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燮云璣禪師國清無畏堂語錄
- 佚名
- 4721字
- 2015-12-26 15:06:26
無勞事典墳非色見聲聞曉起牛兒放行行入亂云此山外何物我生莫之適少小大依怙忘年覷破壁頑癡何所為食飽弄云石云石性幽閑因之久莫逆時或一咀味云淡石多骨猿鳥學我為舌大口門窄
問無路山
咄哉沒意智孤高何所為泉石終年味煙霞那日離群動尚開化一身徒委蛇匠師獲材質堂廟可支特草木時剪伐而后發生機如何要津斷斤斧莫能施
無路山答
奕世恥浮名禍嬰泉石癖家無升斗糧座滿煙霞客智識久離別語默非干舌身貧草木同任重馳驅拙多因質魯頑豈謂事孤絕寄言有力人隨方任開辟
看云
病中神思倦怠瞌睡太無厭生食后與云物為伍周旋款曲意不盡言第觀其去留無礙之際氣若輕浮應物和光之中意多高尚口占短偈以勖此蓋一時未能忘情之語工拙總未暇計。
山居朋舊遠惟子日相親去住勿多念始終惟一心宜堅深邁志無挹高尚名市朝休踐跡鸞鶴可俱行夷險道為任饑寒未是貧靜觀元化理多從絕處生行藏匪思議出處自天真孤蹤欲相襲乘風緩半程
題豐干居
乘虎何方去風高草木閑耳中雙澗水眼底幾重山饒舌有多許松門尚未關
最后語
師三日前焚香書偈請和尚禮辭以次訣別至期泊然而逝。
禮辭和尚
憶昔得見時時在風塵里慧劍笑談施斷盡生佛理回首宇宙寬行行覓知己相從十四年如印印空水空水有文章瞠目不見底點晝無定法觸處旋嵐起明朝欲歸去意不在桑梓拜手話別離無一言舉似
別穹窿老師
三年已前曾露布而今更不重指注穹窿日冷石梁危杖頭腳底無回互
得戒諸阿阇黎
三心已盡羯磨日一字難忘教授時證得凈空成底事草鞋夢里白云遲
印明師
七年法愛異尋常一句傾心未敢忘斯道不分年長少惟君直下析神光
同門諸昆弟
末后一句凡圣罔通說到行到仿佛不同今朝如說而行去知己無勞憾曉風
明兄
臨岐把手與誰同調別塤篪笑語中心眼聲光不足惜知音遐邇自同風
元兄
得生一里地而無時與俱同師十四載相對語默愚時或承辭句謙愛益慚吁想于钁頭下個事未荒蕪我行勿多念其念師法孤
示看病者
此中無人到到者莫能住自來幾日間寒毛曾卓豎不惜無舌口不辭無臂手觸著與磕著痛癢今何有
遺家兄弟
一聲 地本無生三際踏翻何日死無端石虎夜嘶風驚殺寒鴉八九子
臨濟萬峰國清三大師共幀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點不來敗闕處莫言放過黃檗會里何棒打不回折竹聲中乃痛徹骨髓千古一日同心處不必符節箭鋒相直他家自有兒孫臨風伐涂毒鼓六凡四圣不死者幾希矣吹毛用了急須磨無乃區區乎嘻誰家漆桶不快勞他玄要主賓。
天童悟和尚真贊
禹門躍出拈得口兮失卻鼻為云為雨不惜眉毛驅雷掣電氣吞宇宙俾海內獅猊麟象升堂入室而自我作祖若固有之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芒鞋杖笠不事人情破家散宅絕處逢生坐致太白峰百廢并舉萬化從新圣凡生物悉入爐鞴中斯皆師之緒余耳未足云述至于予奪照用而喜怒不嘗父子主賓而同途異轍具眼者不妨疑著。
昔年普化邈得師真一回拈出一回新天童門下棒下傳神龍象蹴踏夢里惺惺同床各夢者夢破后神今何在開眼尿床者枕子落拂跡跡生漫言達本忘情尊貴還渠上大人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觸著磕著如涂毒鼓聲書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荷斯道者須知后世有董狐之僧。
