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上經(3)

埤雅。草之多壽者。故字從囗。唐書傳。馮定端凝若植。論衡。猶靈神龜。易。囗之德圓而神。史記傳。生滿百莖者。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康子玉賦。覆青云以表奇。杜甫賦。九天之云下垂。李鼎偶談。是名大慧。中庸。可以前知。蘇頌曰。秋后有花。結實如艾實。詩。秋以為期。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

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黑芝。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

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元芝。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龍芝。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

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黃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

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紫芝。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山谷。

三秀六芝。慈仁上瑞。肪白珊紅。金黃羽翠。漆抹云。筍萌紫帔。大藥可求。龜龍百歲。

爾雅注。芝一歲三華。瑞草。宋書志。王者慈仁則生。抱樸子。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

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氣和暢則生。玉莖紫筍。束晰詩。重云。稽神錄。報盈以繡羽紫帔。蘇軾詩。古來大藥不可求。蘇轍詩。龜龍百歲豈知道。

卷柏

味辛溫。生山谷。主五臟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癥瘕血閉。絕子。久服輕身。和顏色。一名萬歲。生山谷石間。

含春時發。蒔植無稽。白石鑿鑿。芳草萋萋。斑窺豹隱。拳屈雞棲。長生萬歲。名與柏齊。

梁簡文帝賦。草含春而色動。易。以時發也。唐書志。司苑掌園囿蒔植。書。無稽之言勿聽。

詩。白石鑿鑿。楚辭。芳草生兮萋萋。晉書傳。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吳普曰。一名豹足。

蘇頌曰。春生苗似柏葉而細。拳屈如雞足。李時珍曰。俗名長生不死草。

藍實

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蠱囗。注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平澤。

三刈盈。芳滋悅染。角蘊青濃。蕤垂紅淺。毒冰消。蠱霧斂。黑發春新。丹和九轉。

李時珍曰。歲可三刈。五六月開花成穗。細小淺紅色。結角長寸許。如小豆角。詩。不盈一。王季友詩。芳藍滋疋帛。粱簡文帝文。悅染笙歌。唐書傳。瓦解冰消。王勃序。群疑霧斂。王建詩。春來黑發新。洞冥記。和九轉之丹服之。

味辛溫。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創。婦人血閉。無子。生川谷。

穿林間覓。橫理春分。蛇床蕊碎。雀紋紛。翠含清露。香繞黃云。調羹淪茗。御濕功勤。

蘇軾詩。穿林間覓野芎苗。李時珍曰。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而橫理之。蘇頌曰。

七八月開碎白花如蛇床子。根黃黑色作雀腦狀。蘇軾詩。濯濯翠莖滿。清露涵。黃庭堅詩。

一穗黃云繞幾。宋祁贊。可糝于羹。韓琦詩。時摘嫩苗烹賜茗。左傳注。鞠所以御濕。

蘼蕪

味辛溫。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注。去三蟲。久服通神。一名薇蕪。生川澤。

將寄所思。行吟澤畔。秋風。霏霏清旦。翠掬衣沾。香通鼻觀。松菊齊儔。椒蘭并粲。

張翥詩。擬折芳馨寄所思。史記傳。屈原行吟澤畔。湛方生賦。微扇。李賀詩。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孟郊詩。草色瓊霏霏。曾肇詩。采采乘清旦。趙嘏詩。掬翠香盈袖。孟遲詩。莫送香風入客衣。陳樵詩。此時鼻觀通。蘇籀詩。介特有如松。繁華匪慚菊。離騷。

覽椒蘭其若茲兮。

黃連

味苦寒。主熱氣目痛。傷泣出。明目。腸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生川谷。

珠連九節。色以黃標鷹欲脫。雉尾方翹。斷涼滌暑。御孽辟妖。味能忘苦。導利中焦。

韓保升曰。節高若連珠。蘇頌曰。宣城九節者為勝。根黃葉如小雉尾。李時珍曰。如鷹雞爪形而堅實。王微贊。斷涼滌暑。江淹頌。御孽辟妖。長靈久視。僧智舷詩。不是性味移。頭陀能忘苦。張元素曰。去中焦濕熱。

