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戊部 去形界保獨立(2)

第六,不得為學者:天之生人,予以耳目心思之靈,即皆予以通力合作之任。學問者,所以廣人才識,增人見聞,內以養身,外以用世,人人不可缺者也。婦女之需學,比男子為尤甚;蓋生人之始本于胎教,成于母訓為多。女不知學,則性情不能陶冶,胸襟不能開拓,以故嫉妒褊狹,乖戾愚蠢,鐘于性情,扇于風俗,成為教訓,而欲人種改良,太平可致,猶卻行而求及前也。且人求獨立,非學不成。無專門之學,何以自營而養生;無普通之學,何以通力而濟眾;無與男子平等之學,何以成名譽而合大群,何以充職業而任師長。故為人類自立計,女不可無學;為人種改良計,女尤不可不學。今中國舊俗,婦女皆禁為學。一則賤女之風,以女子僅為一家之私人,故以無才為德;一則男女既別,不能出于學校以求師。相習成風,故舉國女子殆皆不學。甚至士夫世家,禮法森然,文采有曜,而叩其女學,則花貌蓬心,瞢無所識,蓋皆以候補奴隸,無事深求也。故一家之中,男子則文學彬彬,婦女則鹿豕蠢蠢,雖被服相近,有同異類。夫人之愛其女子及其姊妹,情親已甚,豈可骨肉之間坐為異類哉!而習俗既成,竟不之怪。夫強異類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齊家,豈非怪謬!茍非嚴威,即為強忍;故無論如何學道之人、名士之家,一及家庭,即有難言之隱及不可處之事,豈非婦女不學,強集異類,有以致然哉!詩言“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父母其順矣乎,鄙意此為空言則有之,若其實事,普天之下,孝友之家,必無此境。其外無詬誶者,皆張公藝之百忍耳,安有合無數不學之人于一室,各用其偏陿嫉妒之私而能和樂者哉!中國名士之家,間有習禮明詩者,然吟風弄月,何足言學。若其湛深經史,通達專門,閨秀之中,古今罕聞,是率二萬萬人有用之才而置之無用之地,彌天憾事,孰有過此!況當世界競爭優勝劣敗之時,豈可坐棄人才哉!況婦女之中,奇才甚伙,且性靜質沈,尤善深思;以之為專門之業,制器尚象,利用前民,其功大矣。今歐美升平,女子雖得入學,然皆達于笄年,即已輟業。且女自異常小學以外,富貴家女,亦不過學法國語,學琴,學畫,即可見貴。其日握一卷者,率皆小說游戲之書,無關大道者。其女子中以著書自立、專學致精者,實罕聞焉。則女智尚未開,女學尚未成也,蓋皆女權不足故也,足則女學必興矣。

第七,不得自立:凡人皆天生,不論男女,人人皆有天與之體,即有自立之權,上隸于天,人盡平等,無形體之異也。其有交合,亦皆平等,如兩國之交,若有一強一弱,或附屬之,或統攝之,即失自立之權,或如半主之國,或如藩屬之國,奴隸之人矣。女子與男子,同為天民,同隸于天,其有親交好合,不過若朋友之平交者爾;雖極歡愛,而其各為一身,各有自立自主自由之人權則一也。乃因太古挾強凌弱之余孽,女子體少短弱,托庇于強男之宇下;或因強暴搶掠,劫挾其相從,于是積而成俗,女子常耗于男子之家,遂失其自立之人權:一曰不得立門戶,二曰不得存姓名,三曰不得顧私親。何謂不得立門戶也?其與男子之牉合也,則曰“適”,曰“歸”,曰“嫁”,創其義曰“夫為妻綱”,女子乃至以一身從之,名其義曰“出嫁從夫”,以為至德,失自立之人權,悖平等之公理甚矣!今美國號稱平等,而女子從夫之俗如故。一嫁則永歸夫家,惟夫所之焉,夫貴則從而貴,夫賤則從而賤,蓋為官為長皆無婦人,故不得不從男子也,諺所謂“嫁雞從雞,嫁狗從狗”焉。何謂不得存姓名也?中國雖為抑女,猶得存其姓名,尚存自立自主之義。歐美則婦女一嫁,即改姓從夫,本身之姓名永不得自立于大地之上,與強國滅人國土而自有之無異。夫名與身孰大乎?