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宋一(2)

  • 歷代詞話
  • 王弈清
  • 4983字
  • 2015-12-26 15:55:23

歐公小詞,間見諸詞刻。陳氏書錄一卷,其間多有與陽春、花間相混者,亦有鄙褻之語一二廁其中,當是仇人無名子所為。近有醉翁琴趣外篇,凡六卷二百馀首,所謂鄙褻之語,往往而是,不止一二也。前題東坡序八九語,詞氣卑陋,不類坡作,益可以證詞之偽。[詞苑]

宋采侯

宋子京為天圣中翰林,以賦采侯中博學宏詞科第一,有“色映堋云爛,聲連羽月遲”之句,時呼為宋采侯。每夕臨文,必使麗姝燃雙椽燭,即張子野所謂“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也。[古今詞話]

宋祁詞風流閑雅

宋景文以馀力游戲為詞,而風流閑雅,超出意表。[李之儀]

宋祁鷓鴣天

宋祁為學士,一日遇內家車子數輛於繁臺,不及避,車中有搴簾者曰:“此小宋也。”祁驚訝不已,為作鷓鴣天詞云:“畫轂雕輪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彩風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崗一尤重。”傳唱達禁中。仁宗聞之,問第幾車子,有內人自陳。頃之宣學士赴宴,從容語之,祁惶懼。仁宗曰:“蓬山不遠。”遂以內人賜之。[詞林海錯]

劉敞詞

侍讀劉勻守維揚,宋景文赴壽春,道出治下,原父為具以待。又為踏莎行詞以侑歡云:“蠟炬高,龍煙細細。玉樓十二門初閉。疏簾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留璃翠。 桃葉新聲,榴花美味。南山賓客東山伎。利名不肯放人閑,忙中偷取工夫醉。”宋即席為浪淘沙近以別原父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華換。到如今,始惜月滿、花滿、酒滿。 扁舟欲解垂楊岸。尚同歡宴。日斜歌闋將分散。倚蘭橈、望水遠、人遠。”“南山賓客東山伎”,本白樂天詩。

[能改齋漫錄]

孫洙詞

孫巨源於元豐間居翰苑,與李端愿太尉往來尤數。會一旦鎖院,宣召者至其家,則出數十輩蹤跡之,得之於李氏。時李新納妾,能琵琶,公飲不肯去,而迫於宣命,入院幾十鼓矣,遂草三制罷,復作長短句以記別恨:“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 回頭凝望處。那更廉織雨。

謾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遲明遣以示李。[黃升]

孫洙詞多為晏幾道所奪

孫洙詞多為晏幾道所奪。[藝林學山]

晏幾道鷓鴣天

慶歷中,開封府與棘寺同日獄空,仁宗宮中宴集,宣晏幾道作鷓鴣天以歌之,得旨受賞。大意先賦升平之盛,又見祥瑞之征,而末句略近之,極為得體。

所傳“朝來又奏圜扉靜,十樣宮眉捧壽觴”句是也。亦以志一時之治化云。[古今詞話]

吳幾道樂府

晏叔原樂府寓以詩人句法,精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合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亦不減桃葉、團扇云。[黃庭堅]

晏幾道不蹈襲人語

叔原不蹈襲人語,風度閑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乃知此人必不生於三家村中者。[晁補之]

鬼語

伊川聞誦叔原詞“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笑曰:“鬼語也。”意頗賞之。[程叔徹]

晏幾道詞可追步花間

叔原詞在諸名勝中獨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陳質齋]

石曼卿詞少有流傳

石曼卿,真宗朝學士,生平遺世事,死後有見之者。曰:“我今為仙,主芙蓉城。”其捫虱庵長短句少有流傳者。[古今仙鑒]

黨懷英吊石曼卿詞

曼卿通守朐山,遣人以泥封桃李核,彈之巖谷間,嗣後花開滿山。又嘗攜伎石室中,鳴弦為冰車鐵馬之聲。後黨竹為詞以吊之云:“鐵馬冰車斷遺響,林花石室自春風。芙蓉城闕五云中。”[堯山堂外紀]

石曼卿對長吉歌

李長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為奇絕無對。石曼卿對以詞曰:“月如無恨月長圓。”足為效敵。[溫叟詩話]

梅堯臣詠草

梅圣俞有蘇幕遮詠草詞云:“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地青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與六一詞詠草一首同妙。[古今詞話]

