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一○二、內閣學士吳金奏折(請將臺灣另分一省,添設巡撫)乾隆二年四月十五日

一○三、閩浙總督那揭帖(淡水防廳添設鹿仔港、竹塹二巡檢,彰化縣添設貓霧抹、八里坌二巡檢,并頒給印信)乾隆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一○四、閩浙總督那揭帖(覆奏雍正九年題請添設鳳山、諸羅縣丞各一員,彰化縣屬巡檢三員均非間冗,無可裁汰)乾隆八年七月三十日

一○五、刑部副折(議覆福建按察使曹繩柱奏臺地審解等事)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

一○六、戶部「為內閣抄出巡臺御史李宜青奏」移會(條陳臺灣事宜乾隆二十九年九月)

一○七、戶部「為本部議覆內閣抄出巡臺御史李宜青奏」移會(李宜青條奏臺灣水沙連歸公田園、臺地運米商船,以及考試生產,換班官兵各事宜)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五日

一○八、大學士公阿等奏折(議覆閩督富勒渾等奏臺灣地方善后事宜)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一○九、兵部「為內閣抄出原任閩督雅德等奏」移會(撤除淡水廳樹林口隘丁)乾隆五十一年閏七月初六日

一一○、吏部題本(議覆閩督覺羅伍拉納奏請劃分臺灣南北兩路理番同知責職)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初八日

一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酌議鳳山縣城移回舊縣興隆里地方)嘉慶十二年二月十三日

一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孫爾準奏」移會(抵任后奏報查察地方情形及籌辦事宜)道光三年九月

一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臺灣道周奏」移會(撥用道庫備貯銀兩)道光十七年二月

一一四、戶部「為議覆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請續撥銀兩有貯臺灣道庫)道光二十六年四月

一○二、內閣學士吳金奏折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臣吳金謹奏為敬陳臺灣利弊、請設專員彈壓、以重囗囗事:竊惟臺郡孤懸城外,雖彈丸一府,而控制囗洋,近則為江、浙、粵、閩之保障,遠則為燕、齊、遼、囗之應援,南北萬里,資其扼要。且山深地曠,尤易藏奸。伏查明季,因臺灣未入版圖,每有內地奸民,潛蹤于彼,結連海匪,冒稱倭人,乘機劫掠,沿海遭其荼毒。迨我圣祖仁皇帝統一寰區,深鑒此弊,遣師奠定,分土設官,不惟化外蠻民獲沾聲教,而奸徒無處囗藏,倭寇不能出沒,邊海七省軍民,咸得安囗囗席。圣德神功,超越萬古。惟是該府自歸化以來,既設守囗以司吏治,又設巡道以總紀綱,復遣臺臣以囗囗勸,且有總兵官統轄將弁分守要區,制度囗囗可稱周備,而往往匪類發動,有不時之虞。臣每留意咨詢,乃知皆因地方官平時既不能撫循,臨事又不能綏輯,一味欺隱廢弛,釀成事故者,惟文職為尤甚。蓋各省州縣官之積習,總以因循掩護為能。而其吏役幕賓,亦皆以粉飾朦朧相尚。改強為竊,指盜為仇,此臣自幼生長江南所深知者。夫內地州縣,密邇省城,尚敢匿災諱盜,況臺囗遠隔重洋,督撫不能巡歷,益可任其朦囗。如從前奸民朱一貴等謀匪,該縣僅以兵民囗斗失火延燒等語具詳,是其明驗。至于分設囗弁,原以防奸,但地方遇事,武職雖有擒捕之囗,囗職反有牽制之心。或呈報之時,武職雖據實具囗,文職復諱重為輕。督撫遠阻風濤,既無從深悉其事,欲據詳辦理,而文武互異,輕重懸殊,批駁往還稽延時日,必致貽誤。巡察雖有稽查之任,無辦理之權,其勢不能節制。且題奏咨移,皆由府縣傳遞,不無沉擱阻撓,上下因循。及至釀成事故,雖嚴加處分,而勞師動眾,已大費籌劃。伏思臺郡為外洋門戶,邊海藩籬,其一應撫囗安戢,尤須先事預籌,以期寧謐鞏固,更囗囗地州縣可比。似此玩誤成風,名雖隸于督撫,實有鞭長莫及之虞。臣之愚見,似宜將臺囗囗另分一省,專設巡撫一員,帶兵部侍郎銜囗囗臺灣地方,統轄文武。凡錢谷刑名考成調遣囗舉應劾,俱聽其題奏辦理,庶責任既專,而就近稽查,則屬員自不能掩飾廢弛,于海防重地大有裨益。仰祈皇上于滿洲漢軍漢人內擇一親信大臣前往,俾巡撫三年,果能實心整頓,調撫內省,以獎其勞。如此則該員自能奮勉,地方自有成效矣。臣并未親到臺灣,因親友在被服官,臣留心訪囗,得以備悉其詳。不揣愚蒙敬陳一得。是囗囗行,伏祈皇上敕下該省督撫提鎮將軍副都統諸臣囗囗詳察,各抒所見,議覆到日,統俟睿裁施行。謹奏。乾隆二年四月十一日。

內閣學士吳金奏臺灣地方請添設巡撫彈壓,以重海防等因一折,查臺灣地方遠在海外,是以武員則設有總兵,文員則特遣御史,并設道府等官以資彈壓,以重海囗。囗一應軍務機宜并地方事件,仍聽內地督囗囗制辦理。立法已為周備。若謂總兵等官不囗彈壓,必須添設巡撫,而巡撫體制不能統囗總兵,勢必又請添總督而后可。以彈丸之地,囗屬不過一府、四縣,而竟改為省制,于體不可,于事無益。吳金此奏,應無庸議。乾隆二年四月十五日奉旨:是,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四○頁。

