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決策是領導的責任:領導對半步,員工才能進三步(3)

  • 北大領導課
  • 溫毓良
  • 4472字
  • 2018-06-01 16:10:28

第四,領導者應有過人的勇氣,這樣才能使自己下定決心去改變現狀,因為為將來所做出的改變,很難得到眾人的理解。很多“未雨綢繆”的事情常常會被人認為是庸人自擾。試想,在繁華之時讓人們準備過苦日子,誰能聽得進去呢?同樣,在公司處于鼎盛時期,讓員工準備面臨危機,誰能理解?決斷力是一種性格,領導者要敢于做出改變。只有改革成功的人才會被記住,然而改革者總是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而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改變,敢于打出第一槍的人才是偉大的領導者。

5.明確目標,做出科學的判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學院教授馬浩總結自己對管理、決策的思考時表示,“決策就是拍腦袋”。決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點子是人想出來的,決策是人經過思考得出的。所有的決策都是從人的腦子里“拍”出來的,關鍵是看怎么“拍”,“拍”出來什么。下面是一個關于決策的經典的故事,應該能夠引發領導者對決策的思考。

有四個孩子在山頂上做游戲,忽然從山下的密林中闖出一頭黑熊。第一個孩子看到后反應很快,轉身就跑,等他知道黑熊沒有追上來,已經安全的時候,才回頭往山頂上望去,因為人一般都是在保證自身安全后,才會關心到他人的安危。他看到其他三個人仍然在山頂上沒有下來,著急地向著山頂喊道:“你們快下來啊,黑熊上去就會吃掉你們的!”

第二個小孩聽到回答說:“我的首要任務不是跑,而是穿好跑鞋,系緊鞋帶,我不用跑得比黑熊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們三個快就行了!”第二個孩子說完后轉身看著第三個孩子說:“你還待在這兒做什么?”

第三個孩子說:“你們都趕緊跑開吧,一定不要吸引住黑熊的視線,我要讓黑熊離我最近,如果黑熊跟著我跑,我就會把他帶到我爸爸開的野生動物園,給我爸爸增加一筆‘固定資產’。”第三個孩子又問第四個小孩:“你為什么不跑,你在等死嗎?”

第四個孩子說:“我們幾個人來到這里都是為了痛快地玩一場,不能輕易地改變我們的目的。你們怎么就知道黑熊是要跑來吃我們的?或許黑熊根本就不是奔著我們來的!”大家定睛向山下望去,果然看到山腰上有一頭野豬,原來黑熊是奔著野豬去的。于是,他們4人接著玩耍起來。

其實,決策分析是一種有系統的程序,人們在分析思考、做出決定時所選擇的方式就是決策的思考模式。決策的思考模式一般分為4種:保守型、競爭型、投機型、理想型。第一個孩子就是保守型,他幾乎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本能地朝著安全的方向跑去,也不管是否有效;第二個孩子是競爭型,他先從弱處考慮,知道很難跑得過黑熊,于是便將自己的伙伴當成對手,做好競爭的準備;第三個孩子是投機型,他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在危機中挖掘商機;第四個孩子是理想型,他做一切都圍繞著自己的目標,并且不輕易放棄。

實際上,每一個決策都含有保守、競爭、投機、理想四個元素,只不過在做決策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再確定自己的決策應該更傾向于四個元素中的哪一個。多數決策的失敗都是因為領導者思維單一,又不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或者是沒有將眾人的智慧集中起來靈活運用。

在工作的決策中,正確地掌握與應用這4種決策很重要。領導者應該反思自己的日常管理決策,判斷出自己屬于哪類決策類型,或者是哪種類型占主導地位。這樣就能約束自己并在以后面對問題時能夠權衡利弊,做出更好的決策。如果領導者能夠將4種決策類型有效地結合起來,將不同的觀點與意見融合,綜合考慮,就能使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決策者。領導者在做決策的時候,應該經常告訴自己:最大的智慧不是最聰明,而是能夠運用所有人的智慧??傊瑢W會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做出正確的決策,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是一個領導者進行管理的最科學的決策方法。

