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贊歌。秉陰吸陽。六書精蘊。木皆屬陽。而柏向陰指西。名醫曰。生太山尤良。舊唐書志。位當東向之尊。張詩。捎球紫袖輕。范成大詩。垂垂萬星球。李時珍曰。其實成球。霜后四裂。中有數子。大如麥粒。蕭祗詩。霜繁綠更滋。杜甫詩。心清聞妙香。蘇軾詩。坐對柏子香。雷論。凡使柏子。先以酒浸。緩火煎成膏為度。楊侃賦。椒桂含溫。列仙傳。赤松子好食柏。論語。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茯苓
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一名茯菟。生山谷。
霰結九秋。根尋夜燎。云粉中堅。彤絲上繞。磊龜。蹲鳥。抱木和神。攸處不擾。
李益詩。下結九秋霰。史記傳。伏苓在菟絲之下。夜捎菟絲去之。篝燭記其處。明即掘取之。吳融詩。金鼎曉煎云漾粉。王微贊。彤絲上薈。張詩。龜鳧伏自磊囗。廣韻。張羽貌。蘇軾賦。象鳥獸之蹲伏。名醫曰。抱根者名茯神。楊炯賦。保性和神。左傳。各有攸處。德用不擾。
榆皮
味甘平。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久服輕身。不饑。其實尤良。一名零榆。生山谷。
夢占福祿。火易陳新。土宜五沃。雨濯三春。屑能濟饉。錢或療貧。歲收千匹。術叩齊民。
夢書。榆火君德至也。夢其葉滋茂。福祿存也。春明退朝錄。周禮四時變火。唐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賜近臣戚里。管子五沃之土。其榆條長泛勝之。書。三月榆莢雨。農桑通訣。昔豐沛歲饑。以榆皮作屑煮食之。民賴以濟。李玉英詩。滿地榆錢不療貧。齊民要術。種榆法。能種一頃。歲收千匹。酸棗。味酸平。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生川澤。
高者(音刺)重。(平聲)低者并。渴自含津。瞑方解酲。醯乞分缸。梅調佐鼎。
養小取材。場師奚哂。
李時珍曰。棗性高。故重囗。棘性低。故并囗。李杲曰。調榮衛。生津液。馬融頌。含津吐榮。群芳譜。生用令人不眠。淮南子。醯酸不慕蚋。史記傳。醯醬千缸。鮑照詩。食梅常苦酸。唐明皇詩。鹽梅已佐鼎。左傳。我落其實。而取其材。孟子。養其棘。則為賤場師焉。
柏木
味苦寒。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膽。腸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創。一名檀桓。生山谷。
葉侔椿紫。色亞梔黃。生金麗水。負陰抱陽。通中染卷。元吉垂裳。木芝著品。冬茂房商。
韓保升曰。黃柏葉如紫椿。元詩。散亂梔黃萼。李時珍曰。知母佐黃柏。有金水相生之義。張元素曰。苦濃微辛。陰中之陽。晉書志。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君子黃中通理。窗間記。聞寫書紙以柏染之辟蠹。曰黃卷。易。黃裳元吉。李質賦。融至道以垂裳。陶弘景曰。道家入木芝品。掌禹錫曰。經冬不凋。出房商等州。
干漆
味辛溫。無毒。主絕傷。補中續筋骨。填髓腦。安五臟。五緩六急。風寒濕痹。生漆去長蟲。久服輕身耐老。生川谷。
數樹婆娑。迎刃殊快。滴瀝方稠。晶華增累。性共膠堅。質妨蟹敗。散授青粘。樊阿攝餌。
王維詩。婆娑數株樹。晉書傳。迎刃而解。水經注。鐘乳穴滴瀝不斷。蕭文山詩。天以晶華累爾形。后漢書傳。膠漆自謂堅。淮南子。蟹之敗漆。魏志傳。樊阿從華佗求服食益人者。
佗授以漆葉青粘散。抱樸子。青粘即葳蕤。許敬宗表。微如攝餌。
