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 醫學正傳
  • 虞傳
  • 3234字
  • 2015-12-26 17:56:09

婦人科下·產后

論《內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穹壤判。所謂氣血周流,循環無端,少有不續,則身危矣。若夫妊娠之婦,子在腹中,母子一氣流通,全賴漿水滋養,十月數足,血氣完全,形神俱備,忽如夢覺,自能用手拆胞,求路而出,既出胞外,母子分體,呼吸殊息,其可久羈于內,而使其氣化不運不續哉?夫胎元壯健者,胞既拆,即隨漿而下,故易產也。其困弱者,轉頭遲緩,胞漿既干,污血來塞,道路凝滯,是以橫生逆產,子死腹中,而產母之命,死在須臾,可不畏乎!凡見將生之際,胞漿既下,超時尚未分娩,盒飯仿徨設計,用藥逐去惡血,使子路通暢,而無難產之患,豈可袖手以待斃哉!是故催生之藥,即芎、歸、益母草、冬葵子之類,皆使之逐去污血者也。若腰腹未甚痛,漿水少淋瀝而下,名為試漿,實非胞內真漿也,且宜寬心守待,切不可輕易便令穩婆接取,產母用力逼胎太早,多致橫逆不順,切須謹慎。其或先見手足不順者,額偏露者,但當以手輕輕撥正,以待其自下可也。若分娩之后,胞衣未下者,猶為可懼,宜多方用藥逐下,甚不可令粗率之婦摘取。嘗見有 破尿脬,致終身之害者,有取下肝葉,而產母隨時殞命者,可不謹歟!若夫難產之婦,皆是產前恣欲所致,非獨難產,且產后諸疾皆由是而生焉。或有乍寒乍熱,似瘧非瘧?;虼鬅犷^疼,體痛如傷寒狀?;蜃渲锌卩?,如 如癇。或左癱右瘓,角弓反張?;蛲砸姽恚纳窕袒蟆;蚨靠诒?,忽覺黑氣,如煙熏之狀。或腹中作痛,綿綿不絕。以上諸證,若非惡露未盡,即是勞傷血氣大虛之證。丹溪曰:凡產前當清熱養血為主,產后宜大補氣血為要,雖有雜證,以末治之。此萬世不易之確論也。雖然亦有離褥太早,或澡浴身垢,以致感冒風濕,或多啖雞子 粽難消之物,皆能惡寒發熱,變證多端。醫者宜潛心診察脈候,以扶危拯急,不可茍且妄治,以夭折人之天年也。

脈法《脈經》曰:新產婦人有三?。阂徽卟?,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云云。師曰: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食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而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堅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發熱者,此為胃熱氣實,承氣湯主之。

婦人產后七、八日,無太陽證,小腹堅痛,此為惡露不盡。四五日不大便,趺陽脈微實再倍,其人發熱,日晡所煩躁者,譫語不能食,利之即愈,宜承氣湯,以熱在里,結在膀胱也。

按:丹溪曰:產后宜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又曰:產后不可汗下。叔和以仲景治傷寒法,用承氣、小柴胡等藥,欲退產后之熱,恐非至到可法之語,姑述于此,以與賢者共議而采擇之可也。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后脈洪數,皆死。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豈得不死(此亦大概言之,今見產后豈無脈洪數而生者)方法丹溪曰:產后當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

產后補虛,用參、術、黃 、陳皮、歸身尾、川芎、炙甘草。如發熱輕,則加茯苓淡滲之,其熱自除,重則加干姜。

或云:大熱而用干姜,何也?曰:此熱非有余之邪熱,乃陰虛生內熱耳。蓋干姜能入肺分,利肺氣,又能入肝分,引眾藥生血。然必與補陰藥同用之,此造化之妙,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哉!產后發熱惡寒,或口服歪斜等證,皆是血氣虛甚,當以大補氣血為主治。左手脈不足,補血藥多于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補氣藥多于補血藥。切不可用小續命湯表散之劑。

產后惡寒發熱腹痛者,當去惡血。若腹不滿者,非惡血也。

惡露不盡,小腹作痛,名兒枕痛,用五靈脂、香附為末,醋糊丸,甚者加留尖桃仁。一云:用神曲糊丸,白術陳皮湯下,氣虛者,四君子湯下。

治血刺痛用當歸,乃和血之法。若因積血而刺痛者,宜桃仁、紅花、當歸頭之類。(血在下焦,當用歸尾。)產后血運,用韭葉細切,盛于有嘴瓶中,以滾醋沃之,急封瓶口,以瓶嘴納產婦鼻中,即蘇。(或用秤捶及磚石燒紅,投醋中熏之,亦良法也。)又方 用鹿角一段,燒存性,出火毒,為末,酒調灌下,即醒。

血運因氣血俱虛,痰火汛上作運,二陳、導痰隨氣血加減。朱砂安神丸亦可服,以麥門冬湯下。

一方 治血運。

人參(一兩) 紫蘇(半兩)上細切,童便、酒、水三物同煎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條)清魂散(嚴氏) 治產后血運,昏不知人。

