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勢急,并宜用加參生化湯,補中寓行,免致血虛之失。其血脫患崩一證,由沖任已傷,氣血未復,或因勞役驚恐,或因惡露未盡,固澀太速,以致停留。一旦復行,然經血大來,當審血氣而辨血色之紅紫,視形色之虛實。如血多紫色有塊,乃當去之敗血也。其少腹必脹滿,按之而痛,止之反能作痛,或致淋瀝,此不可言崩,只服生化湯幾帖自愈。如鮮紅之血大來,乃驚傷心不能生血,怒傷肝不能藏血,勞傷脾不能統血,血不歸經。血臟有傷,當以崩證治之。崩非經病,產婦得之是為重虛,猶不可忽,故宜急治,用荊芷治崩湯。若有血塊痛而形色脫,或有汗,或氣促,宜服加參生化止崩湯以益氣,使陽生而陰血自旺,非十灰散之可止者。如血塊痛止,或產后半月外崩證者,又宜滋榮益氣止崩湯,或升舉大補湯,少佐黃連墜火,寧血歸經,或用《尊生》升舉大補湯亦妙。亦有少腹空痛,不可誤認有瘀,察其下血少而無紫塊者是也。當以崩治,宜重用熟地。若小腹滿痛不已,而脈實大緊數者,此肝經已竭,肝氣隨敗矣,難治。《醫通》有治產后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用千金伏龍肝湯治之。其氣脫短氣似喘一證,因產所下過多,營血暴竭,衛氣不能營運,獨聚于肺,肝腎不接,故令呼吸短促,語言不相接續,有似于喘,實非喘也。夫肺受脾氣散精,生脈而通水道呼吸,所以清肅上下,調和營衛而為平人。若值產后血亡氣窮,浮脫于上,孤陽絕陰,無根將脫之兆,最為危候,惟大進參、附,或可得生。世有妄論痰火實證,反用散氣化痰之方,治之必死。有塊痛者,當用大補回陽生化湯,連二三服。世人多疑參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況同芎、歸、黑姜,不加 、術,萬無有失。要知人生于氣,氣壯則根本固。而臟源者,斂納于下;營運者,強健于中,何有為喘為脹之虞?又有用人參加陳皮監制,則盜泄元氣,反致耗散,只可消導藥中監之耳??肌度珪坟懺?,亦治似喘妙藥也。如無塊痛,當用續氣養榮湯最妙。或倍參補中益氣湯,少佐熟附,助參以治氣脫,攝氣歸元亦可。如氣虛兼寒者,宜大補元煎,或理陰煎主之。其神脫妄言妄見一證,因心肝脾三陰血少而神魂無根據也。然有譫語、鄭聲之分,甚至發狂等證,統歸于妄耳。其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或言日用尋常之事,或如見鬼狀,昏不識人,語言不休,此譫語之謂也。若虛甚而聲轉無力,言語不能接續,有頭無尾,一兩句即止;或重言疊語,說過又說;或如造字出于喉中,若鄭聲之輕怯,此鄭聲之謂。其精氣衰奪,更甚于譫語矣。夫人之心,藏神生血者也,而言乃心之聲,心有血而神存,則言不妄發。肝藏魂藏血者也,目得血而司視,則瞳 而視正。若夫產后氣血暴竭,而心神失守,故言語無倫。肝魂無根據,則瞳 妄見。況心為五臟之主,目乃百脈之官,虛證見于心目,則十二官各失其職可知矣。是以視聽言動,皆成虛妄。當論產期塊痛有無,先后施治,方為得法。若分娩兒下之后,塊痛未止者,宜服寧神生化湯,確知瘀血不行,合失笑散同服。如痛止者,則服寧心定魄茯神湯,連進大補十數劑,生氣養血,安神定志,服至元足,其病始愈矣?;蛞陨匾资斓囟逍幕?,寧君主之官亦可。病家毋求速效,勿信邪祟,若噴以法水,驚以法尺,多致不救。屢治此病,服八珍加炮姜十數劑方效。丹溪云:虛病猶似邪祟也。又云:欲泄其邪,當補其虛。此古人之確論,但人不能體認其意,反言攻補難施。若必攻邪盡方可言補,則誤矣。不特醫家治產后虛證,即高年及虛弱人,妄言妄見等證,亦當如是慎重也。產后間有敗血停積,上干于心,心不受觸,而有妄言妄語,如見鬼神者,此必心下脹悶、煩躁、昏亂,臥起不安。誤作中風,治必殆。
