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 外科理例
  • 汪機
  • 4603字
  • 2015-12-26 19:06:33

一老咽痛。日晡甚。以補中益氣湯(十六)加酒炒黃柏、知母。數劑而愈。(此憑癥也。)一人乳蛾腫痛。飲食不入。瘡色白。其膿已成。針之膿出。即安。(此憑癥也。)一人咽喉腫痛。予欲針之。以泄其毒。彼畏針。只服藥。然藥既熟。已不能下矣。始急針患處。出毒血。更以清咽消毒藥而愈。

一患者其氣已絕。心頭尚溫。急針患處。出黑血即蘇。如鮑符卿、喬侍郎素有此癥。每患。針去血即愈。

大抵咽喉之癥。皆因火為患。其害甚速。須分緩急。及膿成否。若腫閉及壅塞者。死如。宜用密鑰匙吹患處。吐出痰涎。氣得流通則蘇。若吐后仍閉。乃是惡血或膿毒。須急針患處。否則不治。前人云。喉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待。治喉之方固多。惟用針有回生之功。

學人不可不察。

一婦咽間作痛。兩月后。始潰。突而不斂。遍身筋骨作痛。諸藥不應。先以萆 湯數劑而斂。更以四物湯(九)倍用萆 、黃 二十余劑。諸癥悉退。(此憑癥也。)一彌月小兒。先于口內患之。后延于身。年余不愈。以萆 為末。乳汁調服。母以白湯調服。月余而愈。(此憑癥也。)一人咽間先患。及于身。服輕粉之劑稍愈。已而復發。仍服之。亦稍愈。后大發。上。與鼻相通。臂腿數枚。其狀如桃。大潰。年余不斂。神思倦怠。飲食少思。虛癥悉具。投以萆湯為主。以健脾胃之劑兼服之。月余而安。(此憑癥也。)一婦患之。臉鼻俱蝕。筋骨作痛。腳面與膝各腫一塊。三月而潰。膿水淋漓。半載不斂。治以前藥。亦愈。(此憑癥也。)一人咽喉腫痛??谏嗌?。先以清咽消毒散(六五)二服。更以玄參升麻湯而愈。(此憑一人咽喉作痛。午后尤甚。以四物加酒炒知母、黃柏、桔梗治之而愈。(此憑癥也。)一人喉閉。服防風通圣散。腫不能咽。此癥惟針乃可。牙關已閉。刺少商出血??诩撮_。以膽礬吹患處。吐痰二碗許。仍投前藥而愈。嘗見此疾畏針不刺。多斃。(此憑癥也。)一人喉閉。腫痛寒熱。脈洪數。此少陰心火。少陽相火。二臟為病。其癥最惡。惟刺患血為上。彼畏針。以涼膈散(二六)服之。藥從鼻出。急乃愿針。則牙關已緊。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出黑血??诩撮_。仍刺喉間。治以前藥。及密鑰匙(四八)吹之頓退。又以人參敗毒散(六四)加芩、連、玄參、牛蒡子四劑而平。

經曰。火郁發之出血。亦發汗之一端。河間曰。治喉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怠。嘗閉不去血。喉風不去痰。以致不救者多矣每治喉咽腫痛?;蛏彾?。以荊防敗毒加芩連。重者用防風通圣散。并效。

一人患此。勞則愈盛。以補中益氣加玄參、酒炒黃柏、知母而愈。(此憑癥也。)一人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服清咽利膈散愈盛。治以理中湯而愈。(此因治不應而更方也。)精要曰。凡癰疽失于治療。致令熱毒沖心。咽嚨口舌生瘡。甚至生紅黑菌。難于治療。

宜琥珀犀角膏。

生犀角屑 真琥珀(研) 辰砂(研) 茯神(去皮木) 酸棗仁(去殼研) 人參 各一錢(研一字)上為細末。入乳缽研勻。煉蜜搜為膏。瓷器盛貯。疾作。每服一彈子大。濃煎麥門冬湯化下。一日連進五服?;蛳确巧⒁越庵?。生犀角屑、玄參、(去蘆)升麻、生黃、赤芍藥、麥門冬、生甘草、當歸(各一兩)、大黃(微炒二兩)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諸哽一百二十四

