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伏查鐵甲一船,日新月異,中國驟難辨其臧否;即在洋商薈萃消息時通之地,辦理尚多為難。閩海僻處一隅,呼應既多未靈,考較復難的當;事關百萬以上巨款、沿海七省制敵利器,必宜先事詳度,庶免貽悔將來。至既購以后,駕駛之員、養船之費、修船之塢,事事均關緊要。以上各節,總理衙門及直隸督臣李鴻章、福建撫臣丁日昌皆已籌慮及之。丁日昌念在閩購辦,諸多未便。天津、上海為工技總匯之區,李鴻章諳悉中外事機、兩江督臣沈葆楨經理船政有年,均于置辦鐵甲船遲速之宜,審之已久,胸中定有把握;是以有仍歸南北洋大臣辦理之請。臣等于輪船及外洋槍炮雖時時悉心探討、竭力講求,尚多不敢自信;至鐵甲船一項,則尤不敢強不知以為知、貿然承辦,應仍由南北洋大臣妥商辦理。此項經費,亦原系北洋大臣統收;臣等往返函商,撫臣丁日昌亦深以解歸北洋大臣為然。適江西因前奉奏定「撥解福建巡撫衙門兌收」之議,批解南洋經費銀一萬兩到閩;臣葆亨未敢動用,發交司庫暫存。臣等伏念事關海防大局,閩省既未能解辦,即未便咨催;要款宕延,深虞貽誤!擬將前項銀兩并閩海關于前月截數應解南洋經費銀三萬一千余兩,二共銀四萬一千余兩,仍解歸北洋大臣衙門兌收濟用。

再,查本年春間,總理衙門會同戶部議復「統籌臺防事宜」折內稱「臺灣籌辦鐵路、礦務諸大端,必須指定有著的餉,方易集事」等語,議將各省應解南洋一半海防經費移充臺餉。是臺防除閩省撥解各款應付勇糧等項而外,其余皆由南洋經費分撥。今既請辦鐵甲船,即如丁日昌所奏購辦二、三號計已需費三、四百萬,加以每年養船、修船之費,于臺防勢難分撥;亦應先盡北洋大臣將船只購成、議立定章之后,再照總理衙門與戶部原議分撥酌濟臺地礦務、墾務各項之用。其現需經費,臣等設法勉力支持,一面妥籌另行具奏。

署福建巡撫吳贊誠奏報抵基隆后查看煤礦情形片(光緒四年九月十二日)

再,臣抵基隆后,即于初七日帶同夏獻綸往八斗地方查看煤礦。所有位置、機器、起煤、汲水、扇風諸法,略與西書所載相仿;惟井內挖工過少,故日出之煤不多,且碎塊多而大塊少。緣該處僻在荒山,水土惡劣,暑天尤甚,中外工人染疫者多;煤井操作事尤極苦,熟手往往因病辭工,生手一時尚難練熟。經飭煤務委員設法廣為覓雇;以后天氣涼爽,當可漸有起色。

統領閩局輪船彭楚漢奏報接統「萬年清」五船駛赴澎湖操演隨往臺灣沿海察勘炮臺地勢并請添配大炮折(光緒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竊本年八月間,案準閩浙督臣密咨:恭奉上諭,飭令奴才總統閩局輪船先行練成一軍以備不虞,欽此等因。聞命自天,惶悚無地!旋于十月十八日由閩局船政飭令「萬年清」、「揚武」、「威遠」、「濟安」、「振威」等五船齊集廈門,奴才遵于十月十九日接統點驗該五船弁勇及槍炮等械。二十日,閱校弁勇洋槍打靶,連日并閱校水操大炮打靶。二十五日,督帶出洋,駛赴澎湖港。按依魚貫、雁行變復各陣式,詳悉指畫合操船陣并槍炮、帆索、舢板,次弟督飭操演,考優校劣。兼求精習測量、駕駛,徐馳赴臺灣安平、旗后、基隆、滬尾及省港等處沿海察勘炮臺地勢情形。