絡石

味苦溫。主風熱。死肌癰傷。口干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水漿不下。久服輕身明目。潤澤好顏色。不老延年。一名石鯪。生川谷。

青蔓連延。龍鱗結絡。灌植靈根。疏通幽龠。身鏡華精。神庭灼爍。得此石交。煙霞向托。

蘇恭曰。此物冬夏常青。其莖蔓延繞樹石側。名醫曰。一名石龍藤。吳普曰。一名鱗石。

郭璞賦。龍鱗結絡。黃庭經。灌溉五華植靈根。注。舌本也。禮。疏通知遠。沈約詩。歌幽龠且。未調真誥。目者身之鏡。面者神之庭。黃庭經。通利華精。注。目精也。蔡邕賦。榮華灼爍。史記傳。蘇秦喜此而得石交。陸龜蒙詩。且向煙霞托。

蒺藜子

味苦溫。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痹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生平澤或道旁。

屈人疾利。布地緣墻。據之破結。走且妨僵。林森豺羽。波菱芒。象形鐵鑄。渠答鋼。

李時珍曰。其刺傷人甚疾利也。陶弘景曰。多生道旁及墻頭。其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

易。據于蒺藜。蘇軾碑。汗流籍走且僵。李子卿賦。戈矛林森。白居易詩。鏡動波菱。爾雅翼。蒺藜起于隋。謂之渠答。李觀文。鋼之利器。

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囗。補虛小兒百病。一名戴糝。生山谷。

通理三焦。甘先五變。赤白流同。短長形辨。細韌柔綿。緩抽修箭。苜蓿根堅。豈容托援。

易。君子黃中通理。王好古曰。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淮南子。味有五變。甘其主也。

日華子曰。赤水囗。白水囗。功用并同。蘇頌曰。今河東陜西州郡多有之。根長二三尺。木短而理橫。其皮折之如綿。李時珍曰。以堅實如箭竿者良。王好古曰。苜蓿根味苦。堅脆宜審。盧仝詩。托援交情重。

肉蓯蓉

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癥瘕。久服輕身。生山谷。

陰陽司命。福祿叢生。名假肉食。體遍鱗紋。妄言馬瀝。雜啖羊羹。蓯蓉中道。補益功成。

日華子曰。治男子絕陽。女子絕陰。吳普曰。一名黑司命。韓保升曰。出肅州福祿縣沙中。

左傳。肉食者鄙。南史紀。齊高帝鱗紋遍其體。蘇頌曰。舊說是野馬遺瀝所生。陶弘景曰。

以作羊羹補虛乏。李時珍曰。補而不峻。故有蓯蓉之號。中庸。蓯蓉中道。

防風

味甘溫無毒。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煩滿。久服輕身。一名銅蕓。生川澤。

叉尾叉頭。區分無隱。荽散香芬。蘿攢房緊。美比珊瑚。堅同蚯蚓。三十六風消。神光炯炯。

名醫曰。叉尾者令人痼疾。叉頭者令人發狂。論語。吾無隱乎爾。蘇頌曰。五月開細白花。

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如胡荽子。李時珍曰。嫩苗辛甘而香。時人呼為珊瑚菜。陶弘景曰。節堅如蚯蚓頭者良。日華子曰。治三十六般風。陸游詩。炯炯神光夕照梁。