五加皮
味辛溫。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囗。小兒不能行。疽創陰蝕。一名豺漆。
數符天地。五葉交加。麂籬疏密。豺節杈丫。文章作酒。金玉滿車。煮鹽加豉。固壽無涯。
易。天數五。地數五。李時珍曰。五葉交加者良。蘇頌曰。今江淮吳中。往往以為藩籬。
陸游詩。疏疏麂眼籬。名醫曰。一名豺節。杜甫賦。突杈丫而皆折。巴蜀異物志。名文章草。
贊曰。文章作酒。能成其味。煮石經。孟綽子董士固相與言曰。愿得五加一把。不用金玉滿車。唐慎微曰。金鹽五加也。玉豉地榆也。煮石而餌長生之藥。耿詩。山固壽無涯。
蔓荊實
味苦微寒。主筋骨間寒熱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久服輕身耐老。小荊實亦等。生山谷。
蔓引水濱。植分青赤。星散玉衡。云涵金宅。穗吐花紅。蒂披膜白。欣聚三株。還為和適。
蘇恭曰。蔓荊生水濱。李時珍曰。青者為荊。赤者為囗。春秋運斗樞。玉衡星散為荊。
江淹頌。金荊佳樹。涵云宅仙。蘇頌曰。花作穗。淡紅色。雷論。凡使實去蒂下白膜一重。孝子傳。古有兄弟欲分異。見三荊同株,嘆曰。木猶欣聚。況我而殊哉。還為雍和。呂氏春秋。
聲出于和。和出于適。
辛夷
味辛溫。主五臟身體。寒風頭腦痛。面囗。久服下氣。輕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潛苞蓄銳。攢紫團紅。夭桃斂實。健筆書空。吐高灼日。送謝搖風。迎春玉蕊。功豈從同。
韓愈詩。潛苞絳實坼。李翰論。含光蓄銳。謝詩。發萼初攢紫。李賀詩。細綠及團紅。
名醫曰。似東桃而小。潘尼賦。收華斂實。陳藏器曰。北人呼為木筆。方千詩。春物誘材歸健筆。歐陽炯詩。勢欲書空映早霞。韓琦詩。辛夷吐高花。徐鉉詩。晴后日高偏照灼。韓愈書。迎繁送謝別有意。江淹賦。搖風忽起。苕溪漁隱叢話。木筆色紫。二月方開。迎春白色。
立春已開。自是二種。公羊傳。其余從同同。
桑上寄生
味苦平。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齒。長須眉。其實明目輕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山谷。
瞻彼菀柔。夤緣苞系。共氣分形。緣根附蒂。柳紫稽疑。苕青殊裔。豆實香稠。蒼梧酒劑。
詩。菀彼桑柔。唐書傳贊。蘿蔦夤緣。易。系于苞桑。梁元帝書。分形共氣。梅堯臣賦。
緣根兮附蒂。群芳譜。柳寄生亦紫藤。書。七稽疑。詩。苕之華。其葉青青。魏志紀。包舉殊裔。
蘇頌曰。結子黃綠色。如小豆。汁稠者良。潯梧雜佩。桑寄生酒。出梧州。張正見詩。浮蟻擅蒼梧。謂此。
杜仲
味辛平。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
杜父仙去。嘉蔭翹思。紫封巨植。白折輕絲。足知為屨。牙效烹葵。形兼榆柘。酥蜜相宜。
李時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晉書傳。杜預眾庶賴之。號曰杜父。蘇軾詩。
幽人得嘉蔭。曹植詩。翹思遠退人。令狐楚詩。猶識紫泥封。蘇軾詩。不盡長林與巨植。群芳譜。皮色紫而潤。陶弘景曰。折之多白絲者佳。孟子。不知足而為屨。蘇頌曰。木可為履。益腳。初生嫩葉。可食。謂之牙。葉亦類柘。詩。七月烹葵及菽。爾雅。杜仲曼榆也。
雷論。凡使用酥蜜和涂。
女貞實
味苦平。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輕身不老。生山谷。貞固稱名。