諸骨哽。用象牙末吹患處。或取犬涎。徐徐咽下。立效。用苧根搗爛。丸如彈子大。

就將所鯁物煎湯化下。

又方。食橄欖。用核為末。含之亦效。

谷麥芒在咽不出。取雞鵝延含之。立消。

誤吞金銀等物。多食諸般肥肉膏滑。自從大便出。

誤吞銅錢。用炭末白湯調服。多食蜜食飴糖。自從大便出。或多食荸薺?;蚝胰?。錢誤吞針。用磁石如棗核大。磨令光。鉆一孔。用線穿。含之。針自口出。

傷損脈法一百二十五

(附破傷風)經云。肝脈轉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轉。因血在脅下。令人嘔逆。

金匱云。寸口脈浮。微而澀。當亡血。若汗出者。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云。金瘡出血太多。脈虛細者生。數實大者死。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斫刺出血不止者。脈來大者。七日死。滑細者生。

從高顛仆。內有瘀血。腹脹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破傷有瘀血在內。脈堅強實則生。虛小弱者死。皆為脈病不相應故也。

一婦臀癰。瘡將愈?;计苽L。發熱搐搦。脈浮數。治以當歸地黃湯。不信。乃服發散敗毒藥。果甚。始信而服之。至數劑而痊。

脈浮數而發表。今用發表而病重。可見脈之浮數。亦有主陰虛者、必兼癥參之為穩。認作陰虛。由臀癰后也。

夫破傷風癥。須分表里。別虛實。不可一概治之。原病式云。破傷中風之由。因瘡熱甚結而榮衛不得宣通。怫熱因之遍體。故多白痂。是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熱甚則生風也。

不已。則表傳于里矣。但有風熱微甚兼化。故殊異耳。

大法。破傷中風。風熱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氣尚平者。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時或惡寒筋暢而播。脈浮數而弦者。宜辛熱治風之藥。開沖結滯而猶傷寒。表熱怫郁。而以麻黃湯。

辛熱發散者同也。凡用辛熱開沖風熱結滯。宜以寒藥佐之則良。免致藥雖中病。而風熱轉甚也。如治傷寒發熱。用麻黃、桂皮、加黃芩、知母、石膏之類足也。若世以甘草、滑石、蔥、豉寒藥發散甚妙。若表不已。漸傷入里。里又未大。甚而脈在肌肉者。宜以退風熱開結滯之寒藥調之?;蛭⒓又物L辛熱亦得。猶傷寒在半表半里。以小柴胡和解之意也。若里熱已甚。而舌強口噤。項背反張。驚搐惕搦。涎唾涸枯。胸腹滿塞。而或便溺秘結?;驎r汗出。脈洪數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風熱郁甚于里。而表熱稍罷。則腠理疏泄。而心火熱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風散結寒藥下之。后以退風熱開郁滯之寒藥調之。而熱退結散。則風自愈矣。凡治此。亦宜按摩導引。及以箸斡開牙關。勿令口噤。使粥藥得下也。