惟念輪船操練成軍,加意備防,貴求實濟。船師戰具,槍炮為重;奴才愚忱以為折沖御侮,尤宜于船頭、艦尾安置萬斤以上大炮,庶幾前后皆能攻擊。察勘該五船現安之炮,惟「揚武」一船尚足用;而船頭現無炮門、頭炮不能中出進攻,未云得力。「威遠」一船前后雖有炮門,現安之炮太小,不足摧堅折利。其「萬年清」、「濟安」、「振威」三船炮均安在兩旁,前、后俱無炮門;即有炮位,無從安置。竊思船力僅堪直搗,橫攻勢難前進;若不設法更改,戰守均難御敵:此兵船中之緊要者也。又輪船現配舢板數只,原為資運棹而設。奴才愚忱以為每舢板宜安百斤以上鋼鐵后膛小炮一尊,庶近岸淺水臨陣足供驅駛。且洋面遼闊,港囗〈氵義〉紛歧,有大輪船所不能到者。大號輪船宜添配小輪船一只,以便港囗〈氵義〉內洋之處剿捕迅速。總計現操五船,尚需添配萬斤以上大炮二尊、二萬斤以上大炮三尊、百斤以上后膛小鋼炮十五尊、小輪船四只。奴才新閱熟籌,不敢以吃緊海防視為玩具;故不揣固陋,冒瀆圣聰。仰懇旨飭閩省督、撫臣及船政會商,設法籌款購置添配,以期實濟。其余各船未經勘驗,俟船政飭到接操,所有一切未盡事宜,自應隨時察度,咨商督撫臣、船政共籌妥辦。

至擇地扼要操演,謹察各處形勢,基隆系產煤之區,為臺灣要口;澎湖系臺、廈咽喉,當橫洋避風泊椗之所;廈門犄角臺、澎,為閩、粵關鍵:均屬吃重。嗣后議每月或赴基隆、或赴澎湖、或集廈門,督率出洋合操一次,分別賞罰、嚴加訓練,冀成勁旅而密巡防;按月輪回,周而復始:以期仰副圣主重固海防之至意。

惟屆隆冬歲杪,伏念操練營務均需考校,奴才遵于十一月二十日回營。

閩浙總督何璟等奏閩臺現有輪船單弱暫就擬撥北洋之「濟安」一船派往定海駐防折(光緒七年三月十五日)

竊臣等承準軍機大臣密寄:『光緒七年二月初六日奉上諭「前據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與日本國商議琉球一案」等因,欽此』。具見我皇上省括張機、謀先未事,臣等曷甚欽佩!

伏思日本之議結球案,藉端邀求,系在俄事方殷之時;此如掏摸匪徒乘車馬填溢間一逞其伎,初非其力足肆憑陵而故為是巧嘗也。其使臣戶宍璣于未經議定之先,悻悻而去;殆效英使威妥瑪故智,忘其為不知自量者。查日本自效法西人以來,力小而謀大,庫儲空竭,眾志乖違;即欲借債外洋亦難取信,已有外強中干之勢。但彼既廢球為縣,負「不義」、之名于天下;時恐中國興師問罪,不得不竭力張皇,惑我耳目。我誠慎固邊防、處以靜鎮,鬼蜮之伎且將立窮,而從前所邀各條自可消歸于無有。惟是「備豫不虞」,古之善教,未便以小弱忽之。況今日沿海防務不以日本有事而始事經營,自不以日本無事而稍從疏懈。臣等惟有懔遵圣訓,督飭水陸各營認真操練、嚴密巡防,期有以固邊陲而弭外侮。