萬峰藏和尚真贊(二)
何地特出斯人俾造物者辟易人人道渠攀躋無路殊不知未語前開口見膽屈體伸志狼籍幾許眉光道大難容天下操戈相待孤輝心月影現千江魚龍顧影生彷徨今朝月隱千江黑舟人漁子空悲憶僧繇智竭盡難成萬有徒分百億身。
正令當行青天也須吃棒點著便轉把住風雷供狀放去云峰千萬重拈來只在毫端上殷勤分付黑撈波無人處斫額相望。
國清儲和尚真贊(兩序請)
斯何人兮或現全身或示半身撓之不濁澄之不清無乃一點水墨兩處成龍乎移風易俗繪事后素乎何望之而冷光寒骨即之如坐春風中遠之乃寤寐未懷近之如登千仞峰嘻我知之矣兒孫得力室內閑閑更說甚棒頭有眼言中有響清而容物乎。
又(祥符監院請)
看到父母未生前有似一人第眼中無骨仰視五內而胸中無物嘻笑怒罵皆成文章開口落筆如愚若訥遺身為物出入于無何有之鄉以法為命直造乎不可知之地一見更不再見中心藏之晝夜豈止一百八咦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又(能仁監院請)
驀劄相逢已見全身出現鼻頭捩轉浩然之氣若為保調直饒呼為雷吸為雨襲襲清風動寰宇我要問渠五蘊十八界生處道得生處分明一舉四十九侍者尚宜朝夕。
又(通州大悲院請)
袖手看云風高絕鄰三千里外有個知音還鄉一曲調別宮商明日大悲院里有齋普化昔年露布叩關擊節者惜取眉毛。
又(峻明淵寺請半身)
出頭天外固有同人第兩口一無舌腳跟下事吾無間然矣然云月是同溪山各異而步武者其為誰乎昔楊岐領石霜之旨乃道遍天下普化邈寶積真而風化千古傳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又(化士請)
籍沒柱下史捉敗西來子睹史陀天夢白椎簸箕口門斷一齒四體不禁松濤怒起裂破馬師圓相涂污玄沙白紙老大無依東復西食飽聽閑人說鬼。
曰傳佛祖心印何元字腳也無驀地被人劄著隨風者也之乎達磨當年不識絕倒東壁葫蘆穎生直不藏曲漫云莫我知也夫。
自贊
三十年前五欲八風里頭出頭沒略較些子第不知自己是阿誰三十年后銀山鐵壁處觸著磕著太郎當生又不知佛祖為何物知他向甚處打失鼻孔時時于虛空中點胸點肋謂伊富也則一室蕭然通身赤骨律地謂伊貧也而隨地稱尊白手揮金如土難矣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直是病入膏肓攢簇不得無上醫王作死馬醫猶自高臥北窗掉頭不顧嗟乎父母唯其疾之憂吾不知將何以自解。
銘缽
持空而出危滿而回心華碩果唯爾培哉
銘衣
裁制有從卷舒自我坐臥經行履冰蹈火
銘具
踏毗盧頂以心地平大千沙界起自一塵
銘錫
品利物類以剛以柔出彼智頂與塵勞儔
銘幾
立身不屈持滿不溢足下無私升堂入室
銘竹
節操其風空洞其內粉骨碎身清白不墜
銘筆
彼恃其鋒爾秉其直龍兮蛇兮是誰取則
銘履
玄路鳥道實踐躬行一失其步草木成兵
雜偈(八首)
自入東山門不識西山路行行求比鄰手足莫之措
山近秋來早居深日照遲孰云天地別端的我如斯
昨日紅塵中今朝白云里紅塵與白云紛紛何所起
家在白云里不見青云客昨夜鶴歸來報道寒泉碧
我有青州衫威音那時作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
此生何所有病懶日為儔青州衫子破歲晚莫之修
涉彼曹溪源濯彼曹溪水寄語曹溪人莫向曹溪止
生身貧病里復履饑荒年可憐禪悅味零落草鞋邊
雪中法喜
