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辛玉冊。有花白色微紅。抱樸子。下有伏兔之根。無此在下。則絲不得生于上。然實不屬也。淮南子。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牛膝。味苦酸。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膝以形似。本赤莖方。枝枝相對。葉葉相當。四肢美暢。百倍堅強。功資注下。合散扶傷。
陶弘景曰。有節似膝。故以為名。吳普曰。葉如夏藍。本赤。李時珍曰。其苗方莖。蘇頌曰。節葉兩兩相對。古詩。枝枝相覆蓋。宋子侯詩。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易。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史記傳。蔡澤百體堅強。新論。從高注下。后漢書傳。劉陶合散扶傷。
茺蔚子
味辛微溫。主明目益精。除水氣。久服輕身。莖主癮疹癢。可作浴湯。一名益母。
一名大札。生池澤。
詩有囗。施于中谷。植茂春融。枯摧夏燠。括目益明。澡身具浴。用利坤貞。載生載育。
詩注。有囗。也。即今益母草。詩。施于中谷。李時珍曰。春初生苗。夏至后即枯。
其功宜于婦人。易注。坤貞之所利。詩。載生載育。
女萎
味甘平。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囗。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生山谷。
瑞昭禮備。象著威儀。柔筋釋結。腴貌生姿。直標竹箭。垂比纓蕤。表青里白。熒曜春熙。
瑞應圖。葳蕤者。禮備至則生。嵇康論。染骨柔筋。人物志。能在釋結。吳儆詩。腴貌偉視聽。嵇康詩。顧盼生姿。
郭表青里白。亦類黃精。名醫曰。一名熒。立春后采。
防葵
味辛寒。主疝瘕腸泄膀胱。熱結溺不下。咳逆溫瘧。癲癇驚邪狂走。久服堅骨髓益氣輕身。一名梨蓋。生川谷。
若防若葵。審名辨類。瘕結石堅。腹逆水囗。頓席清涼。遂澄朗慧。介祉除邪。時維濯禊。
蘇恭曰。根葉似葵。香味似防風。故名防葵。說文。水不利也。黃庭經。飄飄三帝席清涼太清。神仙眾經。要略其意。明澄朗慧。吳普曰。三月三日采根。風俗通。禊者。潔也。已者。祉也。邪病已去。祈介祉也。劉孝綽詩。濯禊元已初。
茈胡
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蘇恭曰。茈古柴字。)求辭沮澤。美著華陽。懷新白。耐老花黃。尾蟠鼠伏。香引鶴翔。陶蒸靈氣。上達中強。
戰國策。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呂氏春秋。菜之美者。華陽之蕓。陶潛詩。良苗亦懷新。蘇頌曰。七月開黃花。根有赤毛如鼠尾。雷論。茈胡生處。多有白鶴綠鶴來翔。是香直上云間。柳宗元文。靈氣陶蒸。周禮。矢人中強則揚。
麥門冬
味甘平。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饑。生川谷。及堤阪。
佳隸階除。凌冬叢碧。貫磊珠。麩苞麥。烏韭西秦。羊蓍東越。一枕清風。手煎靈液。
范成大詩。門冬如佳隸。長年護階除吳普曰。一名忍冬。一名忍凌。范成大詩。杳杳入叢碧。蘇頌曰。有須在根。如連珠形。左思賦注。珠十貫為一囗。陶弘景曰。根似麥。玉篇。
麩麥殼。大麥也。名醫曰。秦名烏韭。越名羊蓍。蘇軾詩。一枕清風直萬錢。知是東坡手自煎。郭璞詩。鐘山出靈液。獨活。味苦平。主風寒所擊。金創止痛。賁豚癇囗。女子疝瘕。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護羌使者。生川谷。
面風獨立。顧盼中搖。蠶頭奮簇。鞭節垂梢。護關紫艷。緣棧黃嬌。石擘壤沃。易葉同條。
吳普曰。此藥。有風花不動。無風自搖。劉禹錫詩。面風搖羽扇。易。君子以獨立不懼。
五燈會元。外寂中搖。易簡方曰。用紫色有蠶頭鞭節者。顏延之賦。垂梢植發。蘇頌曰。隴西者紫色。西蜀者黃色。葉黃者是夾石上所生。葉青者是土脈中所生。禮。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漢書傳。同條共貫。
車前子。味甘寒無毒。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當道。生平澤。
當道輪旋。如匙薄有。穗結鼠拖。跡遺牛后。精化仙衣。春盈女手。作藥天中。宜男相反。
救荒本草。一名車輪菜。蘇頌曰。春初生苗。葉布地如匙面。中抽數莖。長穗如鼠尾。
詩。
薄言有之。詩疏。喜在牛跡中生。名醫曰。一名牛遺。神仙服食經。一名地衣。雷之精也。
一名羽化。白居易詩。春來盈女手。張籍詩。開州午日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提要錄。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名醫曰。強陰益精。令人有子。章詞。今朝斗草得宜男。