芎歸瀉心湯主之?!夺t通》云:虛則四物湯換生地,加桂心、炮姜、生蒲黃、石菖蒲。實則四烏湯加川連煎成,入龍腦一捻,服后得睡即安。心悸恍惚,語言錯亂,千金遠志湯。如內虛,敗血攻心,狂言亂語者,龍齒清魂散主之。心脾血少,八珍加炮姜。馮氏云:產后陰血暴崩,肝虛火妄之極而發狂者,宜澤蘭、歸、地、牛膝、茯神、遠志、棗仁,加童便主之。若因敗血停積,用調經散,予謂不若生化湯合失笑散。若心血虛,用柏子仁湯,予謂不若寧神定魄茯神湯。余室人沈氏,于康熙癸巳冬至月,患產后神脫之證,為醫人妄用降氣消痰清火方藥,變為痙證,仍不知峻補,猶以風痰為患,驅風化痰。余正奉差大通橋轉運軍糧,幾及百萬,督催歲內全米進倉,不遑歸視,直至病篤。仆人持方來云:服藥罔效,奈何?余閱之,非正治之方,悉促死之藥也。彼時心神瞀亂,又未得親視其證,未敢定方。即大書速用人參救脫六字,令仆持歸。
復慮醫者執產后不宜用人參之見,差人往問,果如所料,且知仍用蘇子降氣下痰。余情不能已,星速馳歸。時已初更,而其氣在呼吸間,已遷出外舍。余急用人參三錢。煎湯調胎產金丹一粒,下咽時許,即復蘇起坐而言矣。其時夜半,奈無參可繼,竊念既已少愈,不妨待旦市服。詎漏絕時,參力已竭,又復脫去,救無及矣。雖日數也,命也,而清痰降火之誤,實有以致之矣。
荊芷治崩湯 治產后血崩,其色鮮紅。
川芎(一錢) 當歸身(四錢) 干姜(二分,炙黑) 荊芥穗(六分,炒黑) 炙草(四分)白芷(五分)棗煎服。(十灰散不用,故不錄方。) 加參生化止崩湯 治產后血塊痛,鮮血崩,形色脫,或汗多,或氣促。
人參(二三錢) 當歸身(四錢) 川芎(二錢) 干姜(炒黑) 炙草(各四分) 白芷荊芥穗(炒黑。各五分)桃仁(十粒,去皮尖)棗二枚,水煎服。
滋榮益氣止崩湯 治產后無塊痛,或半月外崩證。
人參 川芎 黃 (蜜炙。各一錢) 白術(土炒) 生地(各二錢) 當歸(四錢,酒洗)陳皮 黃連 白芷 荊芥(炒) 升麻 炙草(各四分)棗二枚,水煎,入童便溫服。如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大便難,加酒洗蓯蓉一錢。
有氣滯,加木香二分,為末,沖服。有痰,加竹瀝、姜汁、去心貝母??人?,加去皮尖杏仁、桔梗各八分,炒知母七分。驚悸,加柏子仁一錢,炒棗仁一錢。傷飲食,加炒神曲八分,炒麥芽八分。傷肉食,加山楂八分,砂仁五分。身熱,倍加參 ,去黃連。
升舉大補湯 治產后日久,血崩不止,或崩如雞蛋大,或去血片,宜大補脾胃,升舉氣血,少加鎮墜心火之劑,并治老壯婦人崩淋。
人參(二錢) 黃 (一錢,蜜炙) 熟地(二錢) 白術(土炒) 當歸(酒洗。各二三錢)防風(三分) 荊芥(炒黑) 羌活 升麻 白芷 陳皮 黃連(炒) 黃柏(炒褐色) 炙草(各四分)棗二枚,水煎服??谠?,加去心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泄瀉,去黃柏,加澤瀉五分,去心蓮子十粒。有痰,加制半夏一錢。白帶多,加制半夏、制蒼術各一錢。
尊生升舉大補湯 治產后血塊痛止崩證。
人參 當歸 白術(土炒。各二錢) 川芎 麥冬(去心) 黃 (蜜炙。各一錢) 熟地(三錢) 陳皮 炙草 白芷 荊芥穗(炒黑) 升麻 血余灰(各四分)棗二枚,水煎服。汗多,加麻黃根、浮麥。便難,加酒洗蓯蓉一錢。痰,加去心貝母六分??人?,加桔梗、去皮尖杏仁各一錢。不寐驚悸,加炒棗仁、柏子仁各一錢。本方少加黃連三分以墜火,亦妙。
凡遇崩證,有如此等余病,大忌峻利。
千金伏龍肝湯 治勞傷沖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臍腹冷痛,口干食少。
