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決策是領導的責任:領導對半步,員工才能進三步(2)
- 北大領導課
- 溫毓良
- 4125字
- 2018-06-01 16:10:28
有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得到迅速的推廣,該公司銷售經理竟然想到去風水好的地方推廣,并認為這樣可以帶來好運,從而推廣成功。誰料,事實與他們預料的恰恰相反,這種荒謬的行銷策略缺乏思考,最后導致產品營銷毫無效果。不久,此公司撤換了銷售經理,換了一名懂得管理、敢于決策的經理。新上任的經理立刻制定了各種營銷決策,不出半年,就為公司創造了上億的利潤。良好的決策是管理者責任心與膽略的體現,如果管理者對公司不負責,覺得任何決策都無關緊要,那么靠運氣或許能夠取得一次的成功,但不可能每次都成功。
第三,決策者應該明白任何一項決策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企業決策的成敗關系到利益的多少,這一點刺激著無數的企業家。有刺激就有風險,這就好像一艘想要到達遠方的船,它想要到達更遠的地方,就必須經歷更多的驚濤駭浪。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土光敏夫曾經說過:“風險與利益是成正比的。如果風險小,很多人都會去爭取這個機會,利益也就會變小。如果風險大,敢于執行的人就會很少,所得到的利益就會相對較大。因此說,利益的多少等于人們所能承擔風險的大小。”
既然決策所得到的效益與所冒的風險成正比,那么領導者在做決策時就要對效益與風險做出認真、科學的權衡。效益大,而又沒有風險的事情不可能存在。效益雖大,但是風險超出了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這種決策絕對不可行;風險小,效益也小的決策同樣不是優秀的方案。效益大,風險也較大,但是這種風險在自己能力可控的范圍內,才是最好的決策。
聞名世界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曾經是阿根廷流浪的窮小子,但是,他卻通過一次冒險的決策,使自己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29年,經濟危機危及全球,阿根廷的經濟也陷入了困境,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海上運輸也在劫難逃。奧納西斯得知,加拿大鐵路公司為了渡過危機,準備將價值百萬美元的幾艘貨船以每艘2萬美元的價錢拍賣。于是他迅速前往加拿大洽談這筆生意,他這一反常的舉動令無數人瞠目結舌。當時海上運輸業蕭條,而且海運量逐年下滑,有經驗的海運家避之不及,奧納西斯卻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海運,無異于自尋毀滅。
很多人都勸他放棄這個念頭,但是奧納西斯認為,經濟的復蘇與高漲終會代替眼前的蕭條,乘機買下這批船肯定能賺取大筆的利潤。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奧納西斯冒著一貧如洗的風險收購了那幾艘船。果然危機過后,海運業迅速回升,成為各行業之首,奧納西斯收購的船,價格暴漲,由此他成為海上霸王,資產上升幾百倍。不久后,奧納西斯成為希臘的海運巨頭,世界船王。他的成功正是由于敢冒風險做出決策的結果。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每個企業家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競爭是風險,經營也是風險,只要投資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在經濟社會中,沒有風險的經營不可能存在。那么,企業領導者應該如何面對風險與利益的關系呢?
(1)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是一個具有堅韌的毅力,百折不撓,能量強大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將挫折與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將失敗作為通向成功的橋梁,這是一個領導者難能可貴的精神。
(2)一個決策要有多個備選方案。在風險大的情況下,企業領導者即使深思熟慮,也難免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難以預料的事情。所以,領導者應該多備用幾個方案,以防不測。舉世聞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有13次校正的機會,一旦出現故障可以采用其他方案。
(3)領導者要善于化險為夷。如果一名企業家在做風險決策時,只是抱著一試的態度,十有八九是要失敗的。鋌而走險的決策雖然存在極大的風險,但要做就要全力以赴,即使不能取得成功,也要將損失縮到最小。
沒有風險何有收益?決策就是出自風險。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曾說過:“企業家要能發現新的投資機會,敢于冒險開拓新的市場,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企業家并不是投機商,而是敢于冒險,敢于創新的英雄。”企業家與冒險是分不開的,企業要想不斷地獲得利潤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創新就意味著挑戰未知的天地。未知必然帶來風險,對于企業的領導者,不具有一點冒險精神就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企業家也只有在這種具有挑戰的環境下才能盡顯英雄本色。
第四,對決策認真分析探討。很多重大的決策都是在風險中誕生的,但這并不是說風險越大越好。決策分析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對所選方案進行評估,并了解其可能會導致的后果。這樣領導者就可以在后果發生前,將它們列入決策的一部分。如果領導者掌握了可能導致的后果,或許就可以完全避免它們發生,如果不能完全避免,也能夠采取一定的措施減小它們的影響力。任何決策,如果領導者忽略了它暗含的不利因素,最后都可能會因此惹來很多麻煩。
企業的領導者所面對的分析與討論,幾乎都存在不確定因素,一項決策越是影響深遠,就越具有不可預料性。正是由于決策的這種不確定性,才需要管理者對事情進行分析與判斷。而領導者如果正確地面對決策,并對其進行周密的分析,就為做出優秀的決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決策始于遠見:領導要有遠見能力
