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 靈樞識
  • 佚名
  • 3891字
  • 2015-12-22 16:26:10

水形之人(止)汗汗然 甲乙無似于黑帝四字。面不平注。一作曲面。廉頤作廣頤。戮上有殆字。汗汗作。志亦作汗汗。皆、諸本作背。當改。馬云。此言水形之人。有全偏之分也。北方主水。其音羽。其色黑。

故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上天之黑帝。色黑者水之色黑也。面不平者。水上有波也。頭大者。水面不銳也。

頤廉有角者。水流四達也。肩小者。水之自高而瀉下者。其高處不大也。腹大者。水之腹大而善藏物也。手足動及發行必搖身者。水流而達也。下尻長者。水流必長也。背延延然者。亦長意也。此自其體而言耳。不敬畏者。水決而不可遏也。善欺 者。水性不實也。戮死者。水滅體消也。耐秋冬者。水以秋冬不虧也。不耐春夏者。水以火而沸也。此自其性而言耳。故春夏有感于邪。則病易生。足少陰腎經屬水。故其經脈分部。皆汗汗然如有所依著也。下文言足太陽膀胱經者。以腎與膀胱為表里耳。

張云。大腹容物如海也。不敬畏。任性趨下。不向上也。戮死、水無恒情。故多厄也。汗汗、濡潤也。志云。

汗汗然者。卑下之態。如川澤之納污也。仇汝霖云。五行五音。上應五星。故曰似于蒼帝者。上應歲星也。似于白帝者。上應太白也。

太羽之人(止)頰頰然 張云。以水形而應于右之上者。是謂太羽之人。而屬于右足太陽之上也。頰頰、得色貌。此下詳義同前木形注中。馬云。頰頰然者。其盈滿如兩頰也。志云。頰頰然者。謂太陽在上。如有俠輔而尊貴也。

少羽之人(止)紆紆然 張云。應在左之下者。是謂少羽之人。而屬于左足太陽之下也。紆紆、曲折貌。

馬云。紆紆然者。有周旋之義也。志云。紆紆、紆洄之態。如水之洄旋也。

眾之為人(止)潔潔然 馬云。眾之為人未詳。意潔潔然者。獨行之義也。張云。眾、常也。一曰加之人。

應在右之下者。曰眾之為人。而屬于右足太陽之下也。潔潔、清凈貌。諸形皆言太少。而此獨曰眾。意者水形多變。而此獨潔潔。故可同于眾也。志云。眾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陽。潔潔、如水之清潔也。曰眾之為人者。

謂居海濱平陸之大眾。如水之在下。而形體清潔也。

桎之為人(止)安安然 馬云。桎之為人未詳。意水形之人。為戮死曰桎者。受桎梏之人也。安安然者。

自如之義。張云。桎、窒同。局窒不通之義。(桎音質說文足桎也徐曰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又窒也莊子達生篇其靈臺一而不桎)居左之上者曰桎之為人。而屬于左足太陽之上也。安安、定靜貌。諸不言桎。而此獨言者。蓋以水性雖流而為器所局。則安然不動。故云桎也。凡此頰頰之類者。皆所以表水形之象也。志云。桎之為人者。

謂居崗陵山谷之民眾。如山之在上。安然而不動也。蓋水性動而不靜。故水形之人動手足發行搖身。如居于高陵山谷之中。受加宮之所勝制。則手足如桎梏而安然不動矣。倪仲宣云。不曰左羽右羽。而曰眾之為人。桎之為人。

此即以眾桎而為左右也。倪仲玉云。水形之人。豈應桎梏而戮死耶。經義淵微。圣辭古樸。非覃思精粹。豈易疏也。簡案、眾羽桎羽。見五音五味篇。

五形之人(止)相欺者是也 馬云。此總結上文五行之人。有二十五等之異者。乃眾人之難辨而易欺者也。

張云。形分為五。而又分為二十五。稟賦既偏。則不免強弱勝負之相欺。故惟不偏不易。而鐘天地之正氣者。

斯為陰陽和平之人。是以有圣跖賢愚之別也。楊慎云。相法出于黃帝。雖不能通其詳。其大旨可知矣。乃知此術不始于左傳荀子所載。唐舉管輅之所師。當出于此。(出升庵外集五十一卷)形勝色(止)富貴大樂 甲乙。惑、作害。馬云。人有形勝色者。如木形人而黃色現也。有色勝形者。如本形人而白色現也。但此等之人。不以本形之本色相見。而有他色來見。至其形色相勝之時。值有年忌相加。

