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 醫學正傳
  • 虞傳
  • 3275字
  • 2015-12-26 17:56:09

硫黃(一錢半) 花蕊石(另 ,一錢) 乳香(另研,一錢半) 琥珀(另研,一錢)上同前藥共為極細末,醋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生姜自然汁、無灰酒各一合,童便半盞合和,將藥于炭火上燒紅,投入姜酒內研散,頓服立效。

烏金散(產寶) 治產后血速血運,敗血不止,淋瀝不斷,臍腹痛,頭目昏眩,多汗無力,及治崩中下血不止。

麒麟竭 亂發(皂莢水洗凈) 松墨( ,醋淬) 百草霜 當歸(去蘆) 肉桂(去粗皮) 赤芍藥 延胡索 鯉魚鱗(燒存性)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調經散(產寶) 治產后虛浮,蓋敗血乘虛,停積腑臟,流注肌肉,腐壞成水,令人面目四肢浮腫,切不可用導水泄利之藥,是謂重虛其虛,多致夭亡,此藥主之。

沒藥(一錢,另研) 琥珀(一錢,另研) 桂心 赤芍藥 當歸(各一兩) 細辛(半兩) 射香(半錢,另研)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姜汁、溫酒、童便和調服之。

正脾散(產寶) 治產后通身浮腫,及治婦人大病后脾氣虛弱,中滿腹脹等病。

蓬莪術(炮) 香附子(童便侵) 茴香 甘草(炙) 陳皮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燈草,木通湯下。

柏子仁散(良方) 治產后譫言妄語,皆心血虧欠,心神不守所致。

柏子仁 遠志(去心) 人參(去蘆) 桑寄生 防風(去蘆) 琥珀(另研細) 當歸 熟地黃 甘草(炙)上各等分,細切,每服五錢,先用白羊心一枚切片,以水一大盞半,先煮至九分,去羊心,入藥末五錢,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琥珀散(良方) 治產后瘀血攻心,迷悶妄言見鬼。

琥珀 鐵粉(各一兩) 人參 茯神 生地黃 阿膠珠(各七錢半) 朱砂(五錢) 甘草 麝香(各一錢,另研)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一錢,用金銀煎湯調下。

交感地黃煎丸(局方) 治產后舌強不語,眼見黑花,或發狂見鬼,及胞衣不下,心腹脹滿等證。

生地黃(新掘者) 生姜(各二斤,各用石臼杵細,以布絞去汁留渣,以新瓦各炒干) 當歸(去蘆,一兩) 延胡索(一兩,炒) 蒲黃(炒香,四兩) 琥珀(一兩,另研)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當歸湯化下,食前服。

七珍散(局方) 治產后不語。

人參 石菖蒲 川芎 熟地黃(各一兩) 細辛(一錢) 防風(五錢,去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薄荷湯調下,不拘時服。

調中湯(局方) 治產后瀉利,臍腹 痛,六脈沉細。

高良姜 當歸 桂心 白芍藥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各一錢) 甘草(炙,半錢)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定痛散(局方) 治產后惡血不盡,腹中作痛。

當歸 芍藥(各二錢) 肉桂(一錢)上細切,作一服,酒、水合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盞服。

麻仁丸(局方) 治產后大便秘結。

麻仁(去殼) 枳殼 人參 大黃 當歸(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未通,漸加丸數,以便潤為度。

羊肉湯(局方) 治產后腹中虛痛,氣血不足,羸弱力倦,及寒月中生產,寒氣入于產門,臍下脹滿,手不可犯,此寒疝也,此藥主之。(此方乃張仲景之方,曾試極驗。)精羯羊肉(四兩) 當歸(二兩) 生姜(一兩) 陳皮(二兩)上細切,水三碗,酒一盞,煎至一碗,去渣分二服。加蔥、鹽亦可。

滋腸五仁丸(局方) 治產后血氣虛損,大腸閉澀,傳道艱難。

杏仁(去皮尖,麩炒) 桃仁(如上制,各一兩) 柏子仁(半兩) 松子仁(二錢半) 郁李仁(一錢,麩炒) 橘紅(四兩,別研為末)上五仁另研為膏,合橘皮末和勻再研,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六十丸,食前清米飲下。一方加當歸梢五錢。

固經丸(局方) 治產后血氣未復,而有房事及勞役損傷,致血暴崩,或淋瀝不止。

沒藥 赤石脂 補骨脂 木賊(各半兩) 附子(一只,炮,去皮臍)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或陳米飲下。

熟干地黃散(局方) 治證同前,亦治婦人一切崩中下血不止,頭目沉重。

熟地黃(一錢半) 甘草(一分半) 蒲黃(炒黑色半錢) 蟹爪(微炒,一錢)白茯苓(半錢) 桂心(二分半) 阿膠(一錢,炒得鹿角膠尤妙) 白芍藥(半錢)伏龍肝(七分半) 昆布(男子 襠也,一錢,燒存性) 當歸(一錢)上細切,作一服,入竹茹一錢,用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拒勝湯(局方) 治產后腹脹滿悶,嘔吐不定,蓋敗血入于脾胃,而脾不能運化,故胃不能納谷,以致嘔吐腹脹等證。

赤芍藥 半夏(炮,七次) 澤蘭葉 人參(去蘆) 陳皮(去白,各一錢) 甘草(炙,一分)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八味理中丸(局方) 治新產血氣俱傷,臟腑暴虛,體弱多汗,一百日內常服,壯氣補虛,止嘔吐。