梅堯臣莫打鴨

呂士隆知宣州,好笞妓,適杭妓到,喜之。一日,欲笞宣妓,妓曰:“不敢辭,但恐杭妓不安。”士隆宥之。梅圣俞為詞曰:“莫打鴨,打鴨驚鴛鴦。鴛鴦新向池中浴,不比孤洲老鴰。”若增一句,即謝秋襄也。[溫叟詞話]

梅堯臣禽言

輟耕錄載梅圣俞禽言四章云:“泥滑滑,苦竹岡。雨瀟瀟,馬上郎。馬蹄凌雨又急,此鳥為君應斷腸。”“婆餅焦,兒不食。爾父向何之,爾縭母山頭化為石。山頭化石可奈可,遂作微禽啼不息。”提壺蘆,沽美酒。風為賓,樹為友。

山花撩亂目前開,勸爾今朝千萬壽。”“不如歸去,春山云暮。萬木兮參天,蜀道兮何處。人言有翼可高飛,安用空啼向春樹。”此與文與可題竹十字令俱長短句,金元人皆有和詞,而不可以被以管弦者也。[古今詞話]

司馬光阮郎歸

司馬溫公詞云:“漁舟容易入深山。仙家日日閑。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霞斑。匆匆整棹還。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蓋阮郎歸本意也。[古今詞話]

王安石集句

王荊公筑草堂於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疊石作橋。為集名填菩薩蠻云:“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睡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後黃豫章戲效其體云:“半煙半雨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即自知。”[能改齋漫錄]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馀家,惟王介甫為絕唱。

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其詞云:“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鷺起,圖畫難足。 念自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古今詞話]

王安禮王安國王詞

介甫弟和甫,名安禮,有瀟湘逢故人慢云:“引多少夢魂歸緒,洞庭煙棹漁蓑。”弟平甫,名安國,有減字木蘭花云:“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子,字元澤,有心疾,妻獨居小樓事佛,介甫憐而嫁之。作眼兒媚詞,有“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之句。更有倦尋芳云:“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皆人所不能及。[古今詞話]

韓縝留別詞

元豐初,韓丞相縝以樞密院都承旨使北。將行,劇飲通夕,作樂府詞留別愛妾。翌日,神宗已密知之,忽中批步軍司遣兵搬家追送之。縝初莫測,久之,知自樂府發也。縝之詞,由此盛傳於天下。[石林詩話]

韓縝詠草

韓縝有愛姬能詞,韓參使時,姬作蝶戀花送之云:“香作風光濃著露。正恁雙棲,又遣分飛去。密訴東君應不許。淚波一灑奴衷素。”神宗知之,遣使送行。

劉父贈以詩:“卷耳幸容留婉孌,皇華何啻有光輝。”莫測中旨何自而出。後乃知姬人別曲傳入內庭也。韓亦有詞云:“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薰。

繡帽人念遠,暗垂球露,泣送征輪。長行長在眼,更重重、流水孤云。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消魂。池塘別後,曾行處、綠妒輕裙。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草長新。遍綠野,嬉游醉眼,莫負青春。”此鳳簫吟詠芳草以留別,與蘭陵王詠柳以敘別同意,後人竟以芳草為詞名,則失鳳簫吟原唱意矣。[樂府紀聞]

張三影

客謂張子野曰:“人咸目公為張三中。謂公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謂之張三影。”客不喻。子野曰:“'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嫩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墜絮輕無影'。”此生平得意者。[樂府紀聞]

張先才不足而情有馀

子野詞才不足而情有馀。[李之儀]

張先碧牡丹

晏元獻尹京日,辟張先為通判。新納侍兒,公甚屬意。先能為詩詞,公雅重之,每張來,令侍兒出侑觴,往往歌子野所為之詞。其後王夫人浸不容,公即出之。一日,子野至,公與之飲,子野作碧牡丹云:“步障搖紅綺。曉月墮,沉煙砌。緩板香檀,唱徹伊家新制。怨入眉頭,斂黛峰橫翠。芭蕉寒,雨聲碎。鏡華翳,閑照孤鸞戲。思量去時容易。鈿盒瑤釵,至今冷輕棄。望極藍橋,但暮云千里。幾重山,幾重水。”令管伎歌之,至末句,公憮然曰:“人生行樂耳,何自苦如此。”亟命於宅庫支錢若干,復取前所出侍兒。既來,夫人亦不復誰何也。

[道山清話]