病機云。破傷風者。有因卒暴損傷。風襲之間。傳播經絡。致使寒熱更作。身體反張。

不開。甚者邪氣入臟。有因諸瘡不瘥榮衛俱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邪亦能外入于瘡。為破傷風之疾。有諸瘡不瘥。舉世皆言著灸為上。是為熟瘡。而不知火熱客毒。逐經傳變。不可勝數。微則發熱。甚則生風而搐。或角弓反張??卩淠啃?。亦有破傷不灸。而病此者。因瘡著白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郁結。熱甚則生風也。徐用誠云。此論所因有四。一者因瘡口入風。似屬外因。一者因灸逐熱。似屬不內外因。一者因瘡口閉塞。內熱生風似屬內因也。又云。破傷風癥。古方藥論甚少。豈非以此疾與中風同論。故不另立條目也。唯河間論。與傷寒表里中三法同治。用藥甚詳。其言病因。有因外傷于風。有因灸及內熱所作者。然與中風相似也。但中風之人。尚可淹涎歲月。而破傷風者。犯之多致不救。蓋中風有在經、在臟、在腑之異。獨入臟者最難治。破傷風或始而出血過多?;虔徳玳]合。瘀血停滯。俱是血受病。屬陰五臟之所主。故此風所傷。始雖在表。隨則必傳入里臟。故多死也。此病或瘡口袒露。不避風寒。而有所傷?;虔徔陂]合。密被風邪而及。病已十分安全而忽有此。大抵皆由內氣虛而有郁熱者得之。若內氣不虛而無郁熱者。雖傷而無所害也。

跌仆一百二十六

一人墜馬。兩脅作痛。以復元活血湯二劑頓止。更以小柴胡加當歸、桃仁二劑而安。(此憑癥也。)一老墜馬。腹作痛。以復元通氣散。用童便調進二服少愈。更以四物加柴胡、桃仁、紅花四劑而安。(此憑癥也。)一人跌仆。皮膚不破。兩脅作疼發熱。口干。自汗。須先飲童便一甌。煩渴頓止。隨進復血湯。倍用柴胡、青皮一劑。脹痛悉愈。又劑而安發明經曰。從高墜下。血流于內。不分十二經絡。圣人俱作風中肝血。留于脅下。以中風療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惡血必歸于肝。不問何經之傷。必留于脅下。蓋肝主血故也。痛甚則必自有汗。但人汗出。皆為風癥。諸痛皆屬于肝木一人青腫作痛。以蘿卜汁調梔予末敷之。以四物湯加柴胡、黃芩、天花粉、穿山甲。二劑少愈。更以托里散、健脾藥而愈。(此憑癥也。)

杖瘡血熱作痛一百二十七

胸膈脹滿宜行血。老弱者宜行氣活血。更飲童便酒。腸痛者宜下血。血去多而煩躁者補血。如不應。獨參湯。(四五)瘀肉不潰。或潰而不斂。宜大補氣血。

一人杖瘡。瘀肉不腐。乃大補之。漸腐。更以托里健脾藥而愈。(此憑癥也。)一人風入杖瘡。牙關緊急。以玉真散一服少愈。再服而安。

一官諫南巡受杖。瘀血已散。壞肉不潰。用托里藥稍潰。膿清。此血氣虛也。非大劑參、不能補彼恐腹滿。予強之。飲食稍思。遂加大補。肉潰膿稠而愈。(此憑癥也。)一嘗治。被杖數人。皆先散。其瘀血漸用排膿托里之藥。俱愈。 夫叫號傷氣。忍痛氣血虛明矣。況脾主肌肉。脾氣受傷。飲食必減。血一冰則肌肉不生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

非參、術、歸、 之類培養脾土。則肌肉何由而生。 又須分人虛實。及有無瘀血。蓋打撲墜墮。皮肉不破。肚腹作疼者。必有瘀血在內。宜復元活血湯(三三)攻之。老弱者。加桃仁、紅花、穿山甲。補而行之。 若血去多而或煩躁。此血虛也。宜獨參湯補之。(四五) 有打撲墜墮稍輕。別無瘀血等癥。但只痛不止者。惟和氣血。調經脈。其痛自止。更以養氣血健脾胃。無有不效。 亦有痛傷胃氣作嘔?;虿伙嬍场R运木蛹愚较恪⑸叭?、當歸治之。