澤蘭葉 人參(各一兩) 荊芥穗(四兩) 甘草(炙,八錢) 川芎(二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入童便調下。更用漆器燒煙熏之,頻置醋炭,更服此藥。

愈風湯(丹溪) 治產后中風口噤,牙關緊急,手足螈 ,角弓反張。

荊芥穗 當歸(各等分,焙干)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豆淋酒調下,童便亦可。豆淋酒,用大黑豆不拘多少,炒焦投好酒中。

新產后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發生之氣也。(丹溪)產后乳汁不通,用通草七分,瞿麥、柴胡、天花粉各一錢,桔梗二錢,青皮、白芷、木通、赤芍藥、連翹、甘草各半錢,作一帖,水煎,食后細細飲之,更摩乳房。或無子食乳者,要消乳,用麥 二兩炒,分作四服,白湯調下。(局方)產后泄瀉利,用陳皮、白術、茯苓、川芎、酒炒芍藥、黃芩、滑石、炙甘草煎服,立效。一方無甘草,有干姜。(丹溪)按:二物皆不可缺。

凡乳母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生,便須服藥調治。蓋兒飲母乳,母安兒安,防患未形,治法之善者也。(丹溪)有產婦因收生者不謹,損破尿脬,而致淋瀝不禁。因思肌肉破,尚可完補。診其脈虛甚,蓋難產因氣血虛,故產后猶虛,試與峻補,以參、術為君,芎、歸為臣,桃仁、陳皮、黃 、茯苓為佐,以豬羊脬煎湯熬藥汁,極饑飲之,一月而安。蓋氣血驟長,其脬即完,恐稍遲亦難成功也。(丹溪)黑神散(局方) 治產后惡露不盡,或胎衣不下,血氣攻沖,心腹疼痛,及血迷血運等證。

黑豆(炒,半升) 熟地黃 當歸(酒浸洗)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 甘草(炙) 白芍藥 蒲黃(各四兩)《濟生方》無蒲黃,有附子。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和酒調服。

人參當歸散(產寶) 治產后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生內熱,令人心煩短氣,自汗頭痛。

熟地黃 人參 當歸身 肉桂 麥門冬 白芍藥(炒,各一錢)上細切,作一服,入淡竹葉五片,生姜三片,水煎服。

當歸黃 湯(產寶) 治產后失血過多,腰痛身熱自汗。

當歸身(三錢) 黃 (二錢) 白芍藥(一錢半,炒)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加生姜三片、煎至一盞,溫服。

失笑散 治產后心腹 痛欲死,及兒枕痛。

蒲黃(炒) 五靈脂(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熬成膏,白湯化下。

三圣散(產寶) 治兒枕痛。

當歸 肉桂 玄胡索(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或童便調下。

抵圣湯(產室) 治產后血氣傷于脾胃,腹脅滿悶,嘔逆惡心。

赤芍藥 半夏 澤蘭葉 陳皮 人參(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上細切,作一服,入生姜三片,水煎服之。

當歸羊肉湯(良方) 治產后發熱自汗,肢體疼痛,日久不愈,名日褥勞。

當歸身 人參(各七錢) 黃 (一兩) 生姜(半兩)上細切,用羯羊肉一斤,煮取清汁五、大盞,去肉渣,入煎藥,慢火煮取四盞,分六服,徐徐飲之。

茯苓散(產寶) 治產后心虛,怔忡不定,言語錯亂。

人參 甘草 山藥 當歸(各一錢) 遠志 茯苓 桂心 麥門冬(各半錢)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當歸散(產寶) 治產后氣血俱虛,恐增客熱,宜服此以去惡露。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黃芩(各一兩) 白術(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入溫酒調下。

黃 湯(產寶) 治產后虛汗不止。

黃 (二錢) 白術 防風 熟地黃 牡蠣粉( ) 白茯苓 麥門冬 炙甘草(各半錢)上細切,作一服,加大棗一枚,水煎服。

增損四物湯(良方) 治產后陰虛發熱,或日間明了,暮發寒熱。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柴胡(各等分)上細切,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四物一黃散(良方) 治產后腹中血塊作痛。

當歸(炒) 川芎(炒) 熟地黃 白芍藥(炒,各半兩) 蒲黃(炒,二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黑龍丹(產寶) 治產后一切血疼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有不安者。

五靈脂 生地黃 當歸 川芎 高良姜(各二錢)上細切,用砂鍋一個盛藥,外以赤石脂為細末,醋調封縫,又以紙筋鹽泥固濟,文武火 過,置地上出火毒,研細,入后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溧水县| 梓潼县| 娱乐| 财经| 六盘水市| 启东市| 栾城县| 蒙山县| 铁岭市| 布拖县| 枞阳县| 凉城县| 上杭县| 贡山| 瑞安市| 宣威市| 府谷县| 介休市| 金华市| 阳山县| 元阳县| 马龙县| 隆昌县| 晋宁县| 申扎县| 仙居县| 青神县| 广宗县| 柏乡县| 延庆县| 长子县| 灵宝市| 宁津县| 安多县| 罗定市| 兴仁县| 胶南市| 乐平市| 渝中区|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