則感之而病。倘有疏失。則甚可憂矣。如得本形本色相得者。其年當富貴大樂也。張云。勝時年者。如木王土衰。而又逢丁壬之木運。或東方之干支。或厥陰氣候之類。值其王氣相加而感之。則病矣。既病而再有疏失。

乃可憂也。簡案、張以運氣釋之。恐非經旨。至其勝時下句。

凡年忌(止)是謂年忌 甲乙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作凡人之大忌五字。似是。張云。此言年忌。始于七歲以至六十一歲。皆遞加九年者。蓋以七為陽之少。九為陽之老。陽數極于九而極必變。故自七歲以后。凡遇九年。皆為年忌。馬云。凡所謂年忌者。乃各經下上之人。大忌其常加也。如太角之人。比是于左足少陽之上。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之下。屬木之人也。簡案、相勝之時下句。

足陽明之上(止)兩吻多畫 甲乙髯美髯短髯少及無髯之髯。俱作須。(漢書高祖紀師古注在頤曰須在頰曰髯)血少氣多。作血多氣少。氣少血多。作氣多血少。張云。此下言手足三陽之外候也。足陽明胃經之脈。

行于上體者。循鼻外挾口環唇。故此經氣血之盛衰。皆形見于口旁之髯也。吻、口角也。畫、紋也。陽明血氣不充兩吻。故多紋畫。簡案、漢周亞夫從理入口而餓死。其理略同。

足陽明之下(止)足痹 甲乙足趾作足大趾。馬云。 、音祝。釋文云。手足中寒瘡也。張云。足陽明之脈。行于下體者。由歸來至氣街。陰陽總宗筋之會。會于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形見于下毛。而或有至胸至臍也。行則善高舉足者。因其血多。蓋四肢皆稟氣于胃。足受血而能步也。足趾少肉。足善寒者。因其氣少。蓋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則指少肉而善寒也。血少氣多。則浮見于外。故下體肉分。多為寒腫也。

悴、憔悴也。足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也。今氣血俱少于下。故為痿厥足痹等病。樓云。下毛、陰毛也。簡案、 、音 。說文。中寒腫核。玉篇。手足中寒瘡也。前趙充國傳。手足皸 。

足少陽之上(止)無須 張云。足少陽膽經之脈。行于上體者。抵于 下頰車。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于須髯也。在頤曰須。在頰曰髯。志云。通髯美者。俗名連鬢胡也。

善痹骨痛爪枯也 張云。此皆筋骨之病。以少陽厥陰為表里而肝主筋也。

足少陽之下(止)無肉 張云。足少陽之脈。行于下體者。

出膝外廉下外轉骨外輔之前。故其形見者。皆在足之外側。

足太陽之上(止)美色 甲乙面多少理。作面多小理。張云。足太陽膀胱之脈。行于上體者。起于目內 。

其筋之支者。下顏結于鼻。故其氣血之盛衰。皆形見于眉面之間也。志云。毫毛者。眉中之長毛。因血氣盛而生長。惡眉者。無華彩而枯瘁也。少理當作小理。而多小理者。多細小之紋理。蓋氣少而不能充潤皮膚也。

足太陽之下(止)踵下痛 張云。足太陽經之行于下體者。從后廉下合 中。貫 內。出外踝之后。結于踵。故其形見為病。皆在足之跟踵也。

手陽明之上(止)無髭 甲乙。無髭上有善轉筋三字。張云。手陽明大腸之脈行于上體者。挾口交人中。

上挾鼻孔。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于髭也。在口上曰髭。在口下曰須。

手陽明之下(止)以寒 張云。手陽明之行于下體者。上 外前廉。下近于腋。且陽明太陰為表里。而太陰之脈出腋下。故腋下毛美。手魚肉者。大指本節后濃肉也。本經之脈起次指。出合谷。故形見于此。

