,乃江南李后主所制,國初亦不甚以為貴。自劉貢甫首為題之,①又邀諸公賦之,〔然后〕②世〔以〕③為④貴重,貢甫詩云:“當(dāng)時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萬軸;⑤佳人聞名寧復(fù)得,就令得之當(dāng)不識。”文忠公詩云:“君不見曼卿子美真奇才,久矣零落埋黃埃。……⑥君家雖有澄心紙,有敢下筆知誰哉!”梅圣俞云:“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焙干堅滑若鋪玉,一幅百金曾不疑。”東坡云:“詩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又從宋肇求此紙云:“知君也厭雕肝腎,分我江南數(shù)斛愁。”(《叢話》前三十、《歷代》五十六、《宋紀(jì)》六十七、《鄭五代》十)

①《五代詩話》“首為題之”作“始為題詠”。

②《歷代詩話》無“然后”二字。

③《歷代》無“以”字。

④《五代詩話》“以為”作“爭”。

⑤《宋紀(jì)》引至此。

⑥此原文刪節(jié)。

二四二、詩不可泥于對屬

荊公云:“凡人作詩,不可泥于對屬。如歐陽公作《泥滑滑》云:‘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漏杳杳深千門。’千字不可以對宮字。若當(dāng)時作朱門,雖可以對,而句力便弱耳。”(《叢話》前三十、《玉屑》七)

二四三、歐陽公令梅圣俞續(xù)詩

歐陽公《歸田樂》四首,只作二篇,余令圣俞續(xù)之。及圣俞續(xù)成,歐陽公一簡謝之云:“正如雜劇人上名,下韻不來,須副末接續(xù)。家人見誚,好時節(jié)將詩去人家廝攪,不知吾輩用以為樂。”真所謂一時之雅戲也。(《叢話》前三十)

案:前二條《漁隱叢話》原合為一,今析為二。

二四四、圣俞詩佳句

山谷嘗稱圣俞“聲喧釜且裂,點疾盎繭立”之句,謂追古作者。陳無己喜圣俞詩,獨誦其兩句云:“胡地馬牛歸隴底,漢人煙火起湟中。”(《叢話》前三十一)

案:胡仔謂《臨川集》荊公《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詩》即是此兩句。王直方稱陳無己喜圣俞詩獨誦此兩句。余遍閱《宛陵集》無此兩句,乃直方之誤。

二四五、蘇子美詩讖

子美嘗作《春睡詩》云:“身如蟬蛻一榻土,①夢似楊花千里飛。”歐公見之驚曰:“子美可念。”未幾果卒。(《叢話》前三十二、《詩林》四、《宋紀(jì)》十四)

①《詩林》、《宋紀(jì)》“土”作“上”。

二四六、山谷愛子美絕句

山谷愛①子美絕句云:“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②風(fēng)雨看潮生。”〔山谷累書此詩,或真草與大字〕。③(《叢話》前三十二、《總龜》前十一、《竹莊》十六、《詩林》四、《玉屑》十七、《宋紀(jì)》十四)

①《總龜》無“山谷愛”數(shù)字。

②《詩林》“川”作“洲”。

③《總龜》無此二句。

二四七、王平甫靈芝宮詩

平甫直宿館中,夢一人與之同至海中,有樓臺榜曰靈芝宮,其間笙簫聲妓甚眾。其人欲與俱往,俄聞有告之者,曰:“未嘗來,今非其時也。”平甫驚覺,禁中鳴鐘矣。乃自作詩云:“萬頃波濤木葉飛,笙簫宮殿號靈芝。揮毫不似人間世,長樂鐘聲①夢覺時。”數(shù)年果卒。曾子固為傳其事甚詳。②(《叢話》前三十六)

案:此事亦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二及魏泰《東軒筆錄》卷六。又《總龜》前三十三紀(jì)此事作《紀(jì)詩》。

①《冷齋夜話》、《東軒筆錄》“聲”作“來”。

②《侯鯖錄》引此即言為曾子固語。

二四八、蔡天啟誦月蝕詩

夏畸道言,蔡天啟初見荊公,荊公坐間偶言及盧仝《月蝕詩》,人難有誦得者,天啟誦之終篇,遂為荊公所知。(《叢話》前三十七)