若有瘀血。不先消散。而加補劑。則成實實之禍。設無瘀血。妄行攻利。則致虛虛之禍矣。

一人因杖臀膝俱潰。膿瘀未出。時發昏憒。此膿毒內作也。急開之?;钁|愈盛。此虛也八珍湯(十四)一服少可。數服死肉自潰。頓取之。用豬蹄湯洗凈。以神效當歸膏涂貼。再服十全大補湯。兩月而愈。若更投破血之劑。危矣。(此憑癥也。)大抵杖瘡。皆瘀血為患。宜速治療。淺者砭之。深者刺之。更以活血流氣藥治之。內潰之。有腐肉取之。以壯胃生血藥托之。可保無危。 有傷筋骨而作痛者。以沒藥降圣丹治之。若牙關緊急?;蜓撤磸堈?。以玉真散治之。并效。

杖瘡熱血作痛。涼血去瘀血為先。須下雞鳴散之類。 黃柏 生地黃 紫金皮皆要藥。

膏藥 紫金皮 生地黃 黃柏 乳香 沒藥 大黃之類 又方 大黃 黃柏為末。生地汁調敷。干則易。

又方 野苧根嫩者。不拘多少。洗凈。同鹽擂敷。傷重多用鹽。效。

嘗見覆車壓傷者。七人仆地呻吟。一人未蘇。俱令以熱童便灌之。皆得無事。又曾被重傷。瞀悶。良久復蘇。胸滿如筑。氣息不通。隨飲熱童便一碗。胸寬氣利。惟小腹作痛。與復元活血湯(三三)一劑。便血數升許。痛腫悉退。更服養血氣藥而痊。

大凡損傷。不問壯弱。有無瘀血。俱宜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 若脅或作痛。或發熱煩躁。口干喜冷。飲熱童便一甌。勝服他藥。他藥雖亦取效。但有無瘀血。

不能盡識。反致誤人。惟童便不動臟腑。不傷血氣。聞操軍或墜馬傷者。服之亦佳。又凡腫痛。或傷損者。以蔥搗爛熱罨之。尤妙。本草云。蔥治傷損。

一人墜馬傷頭并臂。取蔥搗爛。炒熱罨患處。以熱手熨之。服沒藥降圣丹(百六)而愈。

一人誤傷去小指一節。牙關緊急。腰背反張。人事不知。用玉真散、(百二三)青州白丸(百八)各一服。未應。此亦藥力不能及也。急用蒜搗爛裹患指。以艾灸之。良久覺痛。仍以白丸子一服。及托里散數服而愈。

夫四肢受患。風邪所襲。遏絕經絡者。古人所制淋漬貼 鐮刺等法。正為通經絡。導引

火瘡一百二十八

一人火瘡。驟用涼藥敷貼。更加腹脹不食。予以人參敗毒散。(四六)加木通、山梔。外用柏葉。炒為末。麻油調搽。漸愈。

嘗用煮大汁上浮脂調銀朱。更效。若用涼藥逼火毒入內。多致不救。 湯火瘡以淋了第二次灰渣敷患處。

又方 以臘月豬膽涂黃柏。炙干為末。敷。

熱油湯火傷皮爛肉大痛冷霜散 牡蠣(囗)寒水石(生) 明樸硝 青黛(各一兩) 輕粉(一錢)。摻上新水?;蛴驼{濕則干貼。痛立止。

漆瘡一百二十九

一人漆瘡作嘔。由中氣弱。漆毒侵之。以六君子加砂仁、藿香、酒炒芍藥。彼不為然。

服連翹消毒散。嘔果盛。復邀治。以前藥。外以香油調鐵銹末涂之而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多伦县| 永平县| 祁东县| 临泽县| 读书| 新干县| 巩义市| 怀化市| 墨竹工卡县| 枣强县| 黔东| 微博| 博湖县| 和平区| 山丹县| 界首市| 辽源市| 陆川县| 新安县| 玉环县| 乐至县| 额尔古纳市| 张掖市| 二连浩特市| 太保市| 定陶县| 托里县| 邯郸市| 诸暨市| 加查县| 喀喇沁旗| 合水县| 澄江县| 金堂县| 万年县| 墨脱县| 舞阳县| 阜南县| 紫云|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