人參(去蘆,一兩) 甘草(炙,一兩半) 干姜(炮,一兩) 白術(二兩) 砂仁(一兩) 白茯苓(一兩) 麥 面(炒) 神曲(炒,各一兩)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姜湯下。有痰者,宜加半夏曲。

旋復花湯(產寶) 治產后感冒風寒,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臥不能。

前胡 麻黃(去節) 杏仁(去皮尖,炒研) 五味子 茯苓 甘草(炙) 旋復花 半夏曲 荊芥穗 赤芍藥(各半錢)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四神散(產寶) 治產后留血不消,積聚作塊,急切疼痛,下利不止。

當歸(去蘆) 干姜(炮) 川芎 赤芍藥(各半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當歸養血丸(產寶) 治產后惡血不散,發熱腹痛,及惡露不盡,臍腹堅脹,兼治婦人室女經候不調,赤白帶下,腹脅疼痛。

當歸(去蘆) 赤芍藥(各四兩) 牡丹皮 桂心(炒) 延胡索(炒,各二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酒或米湯任下。

豬腎子飲(產寶) 治產后蓐勞,寒熱如瘧,咳嗽頭疼,自汗體瘦,腹中 痛。

豬腰子(一對,切作四片) 當歸 白芍藥(各一兩)上以當歸、芍藥二味細切,用水三碗,煮至二碗,去渣,將腰子切碎,如骰子狀,入前藥汁內,用晚粳米一合,香豉一兩,蔥白五七根,同煮糜爛,空腹食之,日進一服。

當歸黃 飲(產寶) 治產后陰脫,謂陰戶中宮脫下也。

當歸 白芍藥 黃 人參(各二錢) 升麻(半錢)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溫服。未收,再服。

當歸散(產寶) 治婦人陰脫,又名疝 。

當歸 黃芩 白芍藥(各一兩) 皮(半兩,燒存性) 牡蠣( ,二兩)上為細末,溫酒或米湯調下。忌登高、舉重。

桃仁膏(產寶) 治產后陰疼煩悶。

桃仁 五味子 枯礬為末,研桃仁膏拌敷。

硫黃湯(產寶) 治產后玉門不斂。

硫黃(四兩) 吳茱萸 菟絲子(各一兩半) 蛇床子(一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碗,煎湯頻洗之,自斂。

婦人乳汁不通有二種:有血氣壅盛,乳脈滯而不行者;有血氣虛弱,乳汁絕少者。夫虛者補之,用鐘乳粉、豬蹄、鯽魚之類;盛者行之,用通草、漏蘆、土瓜根之類。方見于后(產寶):漏蘆湯(產寶) 治婦人肥盛,氣脈壅滯,乳汁不通,或留結為壅,腫痛將欲成膿者。

漏蘆(二兩半) 蛇蛻(炙,一條) 土瓜根(十根,切片,炒焦)按:土瓜當作王瓜,《禮記》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物也。

其實如栝蔞而小如荔枝,色黃、藤蔓、葉圓無缺者是。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仍吃熱羹湯助之。

鐘乳散(產寶) 治婦人氣虛血少,脈澀不行,乳汁絕少。

鐘乳粉(細研)每服二錢,濃煎漏蘆湯調下。

母豬蹄湯(局方) 治乳汁不通。

母豬蹄(一只) 通草(四兩)用水一斗,煮取四五升,取汁飲之。未下,更作一料服之。

(丹溪活套)云:新產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發生之氣(十日之內忌之),只以黃 四物湯為補虛之要藥,以黃易芍藥是也。如氣虛者,本方加參、術、茯苓、甘草。發熱者,加干姜。自汗多者,少用川芎,勿用茯苓,倍蜜炙黃。如口渴,加五味子、麥門冬。如腹痛者,非芍藥不可,雖新產亦用,但以酒炒不妨。如惡露不盡作痛,四物湯煎調香附、五靈脂末服,甚者,加桃仁泥四、五分。新產子宮未斂作痛,名兒枕痛,又名瘕母塊痛。用醋炒芍藥、粟殼、甘草,水煎,入少米醋。或以三物為末,醋湯調服,酸以收之之義也。產后有惡血不去,發寒熱成 瘕者,四物湯加三棱、蓬術、乳香、沒藥、香附、五靈脂、干漆、桃仁、紅籃花之類。產后腹痛不息,宜四物湯加烏藥、香附、桂心、高良姜、陳皮,童便和醋煎服,甚效。產后月余,經血淋瀝不止,四物加白芷、升麻,調血余灰。產后陰痛,四物加 本、防風。產后通身浮腫,四物加乳香、沒藥、桂心、木通、大腹皮、高良姜、血竭、檳榔、海金沙。產后子腸不收,八物湯加升麻、防風,須以酒炒黃 為君。產后中風,口眼歪斜,八物加附子、荊芥,少加防風、羌活,煎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开远市| 新平| 江山市| 龙胜| 德昌县| 莒南县| 大埔区| 句容市| 乌苏市| 湖北省| 敦煌市| 泰兴市| 古蔺县| 呼玛县| 渝中区| 永嘉县| 峨眉山市| 晋中市| 达日县| 大余县| 吐鲁番市| 虹口区| 驻马店市| 阆中市| 涪陵区| 孝感市| 藁城市| 鱼台县| 台江县| 江陵县| 东阳市| 务川| 英吉沙县| 姜堰市| 灵寿县| 黄平县| 博罗县| 九寨沟县| 祥云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