人所以光躍于千萬年,震動于千萬里,皆以名存故也,故志士舍身而殉名,以名重于身也。齊景為國君而名不稱,伯夷餓死而百世稱之,孔子曰“疾沒世而名不稱”。今乃奪人姓名,其悖公理而爭天權,尤莫甚焉!此惟唐宋君主專制之威,乃間有奪人之宗而賜姓者,而歐美之男子,乃人人盡奪婦女之姓字,——今世所誦稱之羅蘭,實其夫姓名也。——此其與君主之專制間有奪姓者尤過之。孔子之著《春秋》也,于魯女曰伯姬,曰季姬,于夫人曰成風,曰齊姜,明著其姓字,何嘗如歐美從夫之姓,亦何有以夫姓冠其本姓,如近世之陳女配李姓即稱為李陳氏者哉!此孔子立女子之平等自立之大義也,而何可背之哉!若從夫之后,幾不得自為人,甚至夫得而笞掠之,得而鬻責之,幾若一嫁之后幾與奴同。即以奴論,美國猶因賣奴而傾國大戰以爭之,乃以男女平等之故而屈抑之,至不得與美之奴等,何其悖哉!何謂不得顧私親也?自為人婦之后,舍己之祖父母而專事夫之祖父母,舍己之祭祀而專奉夫之祭祀。父母有病,夫之父母有病;則不得視父母之病焉,時節已當祭祀父母,夫當祭祀祖父母,則祭祀夫之祖父母而己之父母不得祭焉;己身有父母之喪,夫有父母之喪,則己之父母之喪不得事而事夫之父母之喪焉;己身有兄弟伯叔之疾與喪,夫有兄弟伯叔之疾與喪,則舍己之兄弟伯叔之疾與喪而視夫之兄弟伯叔之疾與喪焉;凡此抑慈舍痛,舍己為人,皆奪自立之人權,悖平等之公理者也。其甚者乃至立“夫死從子”之義。夫幼而從父,則少之時養育之劬勞,教訓之義方,不得不然也;若子者,乃其所生,以尊言則過之,以恩言則育之,何事從之哉?不過以形體微異,一律揚彼而抑此耳。何罪何辜,以形體之微異而終身屈抑,服從于人,乃至垂老無自由之一日,是尤何義耶!其奪人自立之權,未有過此。《禮運》記孔子之立大同制也,曰“女有歸”。“歸”者,巋然獨立之象,所以存其自立之權也。

第八,不得自由:人人有天授之體,即人人有天授自由之權。故凡為人者,學向可以自學,言語可以自發,游觀可以自如,宴餉可以自樂,出入可以自行,交合可以自主,此人人公有之權利也。禁人者,謂之奪人權、背天理矣。今歐美女子于學問、言語、宴會、觀游、擇嫁、離異略可以自由矣,其它尚不列也。若亞洲諸國,則皆縛束而禁制之,雖其程度有高下,而其為禁制則一也。

不得自由之事,莫過于強行牉合,夫夫婦為終身之好,其道至難,少有不合,即為終身之憾,無可改悔。父母雖極愛子女,然形質既殊,則愛惡亦異,故往往有父母所好而為子女所惡者,父母所惡而為子女所好者。即以職業而論,高名則莫如士吏,好實業者則莫如為農商,而子女與父母往往交異其性者。其它狀貌、文采、技藝、事為,皆人各有好,萬不可強同。若使子女必與父母同,則天下之執業者,一家一族必無異業、必無異情矣,而如其萬無此理何?既非所好而強合之,則將有終身抱恨者矣。況父母本自異性,或父好貴而母好富,父好文而母好質。又孰從而定其深得子女之性乎?又況少無父母而養于伯叔父、母、兄、嫂,或養于庶母、繼母、舅母、從母主之,如是者十居其三四也。其親少遠,則體貼之愛心亦微,或嫌怨甚深而踐踏之微意有在,則所適非夫,更有不可言者。吾見有卿士之后誤嫁一賊,至牽連而為鄉人所不齒,女子遂因以自縊。又吾從伯天民公,文采風流,倜儻俊杰,嘗從左文襄軍幕于新疆,官至知府。遺孤女曰拾翠,遂養于中丞公家,聰明嫻令,從予問學,通算明詩。吾家當時簪笏相接,族叔父則“阿大中郎”,群從則“封胡羯末”,蓋習見裙屐之風。誤適一鄉曲富人,織機之子,不及數月,含恨而死。又見有貪利聘金而嫁與游美國者,夫未歸而空嫁,乃至終身未見其夫而夫死者。若夫以良家女貪重金而賣為人妾,又誤落無賴之手,展轉鬻賣而墮落為妓,流離遠方,無親可依,飲酖吞金而死或抱恨而死者,里巷相觸,舉目皆是,百千萬億不可勝道也。隨令人人征之見聞,無不流涕者,但為一人作傳奇,已可盈滿卷帙,況中國之大,而又亞洲、印度、波斯、土耳其之眾耶!