伏龍肝(如彈子大,七枚) 生姜 生地(各一兩五錢) 甘草 艾葉 赤石脂 桂心(各六錢)上七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貞元飲 熟地(七八錢,甚者一二兩) 炙草(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水二鐘,煎八分,溫服。此方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常人但知為氣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無根,虧損肝腎,此子午不交,氣脫證也。猶為婦人血海常虧者最多此證,宜急用此飲以濟之緩之,可稱神劑。凡診此證,脈必微細無神,若微而兼緊,猶為可畏。倘庸眾不知,妄云痰逆氣滯,用牛黃、蘇合,及青、陳、枳殼破氣等劑,則速其危矣。如兼嘔惡,或惡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氣虛脈微至極者,急加人參隨宜。如肝腎陰虛,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錢。
續氣養榮湯 治產后氣短促,問無塊痛,宜用此方。
人參(二三錢) 熟地(二錢) 當歸(四錢,酒洗) 川芎(一二錢) 黃 (蜜炙) 白術(土炒。各一錢) 陳皮 干姜(炙黑) 炙草(各四分)棗二枚,水煎服。如手足冷,加熟附三五分。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麥一撮。
渴,加去心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大便不通,加酒洗蓯蓉二錢,芝麻一撮。傷食或面,加炒神曲一錢,炒麥芽五分。傷肉食,加山楂五個或五分,砂仁五分。
一方無熟地黃。
寧神生化湯 治產后塊痛不止,妄言妄見,未可用 術者。
人參(二錢) 當歸(三錢,酒洗) 干姜(炙黑) 炙草(各四分) 茯神 柏子仁 川芎(各一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益智仁(八分) 陳皮(三分)棗二枚,龍眼肉五個,水煎服。瘀血不行,合失笑散。
寧心定魄茯神湯 治產后塊痛已止,妄言妄見證。
人參 當歸(酒洗) 熟地(各二錢) 川芎 黃 (蜜炙) 白術(土炒) 棗仁(炒,去殼) 柏子仁 茯神 益智仁 麥冬(去心。各一錢) 陳皮(三分) 五味子(十粒,碎) 炙草(四分)棗二枚,建蓮肉去心八枚,桂圓肉八分,水煎服。
芎歸瀉心湯 治積血上干于心,脹悶昏亂,起臥不安,以致妄言妄語,如見鬼神。
歸梢(酒洗) 川芎 延胡索 蒲黃 牡丹皮(各一錢) 桂心(七分)水煎,另研五靈脂末一錢,食后調服。
千金遠志湯 治產后心悸恍惚,語言錯亂。
人參 當歸 遠志肉(甘草水泡。去骨) 芍藥(炒) 麥冬(去心) 桂心 炙草(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大棗四枚,生姜三片,水煎服。心胸逆氣,加制半夏五七枚。
龍齒清魂散 治心虛挾血,振悸不寧,產后敗血沖心,笑哭如狂。
人參 龍齒(醋 ) 遠志(甘草水泡,去骨) 歸身(各五錢) 茯神 麥冬(去心) 桂心炙草(各三錢) 延胡索(一兩) 細辛(一錢五分)為散,每服四五錢,姜三片,紅棗一枚,水煎調服。此即平補鎮心丹,去棗仁、柏仁、菖蒲、生地、山藥、五味、朱砂,加延胡、細辛、甘草。
加參生化湯 (見本卷暈厥門。) 生化湯 (見本卷生化湯論后。) 大補回陽生化湯 (見本卷暈厥門,附加參生化湯下。) 大補元煎 (見本卷惡露不止門。) 理陰煎 (見上卷惡阻門。) 失笑散 (見中卷胞衣不下門。) 四物湯 (見上卷安胎門。) 補中益氣湯 八珍湯 四烏湯 (俱見上卷諸痛門。)
