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萬氏痘麻(7)
- 幼幼集成
- 佚名
- 4969字
- 2015-12-26 18:09:11
痘到收時膿自干,封藏收斂殼團樂。莫教腐爛和皮脫,此個還將倒陷看。
痘瘡成膿之后,結為螺靨,此毒從外解;若不能結痂,反成腐爛,和皮脫去,此倒陷毒瓦斯入內也。
但逢倒陷毒深潛,復腫翻生始不嫌。頭面腫消空未補,剝膚災近易先占。
凡痘倒陷,系中氣不足,急用溫中托里湯托之。服藥后,破者復加腫灌,無痘處又復出一層,謂之補空,俗云翻生痘是也。此正氣不虧,邪氣不留,雖過期延日,不為害也。如頭面不腫,空處不補,即易所謂剝床,以膚切近災矣,安可為哉!靨時自利忽然侵,順逆中間仔細尋。膿血痂皮為順候,不分水谷定歸陰。
收靨之時,忽然瀉痢,若膿血痂皮之物,此脾強腎弱為順候,痢盡自愈,不可強治;若不分水谷,此腎強脾弱為逆候,用炒米湯送豆蔻丸,痢止則吉,不止則兇,豆蔻丸方見前。
過期不靨事蹺蹊,臭爛渾身靨不齊。粘席粘衣何所治?白龍敗草指群迷。
凡痘成膿之后,過期不靨,渾身潰爛,以致粘席粘衣,用白龍散、敗草散襯貼鋪床最佳。
收靨遲延須急治,勞君察證毋拘執。縱意違師徒自傷,臨危施濟終難及。
凡痘當靨不靨,須要詳審,不可忽略。如冬寒之時,蓋覆少薄,被寒風郁遏不能靨者,宜桂枝解毒湯疏解之。
如夏月衣被太濃,熱氣熏蒸不能靨者,宜去其衣被,少令清涼,用甘露解毒湯清之。
倘一向大便秘結,里熱太甚,不能靨者,宜當歸解毒湯微利之,膽導法尤妙。
如泄瀉氣虛不能靨者,此只收靨不齊,欲呼坐漿干也,不須妄治。如元氣素弱,以致難靨,宜參歸化毒湯解之。
膿水將干結靨時,休教愚昧失支持。不知禁忌多翻變,卻是為山一簣辭。
世俗于痘收靨之時,即殺雞食之,或姜椒之類,謂其和暖,殊不知雞屬巽,能動風,辛能助火。脾胃強者無害,弱者反助火邪,以致發癰傷胃,口舌生瘡,則至壞病者有之矣。又或宜溫而過熱,宜涼而過寒,皆為犯禁,亦能生變,切宜慎之!一向渾身涼且和,靨時忽熱事如何?微微發熱干膿水,太甚焦枯病轉多。
痘瘡始終要有微熱,不可盡去。若收靨之時,反大熱作渴煩躁,此毒在內,更防陷伏,急用生津涼血葛根湯以清之。
破瘡復灌依然爛,及至收成功愈慢。淋漓膿血苦難當,大補湯丸君莫憚。
凡痘瘡犯著皮嫩易破,本不治之證,但破損之后,重復腫灌,此正氣尚強,毒不能入而發于外,亦當根據期收靨。設不能靨,乃正氣被邪氣剝削,雖能逐邪出外,不能逼邪成痂也,急宜大補湯溫之,不可因循,反生災變。
數個頑瘡不肯收,犯時鮮血卻長流。如逢此證休輕易,破膜傷筋命必休。
痘瘡破損,灌腫作痛,不能干水,一名疳蝕瘡,一名陽瘡。犯著即出血不止,乃難治之證,內服大補湯(方見前),外以綿繭散敷之。若逡巡不治,以致灌傷筋骨,穿膜破空,夭人生命者多矣。
灌瘡滿面血膿多,敗面傷睛奈若何!卻在良醫施妙手,調和中外起沉 。
如面瘡破爛,反復腫灌,膿血浸淫,卻防壞眼殘形,宜升麻解毒湯清之。
痘瘡抓破狀多般,出血成坑水更干。瘙癢焦疼微小事,傷筋潰肉使形殘。
其痘瘡抓破之證非一∶有破而出血者,陽瘡也,宜當歸涼血散解之;有破而無水便干枯者,此陷伏也,要瘡復灌,肉復腫者為佳,內服托里回生散;有破而成坑者,此內陷也。內服托里回生散,外用白龍散(方見前)敷之。若不詳審以上三癥治之。微則殘形,甚則傷命。