一○三、閩浙總督那揭帖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云騎尉加一級紀錄十五次那為遵旨咨商事: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張嗣昌呈詳:奉前總督劉部院牌,雍正九年三月二十日,準吏部咨開,文選清吏司案呈,吏科抄出福建總督劉等題前事。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該臣等會議得:福建總督劉等疏稱:原任巡臺御史赫石色、夏之芳折奏:臺灣一府內,惟彰化一縣,谷邃山深,奸民易匿。文官止同知、知縣、典史各一員,巡查實難遍及。臣等查彰化縣東南,竹腳寮至南北投、貓霧捒一帶,應于適中之地,添設巡檢一員,專巡沿山地方;彰化縣西北,后隴至竹塹、南嵌一路,應于適中之地,添設巡檢一員,專巡沿海地方。總令同知管轄等因。奉朱批:與督撫商酌具題,欽此。查竹腳寮在虎尾溪之南,屬諸邑管轄,已設有弁兵巡察稽查,毋庸添設。至于溪北之貓霧捒,逼近生番之地,僅有民壯四十名,不但乏員約束訓練,即其勢亦甚孤單,請于貓霧捒適中地方,添設巡檢一員,給民壯一百名;以六十名分防南北鎮番、北勝二寨,四十名訓練隨帶游巡,按季輪換,并查一切盜匪、賭博等事等語。應如該督等所議,彰化縣貓霧捒地方,準其添設巡檢一員,令其查拿盜匪賭博等事,給民壯一百名,以六十名著令巡查稽察分防南北鎮番、北勝二寨,以四十名訓練隨帶游巡,按季輪換。又疏稱虎尾溪之西至大甲溪,長一百四、五十里,皆系船只出入,稽查不可不嚴,應請添設巡檢一員,民壯二十名,駐札鹿仔港,汛防均為周密。再大甲溪以北,自后隴至竹塹,竹塹至南嵌,相去二百余里,或恐藏奸,不可不防杜未萌。查淡水同知現駐沙轆社,實屬無益。應請移駐竹塹,上可控制后隴以南,下可控制南嵌以北,并可管理大甲溪以北一切錢糧詞訟。但該同知既有錢糧刑名之責,捕巡司獄,不可乏員,請于竹塹再添設巡檢一員,民壯二十名,兼管司獄事務,統聽該同知管轄等語。應準其于虎尾溪地方添設巡檢一員,令其駐札鹿仔港,民壯二十名巡防地方。其淡水同知,準其移駐竹塹地方,并添設巡檢一員,民壯二十名,巡防調用,兼管司獄事務。令該同知管轄。至大甲溪以北錢糧命盜等件,已于議覆孫國璽條奏案內歸并淡水同知管轄,應毋庸再議。又疏稱:干豆門、內北港、內北投莊并南港、武朥灣、搭搭等處直抵雞籠、淡水,山海環錯,圍繞數百里,民番雜居,應請八里坌、大社添設巡檢一員,給民壯四十名,訓練調用。惟是添設民壯,若與內地一例支給工食,恐應募無人。況撥防鎮番、北勝二寨,與兵丁無異,除鹿仔港、八里坌二處民壯無地可墾者,每名每月給銀一兩、米三斗,其貓霧捒、竹塹二處,應請仿古屯田之制,每名給就近草地三甲,任其開墾,以資日食。該縣給以執照,如有不法,斥革另募。其配執器械,給以牌刀、鳥槍各半等語。應于八里坌、大社地方準其添設巡檢一員,民壯四十名,訓練調用。惟是添設民壯,若與內地一例支給工食,恐應募無人。應如該督劉等所請,除鹿仔港、八里坌二處民壯無地可墾者,動支正項,每名月給銀一兩、米三斗,資其衣食,俾得巡防地方,其貓霧捒、竹塹二處,每名給就近草地三甲,任其開墾。該縣給以執照,如有不法,斥革另募,其所耕種之地,給與頂補之人。其配執器械,給以訓練防守。仍將給過地段、器械等項,報明戶部查核。其承充之民壯,令該巡檢嚴加約束稽查。又疏稱:書役、弓兵、門皂照例增給。一切添設巡檢署房、器械、工食,動支正項錢糧建造發給等語。俱應如該督等所議,書役、弓兵、門皂照例召募充當。其署房、器械、工食,令該督等確估造冊,另行題報戶部、工部。又疏稱:竹腳寮等處實屬虎尾溪,以南割還諸邑水沙連社,交易辦餉。令彰邑通事于溪北地方建造交易。所有新設巡檢,彰化縣管轄,同知兼轄,各給與印信,以昭職守等語。應于虎尾溪之北,令彰邑通事建設交易辦餉,所有新設巡檢聽彰化縣管轄,同知兼轄,行令該督等擬定字樣,咨報禮部鑄給巡檢印信。以上添設巡檢,統令該督等照例揀選內地品級相當之員,咨部調補,三年俸滿即升等因。于雍正九年二月十一日奉旨:依議,欽此。合咨欽遵查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巡撫趙都察院牌,準咨行同前因到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通化市| 陵川县| 交口县| 辉县市| 淮滨县| 长治县| 乌兰察布市| 巢湖市| 临沭县| 巴彦县| 常山县| 澳门| 丹凤县| 白银市| 金山区| 南丹县| 宁城县| 湾仔区| 乌鲁木齐市| 海兴县| 麻江县| 兴宁市| 宜阳县| 青岛市| 施秉县| 沾化县| 石棉县| 任丘市| 江山市| 上饶县| 当涂县| 建瓯市| 溧水县| 泌阳县| 固始县| 海盐县| 湟源县| 正镶白旗| 定州市|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