二四九、袁世弼詩

袁世弼能為詩,慕韋應(yīng)物,而遒麗奇壯過之。王介甫嘗手書世弼《贈郭功父詩》云:“方山憶共泛金舡,屈指于今五六年。風(fēng)送梨花吹醉面,月和溪水上歸韉。浮生聚散應(yīng)難料,末路窮通盡偶然。欲同故人牢落事,鹿裘深入白云眠。”①世弼自號遯翁,臨死一篇尤佳:“青靄千峰暝,悲風(fēng)萬古呼。其誰掛寶劍,應(yīng)有奠生芻。皎月東方隕,長松半壑枯。山泉吾所愛,聲到夜臺無。”(《叢話》前三十七、《玉屑》十八、《宋紀(jì)》十六)

①案《潘子真詩話》所舉王介甫書世弼《贈功甫詩》與此不同。

二五〇、賀方回論詩

方回言學(xué)詩于前輩,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淺俗;奇古不鄰于怪僻;題詩①不窘于物象;敘事不病于聲律;比興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見于成篇,②渾然不可鐫;氣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盡心于詩,守此③勿失。(《叢話》前三十七、《玉屑》五、《竹莊》一、《詩林》四)

案:《修辭鑒衡》卷一引此則作《古今總類詩話》。

①《玉屑》、《竹莊》、《詩林》“詩”作“詠”。

②《竹莊》“成篇”作“篇成”。

③《詩林》“此”作“而”。

二五一、東坡與王慶源詩

〔王慶源以恩榜得官,居于清社,來從東坡求紅帶,坡為作篇,要山谷與少游同賦〕。①坡詩云:②“青衫半作霜葉枯,遇③民如兒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長看,我是識字耕田夫。妻啼兒號刺史怒,時有野人來挽④須。拂衣自注下下考,⑤芋魁飯豆吾豈無。”山谷云:“庭堅最愛此數(shù)韻。”(《叢話》前三十八、《玉屑》十七、《竹莊》九、《東坡詩話錄》下)

①《東坡詩話錄》有此數(shù)語。

②《叢話》作“《與王慶源詩》云”。

③《竹莊》“遇”作“視”。

④《東坡詩話錄》“來挽”作“挽吾”。

⑤《東坡詩話錄》“考”作“等”。

二五二、卯 君

蘇黃門以己卯生,故東坡有卯君之語。其以《檀香觀音像遺黃門》云:“持是壽卯君。”其《出局偶書》云:“傾杯不能飲,待得卯君來。”其《送王鞏詩》云:“淚濕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叢話》前三十九)

二五三、東坡帽

東坡嘗令門人輩作《人不易物賦》。或人戲作一聯(lián)曰:“伏其幾而升其堂,曾非孔子;襲其書而戴其帽,未是蘇公。”蓋元祐之初,士大夫效東坡頂短檐高桶帽,謂之“子瞻樣”,故云。(《叢話》前四十)

二五四、蘇王黃秦詩詞

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文潛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對云:“少游詩似小詞,先生小詞似詩。”①陳無己云:“荊公晚年詩傷工,魯直晚年詩傷奇。”②余戲之曰:“子欲居工奇之間邪?”(《叢話》前四十二、《玉屑》十二、《東坡詩話錄》下)

①《東坡詩話錄》引至此。

②《玉屑》引至此。

二五五、東坡效山谷體

東坡《送楊孟容詩》云:“我家峨眉陰,與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飲玻瓈江。江山不違人,遍滿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歸治小國,洪鐘噎微撞。我留侍玉堂,①弱步欹豐扛。后生多高才,名與黃童雙。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龐。殷懃與問訊,愛惜霜眉龐。何以待我歸?寒醅發(fā)春缸。”蓋效山谷體作也。山谷云:“子贍詩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堅體,退之戲效孟郊、樊宗師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韻道之曰:‘我詩如曹鄶,淺陋不成邦。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風(fēng)月笛,玉臺云霧窗。句法提一律,堅城受我降。枯松倒?jié)聚郑鹤病Hf牛挽不前,公乃獨力扛。諸人方嗤點,渠非晁張雙。但②懷相識察,床下拜老龐。小兒未可知,客或許敦龐。誠堪婿阿巽,買紅纏酒缸。’”歐陽文忠亦嘗效圣俞體作一篇,有云:“嘉子治新園,乃在太行谷。”題劉羲叟家園也。(《叢話》前四十二)

