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言柳耆卿詞俗,然如“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佳處,不過如此。[蘇軾]
柳詞韻不勝
耆卿詞鋪敘展衍,備足無馀,較之花間所集,韻終不勝。[李之儀]
柳詞多雜鄙語
耆卿詞雖極工,然多雜鄙語。[孫敦立]
柳詞有教坊丁大使意
耆卿詞有教坊丁大使意。[劉克莊]
柳永醉蓬萊
景中,柳永以登第冀進用,適春天老人星現,左右令永作醉蓬萊詞以獻,曰:“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風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光中,有老人呈瑞。此辰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聲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仁宗見之不懌。[太平樂府]
無名氏眉峰碧
宋無名氏眉峰碧詞云:“蹙損眉峰碧。纖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 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真州柳永少讀書時,遂以此詞題壁,後悟作詞章法。一妓向人道之,永曰:“甘於此亦頗變化多方也,然遂成屯田蹊徑。”[古今詞話]
露花倒影柳屯田
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蘇軾]
●卷五·宋二
蘇軾水調歌頭
蘇軾於中秋夜宿金山寺,作水調歌頭寄子由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神宗讀至“瓊樓玉宇”二句,乃嘆云:“蘇軾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坡仙集外紀]
蘇軾明月幾時有一詞
“明月幾時有”一詞,畫家大斧皴,書家劈窠體也。[詞統]
蘇軾中秋詞出馀詞盡廢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馀詞盡廢。[苕溪漁隱]
蘇軾洞仙歌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自言嘗隨其師鞭入蜀主昶宮中。一夕,主與花蕊夫人避暑摩訶池上,作詞,尼具能道之,今死久矣。僅得二句,暇日為足成之,乃洞仙歌也:“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澹。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東坡洞仙歌詞序]
本事曲記錢塘老尼語
楊元素作本事曲記,言錢塘老尼能誦蜀主詞,云:“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云鬢亂。起來庭戶悄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不道流年暗中換。”溫叟詩話如此,與東坡序小異,當以序為正。[詞苑]
蘇軾西江月
古今詞話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云:“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間鬢上。 酒賤長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坡以讒言謫居黃州,郁郁不得志,凡賦詩綴詞,必寫其所懷,然一日不忘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苕溪漁隱曰:聚蘭集載此詞注云:寄子由。故後句云:“中秋論證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則兄弟之情見於句意之間矣。疑是ヘ錢塘時作,子由時為睢陽幕客。若詞話所云,則非也。[詞品]
蘇軾蝶戀花
“別酒送君君一醉。清潤潘郎,更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東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馀名字。”右蝶戀花詞,東坡在黃州時送潘老赴省試作也。今集不載。[吳虎臣]
蘇軾卜算子
東坡先生謫居黃州,作卜算子詞云:“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凄,寂寞沙洲冷。”其托意蓋自有在,讀者不能解。張右史文潛繼貶黃州,訪潘老,嘗得其詳,題詩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邊。葛巾藜杖眠窺天。夜冷月墮幽蟲泣。鴻影翹沙衣露濕。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能改齋漫錄]
蘇詞高妙
東坡卜算子詞,語意高妙,似非契煙火食人語。[黃庭堅]
蘇軾卜算子有寄托