收靨根據期更著痂,或時戰栗或言邪。三元正氣將回復,不必延醫不必嗟。
凡痘欲收靨之時,痂皮圓靜,但時或戰栗,語言妄談,此為正氣將復,不能自持,不必憂疑,須臾自定。
收靨證治歌
天水散 治痘誤投補藥,反饋正氣而不收靨。
白滑石(水飛,一兩) 粉甘草(細末,五錢)共研勻,蜜水調,以鵝毛蘸藥拂拭瘡上。
除濕湯 治脾胃受濕,收靨不齊。
川羌活 漂蒼術 北防風 淮木通 結豬苓 宣澤瀉 漂白術 赤芍藥 上薄桂凈水煎服。
溫中托里湯 治痘瘡尚未收靨,忽然倒陷,中氣虛也。
官揀參 炙黃 炙甘草 牛蒡子 當歸身 凈連翹 上薄桂 杭青皮 南木香大棗三枚為引,水煎服。
白龍散 治痘瘡渾身破爛,不能懷抱者。
用干牛屎燒灰,取中間白者研末篩過,敷爛處。
敗草散 用茅屋上爛茅燒灰,研細篩過,鋪于席上,任其展轉。此草多受霜露,功能解毒故也。
桂枝解毒湯 治痘為風寒郁遏,不能收靨。
上薄桂 赤芍藥 牛蒡子 北防風 凈蟬蛻生姜、大棗引,水煎服。
甘露解毒湯 治夏月天令炎熱,暑氣熏蒸,不能收靨。
結豬苓 宣澤瀉 大麥冬 淮木通 小條芩 地骨皮 上薄桂 凈連翹 炙甘草水煎,熱服。
當歸解毒湯 治里熱太甚,大便秘結,不能收靨。
懷生地 大當歸 火麻仁 陳枳殼 凈連翹 酒大黃 紫草茸凈水煎,空心滾熱服。
膽導法 治大便結燥,血不潤腸,以此通之,不損元氣。
用大豬膽一個,以小竹管插入膽內,以線扎定,吹氣令滿,另以線打活結,收住其氣,以竹插入谷道內,解去活結,捏其膽,令膽汁射入腸中,直待氣透,然后去膽,便即通矣。
參歸化毒湯 治元氣虛弱,瘡不收靨。
官揀參 炙黃 當歸身 牛蒡子 炙甘草水煎服。
世人不知此等關系,視若泛常,不早求治,待斃而已。悲夫!生津涼血葛根湯 治收靨忽然大熱煩渴。此里有毒也。
粉干葛 天花粉 地骨皮 當歸梢 淮木通 凈連翹 牛蒡子 酒黃芩 北柴胡 淡竹葉 大揀參 炙甘草水煎,熱服。
大補湯 治痘破爛復灌,元氣傷殘,不能收靨。
官揀參 炙黃 當歸身 凈連翹 上薄桂 牛蒡子 炙甘草大棗為引,水煎服。
蠶繭散 治痘瘡破爛,水不能干,犯之血出。
用出子蠶蛾綿繭,不拘多少,以白生礬捶碎,納入繭內,炭火 之,待礬汁干,研末,干搽瘡上即安。
升麻解毒湯 治面瘡破爛復灌,膿血不干。
綠升麻 香白芷 酒黃芩 凈連翹 凈蟬蛻 淮木通 牛蒡子 密蒙花 白蒺藜 荊芥穗 北防風 大當歸炙甘草燈芯為引,水煎,熱服。
當歸活血飲 治痘瘡抓破而出血者。
當歸尾 鮮紅花 酒黃芩 凈連翹 炙黃 官揀參 地骨皮 牛蒡子 生甘草燈芯為引,水煎,熱服。
托里回生散 治痘瘡破而無水,即便干枯者。
炙黃 大當歸 凈連翹 上薄桂 牛蒡子 炙甘草水煎,入燒過人屎調服。
落痂證治歌
(凡五首,共三方)痂皮應落偏遲落,但恐斯時還作惡。補脾實表有奇功,未可逡巡輕棄藥。
收靨之后,痂殼自殘,若粘著皮肉不脫,乃表虛也。尤當禁忌,不可因循,恐生他變,宜調元固本湯治之。
收靨之時不落痂,昏昏喜睡莫咨嗟。只因脾胃多虛弱,調治專從戊己佳。
此證乃脾胃虛而好睡也。胃屬戊土,脾屬己土,宜健脾開胃,調元清神湯醒之。
落痂之后察瘡瘢(音盤),平整紅鮮日漸安。若是凸凹兼黑黯,好將敷藥補形完。