手少陽之上(止)惡色 張云。手少陽三焦之脈行于上體者。出耳前后。至目銳 。故其血氣之盛衰。皆見于眉耳之間。

手少陽之下(止)多脈 甲乙。卷、作拳。張云。手少陽之脈行于下體者。起名指端。循手腕。出臂外上肘。故其形見若此。志云。蓋手少陽之血氣。循手表腕。盛則皮緩肉淖。故善于卷握也。多脈者。皮肉瘦而脈絡多外見也。

手太陽之上(止)惡色 甲乙。有多須無有字。須、作髯。惡色、作黑色。張云。手太陽小腸之脈行于上體者。循頰上 。斜絡于顴。故其血氣之盛衰。皆形見于須面之間也。

手太陽之下(止)以寒 張云。手太陽之脈行于下體者。循手外側上腕。故其形見者如此。按本篇首言五形者。以臟為主而言其稟。此言六陽者。以腑為表而言其形。稟質相合。象變斯具矣。此所以有左右上下之分也。

有約乎(止)可以知逆順矣 張云。約、度也。此言足太陽一經之盛衰。而他經之有余不足。亦由是也。審察既明。而后調之。則不失其逆順矣。馬云。審察其形氣之有余不足。而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可以知當補而補。當瀉而瀉之為順。而反此則為逆矣。志云。逆順者。皮膚經脈之血氣。交相逆順而行者也。知逆順之有余不足。則知所以調之矣。仇汝霖云。脈字其字宜玩。蓋用脈字。以知足太陽之脈之氣血多少。加其字。

以分別肥而澤者。乃諸陽之脈之血氣有余也。

按其寸口(止)決之乃行 甲乙。澀、作泣。張云。寸口在手。太陰脈也。人迎在頭陽明脈也。太陰行氣于三陰。陽明行氣于三陽。故按其寸口人迎。而可以調陰陽也。禁服終始經脈等篇。所謂人迎脈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是也。切、深也。循、察也。經絡為病身必痛。痹甚則血氣不行。故脈道凝澀也。血脈凝澀。

氣不至也。故當留針以補。而致其氣以溫之。致、使之至也。決者開泄之謂。簡案、王注脈要精微論云。切、謂以指切近于脈也。張訓深兆。馬注。甚則不行。云甚則不能起而行也。似是。

故曰(止)則而予之 甲乙。休、作往。則而予之、作即而取之。馬云。大凡病之氣有余于上者。則病在上求之下。當針其穴之在下者。以導而下之。氣不足于上者。則仍刺其上穴。乃推其針而久留以休息之。

候其氣至可也。如針已稽留。而氣尚未至。必因而迎之。隨即有以推之耳。凡此者。必先明于各經。經脈之隧。

然后可持針以刺之。其間有寒熱相爭者。則導而行之。有氣郁陳。(宛陳素問湯液醪醴論有去宛陳 自水積言本經首篇有宛陳則除之自結血言本篇此節有宛陳而不結者指積氣言)而血未結者。必側其針以刺之。(則側同側針即臥針予與同)張云。休者留針以待氣也。稽留不至。言氣至之遲滯者。接之引之。而使其必來也。迎、去聲。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迓之使來則去聲。隧、道也。必明經脈之道路。而后能執持之也。其有寒熱不和者。因其偏而導去之。

脈道雖有郁陳。而血不結者。則其勢而予治之。則、度也。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止)刺約畢也 甲乙。則、作別。刺上有則字。也、作矣。張云。凡刺之道。須明血氣。故必知此二十五人之脈理而刺之。大約可以盡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霍林郭勒市| 麻江县| 镇平县| 永仁县| 蓝田县| 五华县| 江阴市| 惠来县| 会泽县| 共和县| 黄大仙区| 新乡市| 阿拉善右旗| 长沙市| 安吉县| 九江县| 正宁县| 华宁县| 云浮市| 鄂托克前旗| 长治市| 綦江县| 广河县| 潞城市| 紫金县| 佛学| 滨海县| 修文县| 寿光市| 凤山市| 盐山县| 永年县| 陇西县| 合川市| 南阳市| 金山区| 特克斯县| 昌图县| 嘉荫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