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赤瘡,濕癢、黃水不止,宜敷漏蘆散方漏蘆 當歸(銼、炒) 黃柏(銼) 黃連(去須) 麝香(別研。各一分) 膩粉(二分,研入) 五倍子(一兩,燒令煙盡)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用時先暖鹽漿水洗瘡令凈,拭干,以生油調,稀稠得所,涂于瘡上。如已干處,即不再涂。余濕赤處即更涂之,以干瘥為度,涂藥后未得洗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風瘡,及身上或如麻豆多癢,吳茱萸散方吳茱萸 鴿糞(各微炒) 赤小豆 薰黃(研入) 白礬(飛。各半兩) 葶藶子(微炒) 皂角(燒灰) 藜蘆(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旋調涂瘡上,以瘥為度。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卒生惡瘡。胡粉散方胡粉(炒,令黃色) 黃連(末,各一兩) 水銀(一分,入少水并胡粉研,令星盡)上件藥都研令勻,以豬脂調涂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熱痛。黃柏散方黃柏(銼) 黃連(去須。各一兩) 水銀(半兩) 苦參(三兩,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豬脂和,攪乳入,研水銀星盡。每使先用泔清洗瘡令凈,拭干敷之,日三上效。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累醫未效,宜用此方貼之。
吳茱萸(半兩,濃炒) 川大黃 龍膽(去蘆頭。各一兩) 膩粉 麝香(細研。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涂,日二用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及身體生瘡,久不瘥,瘙癢。殺蟲蕪荑散方蕪荑(三分) 葶藶(各炒) 白礬(燒令汁盡。各一兩) 吳茱萸(半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涂,日二用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皮膚赤 瘙癢。雄黃散方雄黃(三分,細研) 白礬(燒令汁盡) 莽草(各半兩) 井鹽(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涂,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久不瘥。胡粉膏方胡粉 水銀(與胡粉相和,點少許水,研星盡) 白松脂(各一兩) 豬脂(二兩)上件藥先將松脂、豬脂入鐺中,煎成膏,以綿濾過,入水銀、胡粉攪令勻,日二涂之瘥。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皆生熱瘡。黃連散方黃連(去須) 黃柏(銼) 胡粉 水銀(與胡粉拌和,點水少許,研令星盡。各一兩) 苦參(二兩,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水銀、胡粉研勻。如瘡在面上,以面脂和涂之;如在頭及身上,以生油和涂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久不瘥,宜用洗浴苦參湯方苦參 王不留行(各三兩) 地榆 獨活 艾葉 黃連(去須。各半兩) 竹葉(二兩)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三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看冷暖洗浴瘡上。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出黃膿水。宜用洗浴黃連湯方黃連(去須) 甘草(各二兩) 苦參(五兩) 柳枝并葉(一握)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三兩,以水五升,煮至三升,去滓,看冷熱洗浴即愈。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黃水出。黃連散方黃連(一兩,去須) 胡粉 甘草(銼。各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臘月豬脂和如膏,涂于故帛上貼,日二換之。
《圣惠》又方豆豉(一合,炒令焦) 黃柏(一兩,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先以熱灰汁洗瘡令凈,拭干敷之。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黑豆散方黑豆 大麻仁(各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著竹筒內,橫插熱灰火中,以銅器承受,當有汁出,收之,令汁盡,便涂瘡即愈。
《圣惠》又方上用膩粉,以蔥汁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菟絲子二兩,搗令碎,水五升煎取三升,去滓,看冷暖洗。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赤腫 痛,宜用此洗浴方。