至籌撥閩省輪船兼顧定海一事,查船政開辦以來,先后成大小兵、商輪船共二十三號:除「安瀾」、「大雅」前在臺灣失事外,「康濟」商船撥歸招商局,「萬年清」去年停修、現擬改為練船并資轉運;外撥江南者三號曰「登瀛洲」、曰「靖遠」、曰「澄慶」,撥往浙江者三號曰「伏波」、曰「元凱」、曰「超武」、撥往天津者一號曰「鎮海」,撥往牛莊者一號曰「湄云」,撥往山東者一號曰「泰安」;其留閩者實止兵船七號、商船三號:「福星」駐海壇、「飛云」駐澎湖、「振威」、「濟安」駐廈門、「藝新」駐福寧、「揚武」、「威遠」駐羅星塔、「永保」、「琛航」、「海鏡」三商船往來臺灣福州以利轉運而通信息。「藝新」、「振威」僅五十匹、八十匹馬力,「福星」前經擱淺、船身龍骨均有受傷——只備內洋巡緝,惟「揚武」、「威遠」、「濟安」三船較為得力。閩省臺、澎皆孤懸海外,而臺灣尤為彼族所覬覦;僅此三船居中策應已形單弱,何堪再行抽調!前因北洋防務吃緊,直隸督臣李鴻章有「在外洋購定快船二號,俟到津后再于閩省抽撥兵輪二號,合之北洋原有各船練成大枝水師,用備緩急」之議;臣等以北洋為畿輔門戶,關系重大,理宜先其所急。擬將「濟安」、「威遠」二船撥往應用,此外更無再堪他調者。今定海一廳雖不如臺灣之遠隔重洋,而四面環海、兵力又單,自非增撥兵輪一號,實無以壯軍威而銷倭人覬覦之妄念。臣等再四函商,惟有暫就擬撥北洋之「濟安」、「威遠」兩船酌留「濟安」一船交臣鍾麟派往定海駐防,以輔兵力之不逮。一俟防務稍松、北洋快船購到,即行照案撥還合操,庶于「有備無患」、「兵合勢大」之義兩無妨礙。

閩浙總督楊昌浚奏陳籌辦海防善后并請特派重臣駐臺督辦折(光緒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本年六月初一日,承準軍機大臣字寄五月初九日奉上諭:『現在和局雖定,海防不可稍弛;亟宜切實籌辦善后,為久遠可恃之計。著各抒所見,確切籌議,迅速具奏』等因,欽此;由左宗棠轉咨到臣。伏見圣謨廣運,思患豫防;跪聆之余,莫名欽仰!

竊維中國濱海地方,南北袤延萬里;設險不外水、陸兩道,籌防惟有戰、守兩端。自法人犯順以來,陸軍尚可制勝,水師竟鮮可恃;彼族以兵船二十余號橫行洋面,沿海皆警,莫能制其死命。是今日欲求補救之方,非大治水師不可;欲大治水師,非亟講求船炮不可。李鴻章請創設武備學堂以造就將材、左宗棠請增拓船炮大廠以制造利器,謀國至計,莫過于此。果就其所言實力辦理,數年后海疆氣勢,必為之大振。

同治十三年臣在浙撫任內,因臺灣倭患初平,奉飭籌議海防;曾建議沿海各省宜分設三大枝水師,每支精練水軍萬人,設統領一員、幫辦二員,用鐵甲輪船二號、兵輪船二十號,仍聽南北洋大臣節制調遣。經王大臣會議以為可采,因經費難籌,先從北洋辦起。邇來十有一年矣,聞北洋船炮較多,其余皆不敷用;鐵甲雖定造三號,尚無到華者:則創辦若此之難也。今和局雖定,而強鄰逼處,包藏禍心。論者謂法事之終即兵事之始,誠不能不防也。臣愚竊以為應仍用前議,船數更擴而充之:每枝鐵甲大小以四號為度,碰快兵船二十號,另設魚雷船四五號、運船兩三號;統領以水師提督為之,幫統以水師總兵為之。各省海口,仍須酌留輪船數號防護炮臺、運送軍火,不與征調。北洋水師設于津沽,兼顧奉、東各口;中洋水師設于吳淞,兼顧浙江定、鎮各口;南洋水師設于臺澎,兼顧粵東瓊、廉各口:此其大略也。各省兵船雖限于財力,一時不能多造。然既分設三大枝水師,船廠亦宜分設;除閩省現有馬尾船廠但須增拓不必另設外,似北洋與江寧尚須各添設船廠一處,以擴自強之基。廠未成以前,仍一面購買或向外洋定造,務于五、六年內趕將規模辦定。至于遴選將才,尤為當務之急。有船炮而不善使用與無船炮同,將才亦須歷練而后膽識始穩。各國兵輪,視商務為轉移。平時游弋海面,往返數萬里;訓練既極精熟,故臨敵應變,操縱自如。中國并無商務,一切經費必須預籌。各兵船專派學生,或膽氣不壯;似須以學生為管駕、以曾經戰陣將領為管帶互相為用,并分段按期出洋練習。考核人才,不拘資格。財用通力合作,破除各省畛域之見,亦可漸期充裕。即使釁端復起,不至茫無把握矣。此推論大局,臣之愚見如此。