人們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運用自己的思考模式。每個領導者都知道優秀的決策能力對于個人與企業的重要性,每一個領導都了解自己現在的每一個決策都將會影響企業以后的發展。但是,決策正確與否需要時間的證明。大部分的決策都需要很多詳細的信息,有些信息很重要,有些則無關緊要。有時,我們所獲得的信息,并不能影響我們做出決策;有時,我們沒有掌握充分的信息;有時,信息過于多。每一個決策總是籠罩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要想做好每一個選擇,需要大量的經驗與判斷。

經驗與判斷直接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決策,人們能否做出良好的決策,主要有三個步驟:決策的目標、對選擇方案的評估以及對選擇方案所產生的可能后果的了解。這些聽起來雖然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人們通常沒有對目標、自身處境進行充分分析,就簡單、沖動地做出了決定。良好的決策必須充分地考慮決策的目標,任何決策方案如果不能實現最后的目標,都是無用處的。

決策是一個需要經過周密分析的過程,有時需要人們具有創新、冒險精神。著名決策學家卡爾·波茲曼曾經說過:“所有人都能做出決策,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凡是真正具有決策能力的人,都對決策分析有著濃厚的興趣,將決策的過程作為挑戰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一個在決策面前優柔寡斷,只是一味順從別人意見的人,其行為都將被他人所支配。決策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智力、具有風險的游戲,所有人都沒有必要對之心生畏懼。”

6.領導者如何提高決策的精準度

北大總裁班特聘教授、“中國領導力教母”譚小芳有這樣一則培訓題:荷葉上共有三只青蛙,其中有一只青蛙決定要跳到水里。請問過了一會兒后,荷葉上還有幾只青蛙?

這道看似簡單的題,卻能引發人們深刻的思考。在課上,學員們紛紛發言,從各種角度對問題做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說,荷葉上有兩只青蛙,小孩子都會算,最簡單的算術題:3-1=2;有人說,荷葉上有一只青蛙,原因是青蛙也像人一樣有從眾心理,會對周圍的環境做出反應。如果荷葉上有一只青蛙跳下水,那么荷葉上的兩只青蛙跳下水的幾率各為50%,因此,荷葉上就會只剩下一只青蛙。這兩種答案比較符合一般人的思維模式,但事實上問題并不是這么簡單。

譚小芳給出了兩種逆向思維的答案。第一個答案是,荷葉上有三只青蛙。為什么會得出這樣一個答案呢?其實,再認真讀一下題目就明白了。荷葉上有三只青蛙,其中有一只青蛙決定要跳到水里。請問過了一會兒后,荷葉上還有幾只青蛙?原來決定跳下水的那只青蛙只是做了一個決策而已,實際上并沒有行動,它還是蹲在荷葉上。有人或許會問:“什么是決策?”決策就是從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出最佳的方案的過程。那只青蛙只有決策而已,而并沒有行動。

第二個答案更令人感到神奇,就是荷葉上一個青蛙也沒有。這個答案有兩種解釋:一是,決定跳水的青蛙,不僅決策了,還行動了,而且它還是其它兩只青蛙的領導,它的行動必然會使其它兩只跟著跳下水,所以荷葉上就不存在青蛙了。二是,三只青蛙蹲在荷葉上,荷葉才保持平衡的狀態,如果一只青蛙突然跳水,肯定會引起荷葉的傾斜,于是其他兩只青蛙也被帶入水中,最后荷葉上就沒有青蛙了。

除了以上答案,這則趣味題可以引發領導者關于決策的更多思考。首先,人們知道決策時,要考慮后果。企業的決策會使社會、經濟產生變化;領導的決策會對團隊成員、下屬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企業或者組織的存亡問題;其次,處于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或組織受到“關聯方”的影響。比如:合作公司之間存在著無法擺脫的裙帶關系,企業與客戶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旦關聯方發生變化,也會無意地對自身造成影響。事實上,每個人在決策時都是一種選擇的過程。有人這樣比喻:同樣是蘋果,種類卻不盡相同,有酸有甜,有脆有面,有紅有青。如果一個人原本喜歡吃又脆又甜的“紅富士”,卻拿到了又酸又面的“黃香蕉”,而且一吃就是一輩子。這就是決策的后果,它會影響未來的人生。

古人說:“凡事謀定而后動?!敝\就是要做到科學,優秀的決策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管理者在工作中經常要對事情做出分析、判斷與決策,不少管理者注重效率,雷厲風行,希望盡早做出計劃與方案。但是,有不少企業由于計劃不周而受到損失;也有不少是因為過于謹慎而失去很多機遇。決策者要養成善于思考、選擇的習慣,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那么,企業領導如何提高決策精準度呢?