惡露不止論
產后惡露不止,非如崩證暴下之多也。由于產時傷其經血,虛損不足,不能收攝,或惡血不盡,則好血難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漸成虛勞。當大補氣血,使舊血得行,新血得生。不可輕用固澀之劑,致敗血聚為 瘕,反成終身之害。十全大補湯主之。如小腹刺痛者,蒲索四物湯主之。如產后月余,經血淋瀝不止,宜用升陷固血湯。《全書》云:因血熱者,宜保陰煎、清化飲。
因傷沖任之絡而不止者,固陰煎加減用之。若肝脾氣虛,不能收攝而血不止者,宜壽脾煎。若氣血俱虛,而淡血津津不已者,宜大補元煎。若怒火傷肝,而血不藏者,宜薛氏加味四物湯。若風熱在肝,而血下泄者,宜一味防風散。以上諸治法,與《濟陰綱目》理同。血崩門亦可參看通治。
蒲索四物湯 治產后惡露不止。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八分) 熟地黃(二錢) 白芍(酒炒) 延胡索(醋炒。各一錢)蒲黃(七分,炒) 干姜(五分,炒黑)產后忌芍藥,而此方用之,審惡露不止四字,則產日已久矣,故不忌也。
升陷固血湯 治產后月余,經血不止,陷下者舉之。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芷 升麻 血余灰(各一錢)水煎服。
保陰煎 治一切陰虛內熱動血等證。
生地 熟地 芍藥(各二錢) 山藥 川續斷 黃芩 黃柏(各一錢五分) 生草(一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服。如小水多熱,或兼怒火動血者,加焦梔子一二錢。如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如肺熱多汗者,加去心麥冬、炒棗仁。如血熱甚者,加酒炒黃連一錢五分。如血虛血滯,筋骨腫痛者,加當歸二三錢。如氣滯而痛,去熟地,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屬。如血脫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錢,或烏梅一二個,或百藥煎一二錢,醋炒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氣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藥。如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錢。此方芩、連、梔、柏等類,當于產后日久,方可用之。
清化飲 治婦人產后,因火發熱,及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證。此方清涼,產后日久方可用之。
芍藥 麥冬(去心。各二錢) 丹皮 茯苓 生地(各二三錢) 石斛(一錢)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覺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錢五分。熱甚而渴,或頭痛者,加 石膏一二錢。下熱便澀者,加木通一二錢,或炒黃柏、炒梔子皆可隨證用之。如兼外邪發熱,加柴胡一二錢。
以上保陰、清化二方,蓋因產家或過慎太暖,或因年力方壯而飲食藥餌大補過度,致火動病熱,下血日久不止。此產后間有之實證,故錄是方以備用。
固陰煎 治陰虛滑泄,帶濁淋遺,及因虛不固,此方專主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