木香
味辛。主邪氣。辟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久服不夢寤魘寐。生山谷。
形符地數。香達天垂。五葉五節。五根五枝。魘驚夜靖。瘴毒朝披。嘗余掛齒。分割蜜脾。
易。地數五。三洞珠囊。青木香。一株五根。一根五枝。一枝五節。一節五葉。故名五香。
燒之上徹九天也。隋書傳。吐谷渾多瘴氣。獻青木香以御霧露。蘇頌曰。形如枯骨。粘牙者良。名醫曰。一名蜜香。
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輕身不饑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景山升山。紫藤蕃秀。云膩香酥。虹晴春透。白玉能延。黃金共壽。小頃筐。鼎烹察候。
山海經曰。景山其草多薯蕷。又升山其草多薯蕷。龔歌。綠薜紫藤湘色子。種玉綿延春透髓。晴虹歲晚寒不起。四氣調神。經夏三月。此謂蕃秀。張詞。云香酥膩老來便。廣雅。玉延薯蕷也。江淹頌。黃金共壽。朱子詩。小頃筐可代耕。石鼎何妨手自烹。
薏苡仁
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一名解蠡。生平澤及田野。
名稱解蠡。擲米如珠。津液渴解。身健衰扶。玉匙流滑。金井秋初。奇才勿棄。后載盈車。
神仙傳。麻姑擲米皆成丹砂。蘇頌曰。一名薏珠子。梅堯臣詩。偶病相如渴。為飲可扶衰。
陸游詩。滑欲流匙香滿屋。奇才從古棄草菅。高士談詩。井邊薏苡吐秋珠。后漢書傳。
馬援大軍還。以南方薏苡實載之一車。
澤瀉。味甘寒。主風寒濕痹。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饑。
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瀉。一名芒芋。一名鵠瀉。生池澤。采彼汾。瀉如澤水。獨植修莖。雙分歧尾。光鑒留顏。騰波舉趾。牛舌牛唇。分形具美。
詩。彼汾一曲。言采其囗。李時珍曰。去水曰瀉。如澤之瀉水也。蘇頌曰。獨莖而長。
葉似牛舌。陶弘景曰。尾間必有兩歧為好。曹植賦。飛花鑒于天庭。謝莊詩。金丹玉液豈留顏。
左思賦。騰波沸涌。詩。四之日舉趾。爾雅。牛唇。南史傳。柳惲可謂具美。
遠志
味苦溫。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葉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繞。一名細草。生山谷。喻志決遠。出處何差。近洛玉粲。浮泗丹葩。根疑鹿食。苗雜龍沙。醒心月朗。倍力風加。
荀子。人主必有足使喻志決疑于遠方者。然后可。世說。郝隆答桓公。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蘇頌曰。河洛陜西郡有之。開白花。泗州者花紅。根如蒿根。苗如麻黃。書疏。惟洛食近洛。而其兆得吉。劉楨賦。玉粲以耀目。書。浮于泗。列仙傳。顏丹葩。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廣雅。龍沙麻黃也。記事珠。遠志為醒心杖。陸機詩。明月一何朗。法書要錄。風加而眾草靡。
龍膽
味苦澀。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一名陵游。生山谷。
茹苦若飴。味宜嘗膽。葵葉陽傾。竹枝露泫。銀蒜菀垂。金鈴孰撼。夏茂冬藏宿根勿剪。
陳造詩。茹苦耐煎熬。李歌。嘗膽不苦味若飴。馬志曰。葉如龍葵。味苦如膽。故名。
蘇頌曰。四月生葉如嫩蒜。細莖如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作鈴鐸狀。冬后結子。苗便枯。曹植表。葵藿之傾葉太陽。王勃詩。露泫竹潭枝。歐陽修詩。銀蒜鉤簾宛地垂。李商隱詩。
鷹掣撼金鈴。詩。勿剪勿伐。
細辛
味辛溫。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延年。一名小辛。生山谷。
華陰五沃。小辛少辛。纖根獨立雙葉非倫。椒聊含馥。葵影交新。杜衡貌似。劃偽核真。
名醫曰。生華陰山谷。管子。五沃之土。群藥生少辛。馬融賦。蹉纖根。李當之曰。細辛一根一葉相連。雷論。雙葉者。服之害人。晉書傳。非卿倫也。夢溪筆談。嚼之習習如椒。寇宗曰。葉如葵。赤黑色。駱賓王序。披玉葉以交新。蘇頌曰。今人多以杜衡為之。唐書傳贊。劃偽以真。
石斛
味甘平。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濃腸胃。輕身延年。一名林蘭。生山谷。
幽谷熏風。敷芬布暢。整插金釵。攢叢翠障。林竊蘭名。節如竹狀。潤說千年。神恬津藏。