至就閩省而論,島嶼林立、海道險惡,籌防之難甲于他省。而臺灣孤立重洋,物產豐腴,久為各國垂涎之所。故此次法禍之起,獨趨重于閩,先毀馬尾舟師以斷應援之路;隨進薄基隆、分陷澎湖,無非為吞全臺計。幸而仰仗天威,越南大捷,法人悔禍請和,臺島危而復安;脫孤拔不死,固未嘗一日忘也。從前丁日昌在臺創議鐵路、電線、開墾各事,實為至要之圖;惜未及成而去。今防務已松,臺灣善后萬不可緩,省城亦兼顧不及。應否特派重臣駐臺督辦?伏候圣裁!

閩省歷年所造輪船,兵、商各半,且多舊式;除分撥外,留閩不過十余號。馬尾之役,存者寥寥。「伏波」、「藝新」雖經修好,而「藝新」太小。「琛航」現亦撈獲,損壞過多。新試洋者惟「橫海」一船,而炮位尚未齊備。時限所迫,撫心難安!是以與左宗棠有「增拓船廠」之奏與署船政裴蔭森等有「試造雙機鋼甲兵輪」之請,皆以船炮毫無可恃,不足壯軍心而固疆圉。如蒙俞允,即當妥商先行開辦。

閩口形勢,夙稱天險,以金牌、長門為門戶。長門外,尚有五虎口、芭蕉山、南北龜山各隘,而以劃鰍港最為扼要。臣已委員增建大炮臺一座,安炮五門,可與長門聲勢聯絡。閩安南北岸為省城二重門戶,亦經臣委員將明暗各炮臺修復,尚待購炮安設:已先后奏明在案。金牌炮臺被毀,現甫委員估修。此外,澎湖系全臺命脈,必須增設堅臺,安置后膛巨炮。聞廈門炮亦無多,當與撫、提諸臣商酌「善后」案內次第籌辦。

外洋槍炮推陳出新,前膛不如后膛、舊式不如新式。然專恃購買,不但因人成事,難望日起有功;且一經有理,各國守「局外」之例,動形掣肘。又購來之槍彈有定形、有成數,此槍之彈不能施于彼槍;交戰時久,彈盡則槍亦廢。必設局自造,庶不受制于人。津、滬、粵東各廠,均能自造。臣現就省城水部修理槍炮機器局,派員雇匠仿造。惟地方甚小,擬再籌款擇地建廠另造;雖難遽比外洋,加意講求,必不多讓:此精制槍械之說也。

閩省所難者,經費耳。綜計地丁、錢糧、厘捐、關稅,一年所入,總在四百萬兩左右。然皆有一定用款,在常年已入不敷出。自開辦海防,用度浩繁,各庫存項已動支無余,不得已而奏借洋款為剜肉補瘡之計。刻下防務解嚴,所有土、客各軍急須酌量遣撤,在在須費;京、協各餉不能不解,新、舊洋款本息不能不還。欲另籌大宗專款,為拓船廠制鐵艦、巨炮之用。臣日夜思維,尚無頭緒;而事關善后遠圖,又斷不可因費絀中止。容與各司道通盤籌計,另行奏明辦理。

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購辦臺灣水陸電線折(光緒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嘉禾县| 南部县| 盱眙县| 获嘉县| 比如县| 榆中县| 新巴尔虎右旗| 迁西县| 黔江区| 宜丰县| 惠安县| 临漳县| 阿尔山市| 开鲁县| 凤庆县| 南雄市| 宁城县| 罗甸县| 望奎县| 呼伦贝尔市| 泽普县| 文化| 广饶县| 西城区| 茶陵县| 辽宁省| 凤阳县| 噶尔县| 湘乡市| 宜川县| 衡阳县| 乐至县| 长岭县| 北流市| 紫阳县| 建宁县| 澄城县| 绵阳市| 旅游|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