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周易闡真
  • 佚名
  • 3595字
  • 2015-12-24 14:13:33

夫惠心者,天之心也。天良之心常存,視萬物為一體,視人我如一家,一言一行,俱有益于世道人心,又可信其有惠德矣。既有惠心,又有惠德,猶如風吹物,莫不鼓舞而興起,如許遜令于旌陽,梅福官于南昌,皆能存惠心而行惠德。此有位者,不借人力而益人者也。

上九,剛而誤用,不能益已,強欲益人,不但莫益于人,而且為人擊責矣。

夫益人之道,先要能損己過,己過損去,而益于善矣。己善,而后可以善人。此循序漸進,恒久之心。若立心不恒,未益于己,即欲益人,無益有損,自取其兇,此好強者,未益己而即欲益人者也。

然則,益之為道,當道未成,必先益己,及道已成,再去益人。益己益人,各有其時,如未到已益之后,不可益人。然益己益人,總要先能損己之過耳。能損已過而至于無過,可以益己,可以益人,無往不利矣。

上兌下乾(夬卦第四十三)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九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上六,無號,終有兇。

夬者,決也。卦體一陰居于五陽之上,陽將純而陰將盡,卦德健而和,和以行健,健而不猛,均有以陽去陰之義,故謂夬。此以陽退陰之卦,承上損卦而來。損者,止其悅而不妄悅,所以進陽退陰,以正氣而退客氣也。客氣者,識神所招,欲退客氣,莫若先去識神。人自交于后天,識神用事,酒色迷真,財氣亂性,情欲俱發,思慮紛生,心君迷惑,習于性成,非一朝一夕之故,豈能斬然決去哉!不能斬然決去,必須從容行事,隨時下手,終必識滅,滅而元神復,人心化而道心全,重見本來乾元面目矣。但此識神為人心所戀,欲去識神,莫若先明其心。心若一明,則道心現,而識神易去,故夬揚于王庭也。

王庭者,心君所居之處,乃分辨邪正之地。心明邪正,則心不為識神所迷,易于去之。但識神用事已久,根深權大,非可冒然下手,必須急緩得法,方能濟事。

曰孚號者,真心實意,以聚正氣也。曰有厲者,戒慎恐懼,以防邪氣也。曰告自邑者,煉己也。曰不利即戎者,待時也。

既能聚正氣,又能防邪氣,更能煉己待時,萬緣皆空,只一識神,乘時而決之,未有不利者也。

卦德健而和,從容不迫,待時下手,其即決陰之妙訣乎?

初九,在決陰之初,獨剛不柔,冒然前進,是壯于前趾矣。前趾之壯,不但不能決陰,而反有以助陰,陽不勝陰,無咎而自致咎。此剛而不謹于決陰者也。

九二,剛而能柔,儆惕自號,戒備嚴密,雖莫夜有戎,已伺于未發之先矣。何憂恤之有?此剛而能緩于決陰者也。

九三,剛躁太過,急欲成功,壯氣現之于頄,宜有兇道,幸其以正去邪,為君子夬夬之決,但嫌其獨剛不柔,其行遇雨,若濡不能遽遂其志而有慍。然行既遇濡,始雖不能剛決,終必和決之,亦可無壯頄之咎矣。此剛而速于決陰者也。

九四,剛居不正,道心為人心所累,如臀無膚,其行次且而決陰不果。幸其道心未抿,能以牽引陽氣而增長,本有悔而悔可亡。但嫌其不信決陰之言,道心中猶雜人心耳。此剛為柔傷,不知決陰者也。

九五,切近上陰,陰尊陽卑,道心為人心所瞞,貪戀識神,或決或不決,如莧陸夬夬。一時不能決斷其根然。

夫道心人心所爭者,毫發之間,這邊是道心,那邊是人心,果于決陰,便是道心,不果于決陰,便是人心。心者,神之室,識神與人心相連,故夬夬不定,幸其陽將純、陰將盡之時,理終勝欲,雖決之不能自然,亦必勉強而能決,是以中于行,而可無咎。此剛為柔牽,勉強決陰者也。

上六,在決之終,群陰退盡,只有識神一陰未消,其時當決,其勢必滅,陽氣一進,陰氣即化,是以無號終有兇。陰氣之無號,即陽氣之孚號,陰氣之終兇,即陽氣之終吉。此陽氣純全,陰氣悉化之決者也。

然則,決陰之道,不可太剛,不可太柔,必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漸次而決,進一分陽,退一分明,陽氣進全,陰氣自化。若不知急緩運用,速欲成功,反助陰氣,有傷陽氣,陰氣終不能退,故退陰之道,須要深明火候耳。

上乾下巽(姤卦第四十四)

姤:女壯,勿用取女。

初六,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四,包無魚,起兇。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

姤者,遇也。不期而相遇之義。卦體一陰而入于五陽之下,五陽而遇一陰,故謂姤。此防陰保陽之卦,承上益卦而來。益者,增其陽之不足也。增其不足,必自一陽增至于六陽,陽純全而后已。然陽極必生陰,一陰潛生,陽氣即傷,故彖辭所以直謂姤,女壯也。但陽極必陰者,造化順行后天之道,而能借陰全陽者。