①《東坡集》“堂”作“座”。

②《山谷詩內(nèi)集》“但”作“袒”。

二五六、山谷贈宗室大年詩

宗室大年名令穰,喜微行而善畫小景。山谷贈之以詩云:“揮毫不作小池塘,蘆荻江邊落雁行。雖有珠簾籠翡翠,不忘煙雨罩鴛鴦。”蓋有所譏也。(《叢話》前四十八、《宋紀(jì)》三十三)

二五七、少游論山谷詩文

山谷舊所作詩文,名以《焦尾》、《弊帚》。少游云:“每覽此編,輒悵然終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漢之風(fēng)。今交游中以文墨稱者,未見其比。所謂珠玉在傍,覺我形穢也。”①有學(xué)者問文潛模范,曰:“看《退聽藁》。”蓋山谷在館中時,自號所居曰退聽堂。(《叢話》前四十九、《玉屑》十八、《詩林》四、《宋紀(jì)》三十三)

①《詩林》、《宋紀(jì)》引至此。

二五八、蠟梅詩

蠟梅,山谷初見之,作二絕。一云:“金蓓鏁春寒,惱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①風(fēng)味極不淺。”一云:“體熏山麝臍,色染薔薇露。披拂不滿襟,②時有暗香度。”緣此蠟梅盛于京師,然交游間亦有不喜之者。余嘗為作解嘲云:“紛紛紅紫雖無韻,映帶園林正③要④渠。〔誰遣一枝香最勝,故應(yīng)有客問⑤何如。”〕⑥(《叢話》前四十九)

案:《總龜》前二十、《樂趣》十引此則作《玉局遺文》。考為蠟梅解嘲詩不見《東坡集》中,而任淵《山谷詩注》卷五《戲詠蠟梅詩》注引《王立之詩話》,然則此當(dāng)出《直方詩話》,《總龜》引作《玉局遺文》者,誤也。

①《總龜》、《樂趣》引《玉局遺文》“顏”作“紅”。

②《總龜》、《樂趣》引《玉局遺文》“滿襟”作“盈懷”。

③《總龜》、《樂趣》引《玉局遺文》“正”作“卻”。

④《總龜》原注,“要或曰見”。

⑤《總龜》“問”作“謂”。

⑥《說詩》、《樂趣》引《玉局遺文》無誰遣二句。

二五九、秦少章詩貧富頓異

秦少章初登第,成親后,和余夜坐絕句:“幃幔高深夜漏長,頗從詩酒傲冰霜。燭花漸暗人初睡,金獸無煙卻有香。”讀者無不笑其貧富之頓異。(《叢話》前五十、《宋紀(jì)》三十二)

二六〇、無己和邢惇夫詩

邢惇夫以詩寄無己,無己和云:“漢廷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飛接羽翰。今代貴人須白發(fā),掛冠高處未宜彈。”蓋元祐之初,多用老成故也。(《叢話》前五十一、《詩林》四)

二六一、晁無咎贈曹子方句

曹輔字子方,嘗為省郎,交游間多以為有智數(shù)者。故晁無咎贈詩有“兵甲胸中無敵國”之語。(《叢話》前五十一)

二六二、張文潛王康功詩

“白頭青鬢隔存沒,落日斷霞無古今”,此文潛《過宋都詩》,氣格似不減老杜也。①“千山送客東西路,一樹照人南北枝”,此王康功②詩,〔語意新奇。〕③(《叢話》前五十一、《總龜》前十四、《詩林》四、《玉屑》十八、樂趣四)