蒲黃

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生池澤。

碧抽煙劍。極浦遙汀。梗端環抱。蕊粉飄零。盈握香綻。揚采金熒。下余白囗。筍蔌含馨。

陸龜蒙詩。旋抽煙劍碧參差。周針賦。傍極浦。依遙汀。蘇頌曰。夏抽梗于叢葉中。花抱梗端。花中蕊屑。細若金粉。中心入地。白囗。啖之甘脆。蔣防賦。帶環抱之珥。謝惠連賦。

從風飄零。詩。其蔌維何。維筍及蒲。

香蒲

味甘平。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生池澤。

冒水茸茸。叢生春乍。肥茁紅浮。脂凝白亞。菡東西。蜻蜓高下。先攻心邪。神奇臭花。

蘇頌曰。春初生嫩葉。出水時紅白茸茸然。謝詩。閑廁秋菡萏。姚合詩。東西分艷影相連。薛蕙詩。蜻蜓高下逐。荀子。我先攻其邪心。莊子。化臭腐為神奇。

續斷

味苦微溫。主傷寒。補不足。金創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一名龍豆。一名屬折。生山谷。

斷者可續。責實循名。四棱莖直。相對葉生。紅參白膩。赤抱黃明。煙塵瘦折。露汁浮罌。

禮疏。一成而不可變。斷者不可復續也。淮南子。循名責實。蘇頌曰。苗干四棱。葉兩兩相對而生。開花紅白色。根赤黃色。張翰詩。素質參紅。秦觀詞。輕紅膩白。申時行賦。初抱赤兮若傾。墨經。黃者曰黃明松品。李時珍曰。色赤而瘦。折之有煙塵者良。陶弘景曰。七月八月采。根有汁。洞冥記。露汁如珠。沈與求詩。出沒沙際如浮罌。

漏蘆

味苦咸寒。主皮膚熱。惡創疽痔濕痹。下乳汁。久服輕身益氣。耳目聰明。不老延年。一名野蘭。生山谷。

候紀白藏。稱奇守黑。麻莢支分。角蒿盈尺。寒浸菊華。秋澄蓮碧。突兀喬山。上清靈宅。

爾雅。秋為白藏。李時珍曰。秋后即黑。異于眾草。白居易賦。守其黑所以稱奇。蘇恭曰。

七八月后皆黑。異于眾草。葉似角蒿。生莢。長似細麻之莢。蘇頌曰。秦州者花似單葉寒菊。海州者花紫碧如單葉蓮花。名醫曰。生喬山。陶弘景曰。黃帝所葬處。云笈七簽上清靈宅。

營實

味酸溫。主癰疽惡創。結肉跌筋。敗創熱氣。陰濕不瘳。利關節。一名薔薇。一名薔麻。一名牛棘。生川谷。

異名牛棘。艷說雞苗。青珠碎簇。紅顆香饒。金櫻懷核。赤杜分條。和酸捩齒。陰蝕潛消。

花史。許司馬后圃。薔薇根下。如雞五色。呼為玉雞苗。李時珍曰。結子成簇。生青熟紅。

其核有毛。如金櫻子核。方岳詩。真珠碎簇玉蝴蝶。蘇詩。香饒點便風。韓保升曰。子若杜棠子。禮。其有核者。懷其核。新論。分條布葉。陸游詩。村醪捩齒酸。

天名精

味甘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久服輕身耐老。一名麥句姜。一名蝦蟆藍。一名豕首。生川澤。

豕首彘顱。義難研括。氣厭狐臊。功稱鹿活。面皺非吹。衣粘不脫。通化瘀痂。長嬴采掇。

爾雅。豕首。名醫曰。一名彘顱。五月采。陶弘景序。研括煩省。李時珍曰。嫩苗綠色。似皺葉菘芥。微有狐氣。一名皺面草。結實如蒿子。狐氣最黏人衣。蘇恭曰。即活鹿草也。爾雅。夏為長嬴。

決明子

味咸平。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輕身。生川澤。

龍門嘉種。香霧盈畦。金錢無數。翠羽初齊。青披細角。綠印簇蹄。黑甜一枕。明決昏。

名醫曰。生龍門。黃庭堅詩。后皇富嘉種。吳寬詩。畦間香霧正氤氳。杜甫詩。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李時珍曰。結角如初生豉豆。角中子數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青綠色。以明目之功而名。蘇軾詩。一枕黑甜余。虞淳熙詩。午夜失昏囗。