其瘡落痂之后,瘢痕平整紅活者吉;若瘢肉凸起,或凹陷紫黑,吉兇未可知也,用滅痕散敷之。
瘡痂自落何勞急, 掐須防邪氣襲。他年終作血風瘍,此際浸淫空涕泣。痂落根據期不必憂,緣何頭足更遲留?陰陽孤獨如鰥寡,安得同時取次收!凡陽生者,以陰成之;陰生者,以陽成之。經曰∶孤陽不生,孤陰不成。其瘡收靨,自人中平分上下。發際以上,陽之陽也,謂之孤陽;足膝以下,陰之陰也,謂之孤陰。所以瘡之收靨,至此二處,每每遲留,不能便干,不可服藥,聽其自然則吉。
落痂證治歌
調元固本湯 治痘痂粘肉不脫。
官揀參 炙黃 當歸身 凈蟬蛻 炙甘草生姜、大棗引,水煎服。
調元清神湯 治痘痂粘肉不脫,而昏沉好睡。
官揀參 炙黃 大當歸 杭麥冬 廣陳皮 炒棗仁 炒川連 炙甘草大棗為引,水煎服。
滅痕散 治痂落,瘢肉凸凹紫黑。
密陀僧研為細末,以乳汁調搽瘡疤,如無乳汁,蜜調亦可。若此藥搽上,凸凹者自平,紫黑者自退,應效者吉,不應效者兇。
痘后余毒證治歌
(凡三十一首,共四十六方)借問何為痘后癰?只因平塌少成膿,毒邪蘊聚難消散,透節尋關出要沖。
凡痘初出一點血,由血而化至膿,膿成而毒解矣。若出形之后,應起發不起發,應成膿不成膿,一片空殼,狀如蛇皮,或平塌破損,都無膿水,本為死證。緣其人脾胃素強,又能飲食,亦可以引日收效。只是毒邪蘊蓄于里,必尋出路于關節之間而為癰腫,但發一二處可治,若流注于手足,發之不止,腫灌不愈,久而死矣。
痘癰先要明經絡,解毒調元兼里托。決膿去毒急施功,莫待殘形變為惡。
凡癰之發,先看在何經絡,分氣血多少而治之,次看人之虛實,以解毒托里為先,不可亂施敷藥,以致毒不得出,內炎筋骨而成壞證。如腫而未成膿者,用必勝膏貼之;已成膿者,將鈹針決破其膿,以生肌散敷之。若腫毒而元氣素弱者,以十六味流氣飲流通之;若氣血虛而泄瀉者,加附子以溫之;若元氣素強者,用連翹解毒湯主之;如癰毒日久,膿血去多者,以十全大補湯扶元解毒。
惡證無如痘后丹,皮膚蘊火毒相干。看他所發歸何部?心腎之經治亦難。
赤火丹瘤,惡候也,流移紅腫,其痛手不可近。痘瘡之后,有發丹瘤者,因蓄火太甚,不能發泄,郁于肌肉之間,故發而為丹。從頭上起過心即死,從足下起過腎即死,內服玄參化毒湯解之,外用磁鋒砭法。
癮疹何為痘后呈?肌膚蘊毒未全清。若教發盡無停滯,免得重重怪證生。
癮者,皮膚間隱隱成疙瘩也,俗人謂之風丹;疹者,皮膚點點狀如蚊蚤咬跡也。痘后發癮疹,因毒火未發盡,藏于皮膚之間,或搔癢因抓而成,或因受風火相搏而成,皆吉兆也,正欲其發泄,無使停留以變他證。如發太甚,內服防風敗毒散,外以益元散拭之。益元散,方見前。
痘已收成靨不干,或時出血病難安。從前毒瓦斯藏肌表,蝕肉傷肌不忍看。
此與前頑瘡不收相同。凡覺痘瘡當靨不靨,即防此證,當內服大補湯,外以綿繭散敷之,綿繭散方見前。
翳膜何為眼內攢?怪他熱毒壅于肝。還睛去翳多奇術,點洗徒招廢棄端。
小兒出痘之時,即用黃柏膏和胭脂涂眼,防斑瘡入眼也。但斑瘡入眼,本不在初,多在收靨之時,或滿面破爛,重復腫灌,膿血膠固,毒火郁蒸在內,其斑瘡入眼;或痘出已甚,成就遲緩,醫用辛熱之藥發之,亦令斑瘡入眼;又或收靨之時,喜淡辛熱,謂之干漿,以致二火相煽,亦令斑瘡入眼。但在白珠上不必治,久而自去,惟在黑輪上者,或掩蔽瞳仁,急用密蒙花散治之。