凍青類族。德育陰精。質森剛木。蠟放花凝。鵒來果熟。珠貫累累。牛李同馥。易。貞固足以干事。又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李時珍曰。凍青女貞別種。易。君子以類族。辨物典術。女貞木者。少陰之精。說文。楨剛木也。李時珍曰。
近時以放蠟蟲。呼為蠟樹。
芳譜。凡采蠟樹上如凝霜。謂之蠟花。李時珍曰。女貞實。鵒喜食之。累累滿樹。黑似牛李子。
木蘭
味苦寒。主身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囗。酒囗。惡風疾。陰下癢濕。明耳目。一名林蘭。生山谷。
利通舟楫。分劑刀圭。蘭如同臭。蓮不污泥冰堅雪白。鶴唳猿啼。花身依舊。慚愧黎。
述異記。潯陽七里洲。有魯班刻木蘭舟。庾信詩。量藥用刀圭。李時珍曰。其香如蘭。其花如蓮。易。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敦頤說。出污泥而不染。成公綏賦。峨峨堅冰。霏霏白雪。李華賦。鶴既唳兮猿復啼。陸龜蒙詩。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王播詩。慚愧黎飯后鐘。
蕤核
味甘溫。主心腹邪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久服輕身。益氣不饑。生山谷。
莖附蕤蕤。叢生刺勁。充耳垂囗。明眸引鏡。鉆豈攻堅。懷非致敬。函谷巴西。云舒星映。
韓保升曰。蕤子附莖生。李時珍曰。花實蕤蕤下垂。故謂之蕤。郭璞曰。叢生有刺。實如耳。紫赤可食。詩。充耳瑩。于詩。天與雙明眸。王融序引鏡皆明目。晉書傳。王戎家有好李。恒鉆其核。論語。鉆之彌堅。禮。其有核者懷其核。左傳。勤禮莫如致敬。名醫曰。生函谷及巴西。吳普曰。八月采。孔稚圭啟。綠葉云舒。朱實星映。
橘柚
味辛溫。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一名橘皮。生山谷。
識小識大。相保歲寒。珠胎郁。鐳斗霜攢。貞心榮麗。仁崽甘酸。璇樞散采。云夢翹觀。
書傳。小曰橘。大曰柚。論語。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白居易詩。應能保歲寒。
劉克莊詩。淡月珠胎明璀璨。李時珍曰。橘從囗。內赤外黃。香霧紛郁。有似乎云。廣州記。鐳柚實大如斗。方回詩。滿頤霜雪攢。李紳詩。不隨寒暑換貞心。虞羲詩。榮麗在中州。
群芳譜。名仁崽者。柚類也。黃庭堅詩。如食橘柚知甘酸。春秋運斗樞。璇樞星散為橘。呂氏春秋。果之美者。有云夢之柚。
發
味苦溫。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囗。仍自還神化。
髓海精華。冠年儀表。理凈千梳。割分一繚。化儼伏雞。神驅飛鳥。余僮僮。堆云妝曉。
素問注。腦者髓之海。發者腦之華。雷論。發是男子年二十以來。無疾患于頂心剪下者。淮南子。行為儀表。蘇軾詩。理發千梳凈。晉書傳。割而分之。唐書傳。貴妃楊氏引刀斷一繚發。名醫曰。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參同契。伏雞用其卵。陳藏器曰。生人發掛果樹上。烏鳥不敢來食其實。詩。不屑也。詩傳。被之僮僮。編發為之。薛士隆賦。發堆云兮鬢蟬翼。溫庭筠詩。懶逐妝成曉。
龍骨
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癥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齒。主小兒大人驚癇。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殺精物。久服輕身。