女紅馀志云:惠州溫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聞東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聽公吟詠,覺則亟去。東坡知之,乃曰:“吾將呼王郎與子為姻。”及東坡渡海歸,超超已卒,葬於沙際。公因作卜算子,有“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句。按詞為詠雁,當別有寄托,何得以俗情傅會也。[古今詞話]
蘇軾別參寥詞
東坡別參寥長短句云:“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渡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論證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按羊曇為謝安所愛重,安薨後,輒彌年不行西州路。嘗因大醉,不覺至州門,左右曰,此西州門也。曇悲感,以馬策扣扉,誦曹子建詩曰:“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因慟哭而去。東坡用此故事。若世俗之論,必以為成讖矣。然其詞石刻後東坡自題云:“元六年三月六日。”余以東坡年譜考之,元四年知杭州,六年召為翰林學士是,則長短句蓋此時作也。自後復守潁徙揚,入長禮曹,出帥定武,至紹圣元年方南遷嶺表,建中靖國元年北歸至常乃薨,凡十一載。則世俗成讖之論,安可信邪。[苕溪漁隱]
蘇軾醉翁操
瑯琊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六一居士作醉翁亭其上,欣然忘歸。
既去十馀年,好奇之士沈遵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春天疏宕,音韻和暢,知琴者以為絕倫。然有聲無詞。醉翁為之作歌,而與琴聲不合,又依楚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詞以制曲,而琴聲為詞所縛,非大成也。後三十馀年,公既捐館舍,遵亦殞久矣。有廬山玉澗道人,特妙於琴,恨其曲之無傳,乃譜其聲,請於軾以補之,為醉翁操云。[東坡醉翁操序]
蘇軾賀新郎
蘇子瞻守錢塘,有官妓秀蘭,天性黠豐盛,善於應對。一日,湖中有宴會,君伎畢集,惟秀蘭不至,督之良久方來。問其故,對以沐浴倦睡,忽聞叩戶甚急,起而問之,乃樂將催督也,謹以實告。子瞻已恕之,坐中一ヘ怒其晚至,詰之不已。時柳花盛開,秀蘭折一枝藉手告ヘ,ヘ愈怒。子瞻因作賀新涼,令歌以送酒,領會怒頓止。詞曰:“乳燕飛華屋。悄無人、庭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門外論證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俱盡,伴群幽獨。濃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子瞻之詞曰綿紀前事,取其沐浴新涼,故曲名賀新涼也。後人不知,誤作賀新郎,蓋不得子瞻之意。子瞻真可謂風流太守,豈可與俗吏同日語哉。[楊詞話]
楊之言可笑
野哉楊之言,真可入笑林矣。東坡此詞冠絕古今,托意高遠,寧為一妓而發邪。”簾外論證來推繡戶”,及“又卻是,風敲竹”等語,用唐人“簾開風動竹,疑是故人來”,變化入妙。今乃云為樂將催督,可笑者一。”石榴半吐紅巾蹙”,至“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等句,因初夏時花事將闌,榴花獨吐,因以紅巾拂取,寫其幽閑之意。今乃云,榴花盛開,折奉府ヘ,可笑者二。賀新郎樂府舊調,今乃云取其新沐後,人訛為賀新郎,此可笑者三。東坡此詞不幸橫遭點,江左有文拙而好刻石者,謂之讠令癡符,楊之類是也。[茹溪漁隱]
西湖ヘ改秦觀滿庭芳韻
西湖有一ヘ,唱少游滿庭芳,誤舉一韻云:“畫角聲斷斜陽。”妓琴操在側云:“譙門,非斜陽也。”ヘ因戲之曰:“爾可改韻否。”琴即改作陽字韻云:“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飲離觴。多少蓬萊舊侶,空回首,煙靄茫茫。孤村里,寒鴉數點,流水繞低墻。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漫嬴得,青樓薄亻幸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馀香。傷心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東坡聞而稱賞之。後東坡在西湖,戲琴曰:我作長老,爾試參問。琴曰:“何謂湖中景。”東坡答曰:“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又曰:“何謂景中人。”東坡云:“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又云“何謂人中意。”東坡云:“惜他楊學士,憋殺鮑參軍。”琴又云:“如此究竟如何。”坡云:“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琴大悟,遂削發為尼。[能改齋浸錄]
蘇軾戲僧詞