張先謝池春慢

子野於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作謝池春慢云:“繚墻重院,間有流鶯到。繡被掩馀寒,畫閣明新曉。朱檻連空闊,飛絮無多少。徑莎平,池水渺。日長風靜,花影閑相照。 塵香拂馬,逢謝女、城南道。秀艷過施粉,多媚生輕筆。斗色鮮衣薄,碾玉雙蟬小。歡難偶,春過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調。”一時傳唱幾遍。

[古今詞話]

宋祁過張先家

宋景文過子野家,將命者曰:“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子野內應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耶。”[古今詞話]

張先樂府掩詩聲

張先郎中能為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子瞻嘗贈以詩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先和云:“愁似鰥魚知夜永,嫩同蝴蝶為春忙。”為子瞻所賞。然世俗多喜傳先樂府,遂掩其詩聲,識者皆以為恨。[石林詩話]

兩張先

本朝有兩張先,皆字子野。一則樞密副使遜之孫,與歐陽文忠同在洛陽幕府,其後文忠為作墓志銘,稱其志守端方,臨事敢決者。一與東坡先生游,東坡推為前輩,詩中所謂“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能為樂府,號張三影者。

[王明清玉照新志]

無兩張三影

天圣間一時有兩張先者,皆字子野,俱進士,其能詩、壽考悉同。一博山人,號三影者。一吳興人,為都官郎中。見齊東野語。愚按“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將命之語,人或疑之。子野自謂:何不謂之張三影。如“嬌柔賴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墜絮輕無影”,并前句為三影,豈博山人為之乎。且吳興近杭,子野至,多為官妓作詞,常與東坡作六客詞,而年最耄,載在癸辛雜識。不聞有兩人同號張三影者也。[胡應麟筆叢]

云破月來花弄影最佳

張先以三影名者,因其詞中有三影字,故自譽也。然以“云破月來花弄影”為最,馀二影字不及。[詞統]

六客詞

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於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於天下,作定風波令。其略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座客歡甚,有醉倒者,此樂未嘗忘也。今七年爾,子野、孝叔、令舉皆為異物,而松江橋亭,今歲七月九日海風駕潮,平地丈馀,蕩盡孑遺矣。追思曩時,真一夢耳。

[蘇軾]

後六客詞

吳興郡圃今有六客亭,即公擇、子瞻、元素、子野、令舉、孝叔,時公擇守吳興也。東坡又云:“余昔與張子野、劉孝叔、李公擇、陳令舉、楊元素會於吳興,時子野作六客詞,其卒章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凡十五年,再過吳興,而五人皆已亡矣。時張仲謀與曹子方、劉景文、蘇伯固、張秉道為座客,仲謀請作後六客詞云:'月滿苕溪照野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間真夢里。何事。長諛對月獨凄涼。 綠鬢蒼顏同一醉。還是。六人吟笑水云鄉。賓主談鋒論證得似。看取。曹劉今對兩蘇張。'”[苕溪漁隱]

張先柳永齊名

子野、耆卿齊名,而時論有以子野為不及耆卿者,然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晁補之]

秦觀情詞相稱

子野詞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詞。情詞相稱,少游一人而已。[蔡伯世]

柳永鶴沖天

仁宗留思儒雅,務本理道,深斥浮艷虛薄之文。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曲調,傳播四方。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及臨軒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三變由此自稱奉旨填詞。景中方及第,後改名永,方得磨勘轉官。其詞曰:“黃金榜上。

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教不瓷狂蕩。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幛。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能改齋漫錄]

柳永望海潮

耆卿與孫相何為布衣交,孫知杭,門禁甚嚴,耆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詣名妓楚楚曰:“欲見孫,恨無門路,若因府會,原啟朱唇歌之,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中秋夜作,楚楚宛轉歌之,孫即席迎耆卿入座。詞曰:“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獻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笛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詞苑]

有井水飲處即能歌

柳詞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世間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

柳詞工於羈旅行役

柳詞風格不高,而音律諧緩,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尤工於羈旅行役。[陳直齋]

柳詞有唐人佳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宝坻区| 崇义县| 射阳县| 太保市| 华池县| 海淀区| 桃江县| 德昌县| 靖宇县| 榆林市| 改则县| 兴隆县| 内黄县| 宁南县| 尼木县| 高台县| 天峨县| 高阳县| 德惠市| 南皮县| 东宁县| 寿阳县| 大石桥市| 邵武市| 沂南县| 奉新县| 泰宁县| 黑山县| 开鲁县| 游戏| 镇远县| 宁津县| 达日县| 若尔盖县| 永清县| 郧西县| 明溪县| 阳城县| 宜宾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