通神明延年。生山谷。
形留曠澤。升憶景云。挺奇煉蛻。厲漱編齦。駿同市。象類身焚。用潛施溥。枯朽靈芬。
拾遺記。南潯之國有洞穴。中有毛龍。時蛻骨于曠澤之中。易疏。龍吟則景云出。權德輿序。挺神奇。祛物怪。告練蛻之地。晉書傳。所以漱石。欲厲其齒。李禎詩。香齦皓齒疑貝編。黃庭堅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償五皮。左傳。象有齒以焚其身。易。潛龍勿用。
又德施溥也。晉書傳。榮加枯朽。馮衍賦。揚屈原之靈芬。
麝香
味辛溫。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癇囗。去三蟲。久服除邪。不夢寤厭寐。
生山谷。
蘊結寒香。山農珍貴。跡逐松陰。勝餐柏味。剔爪如遺。噬臍斯畏。遠射氛氳。園林屏氣。
埤雅。麝夏月食蛇多。至寒香滿。李時珍曰。麝居山。獐居澤。以此為別。周禮。掌葛以時。征材于山農。郭登詩。物生遭遇即珍貴。黃列子游獵九江。逐跡尋穴。韓詩。香麝松陰里。陶潛詩。餐勝如歸。陶弘景曰。常食柏葉。蘇頌曰。第一生香。自以爪剔出者。名遺香。其次臍香。乃捕取之。詩。棄予如遺。左傳。后君噬臍。詩。無獨斯畏。馬祖常詩。月華遠射離離白。唐闕名賦。籠流麝之氛氳。蘇頌曰。香聚處。草木不生。過園林。瓜果不實。
論語。屏氣似不息者。
牛黃
味苦平。主驚癇寒熱。熱盛狂囗。除邪逐鬼。生平澤。
如狂怒吼。中美珍黃。通靈角折。感結心臟。蝶飛占異。駝類知防。隱名丑寶。養晦韜光。
陶弘景曰。神牛出入鳴吼者有黃。郝經詩。叫吼怒如狂。左傳。子服惠伯曰。中美能黃。
揚子。其德珍黃。劉基詩。文犀亦有通靈角。易林。蹇牛折角。王逸歌。憂懷感結重嘆憶。詩。中心藏之。酉陽雜俎。有人得牛所吐黃。剖之中有物。如蝶飛去。李時珍曰。駝黃相類。
而功不及牛。屬丑故隱其名。禮。又敢與知防。名醫曰。無令見日月光。詩。遵養時晦。孔融詩。美玉韜光。
熊脂
味甘微寒。主風痹不仁。筋急。五臟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囗。久服強志。不饑輕身。生山谷。
威示共侯。行知適館。導氣枝懸。蟄冬穴暖。玉共酥凝。膏流霜滿。燃照爭明。短檠休伴。
周禮。大射諸侯則共熊侯。李時珍曰。熊行山中。雖數千里必有伏之所。山中人謂之熊館。詩。適子之館兮。漢書傳注。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若熊之攀枝自懸也。酉陽雜俎。冬蟄不食。陶弘景曰。熊脂乃背上肪。色白如玉。陸游詞。雪暖酥凝。沈約詩。夙昔玉霜滿。
日華子曰。燃燈煙損人眼。程俱詩。何人勸之照。燭燎皆爭明。陸游詩。且作短檠伴。
白膠
味甘平。主傷中勞絕。要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久服輕身延年。一名鹿角膠。
斑龍解角。候屆鳴蟬。粲磋勁質。活火新煎。銀膏瑩細。瓊液凝鮮。潤化。卻老留年。
澹寮方。鹿一名斑龍。禮。仲夏鹿角。解蜩始鳴。謝偃賦。徒觀其粲兮如囗。沈約詩。
梢風有勁質。蘇軾歌。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郝經詩。斫開細雪銀膏瑩。李白詩。一餐咽瓊液。鮑照詩。霜素凝鮮。易。天地囗。春秋元命包。開神潤化洛陽。伽藍記。孤松既可卻老。半石亦可留年。
阿膠
味甘平。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一名傅致膠。
上選珍皮。犀兕方駕。坤性歸柔。坎功流下。滲漉膏凝。消堅形化。黑珀黃。經春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