上以地榆八兩細銼,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滓,適寒溫洗浴瘡,日三上效。
《圣惠》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肉突出方。
上取烏梅肉微炒,搗、羅為末,敷瘡上效。
《嬰孺》治小兒身上惡瘡方。
上以馬骨屑燒灰敷之,若豬脂和敷之。
《嬰孺》治小兒面瘡方。
上用茱萸葉,以東流水煮,浴兒。
《嬰孺》治小兒身面卒生惡瘡方。
上用蜣螂燒灰,豬脂和敷之。
《嬰孺》又方上以雞子殼燒灰,豬脂和敷之。
《嬰孺》又方上以蘇枋末研勻敷之,燥則豬脂和涂之。
《嬰孺》又方上取筍汁洗。
《嬰孺》治小兒身頭悉生瘡方。
上以地榆白皮炒燥為末,酒調涂,綿覆瘡上,蟲出愈。
《嬰孺》治小兒胃氣不調,面目身體發瘡,大便難。乳胃丸方大黃(十分) 細辛(一分) 皂角(炙) 桂心 濃樸(炙) 秦椒 杏仁(去皮) 黃芩 葶藶(炒。各二分)當歸(三分)上為末,蜜丸小豆大,飲下二丸,不知加之。
《嬰孺》治小兒逆嘔胃痹,胸脅下滿,不思食,面目身體有瘡,大便難。大黃乳胃丸方大黃(十分) 細辛(六分) 蜀椒 皂角(炙) 干姜 濃樸(炙) 桂心 秦椒 吳茱萸 杏仁(去皮炒,別研入。各二分)上為末,蜜丸小豆大,先食飲下三丸,不知加之。
《嬰孺》治少小胃氣不和,身體面目生瘡。調氣丸方枳實(炙) 大黃 黃連 木蘭皮(各五分)上為末,蜜丸小豆大,三歲兒飲下三丸,量大小加之。
《惠眼觀證》三白散 治頭面生瘡方。
南粉 滑石 白藥子(等分)上為末,用生油調涂之。
《劉氏家傳》小兒面瘡方。
上取羊脛骨髓調膩粉,涂立效,屢用極驗。
《劉氏家傳》小兒頭面生瘡方淡豆豉(一兩,燒存性,末之) 膩粉(挑,二錢)上先以地灰汁洗瘡,后用此藥摻。如瘡干,卻用生油調,貼三、五次效。
《莊氏家傳》小兒頭面身上生赤肥瘡,并或如魚子等,抓破后清水出方。
上桑白皮燒灰如炭,灰干擦之,自較。
《莊氏家傳》治小兒頭面熱瘡并疥癬方。
黃連 寒水石 定粉(各一兩) 黃柏(二兩)上四物搗為末,用生油調涂之。
《吉氏家傳》治五年十年面上瘡方。
豉心 白礬 膩粉(等分)上件為末,油調涂瘥。
《吉氏家傳》豆豉散 治小兒頭面生瘡,肥黃不干,瘡膿及別肉赤,成瘡者方。
豆豉 肥珠(和子。各半兩)上二味,瓦上燒存性,為末,黃丹一錢,輕粉半錢研勻,先用蔥湯洗瘡,絹帛拭干,次生油調敷。
《吉氏家傳》又方梧桐葉(焙干為末) 輕粉(少許)上研勻,先用蔥湯洗瘡,拭干,生油調敷。
風瘙癮疹第六
《巢氏病源》小兒風疹癮疹候∶小兒因汗解脫衣裳,風入腠理,與血氣相搏,結聚起,相連成癮疹。風氣止在腠理浮淺,其熱微,故不腫不痛,但成癮疹瘙癢耳。
《顱囟經》治孩子胎中受風,長后或滿身生瘡,痱癢如疥癆,或如饑飽癢瘡方。
蔥白 硝 臭黃 硫黃(各等分)上用油半兩,燒令熱,下少許蠟,先剝蔥白三莖細切,待油熱即潑蔥上,細研,續下硫黃、臭黃、硝,更研之旋涂。
《千金》治小兒風瘙癮疹方。
蒴 防風 羊桃 石南 秦椒 升麻 苦參 茵芋 芫花 蒺藜 蛇床子 枳實(炒) 礬石(各一兩)上十三味 咀,以漿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內礬,令小沸浴之。
《千金》又方上以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漏瘡多年不瘥,搗末敷之。亦主骨疽、癲疾、瘰 絕妙。
《千金》澤蘭湯 主丹及癮疹入腹殺人方。
澤蘭 芎 附子(炮,去皮臍) 茵芋 本 莽草 細辛(各十二銖)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先服此湯,然后作余治。
《千金》治小兒患癮疹入腹,體腫強而舌干方。
上以蕪菁子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又方上以車前子作末,粉之良。
《千金》又方上以蠶沙二升,水二升煮,去滓,洗之良。
《千金》又方上以鹽湯洗了,以蓼子 敷之。
《千金翼》治小兒癮疹方。
上用巴豆五七枚,去心皮,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綿內湯中,拭病上,隨手滅,神良。
《千金翼》治小兒風疹癮疹方。
蒴 防風 羊桃根 石南 茵芋 茺蔚 礬石 蒺藜(各一兩)上八味切,以酢漿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內礬石煎令小沸,溫浴之。(《千金》有秦椒、苦參、蛇床、枳實、升麻為十三味。)《千金翼》又方上用吳茱萸一升,以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拭上。
《外臺》∶《廣濟》療小兒壯熱癮疹,已服湯丸不消,宜服竹瀝湯方∶淡竹瀝(一升二合) 葛根汁(五合) 牛黃(三顆,豆粒大,研)上三味相和與兒服,一歲至五、六歲一合至三合、五合,再服以意增減之。
《子母秘錄》治小兒風疹不止方。
上以白礬十二分,暖熱酒投化,用馬尾 酒涂之。
《子母秘錄》小兒風瘡久不瘥方。
