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明倫匯編人事典養生部
- (清)陳夢雷
- 4994字
- 2015-12-17 15:41:37
善驚善忘上咳吐下氣泄身熱而股痛心悲頭項痛
面赤
夏至五月中坐功
運主少陽三氣
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每日寅卯時跪坐伸手叉指屈指腳換踏左右各五
七次叩齒內清吐濁咽液
治病
風濕積滯腕膝痛臑臂痛后廉痛厥掌中熱痛兩腎
內痛腰背痛身體重
六月修養法
季夏之月發生重濁主養四時萬物生榮增咸減甘
以資腎臟是月腎臟囗微脾臟獨旺宜減肥濃之物
益固筋骨卦值遁遁者避也二陰浸長陽當避也君
子莊矜自守生氣在已坐臥宜向南方
孫真人曰是月肝囗微弱脾旺宜節約飲食遠聲色
此時陰囗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
多暴泄之患切須飲食溫軟不令太飽時飲粟米溫
湯豆蔻熟水最好
內丹秘訣曰建未之月二陰之卦是陰囗漸長喻身
中陰符離去午位收斂而下降也
靈劍子坐功法端身正坐舒手指直上反拘三舉前
屈前后同行至六月半后用之去腰脊腳膝痹風散
膀胱邪氣
小暑六月節坐功
運主少陽三氣
時配手太陰脾濕土
每日丑寅時兩手踞地屈壓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
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腿膝腰髀風濕肺脹滿溢干喘咳缺盆中痛善喋臍
右小腹脹引腹痛手攣急身體重半身不遂偏風健
忘哮喘脫肛腕無力喜怒不常
大暑六月中坐功
運主太陰四氣
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每日丑寅時雙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視左右各
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頭項囗背風毒咳嗽止氣喘渴煩心囗膈滿臑臂痛
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欠淹
泄皮膚痛及健忘愁欲哭灑淅寒熱
心臟夏旺論
心屬南方火為赤帝神形如朱雀象如倒懸蓮蕊心
者纖也所納纖微無不貫注變水為血也重十二兩
居肺下肝上對尾鳩下一寸色如縞映絳中有七孔
三毛上智之人心孔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氣
下智無孔囗明不通無智狡詐心為肝子為脾母舌
為之宮闕竅通耳左耳為丙右耳為丁液為汗腎邪
入心則汗溢其味苦小腸為心之腑與心合黃庭經
曰心部之宅蓮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適寒熱榮
衛和丹錦緋囊披玉羅其聲征其嗅焦故人有不暢
事心即焦燥心囗通則知五味心病則舌焦卷而短
不知五味也其性禮其情樂人年六十心囗衰弱言
多錯忘心脈出于中沖生之本神之處也主明運用
心合于脈其色榮也血脈虛少不能榮于臟腑者心
先死也心合辰之巳午外應南岳上通熒惑之精故
心風者舌縮不能言也血壅者心驚也舌無味者心
虛也善忘者心神離也重語者心亂也多悲者心傷
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面青黑者心囗冷也容色鮮
好紅活有光心無病也肺邪入心則多言心通微心
有疾當用呵呵者出心之邪囗也故夏三月欲安其
神者則含忠履孝輔義安仁定息火熾澄和心神外
絕聲色內薄滋味可以居高朗遠眺望早臥早起無
厭于日順于正陽以消暑氣逆之則腎心相爭火水
相囗火病繇此而作矣
相心臟病法
心熱者色赤而脈溢口中生瘡腐爛作臭囗膈肩背
兩囗兩臂皆痛心虛則心腹相引而痛或夢刀杖火
焰赤衣紅色之物爐冶之事以恍怖人心病欲濡急
食咸以濡之用苦以補之甘以瀉之禁濕衣熱食心
惡熱及水心病當臍上有動脈按之牢若痛更苦煩
煎手足心熱口干舌強咽喉痛咽不下忘前失后宜
服五參丸
秦艽人參丹參酸棗仁各七錢元參一兩干姜三錢
沙參四錢
右為末蜜丸空心人參湯服三四十丸日再服
修養心臟法
當以四月五月弦朔清旦面南端坐叩齒九通漱玉
泉三次靜思注想吸離宮赤囗入口三吞之閉囗三
十息以補呵囗之損
六氣治心法
治心臟用呵以鼻漸長引囗以口呵之皆調囗如上
勿令自耳聞之若心有病大呵三遍呵時以手交叉
乘起頂上為之去心家勞熱一切煩悶疾愈即止過
度即損亦須以呼吸旺囗以補之
心臟導引法
可正坐兩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以一
手向上拓空如擎石米之重左右更手行之又以兩
手交叉以腳踏手中各五六度閉囗為之去心囗風
邪諸疾行之良久閉目三咽津叩齒三通而止
夏季攝生消息論
夏三月屬火主于長養心囗火旺味屬苦火能囗金
金屬肺肺主辛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
心囗當呵以囗之噓以順之三伏內腹中常冷特忌
下利恐泄陰氣故不宜針灸惟宜發汗夏至后夜半
一陰生宜服熱物兼服補腎湯藥夏季心旺腎衰雖
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
起霍亂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陰囗食此凝滯
之物多為癥塊若患冷囗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人
尤當慎護平居檐下過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納涼此
等所在雖涼賊風中人最暴惟宜虛堂凈室水亭木
陰潔凈空敞之處自然清涼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
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
矣每日宜進溫補平順丸散飲食溫暖不令大飽常
常進之宜桂湯豆蔻熟水其于肥膩當戒不得于星
月下露臥兼便睡著使人扇風取涼一時雖快風入
腠里其患最深貪涼兼汗身當風而臥多風痹手足
不仁語言蹇澀四肢癱瘓雖不人人如此亦有當時
中者亦有不便中者其說何也逢年歲方壯遇月之
滿得時之和即幸而免至后還發若或年力衰邁值
月之空失時之和無不中者頭為諸陽之總尤不可
風臥處宜密防小隙微孔以傷其腦戶夏三月每日
梳頭一二百下不得梳著頭皮當在無風處梳自然
去風明目矣
養生論曰夏謂蕃秀天地囗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
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成實使囗得泄此夏囗之