東坡守錢塘,無一日不在西湖,嘗攜妓謁大通禪師,師慍形於色。東坡作長短句,令妓歌之曰:“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钅追。我也逢場作戲不須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嫌彌勒下生遲。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時有僧仲殊在蘇州,聞而和之曰:“解舞清平樂,如今說與誰。紅爐片雪上鉗钅追。打就金毛獅子也堪疑。 木女明開眼,泥人暗皺眉。蟠桃已是蓍花遲。
不向東風一笑待何時。”[冷齋夜話]
蘇軾減字木蘭花
東坡自錢塘被召,過京口,林子中作郡守,有宴會。座中妓出牒,鄭容求落籍,高瑩求從良,子中命呈牒東坡,坡索筆題減字木蘭花於牒後云:“鄭莊好客。
容我樓前先墮幘。落筆生風。藉藉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柔肌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風清月滿湖。”暗用“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字於句端也。一作潤守許仲遠。[東皋雜錄]
蘇軾和馬中玉詞
東坡知杭州,馬中玉成為浙漕。東坡被召赴闕,中玉席間作詞曰:“來時吳會猶殘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遺愛感人深,灑淚多于江上雨。 歡情未舉眉先聚。別酒多斟君莫訴。從今寧忍看西湖,抬眼盡成腸斷處。”東坡和之,所謂“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是也。”中玉,忠肅亮之子,仲甫猶子也。
[玉照新志]
蘇軾贈陳秀常詞
東坡云:龍丘子自洛之蜀,載二侍女,戎裝駿馬,至溪山佳處,輒留數日,見者以為異人。後十年,筑室黃岡之北,號靜庵居士。作臨江仙贈之云:“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華。溪山好處便為家。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回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十年不見紫云車。龍丘新洞府,鉛鼎養舟砂。”龍丘子即陳季常也。秦太虛寄之以詩,亦云:“侍童雙擢玉,鬢發光可照。駿馬錦障泥,相隨窮海嶠。暮年更折節,學佛得心要。鬻馬放阿樊,幅巾對沉燎。”坡又作詩戲之,有龍丘居士益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之句。則知季常載侍女以遠游,及暮年甘於枯寂,蓋有所制而然,亦可憫笑也。[苕溪漁隱]
蘇軾戚氏
“玉龜山。東皇靈媲統君仙。絳闕,翠房深迥,倚霏煙。幽閑。志蕭然。
金城千里鎖嬋娟。當時穆滿巡狩,翠華曾到海西邊。風露明霽,鯨波極目,勢浮輿蓋方圓。正迢迢麗日,玄圃清寂,瓊草芊綿。爭解繡勒香薦。鑾輅蹕,八馬戲芝田。瑤池近、畫樓隱隱,翠鳥翩翩。肆華筵。間作吹管鳴弦。宛若帝所鈞天。
稚顏皓齒,綠發方瞳,舉止恬淡高妍。 盡倒瓊壺酒,獻金鼎藥,固大椿年。縹緲飛瓊妙舞,命雙成、春天曲醉留連。支敖韻瀉寒泉。浩歌暢飲,斜月低河漢。
漸綺霞、天際紅深淺。動歸思、回首塵寰,爛漫游、玉輦東還。杏花風、數里響鳴鞭。望長安路,依稀柳色,翠點秦川。”此東坡戚氏詞也。元末,東坡自禮部尚書帥定州,官妓因宴索公為戚氏詞。公方與客論穆天子事,頗訝其虛誕,遂率筆應之,隨聲隨寫,歌竟篇就,才點定五六字,座中隨聲擊節,終席不聞他語。
[詞苑]
蘇軾紀春月詞
東坡知潁州時,月下梅花盛開。王夫人曰:“春月色勝如秋月色,秋月令人慘凄,春月令人歡悅。何不招趙德麟輩來飲花下。”東坡喜曰:“論證謂夫人不能詩,此真詩家語也。”作減字木蘭花以紀之云:“春庭月午。搖蕩春醪光欲舞。
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輕風薄霧。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侯鯖錄]
蘇軾和楊花詞
東坡和章質夫楊花一首,後段愈出奇,壓倒古今。[張炎]
蘇軾定風波
王定國自嶺表歸,出歌者柔奴勸東坡飲。坡問:“廣南風土應不好。”柔奴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東坡喜其語,作定風波詞以紀之:“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尤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東皋雜錄]
蘇軾賦西江月
東萊先生謂後赤壁賦結尾聲用韓文公石鼎聯句敘彌明意。俞文豹謂不然,蓋彌明真異人,文公紀其實也,與此不同。東坡先生貫通內典,嘗賦西江月詞云:“休方言尤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赤壁之游,樂則樂矣;轉眼之間,其樂安在。以是觀之,則我與二客,崔與道士,皆一夢也。[清夜錄]
蘇軾過海
東坡貶惠州日,晁以道見公詞有“海仙時遺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便云:“此老須過海,只為古今人不能道及,應罰教去。”[太平樂府]
蘇軾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