上燒菰蒲節末,以敷上。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麻黃散方麻黃(去根節) 川升麻 葛根(銼。各一兩) 射干 雞舌香 甘草(炙,銼。各半兩) 石膏(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壯熱心躁。犀角散方犀角(屑)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白蒺藜(炒去刺) 甘草(炙微赤,銼。各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黃 散方黃 (銼) 黃芩(各三分) 白蘚皮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防風(去蘆頭) 枳殼(麩炒微黃。各一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癢痛不止。枳實丸方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甘菊花 防風(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白蒺藜(微炒,去刺) 浮萍(干者。各半兩) 蛇床子 天雄(炮裂,去皮臍) 漏蘆 白薇(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心膈煩悶。茵芋湯方茵芋 防風 附子 牡蠣 莽草(各半兩)上件藥細銼和丸,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看冷暖洗浴,避風。
《圣惠》又方鹽(二合) 黃蘆 蒴 (各三兩) 柳樹空中屑(二分)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三兩,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看冷暖洗浴,避風。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皮膚腫,宜用此方。
石南葉(二兩) 川椒(半兩)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硝石、白礬末各半兩,攪令勻,以綿浸涂腫處,干即更涂之。
《圣惠》又方景天草(三兩) 藍葉(五兩)上件藥搗,絞取汁涂于腫處,以熱手摩之,日三、兩度用之。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心中悶亂方。
上以川芒硝二兩,清酒三大盞,煎至二盞放溫,洗兒癢處后,燥復洗之,癢瘥乃止,避風。
《圣惠》治小兒風瘙癮疹方。
上以虎脂摩之即愈。《嬰孺》云∶無虎脂,虎肉亦佳。
《嬰孺》治小兒諸風及熱氣,渾身癮疹。赤膏子方白蘞(一分) 黃連 芍藥 黃柏(各二分)上為末,以豬脂和如泥,日三上。若得病三日涂三日,五日涂五日,多亦然。
《嬰孺》治小兒癮疹浴湯方。
莽草 防風 附子 牡蠣( 赤,各二兩)上以水五升,煮三沸,浴兒愈。量兒加水藥。
《嬰孺》治小兒體起風疹及腫。枳實膏方枳實(四分,炙) 茺蔚子 防己(各五分) 升麻(六分) 竹葉(切,七合) 石膏(二兩,末) 芒硝(十二分)上以麻油一升四合,煎四五沸,去滓,敷瘡上。
張渙防風湯方 癮疹、瘡疥皆宜服之。
防風 鼠粘子 荊芥穗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 甘草(炙) 天麻(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姜、薄荷各少許,煎五分,去滓溫服。
張渙麝香犀角丹方 癮疹不瘥,甚者如癩,服之神驗。
天麻 白附子 白僵蠶(炒) 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干。各半兩) 犀角(屑,一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朱砂(一兩,細研水飛) 腦麝(各一錢。細研)上件都拌勻,煉蜜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金銀、薄荷下。
張渙二圣散方 治癮疹、肌肉青黑。
胡粉 苦參(各一兩)每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兼涂患處。
《嬰童寶鑒》治小兒身上生小瘡癢藥方。
宣連 防己(各一兩) 蕪荑(半兩) 膩粉(一分)上件研勻,先浴瘡子,拭干,生油調敷。
《吉氏家傳》風瘡∶治小兒身上如麻子,或如豆大,亂生多癢,是風瘡也,宜此方。
烏蛇(去鱗,炙) 黃 麻黃(去節) 防風(以上各一分) 枳殼(一片,炙) 樸硝(三分) 桂心(半分)上以水五合,煎二合,方下樸硝,一歲兒漸漸與服盡。
長沙醫者王兌千金散 治小兒、大人脾肺風血妄行腠理,發為癮疹,積久不瘥,時發心腹疼痛,渾身頑麻,手足拘攣,或心膈癢悶,痰噦嘔逆,吃食減少,頭疼目暈,一發遍身,搔之隨手癮起,煩躁燥癢,萬治不效者,宜服此方。
成塊赤土(一名羊肝石,取膩者細研如面,其有砂石者不可用。)上一味,每用冷酒調下一錢,一日三服,無有不瘥,發盛煩躁者,更用后藥涂之。
又敷藥方護火草(景天是大葉,有人家盆種以慎火) 生姜(和皮不洗泥土)上等分爛研,量多少旋入鹽,合研和勻涂之。如遍身患,只揀癮疹大處涂之,應手消散,余處自沒,若能遍涂尤妙。
長沙醫者劉之才傳治小兒風瘙癮疹。芒硝散方土朱(二兩) 樸硝(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一平錢,用生薄荷細研,次用冷水調,蜜水下,不拘時候。
《千金》灸法∶小兒、大人舉體痛癢如蟲齒,癢而搔之,皮便脫落作瘡,灸曲池二穴,隨手壯發即灸之,神良。
疥第七
《巢氏病源》小兒疥候∶疥瘡多生手足間,漸染生至于身體,癢有膿汁。按《九蟲論》云∶蟯蟲多所變化,亦變作疥。其瘡里有細蟲,甚難見。小兒多因乳養之人病疥而染著小兒也。
《本草》傳一切瘡疥癬、殺一切蟲方。
油(一合) 雞子 芒硝(一兩)上攪服之,少時即瀉,治熱毒甚良。
《千金》治小兒頭面瘡疥方。
上以麻子五升末之,以水和,絞取汁,與蜜和敷之,若有白犬膽敷之大佳。
《千金》治小兒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