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四診總論

嘗思古人治病。原非一致。望色聞聲問癥切脈四診全備。可稱神奇。故望而知之者為上醫(yī)。

切之輕重而數。知脈而遽謂脈最取此以之第一氣。以矣。故脈之曰此心手太陰所出之門戶。故之說為確。其余關為脾。生右寸為受命之根。萬心。又華谷儲泳途。男生而覆。

命在乳。形氣既是矣。凡分發(fā)臟非臨診之權衡

望色篇

古有明堂圖。內部十四。外部十一。未易考辨。惟有額屬心。鼻屬脾。左頰屬肝。右頰屬肺腎色木克淡黑之生以觀中央金來左頰形色反者絕。

赤者日。

已。

其期死。

乃心舌黑有黃燥泄以舌白軟者火內

聞聲篇

難經云。聞其五音以知其病。五臟發(fā)聲以合五音。謂肝主呼。應乎角。心主笑。應乎征。

脾病脾哀哭言者仰瘀此

問癥篇

昔喻嘉言治病。先問后診。合望聞切三法。而洞悉病情。凡見病者。須問年紀之大小。

疾病暈眩知其虛不內閉詢其標之補劑獲審問年外邪顧著

切脈篇

(此系彭鐘齡脈法金針)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人與天地相參。脈必應乎四時。而四時之中。均以胃氣為本。

曰肝者。

共成其脈平脈氣曰大可熱熱不也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根蒂未壞。則生意不息。是以診脈法。必求其根以為斷。而總其要領。實不出胃神根三者而已。如或胃神根三者稍有差忒。則病脈斯見。其偏于陽。則浮芤滑實洪數長大緊革弦牢動疾促以應之。其偏于陰。則沉遲虛細微澀短小濡伏弱緩結代散以應之。若但見緩脈。必一息四至。號曰和平。不得斷為病脈耳。其余二十九脈皆為病脈。必細察其形象。而知其所主病。其曰浮。不沉也。主病在表。沉。不浮也。主病在里。遲。一息三至也。為寒。數。一息六至也。為熱。滑。往來流利也。為痰為飲。澀。往來澀滯也。為血少氣鈍。虛。不實也。為勞倦內傷。實。不虛也。為外感邪實。洪大而有力也。為積熱。

大。虛而無力也。為體弱。微。細而隱也。小。細而顯也。俱為氣少。弦。端直之象也。為水飲。長。過乎本位也。短。不及本位也。長為氣旺。短為氣怯。緊。如引繩轉索也。為寒為痛。弱。微細之甚也。為虛為虧。濡。沉而細也。為真火不足。動。厥然動搖也。為氣血不續(xù)。伏。脈不出也。為寒氣凝結。或因痛極而致。或由跌仆使然。促數而時一止也。為熱極。結。緩而時一止也。為寒盛。芤。邊有中空也。為失血。代。動而中止。有至數也。亦因血氣不續(xù)。或由跌打悶亂。以及妊娠三月之兆。革。浮而堅急也。為精血衰少。牢。沉而堅硬也。為胃氣不足。疾。一息七至也。為熱極。散。渙而不聚也。為氣散。惟緩者和之至也。為無病。但尺中見緩為解 。主發(fā)痿痹之疾也。凡所主病。大都如是。如有數脈互見。則合而斷之。以知其病。至于脈有真假。有隱伏。有反關。有怪脈。均宜一一推求。不可混淆。何謂真假。如熱病脈澀細。寒癥反鼓指之類。何謂隱伏。如中寒腹痛。脈不出。或外感風寒將有正汗。脈亦不出。脈經有一手無脈曰單伏。兩手無脈曰雙伏。何謂反關。正取無脈。反在關骨之上。或見于左。或見于右。診法不造次。何謂怪脈。兩手之脈。如出兩人。

或乍大乍小。乍數乍遲。此謂祟癥。又有老幼之脈不同。土地方宜不同。人之長短肥瘦不同。診法隨時而斟酌。然而脈癥相應者常也。其不相應者變也。知其常而通其變。診家之要。

庶不相遠矣。蓋其要領總不出胃神根三字而已。三字無虧。則為平人。若一字乖違。則病見矣。若一字全失。則危殆矣。必須胃神根三字俱得。乃為指下禎祥之兆。此乃診家之大法。

偶為筆之于書以備參考。

十二經考正

內左寸手少陰心 外左寸手太陽小腸內左關足厥陰肝經 外左關足少陽膽經內左尺足少陰腎 外左尺足太陽膀胱內右寸手太陰肺 外右寸手陽明大腸內右關足太陰脾 外右關足陽明胃經內右尺足少陰腎命門相火 外右尺手少陽三焦