女子既全無自主之權,又無文學、技藝、知識,一切聽他人之播弄,其慘劇豈復可言哉!且其許嫁之道,更有異者,夫人才行、學藝乃至體貌,皆年已長成乃可考見,若在童幼,則雖王沖管輅亦難盡知。而吾粵定婚,多在童幼,甚至有兩父相厚,悖國律而指腹為婚,茍年過十四五而不字,則父母恐無人娶之,更有不擇而妄適人者矣。其為大害,不可盡言;一則人有幼年明慧,孝謹而長大昏愚縱浪者,更有橫逆顛狂之性幼少未露者,其或少有父母之教而粗知義方,后喪父兄而賭飲嫖吹任性蕩產者。吾鄉有日劫竊其婦之首飾,不得則威挾而力奪之,其終則賣其妻以供一博者矣。又有幼年美秀而長大丑惡,又有幼年強健而長大被疾,至肢體殘缺或肺癆就死者,即吾伯姊亦以此終身長寡矣。又有幼年家富而長大中落者,甚至夫家田園皆盡,幾于行乞,而女家富貴日盈,文采日盛,以此而嫁為賣菜傭乞丐婦者,不嫁則不義,嫁則何以為生,以此抱憾致死者又不知千萬也。即吾鄉族中,有富家女來嫁而夫家中落者,胼手胝足,茹苦含辛,一切自母家持饋而來,執薪手炭而自炊,其苦不堪,而其夫不肖,日事煙賭,簪釧拔盡,笞楚迫求,索母千金,夫應手立盡,卒乃以盜下獄,而妻恚憤致死,殊可慘焉。其所適得人,千百無一,而夫也不良,或家道中落,則家家皆是。觸目可傷,削竹難盡,沉沉苦海,誰共百年,渺渺孽緣,空勞雙宿。愁思遍地,怨氣沖天,父母雖愛不能救,才德雖美不能補,誰造恨天,貽此咎害!若夫天年不遂,人事之常,而節義過激,莫不守貞,茹苦終身,獨居畢世,有不往守者,人議鬼責,舉世不容。夫夫妻之義,以牉合而定,未之成親,未之見面,安得代守終身乎!禮于嫁未廟見尚歸葬女士之黨,況未嫁乎!身背父母,而為不識之人終身服義,既背孔子之經,又苦生人之道。而迂儒不通人道生生之理,但悅其行義之高,相與輔翼激張之以成風俗,豈不謬哉!吾鄉又有“代清”之名,生平未嘗字人,聞有某童死,亦未嘗識之,愿以為死夫而為守終身,代事舅姑,此其背義非道,尤為怪矣。更有童養媳者,貧家多行之,欲省婚娶之費也。年僅數歲,即依他人,惡姑不慈,待如奴婢,酷不能忍,輒復自盡。若夫之不良,長大變異,前智后愚,前健后疾,前富后貧,此固與幼年字人者相同而尤慘矣。凡若此者,皆愚儒因男強女弱之舊俗而誤緣飾美義,曰“烈女不事二夫”。考孔子之世亦多出妻,而韓非子稱“太公老婦之出夫也”,則古者夫婦不合,輒自離異,夫無河東獅吼之患,妻無中庭相哭之憂,得人道自立之宜,無終身相纏之苦。乃俗儒妄為陳義之高,至女子皆為終身之守,雖遇盜賊狂狡,既已誤嫁,飲恨終天,無自援救。遂使夫也不良,得肆終風之暴;而女子懷恨,竟為終身之忱,救之無可救,哀之無可哀。于是諺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今果然矣,豈不哀哉!同是人也,豈可使萬百億千女子所適非人,抱痛銜恨如此!然豈徒不得自立自由而已哉,更有為囚、為刑、為奴、為私、為玩具四者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蚌埠市| 南木林县| 怀集县| 宁夏| 长宁县| 沾益县| 新民市| 郁南县| 读书| 藁城市| 海林市| 河北区| 崇文区| 东丰县| 高青县| 星子县| 营口市| 大兴区| 马龙县| 万载县| 化隆| 石台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夏市| 贡嘎县| 抚顺市| 新津县| 黄大仙区| 阳江市| 历史| 邳州市| 合作市| 靖远县| 渭南市| 林甸县| 乌兰察布市| 聂拉木县| 松溪县| 景东|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