案:《總龜》、《樂趣》引此條均分二節(jié)。

①《總龜》此作“余愛張文潛《過宋都》詩云‘白頭青鬢有存沒,落日斷霞無古今’不減老杜”。又《詩林》引至此。

②《總龜》“康功”下有“推官”二字。

③《總龜》無此四字。

二六三、一百一韻詩

有人以百韻詩獻(xiàn)晏公,公讀畢曰:“真所謂佳作,但恨卻一百一韻耳。”其人歸家數(shù)其藁,果然。(《叢話》前五十二)

二六四、周知微詩

周知微字明老,〔為晉州縣尉,到官不數(shù)月,不告于州,而徑來京師。人問其故,云:“我欲求教授。”至京求之,不得,大醉,一夕而卒。然〕①為詩有可喜者。如《觀臨〔淮〕②雙頭白蓮圖》云:“君③不學(xué)叔隗季隗南歸晉,又不學(xué)大喬小喬東入?yún)牵环N桃根與桃葉,若為化作雙芙蕖。臨淮政成有余暇,坐令華室生蕭灑。鵝溪一幅萬里寬,移得浙川④入圖畫。天空水闊江茫茫,想見女英與蛾皇。九疑云深蒼梧遠(yuǎn),冰姿泣露⑤不成糚。苦心抱恨何時⑥了,香骨應(yīng)甘沒秋草。不如回首謝秋風(fēng),分作尹邢來漢宮”⑦。又《上巳日寒食》有句云:“疾風(fēng)暴雨悲游子,峻嶺崇山非故鄉(xiāng)。”亦為可賞,而其狂未見其比也。(《叢話》前五十三、《竹莊》十七)

案:此則亦見《總龜》前集卷七引《古今詩話》,疑為《總龜》之誤。周知微詩,《庚溪詩話》卷下亦稱引之。

①《竹莊》無“為晉州縣尉”至“然”字諸語。

②《總龜》引《古今詩話》“臨”下有“淮”字。

③《總龜》引《古今詩話》“君”作“既”。

④《總龜》引《古今詩話》“浙川”作“斷江”。

⑤《宋紀(jì)》三十五“泣露”作“玉泣”。

⑥《總龜》引《古今詩話》“時”作“年”。

⑦《竹莊》引至此。

二六五、諺語有理

東坡嘗曰:“吾鄉(xiāng)有一諺云:‘富因校些子,貧為不爭多。’此極有理。”(《叢話》前五十四)

二六六、寒食詩

東坡云,與郭生游寒溪,主簿吳亮置酒。郭生善作挽歌,酒酣發(fā)聲,坐為凄然。郭生言恨無佳詞,因改樂天《寒食詩》歌之。坐客有泣者。其詞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fēng)吹日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每句雜以散聲。(《玉屑》十六)

二六七、后山嘲秦少章

少章登第后方娶。陳后山嘲秦覯云:“長鋏歸來夜帳空,衡陽回雁耳偏聰,若為借與東風(fēng)看,無限珠璣咳唾中。”后山作此詩時猶未娶,故多戲句。帳空聞雁之語,皆戲其獨宿無寐也。(《詩林》四、《宋紀(jì)》三十三)

二六八、徐師川詩同杜子美

徐師川《紫宸早朝詩》一聯(lián)云:“黃氣遠(yuǎn)臨天北極,紫宸位在殿中央。”以予觀之,乃全是杜子美“玉幾猶來天北極,朱衣只在殿中間”一聯(lián)也。(《優(yōu)古堂詩話》、《能改齋漫錄》八)

二六九、巧 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浙江省| 宜城市| 凤凰县| 石渠县| 湄潭县| 德格县| 六安市| 龙口市| 宝鸡市| 普兰县| 兴安县| 张家界市| 浦江县| 长治市| 安乡县| 会理县| 囊谦县| 北碚区| 邹平县| 中山市| 河北区| 清徐县| 高尔夫| 晋州市| 嵊州市| 堆龙德庆县| 许昌县| 五原县| 宽城| 陵川县| 宝应县| 丹寨县| 滦南县| 开鲁县| 滁州市| 上杭县| 泰安市| 重庆市| 文安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