丹參

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一名蟬草。生山谷。

自抱丹心。方棱青疊。獨干叢根。一枝五葉。腸罷轆轤。身輕蹀躞。紅紫紛紛。飛蛾形接。

吳融詩。皇恩自抱丹心報。蘇頌曰。莖方有棱。青色。一苗數根。李時珍曰。一枝五葉。

小花成穗如蛾形。紅紫色。陸龜蒙詩。愁因轆轤轉。蘇軾詩。蹀躞身輕山上走。蕭炳曰治風軟腳可逐奔馬。故名奔馬草。列子。形接為事。

茜根

味苦寒。主寒濕風痹。黃膽。補中。生川谷。

茹蘆在阪。蔓引山龍。刺含寸節。筋束方空。別尊染絳。分劑留紅。用祈多積。千戶侯封。

爾雅注。茹蘆芽搜今之茜也。詩疏。茹蘆。徐州人謂之牛蔓。朱震亨曰。一名過山龍。

李時珍曰。十二月生苗。蔓延數尺。方莖中空有筋。外有細刺。數寸一節。白虎通德論。可以染絳。別尊卑也。晉書傳。華佗心解分劑。埤雅。麈尾留紅。韓保升曰。根紫赤色。禮。不祈多積。史記傳。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

飛廉

味苦平。主骨節熱。脛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輕。一名飛輕。生川澤。

取象神禽。飛走名伙。箭羽輕揚。綿茸旁裹。葉刻殘棱。毛浮碎顆。頓洗清涼。百骸安妥。

李時珍曰。飛廉神禽之名。能致風氣。名醫曰。一名飛雉。一名伏兔。一名伏豬。陶弘景曰。莖輕有皮似箭羽。葉多刻缺。夢溪筆談。根如牛蒡而綿。頭有白茸。韓保升曰。花紫色子毛白。蘇軾詩。清涼洗煩煎。

五味子

味酸溫。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生山谷。

含春締架。引蔓抽莖。蓮華貌似。豌豆實成。味殊口爽。濟自心平。品珍北產。白撲霜輕。

梁簡文帝賦。草含春而動色。盧鴻一歌。資人力之締架。蘇頌曰。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三四月開花類蓮華。七月成實如豌豆許大。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左傳。先王之濟五味。以平其心。李時珍曰。北產者良。雷論。小伙皮皺。泡有白撲鹽霜一重為真。

旋華

味甘溫。主益氣。去面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腹中寒熱邪氣。利小便。久服不饑輕身。一名筋根華。一名金沸。生平澤。

截寸苗生。浹旬可數。疏細纏枝。虛圓旋鼓。筋力剛堅。容顏媚嫵。被隴交塍。鋤刈取。

寇宗曰。其根寸截置土。灌溉涉旬。苗生田野間甚多。最難鋤刈。治之又生。李時珍曰。

千葉者色粉紅。俗呼纏枝牡丹。其花不作瓣狀。如軍中所吹鼓子。故有旋華鼓子之名。名醫曰。根主續筋。南人呼為續筋根。管子。強力剛堅。元好問詩。意態工媚嫵。庾信詩。被隴文瓜熟。交塍香穗低。蘇軾說。鋤艾。相尋于上。詩箋。錯薪我欲刈取之。

蘭草

味辛平。主利水道。殺蠱毒。辟不祥。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池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铜梁县| 临夏市| 满城县| 洛宁县| 惠来县| 临西县| 临湘市| 屏东县| 沂水县| 弥勒县| 荃湾区| 庐江县| 屏山县| 威宁| 桓台县| 珠海市| 武宣县| 陇川县| 江达县| 紫阳县| 永平县| 合阳县| 民乐县| 谢通门县| 印江| 沐川县| 梅州市| 苏尼特左旗| 红安县| 柳河县| 牙克石市| 阳高县| 正宁县| 青州市| 长宁县| 龙泉市| 五家渠市| 井陉县| 松潘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