應長養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發痎瘧奉收者少冬
至病重
又曰夏囗熱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熱也禁飲溫
湯禁食過飽禁濕地臥并穿濕衣
夏三月丁巳戊申己巳丑未辰日宜煉丹藥
夏三月頭臥宜向南大吉
夏三月六囗一十八候皆正長養之令勿起土伐大
樹
千金方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囗
內經曰夏季不可枕冷石并鐵物取涼大損人目
陶隱居曰冰水止可浸物使驅日曬暑囗不可作水
服入腹內冷熱相搏成疾若多著飴糖拌食以解酷
暑亦可
書曰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膩餅霍油酥之屬此等
物與酒漿瓜果極為相妨夏月多疾以此
又曰夏勿露臥令人皮膚成癬或作面瘋
又曰夏傷暑熱秋必痎瘧忽遇大寒當急時避人多
率受時病由此而生
參贊書曰日色曬熱石上凳上不可便坐搐熱生豚
瘡冷生疝囗人自大日色熱處曬回不可用冷水洗
面損目伏熱在身勿得飲冷水及以冷物激身能殺
人
書云五六月深山澗中停水多有魚囗精涎在內飲
之成瘕
養生論曰夏日不宜大醉清晨吃炒蔥頭酒一二杯
令人血囗通暢
又曰風毒腳囗因腎虛而得人生命門屬腎夏月精
化為水腎方衰絕故不宜房色過度以傷元囗
金匱要略曰夏三月不可食豬心恐死囗犯我靈臺
耳宜食苦囗以益心
千金翼方曰夏三月丙丁日忌夫婦容止
養生論曰夏月宜用五枝湯洗浴浴訖以香粉傅身
能驅瘴毒囗風囗滋血脈且免汗濕陰處使皮膚燥
癢
五枝湯方
桑枝槐枝柳枝桃枝各一握麻葉半斤煎湯一桶去
渣溫洗一日一次
傅身香粉方
用粟米作粉一斤無粟米以葛粉代之加青木香麻
黃根香附子炒甘松藿香零陵香
已上各二兩搗羅為末和粉拌勻作稀絹袋盛之
浴后撲身
夏三月合用藥方
荳蔻散
治夏月多冷囗發動囗膈囗滯噎塞脾胃不和不
養生部紀事
莊子在宥篇黃帝立為天子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
上故往見之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于至道敢
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囗然而起曰善哉
問乎來吾語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
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
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
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
多知為敗我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
也為汝入于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
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
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
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達生篇田開之見周威公威公曰吾聞祝腎學生吾
子與祝腎游亦何聞焉田開之曰開之操拔篲以侍
門庭亦何聞于夫子威公曰田子無讓寡人愿聞之
開之曰聞之夫子曰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
而鞭之威公曰何謂也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巖居
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
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
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內而虎
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
后者也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三
者若得其名必極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
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
畏者囗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史記留侯世家漢封功臣封良為留侯留侯曰今以
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
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谷道引
輕身
漢書藝文志魏文侯最為好音孝文時得其樂人竇
公
注
桓譚新論云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文帝
奇之問曰因何至此對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憐其
不及眾技教鼓琴臣導引無所服餌
后漢書王充傳充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造養性書
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
蘇順傳順和安間以才學見稱好養生術隱處求道
晚乃仕拜郎中卒于官
矯慎傳慎少學黃老隱遁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
導引之術
方術傳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三人者皆方士也率
能行容成御婦人術或飲小便或自倒懸愛嗇精氣
不極視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為操所錄問其術而
行之
王真傳王真郝孟節者皆上黨人也王真年且百歲
視之面有光澤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
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法嗽舌下泉咽之不絕房室孟