己卯春和尚還里修摩耶忉利故事某時得預隨侍之列舟次七樹村風雨疾作桌不能前因憩于古廟中四壁蕭瑟惟草龕朽榻而已寢時和尚據榻余輩就龕古白儀伯兩兄先我而處焉亡何狂雪倍作兩兄聲容斂寂呼之不應撼之不移余訝曰入寂滅定耶入無聲三昧耶厭離形器就無生耶果爾當如法火化兩兄曰火則任火出則不出余即事生如死珍重而火之舉畢有讓余者曰學道人固不以生死動心然從上先德莫不以生死為極則事作俑無后儒亦譏之子斯之作殆無過歟余唯唯否否衲僧家既達本地風光觀一切圣凡無一不于如幻三昧中起居食息出生入死今兩兄于如幻三昧中瞌睡未醒余以如幻之法冷處著火正欲明吾子之如幻三昧耳嘗讀古僧史見死心新和尚謝院事退居靖安琚公席下日相與禪悅為樂琚一日命死心侍者惠方述文以祭之死心危坐一榻神觀自若緇素環侍而其文光明璀燦字字發揮乃事后羅湖云死心生平呵佛罵祖氣蓋諸方叢林目為新孟八及退藏于密則自處固不輕矣而于師弟之間乃為兒戲事又烏可以常情測度哉余雖不敏亦未敢多讓曰子能自火乎余謹拜命而自火之恐持名記相者復于名上著到名亦火之逐影之流又于影上著到影亦火之袛如身心名影一時火卻且道這個又從甚處得來具眼者試請辨看。
為古兄下火
混沌未分冰清玉潔乾坤有象面目可憎三承印記于瑞光十棒知歸于椒嶺師兄既然滿口含霜小弟敢不陽春白雪擲火炬云一聲羌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為儀兄下火
呈起火炬云咄惺惺著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總不得以火炬打圓相云不是溈山小釋迦何如臨濟白拈賊擲下火炬云可憐不足惜。
自火
四大無我五蘊本空根塵器界如幻泡影三身四智從甚處出生生既無生滅云何滅曠劫至今于無生滅中關空鎖夢今朝夢破空亡直得盡十方界烈焰彌天三世諸佛不惜眉毛于中頭出頭沒乃舉火炬云畢竟這個在十方界內十方界外若在十方界內則火不自燒在十方界外則火外無火投火炬云滿口道不盡分身兩處看。
火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一箭墮地天下黯黑同生也冰凌上行劍刃上走同死也東家作驢西家作馬袛如同生不同死時又作么生擲下火炬云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
火影
呈起火炬云見么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以火炬作此[※-((鬯-匕)-兇)+○]云相隨來也惟我用光行者生而敏捷不局一隅無論六道三涂隨身化道不拘山川草木應物現形或我起而他倒或他立而我坐有時小中現大則鬼面神頭有時大中現小則旁通一線有時入泥入水覿面相呈有時戴月乘風透關越渡青天白日處全身出現黑風暴雨時佛祖難窺雖然照用齊行未免依他作解今朝人法雙忘轉見無明忒煞便恁么去恐成斷絕畢竟作么生擲下火炬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因事十六問(有敘)
香嚴庵主不知承誰家法一向隱形露體以嘗住物歸衣缽下凡立業成家者無不望風避地日積月累雖不能四海一家而腳跟下已饒余地居無何而客作者致賊來家香積之資一時盜去同人欲追捕乃慰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復何憾焉病僧聞之書十六問以博笑如大海不讓細流幸一一答我俾志于道者因指見月不致認賊作子是所愿望。
嘗聞禍不入謹家之門主人藏室深固幽遠客作賤人如何得見。
衲僧家如一團火焰相似等閑觸著便燒一切圣凡生物無個趨泊處賊子作么生入。