圣人逆運先天之學,如本卦二五,剛而得中,通權達變,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可以出入乎陰陽之中,而不為陰陽所拘,用六而不為六所用,如遇女不取,陰氣雖壯,終聽命于陽氣,不但陽氣不傷,而且陰氣亦漸消化,此防陰之功所由貴也。

初六,一陰潛生,其力足以敵五陽,如金柅能以止車于不行。修道者,守貞不失,防患于早,為吉。若有妄動,自招其陰,則兇。特以一陰進而群陰皆動,如一羸豕,能以引群豕而蹢躅,其機雖微,為害最大。此陰氣之始生也。

九二,剛以柔用,戒慎恐懼,能防始生之陰,如魚在包中不能為害,其利在主不在賓,蓋已伺之于早矣。此防陰于未發也。

九三,剛而自恃,不能防閑于早,陰氣已發,制伏甚難,道心中人心相雜,如臀無膚,其行次且,主宰不定矣。幸其剛而守正,日乾夕惕,危厲自處,可無以陰傷陽之咎矣。此防陰于已發也。

九四,剛而失守,不能防陰而縱陰,坐觀成敗,道心有昧,人心亂生,禍起蕭墻,如魚出包中,無所不至矣。此不知防陰而見傷也。

九五,剛健中正,天人混合,以道心而制人心,如以杞之陽,包瓜之明,黜聰毀智,光華內含,陰氣不得而近之,以是處姤,人力可以回天,陽氣不傷,陰氣自化矣。此以陽防陰而無傷也。

上九,剛而高亢,不能防陰于早,陽極必陰,剛極必敗,金丹得而復失,自取其咎,與陰無咎。此防陰不早而終傷也。

六爻或知防陰,或不知防陰,或防陰于早,或防陰于遲,求其防于早,而陰不能生,其惟九二,以陽統陰,使其自消自化,得其中正者,其惟九五乎。防陰得其中正,用六而不為六所用,借陰保陽,不在是乎。

上兌下坤(萃卦第四十五)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

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

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九四,大吉,無咎。

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上六,赍咨涕洟,無咎。

萃者,聚也。卦德上兌悅、下坤順,我順人而人即悅,故謂萃。此攢簇藥物之卦,承上夬卦而來。夬者,以陽而決陰也。決陰之道,乃丹頭到手以后之事。當丹頭未得,若無攢簇藥物之功,而丹頭不結。但人自有生以后,性相近而習相遠,忘其本真,逐于外假,心神不定,精氣耗散,非可遽能收攝,是貴乎以順為體,以和為用,循序漸進,火候不差,專心致志,愈久愈力,自然已失者而可還,已去者而可返,猶如王者假神有廟也。

祖先為人之根本,忘其根本,則不孝而非人,王者假神在廟,所以使人人皆知有根本之當報耳。人之本來天真,如祖先之根本也。人之棄真認假,如忘祖先之根本也。人能收斂神氣,修持性命,復還本來天真,如不忘祖先之根本也。王者之不忘根本,能以聚天下之人心。修道者之不忘根本,能以攢性命之大藥。但此不忘根本之事,須要大人行之,非一切不知性命之小人所能行,是以利見于大人亨也。

蓋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正己則無我,神氣不散,以正為己也。正物則無人,氣質俱化,以正為物也。正己正物,內念不生,外物不入,內外一正,仁義禮智,皆本于信,金木水火,俱歸于土,先天聚,后天化,性定命凝,聚正之亨利,豈小焉哉!

夫天之所以命于人者,正耳。人之所以報于天者,亦正耳。以正報天,不忘根本,如用大牲,上亨于天,未有不致其吉者。然用大牲致吉之道,非空空一念便能了事,須要腳踏實地,一步步行去,方能成功。若知而不行,猶如不知,何能得吉?利有攸往,知之貴于行之耳。

初六,陰柔無斷,不辨是非,或信此,或信彼,乃亂乃萃,信非所當信,聚非所當聚矣。幸應四陽,若知亂萃無益,自悔悲號,親近真師,一經握引,暗中指點,當亦會得,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先號后笑,直下承當,不必憂恤,即時往而攢簇五行,和合四象,何患不到無咎之地哉!此改邪歸正之萃也。

六二,居于三陰皆暗之中,一身純陰,而能順其所欲,漸次導引,化其氣質之性,聚其真如之性,其利如用禴祭神,以誠感通。始而有咎者,終而可以無咎。此柔而守正之萃也。

六三,愚而自用,執著一己之陰,妄想成道,空而不實,是萃如必終嗟如,其無所利可知。幸其賢士在望,若能往而相聚,借剛濟柔,亦可以免嗟如之咎。但不能聚正人于早,及至受其害而后聚,難免小吝矣。此柔而借剛之萃也。

九四,剛而能柔,陰陽相當,還丹凝結,大丹有望,不但聚之如意而大吉,必將聚于一無所咎之地矣。此凝結還丹之萃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城口县| 会泽县| 视频| 鄂伦春自治旗| 色达县| 丹阳市| 信阳市| 高密市| 肥乡县| 万源市| 景德镇市| 清丰县| 石城县| 西华县| 白城市| 吉首市| 高密市| 亚东县| 丹江口市| 徐汇区| 宁都县|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高青县| 田阳县| 壶关县| 宁明县| 将乐县| 衡阳市| 申扎县| 威远县| 安泽县| 阿合奇县| 监利县| 柳州市| 武宁县| 临高县| 揭东县| 韶关市|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