沒有哪位皇帝愿意亡朝,可是歷史上再輝煌的朝代終究被代替;沒有哪個企業家愿意公司破產,可還是有很多的公司由于各種原因而衰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繁榮的朝代不會驟然滅亡,同樣一個經營完善的公司不可能突然倒閉,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后果,必定是經過長久的積累形成的。今日的果必定是昨日種下的因,要想解決現在的問題,需要到過去尋找原因,從根源下對策,讓結局慢慢轉變。如果不了解因果關系,一味地按今日的現象進行決策,即使能夠改善也只是暫時的,一段時間后,舊病仍會復發,就是所謂的治標不治本。長此以往,亡國亡朝,公司破產,這樣的悲劇終將上演。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領導者之所以成為領導,是因為他比別人看得更遠。如果你只是盯著腳底下,那肯定是要摔倒的。”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立足長遠進行決策。公司的未來都是由現在的決策所定,領導者要能夠預見未來的危機與機遇,提前做好預防。如果不能在對的時間透視未來勇敢地做決策,就無法把握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
北京故宮的后面有座景山,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禎就在那里自縊而死。崇禎皇帝登位后,發生戰事,國庫空虛,崇禎為軍費犯愁。有一位臣子了解皇帝的心思后,便馬上寫奏章說:“全國驛站很多,養了很多驛卒,這些驛卒每年耗用了大量的軍費,如果裁掉大部分,就可以省出大筆費用來作為戰事之需。”崇禎皇帝想這的確是個辦法,于是下令裁減全國驛站的驛卒,李自成也在裁減之列。
當時,全國農民起義,風起云涌。24歲的李自成被生活所迫,殺死驛站頭目,發泄了惡氣,帶領著被裁的驛卒加入農民起義軍。驛卒們身強力壯,又善于騎馬,因此農民起義軍的實力陡增,聲勢浩大,用十年時間,攻占了京城,崇禎皇帝便上吊自殺了,明朝統治也從此瓦解。
驛卒的裁減,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可以說,正是崇禎皇帝這個糊涂的決策,導致他走向了絕路。所以,作為領導者,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三思而后行。決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審時度勢,掌握全局,考慮長遠,切莫鼠目寸光,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未來的發展。
俗話說:“要放眼整個森林,不要盯在一棵小樹上。”只有思維開闊,立足長遠,才能避免決策的失誤,這樣做出的決策也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尤其是當企業陷入困境,前途未卜時,更要拿出壯士斷臂的勇氣,做出有遠見的決策。
領導者在做大事或者下決策時,不僅要看行為本身,更關鍵的是要分析行為的利弊;不僅要看行為的當前效果,也要考慮行為的未來影響。有些企業的管理者只顧眼前利益,不從長遠出發,急功近利,輕率行事,僅靠主觀意志做出決策,這種殺雞取卵的決策方式猶如封喉之劍,最終會斷送企業的未來,將自己的事業推向萬丈深淵。
遠見的決策,會使企業順利地朝著自己所愿的方向發展。因此,領導需要有遠見的能力。當面對不確定性高的決策時,當信息有限時,當可選方案眾多時,尤其考驗決策者的遠見能力。
兩年前,邁克爾公司想要發展新的領域,便開始向政府申請發展許可,但是政府的審批卻沒有下來。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前公司可以通過提升價格來平衡成本,但是目前的處境公司無法那樣做。于是公司對一項新建的工廠項目進行了評估,準備投資這項計劃可以提高服務可靠性。偏偏在這個時候,政府頒發了允許公司進入新領域的條例。這無疑是對公司的又一次打擊,因為電信行業正處于衰退期,市場恢復緩慢,公司又要面臨裁員,更壞的是,政府還對公司的投資行為設定了期限。
公司經理邁克爾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市場是否能夠復蘇尚不明確,而且可供分析的信息有限。這時,他面對兩個選擇:一是馬上投資,二是請求政府延長投資期限。但這兩個選擇都不樂觀,對邁克爾來說,馬上投資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正面臨裁員的問題;延期投資,服務可靠性的問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下,作為領導者就要評估利弊,采用排除法來選擇方案。
在選擇方案時,領導者要保持頭腦冷靜,以便理清頭緒,明確方案利弊。然后找出方案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接著,預測方案實施后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事情將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并評估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自己應該怎樣面對?然后找出導致方案失敗的因素,對方案進行調整。
事實上,做出遠見決策、洞悉未來的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決策者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逐漸提升自己的決策能力。
第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任何事情都不會無緣無故發生,要想預知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就必須對當前的現象和正在發生的變化進行分析。比如:中東戰爭勢必會使油價上漲,銀行的利率降低可能會使股票與房產上漲。所以,企業管理者平時要多從報紙、雜志、網絡上搜索信息,尤其是與自己行業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領導者進行思考、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第二,當領導者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后,還要做到深謀遠慮,分析這些信背后隱藏的意義是什么,要清楚這些信息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從信息的表面往深層次進行分析,憑借自己的能力逐步地往深遠思考。
第三,要發揮自己的邏輯推斷能力。宇宙萬物都是聚合而成,相互關聯,相互映照,存在一定的邏輯性,就好像是春天去了夏天來到,太陽落山黑夜降臨一樣,就像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一樣,任何現象都有一定的規律,從現在可以推論出過去,同樣,從現在也可以推論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