詩。出于幽谷。柳公權聯句。熏風自南來。蘇頌曰。五月生苗。張協賦。和風穆以布暢。
百卉蔚而敷芬。劉綺詩。整插補余空。李時珍曰。蜀人呼為金釵花。江淹賦。攢叢石徑。蘇軾詩。亂山橫翠障。蘇恭曰。石斛如竹節間生葉。李時珍曰。俗稱為千年潤。元詩。神恬津藏滿。
巴戟天
味辛微溫。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生山谷。
森森戟列。巴峽蜀天。連珠的囗。三蔓蔥芊。秋風斂實。冬日揚鮮。山囗著白。假紫夤緣。
李白詩。列戟何森森。沈期詩。西南出巴峽。杜甫詩。蜀天常夜雨。蘇恭曰。根如連珠。
俗名三蔓草。經冬不枯。司馬相如傳。的江靡。顏延之詩。積翠亦蔥芊。蘇頌曰。至秋結實。潘尼賦。收華斂實。顧愷之賦。含馨揚鮮。蘇頌曰。山根色白。土人以醋煮之色紫。
雜巴戟。唐書傳。李泌著白者。山人也。唐書紀。假紫及緋。孟浩然詩。沙岸曉夤緣。
白英
味甘寒。主寒熱入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一名谷菜。生山谷。
白幕排風。五丫蔓繞。葉展春妍。莖繁夏懊。花粲秋高。根蟠冬杪。雜綴囗珠。赤光目了。
陳藏器曰。一名白幕。李時珍曰。俗名排風子。言其功用。蘇恭曰。蔓生葉長而五丫。
名醫曰。春采葉。夏采莖。秋采花。冬采實。裴澄詩。映林初展葉。白居易詩。春妍景麗草樹光。
張協賦。繁莖囗密。謝靈運賦。夏涼寒燠。沈約詩。閑幌望高秋。蔡詩。乃復見冬杪。郭璞曰。子赤色如耳珠。蘇恭曰。一名鬼目草。韓駒詩。但存雙目了。
白蒿
味甘平。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發令黑。療心縣。少食常饑。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生山澤。
留青還白。匪莪伊芳蒿。秋瑟瑟。寒水迢迢。蓼零露囗。薦雜溪毛。吳酸調淪。清羨吾饕。
蘇恭曰。白蒿所在有之。粗于青蒿。至秋白于眾蒿。武帝內傳。還白留青。詩。匪莪伊芳蒿。顏延之詩。秋冬未至。楊炯賦。風蕭蕭兮瑟瑟。沈約詩。開襟濯寒水。蘇軾詩。迢迢澗水隨人急。詩。零露兮。左傳。澗溪沼之毛。蘋蘩蘊藻之菜。可薦于鬼神。大招注。
蒿蔞。吳人善調酸淪為齏。許有孚詩。或羨吾饕是清福。
赤箭
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川谷。
標異赤芝。稈如立箭。角羊蕃。膚函龍見。豆粒還筒。芋魁鋪練。風定自搖。應辭夏扇。
謝靈運賦。既標異于前章甄權曰。一名赤箭芝。張耒詩。遺稈如立箭。夢溪筆談。肉色堅白如羊角色。詩。其角囗。劉商詩。塞馬蕃羊臨霜霰。柳宗元文。仁函于膚。孝經。援神契德。至于水泉。則黃龍見。蘇頌曰。其皮黃白色名曰龍皮。結子如豆粒大。至夏不落。透入莖中。潛生土內。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環之。李時珍曰。俗名還筒子。李損之詩。匝地如鋪練。陶弘景曰。有風不動。無風自搖。李益詩。涼軒辭夏扇。
子
味苦微寒。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臚張。留熱風寒濕痹。身體諸痛。久服輕身延年不老。生川谷。
凌冬落實。材取充囗。菊疏葉薄。艾拾莖粗。毒辟荒虺。仙詫距囗。宣通三氣。心安故廬。
名醫曰。十月采實。左傳。我落其實。而取其材。蘇軾詩。郁蔥佳氣夜充囗。李時珍曰。
葉似菊葉而薄。莖如艾莖而粗。皮日休詩。疏菊臥煙莖。駱賓王啟。拾艾幽人。陶弘景曰。種此辟蛇。沈期詩。截荒虺。吳普曰。食之神仙。黃帝內經曰。風寒食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范成大詩。即境心安是故廬。
析子
味辛微溫。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痹。補五臟。益精光。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蔑析。一名大蕺。一名馬辛。生川澤。及道旁。
川潦道周。萋然美盛。七葉乖和。五輪瞀病。積瀉傾杯。明回借鏡。續壽標靈。樂含腹詠。
詩箋。葛覃葉。萋然。喻其容色美盛也。甄權曰。治肝家積聚。史記傳。肝左三葉。右四葉。蘇軾詩。吾于五輪間。莊子。適有瞀病。黃帝內經曰。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新論。人目短于自見。故借鏡以觀形。歐陽修帖子。寶曲標靈日。萬壽續天長。吳志傳。胡綜心歌腹詠。樂于歸附。吳普曰。五月五日采。治腹脹。
實
味苦平。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饑不老。輕身。生山谷。草之壽。端植靈囗。神圓龜守。奇表云垂。是名大慧。可以前知。青逾艾實。榮逮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