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結氣不息身
不動搖狀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亦有室家按注漢
武內傳曰王真字叔經上黨人習閉氣而吞之名曰
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斷谷二
百余日肉色光美力并數人抱樸子曰胎息者能不
以鼻口噓如在胎之中
華佗傳佗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
以為仙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佗語普曰人
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
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
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
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
曰囗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足以當導引體有不
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
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阿從
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葉青散漆葉
屑一斗青十四兩以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
藏輕體使人頭不白阿從其言壽百余歲冷壽光者
年可百五六十歲行容成公御婦人法常屈頸鷮息
須發盡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時魯女生數說顯宗時
事甚明了議者疑其時人也董卓亂后莫知所在按
注列仙傳曰容成公者能善補導之事取精于元牝
其要谷神不死守生養氣者也發白復黑齒落復生
御婦人之術謂握固不瀉還精補腦也漢武內傳曰
魯女生長樂人初餌胡麻及木絕谷八十余年日少
壯色如桃花日能行三百里走及囗鹿
神仙傳封衡常駕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號青牛道
士魏武帝問養性大略師曰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
勿過極少勿過虛去肥濃節酸咸減思慮損喜怒除
馳逐慎房室則幾于道矣故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
陰以順其根以契造化之妙
晉書嵇康傳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
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
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
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
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
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于導養得理則
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
博物志人有山行墮深澗者無出路饑餓欲死左右
見龜蛇甚多朝暮引頸向東方人因伏地學之遂不
饑體殊輕便能登巖岸經數年后竦身舉臂遂超山
澗上即得還家顏色悅懌頗更黠慧勝故還食谷啖
滋味百余日中復本質
晉書張忠傳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亂隱于泰
山恬靜寡欲清虛服氣餐芝餌石修導養之法冬則
缊袍夏則帶素端拱若尸
陶淡傳淡幼孤好導養之術謂仙道可祈年十五六
便服食絕谷不婚娶
郭瑀傳瑀隱于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
身
南齊書顧歡傳歡晚節服食不與人通
梁書陶弘景傳弘景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
傳便有養生之志謂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
矣天監四年移居積金東澗善辟谷導引之法年逾
八十而有壯容深慕張良之為人云古賢莫比
魏書徐謇傳謇善醫常有藥餌及吞服道符年垂八
十鬢發不白力未多衰
崔浩傳浩以公歸第因欲修服食養性之術而寇謙
之有神中錄圖新經浩因師之
北齊書由吾道榮傳道榮隱于瑯邪山辟谷餌松朮
茯苓求長生之秘
隋書徐則傳則幼沉靜寡嗜欲陳太建時入天臺山
絕谷養囗所資惟松朮而已雖隆冬冱寒不服綿絮
冊府元龜孫思邈隱居太白山自言九十三歲鄉里
咸云數百歲高宗顯慶中被征至時盧照鄰有惡疾
因問思邈養性之道其要何也邈曰天道有盈缺人
事多迍厄茍不息慎而能濟于迍厄者未之有也故
養性之士先知自慎慎者嘗以憂畏為本經曰人不
畏威則大威至矣憂畏者生死之門存亡之繇禍福
之本吉兇之元也故士無憂畏則仁義不立農無憂
畏則稼穡不滋工無憂畏則規模不設商無憂畏則
貨殖不成子無憂畏則孝敬不篤父無憂畏則慈愛
不著臣無憂畏則勛庸不立君無憂畏則社稷不安
故養性者失其憂畏則心亂而不理形躁而不寧神
散則氣越志蕩而意昏應生者死應存者亡應吉者
兇故憂畏者猶水火不可暫忘也人無憂畏子弟為
勍敵妻妾為仇讎是故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
人其次畏身憂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
彼慎于小者不懼于大戒于邇者不悔于遠能如此
者水行蛟龍不能害陸行虎兕不能傷五兵不能染
讒賊誹謗毒螫不能加害知此則人事畢矣
舊唐書孟詵傳詵長安中為同州刺史神龍初致仕
歸伊陽之山第以藥餌為事詵年雖晚暮志力如壯
嘗謂所親曰若能保身養性者常須善言莫離口良
藥莫離手
劇談錄劉平天寶中居齊魯間善吐納之術能夜中
視物不假燈燭
續博物志李泌絕粒五六載身輕能行于屏風上引
指使氣可以吹燭至滅導引骨珊然有聲號囗子骨
唐書趙昌傳昌為國子祭酒時年逾七十占對精明
帝奇之憲宗初立出為華州刺史對麟德殿趨拜強
駃帝訪其所以頤養遷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