兩目今朝乍畏明,肝虛邪火暗傷睛。涼肝養血功無比,能使雙眸炯炯清。
凡痘后雙目見明不開,暗則開者,謂之羞明,宜涼肝明目散治之;若向暗處亦不開者,卻防目中有瘡,當如上法治之。
收后緣何便下紅?多由倒陷毒歸中。利完膿血應須愈,強治翻為聚怨叢。膿血痂皮一路來,任他自止莫疑猜。和中清熱施殘著,劫澀輕投病轉乘。
痘后忽利膿血,待其自止,然后用和中清熱之劑,不可便用止澀。但痢勢甚者,宜黃連解毒湯清解之,膿血盡后,宜和中湯。
痘證從前無倒陷,緣何膿血利無時?大腸郁火多潛毒,解毒通腸貴早施。
痘無倒陷之證,卻有膿血之痢。由于平日食煎炒,素有積熱,今因痘后氣血虛,不能勝積,故痢膿血也,此名滯下,必然腸鳴作痛,里急后重?;蛞蚨怀鲋螅嬍程?,水停作泄,熱毒乘虛入里,便下膿血,此名腸垢,宜調胃承氣湯以徹其毒,次用黃芩湯調其陰陽。
最怕收成嘔噦頻,咽疼胃弱毒潛湮。錯喉嗆水宜施治,干噦無聲死作鄰。
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食谷即吐謂之錯喉,飲水而噴謂之嗆水。今痘后凡有此等,由熱毒壅塞胃口,故令嘔吐;咽門澀塞,故令錯喉嗆水也。惟干嘔乃胃瘡腐爛,不能納谷,故時時張口,似吐不吐,乃不治之證;亦有咽喉作痛,而嘔吐失聲者,乃咽喉腐爛,亦不可治。惟但嘔吐,陳皮竹茹湯;咽喉痛,甘桔湯。
身已清安熱不除,或因毒甚或元虛。調元解毒分投用,寒熱分明效自如。
痘既收靨,則毒解而熱當除矣。如熱一向不已,非毒瓦斯之余烈,必元氣之素虛,惟以脈辨之,如脈數形勇,煩躁而熱,引邪氣實也,宜知母解毒湯;如脈遲形怯,熱而喜睡,此正氣虛也,宜黃芩調元湯。
收后渾身一向溫,乍然發熱細評論。內傷外感須分治,此個真機妙法門。
痘靨之后,一向溫暖和平,并無余熱,今忽發熱,不可以余毒未解,正氣之虛同論,必因外感風寒。其證頭目昏痛,惡寒脈浮,宜桂枝湯。
或因內傷飲食,其證肚腹飽悶,不喜飲食,其脈弦滑,以補中益氣湯加消導藥而運用之。
食飲如常腹里疼,蓋由脾弱化難能??此搶嵭邢麑?,方顯明良三折肱。
收靨之后,忽然腹疼,或嘔或泄,不思飲食,此傷食之證。虛則用補中益氣湯治之,如無吐利腹痛、氣急,宜丁香脾積丸下之。若腹滿而痛,煩悶不寧,此毒火入中,急用雄黃解毒丸利之,不然漸加喘急、手足厥冷,則難治矣。
收后緣何食不思?偶然傷食少人知。補脾消導為良法,強忍成疳悔后遲。
一向能食,收后反不能食,聞食氣即嘔逆,此必食傷,甚則以脾積丸(方見前),治之,微則以保和丸調之。若隱忍不急求治,久則消瘦,漸成疳癆矣。
寒熱纏身似瘧侵,不分早晚應期臨。只緣脾胃多虛弱,補氣升陽貴酌斟。
此因痘后氣血兩傷,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乍寒乍熱,儼然瘧疾。切不可以為瘧治,但以補中益氣湯升舉之,其病自愈。
收后渾身手足寒,好將氣血作虛看。六經脈細如將脫,急早回陽病自安。
凡痘收靨之后,手足厥冷,六脈沉細,元氣大虛,急用調元生脈散以溫之,稍用寒涼,必取敗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