第一,決策者要進行實際考察。作為一名管理者,應該常常走到市場去了解第一手資料,了解人們為什么不能積極執行,是人的問題還是決策本身的問題,或者是市場上發生了自己還沒不知道的變化。

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通道。僅僅通過考察市場并不能全面地了解真實的情況,決策者還應建立更多的信息通道:最簡單的形式是市場日報表,中級的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平臺,最高級的形式是建立專業的信息崗位設置。

第三,精密的決策過程。決策要通過多方信息的反饋,再加上管理者、專業人士的分析、判斷,最好是要配合專業的數據分析模型,這樣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方案。

第四,科學的決策校準。對決策進行校準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權限控制:超過權限就無權決策,具體的決策要交給相關部門商定,即使是董事長的決策,關于財務的方案也最好交由財務部門審核,以此評估企業目前的狀況是否可以支持自己的決定。

(2)議會控制:領導者做出的決策是要讓下屬去執行的,比如:由業務、生產、儲備等部門執行,請他們一起參加討論,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幫自己評估決策方案。

(3)實踐驗證:決策開始階段,最好先進行小范圍測試,然后改掉實際不能執行的部分,找出所遇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再大面積推廣,這樣可以避免產生大的損失。

另外,要想更進一步提高決策精準度,也要了解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的個人因素。通常情況下,領導決策失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憑直覺進行決策。有些企業或者個人進行決策,沒有經過周密的分析研究,沒有掌握充分的資料,對實際情況一知半解,也沒有多方征求意見,更沒有進行商討,只是憑著感覺貿然下策。結果導致決策方案與現實相差甚遠,難以執行,不得不“偃旗息鼓”。

第二,跟風決策。很多企業領導,在工作中沒有好的思路,便借鑒其他企業的先進經驗,以至于將別人的特色做成了自己的樣板,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知行不通,還要照搬照抄,結果只能半途而廢,不了了之。

第三,“見利忘義”決策。有些企業領導在決策時,沒有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只顧眼前個人利益,不顧企業長遠發展,將其他人的利益置于不顧,只要對自己有利就不計后果,斷然下策。

第四,“獨斷專橫”決策。正確的決策應該是集眾人智慧的,有些領導固執己見,不聽取任何人的意見,也不咨詢專家,獨斷專橫,后果只能是“一招不慎,全盤皆輸”。

如果領導者能夠減少自己的失誤,相對而言決策的精準度也會得到提高,所以管理者不僅要掌握科學的決策過程,還要提高自己的決策素養,避免產生沒有必要的失誤。而就自身素質而言,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要克服從眾心理,不人云亦云,大膽探索,這樣才能發現常人不能發現的問題,捕捉到成功的機遇。

另外,自信心也是優秀決策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沒有自信就沒有決策,只有積極面對,不逃避任何問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任何一個決策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決策方案不可避免要有挫折或失誤,只有把握大局,當機立斷才能盡快達到決策的目標。提高決策的精準度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努力,才能逐漸地得到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白玉县| 图木舒克市| 安化县| 绥化市| 清丰县| 赤峰市| 微山县| 包头市| 茂名市| 普陀区| 凭祥市| 依安县| 陇西县| 榆树市| 自贡市| 买车| 天峻县| 金坛市| 保靖县| 宣武区| 铜山县| 大丰市| 城口县| 沐川县| 宝兴县| 平果县| 麻栗坡县| 大同县| 旬阳县| 南木林县| 宣化县| 宁乡县| 富锦市| 铅山县| 襄垣县| 喜德县| 普陀区| 临沧市| 霞浦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