分發(fā)臟腑辨正

王叔和分發(fā)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小腸) 左關(內肝外膽) 左尺(內腎外膀胱)右寸(內肺外大腸) 右關(內脾外胃) 右尺(內腎命門外三焦)

分發(fā)臟腑辨正

張景岳分發(fā)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 左關(內肝外膽) 左尺(內腎外膀胱大腸)右寸(內肺外胸中) 右關(內脾外胃) 右尺(內腎外小腸)

分發(fā)臟腑辨正

李頻湖分發(fā)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 左關(內肝外膽) 左尺(內腎外膀胱小腸)右寸(內肺外胸中) 右關(內脾外胃) 右尺(內腎外大腸)

分發(fā)臟腑辨正

內經分發(fā)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 左關(內肝外膈) 左尺(內腎外腹中)右寸(內肺胸中以侯外) 右關(內脾外胃) 右尺(內腎外腹中)以上王氏張氏李氏以及內經分發(fā)臟腑圖式。各有辨論。余以王氏為是。備錄參考以廣其義。

九宮八風圖式坤 離 巽兌 中 震干 坎 艮凡冬至之日。太一星居坎葉蟄宮。四十六日。交立春居艮天留宮。四十六日。交春分居震蒼居坤坎宮門。

凡太一居何宮。風向后面來為實風向面前來為虛風。如太一在坎。雖大剛風為實風。不能害脈)正嬰兒風。

東南風為弱風從午方來為虛風。余仿此。

又太一星。冬至日居坎葉蟄宮。第二日居艮天留宮。三日在震。四日在巽。五日在離。

六日來為又三盛者乘年之盛。(十二月大為年盛)逢月之滿(月大為月滿)得時之和(當溫而溫為時之和)而寒為失和之司天在泉手(如寅申之年。少陽司天。厥陰在泉。是一陰與一陽合德。天數一。地數一也。余例此。

司兮注曰。子午之年。少陰司天。熱淫所勝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寒反勝之。治以甘以淡佐以苦佐以酸平以辛風淫所○子午丑未治以治以酸收佐以火淫于

又十二經氣旺時歌

肺寅大卯胃辰宮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腎心包戌 亥焦子膽丑肝通(大大腸也小小腸也關沖掌中針刺(少商穴屬肺。在大指內側。去甲角一分。少沖穴屬小腸。在小指內側。去甲角一分。

神門等癥二陰南政考 甲己之年曰南政。以司天為主。如甲子甲午年。少陰司天。則兩寸不應。

知己泉。

三陰北政考 乙丙丁壬癸辛戌庚之年曰北政。以在泉為主。如乙卯乙酉年。少陰在泉。

兩寸(如北政三陰司天。少陰主兩尺不應。厥陰主左尺不應。太陰主右尺不應也。三陰明而三陽在其中矣。)太一者。貴人之名也。司天與運氣同形。又合地支所屬同形。即太乙天符也。曰中者。

言得酉支中天符曰中執(zhí)法。司天與運氣同符曰天符。如戊寅之日。戊化為火。少陽相火司天。司天之火與化氣之火同符曰天符。經云。中執(zhí)法者。其病速而危。余仿此。

中歲會曰中行令。又曰中歲直。運氣所屬與地支所屬同類。謂之歲會。如乙酉日。乙化為金以上三條。可決病之輕重緩急。宜照逐日干支排算。其化氣司天之法。與排年分氣運同法。

司天在泉客氣圖太陰 少陽 少陰 陽明 厥陰 太陽 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少陽為一假如子午之年。少陰司天。陽明在泉。以在泉為主氣。二陽生三陽。三陽為地之客氣。

三陽六氣(六氣注云。初之氣自大寒至春分。二之氣自春分至小滿。三之氣自小滿至大暑。四之氣自復始內經六氣論云。君火之右。(君火者少陰也)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者少陽也退行一步(土一步。

六氣循

又十二經氣旺時歌

五運引藥法

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

土運之歲。(引以人中黃)金運之歲。(引以知母桔梗)水運之歲。(引以桂枝木通)木運之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广宁县| 左云县| 大连市| 安西县| 措美县| 韶关市| 保亭| 迁西县| 黄山市| 洪雅县| 南溪县| 油尖旺区| 班玛县| 米脂县| 正安县| 明水县| 柳河县| 准格尔旗| 双城市| 肥东县| 定安县| 光山县| 高邑县| 定安县| 马公市| 郯城县| 焉耆| 南汇区| 永靖县| 手游| 泗洪县| 盐边县| 荃湾区| 岑溪市| 寿光市| 彝良县| 太康县| 改则县| 朝阳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