三千里外見淆訛猶是接引之辭同門出入者因甚端倪莫辨。
古德道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因甚經行宴息嘗在其中者衣缽下物賊偷不覺。
又道識得不為冤六賊起處寤寐昭然因甚養命之源都被斷卻。
聲和響順形直影端主人公心言俱直曠劫至今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因甚客作者勾賊破家。
賊不打貧兒家赤骨律地衲僧因甚著賊。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步步踏佛階梯者因甚家親作祟。
窮子舍父逃逝不顧家寶六賊詐現親附斷道抄掠溯流窮源何緣得到與么地。
真正學道人三世諸佛覓起處了不可得穿窬之徒向甚處著眼。
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乃衲僧家尋常步履因甚食到口邊被人奪卻。
靈鋒在握殺活臨時見之不取思之千里普州人夜半放烏雞因甚當面蹉過。
瑞巖香嚴所居密邇惺惺石上滿口含霜主人公聲聲應諾他時后日則且置即今因甚受人謾。
近有五六賊子時時逐境乘風盜人家寶亦能露體隱形應機接物病僧若據令而行一個個教渠口掛壁上如今不識好惡者多且自坐觀成敗香嚴既有不欺之力因甚當斷不斷。
家無小使不成君子奴兒婢子畢竟少不得往往致賊來家則情理難容若不翻轉面皮如何得家國安寧去。
十八界賊出沒無時去后來先者鑊湯無冷處有國有家者眉毛鼻孔不足惜草鞋拄杖邊不得草草。
復口占二偈
客是何人主是誰尿床開眼足堪悲香嚴略自較些子逐出家親使賊兒
病叟自言解忌口問端十六從何有東君化母若知音萬象森羅須倒走
請負舂充磨疏
伏以曹溪派衍淵淵于無住而生東山道振步步從石頭路滑百丈衍大義而開田不作不食雪峰擇法眼于菜葉亙古亙今歷觀從上先德未有不從眾藝門而一飽忘百饑不事事而流長傳遠者雖至尊在日未免馬麥終朝金粟載來猶然請飯香積信乎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矣惟我和尚竭四體之勤秉單傳之令不插標建剎寶所隨身不運钁揮斤平田遍野粟棘蓬深味飽餐不容口入鐵酸餡橫拈倒把下手無從大矣哉一雨普滋奈之何根苗有異某等既不克振家聲奚復坐觀成敗有五人焉同心協力舍其揖讓追盧老之風忘爾勞謙理演師之調毋煩擊三下碓嘴生花敢辭旋一匝通身汗出寶惜放下謹披下載清風葉落歸根敬啟來時無口敢冀和尚垂山海之容鑒芻蕘之懇或作金牛飯普濟十方或為云門餅和盤托出俾人間天上無饑餒之憂佛國魔宮誦飽餐之德若夫施者不名福田供者墮三惡道離清凈法不到彼岸隨業受報復何辭焉。
古頌選小序
癸未春王以沉酣病廢扶風曳杖循乞人間圣制時因館于東甌之日新寺寺近城隍而青山在目流水繞戶古木蔽日幽鳥近人宛爾山林風味主者亦雅澹且多經傳長夏無事杖履蕭然瞌睡之余日讀古僧史一二則以為茗碗藥罏其機緣偈頌多有未睹聞者每開卷無問佛祖魔外酖毒醍醐凡爽心快口能醉人能醒人能奪人目光能墮人意解者輒為點額無何西風落木萬戶搗衣霜雪零離破衲不禁夜冷因思山中水牯牛地罏邊頭角何似復顧臂長袂短何以展水草之私用命管摭點額者若干則用作還山時異鄉物色嘻金屑雖貴落眼成翳知我罪我我何辭焉惟只眼具者不于水中見月則盆盎池沼覿面全提林野城寰孤輝洞耀何必窮四海水周大千界而后為得也雖然若遇卒風暴雨時更宜珍重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