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安胃散【《寶鑒》,下同】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得腐熟。
人參丁香各一錢藿香七分半陳皮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涼服。
藿香散溫脾胃,化痰飲,消宿冷,止嘔吐,治胸膈痞悶,腹脅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酢吞酸,噦逆惡心,山嵐瘴氣。
厚樸姜制半夏炮藿香葉陳皮去白炙甘草各等分
右五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日三服。
大七香丸治脾胃虛冷,心膈噎塞,漸成膈氣,脾泄瀉痢,反胃嘔吐。
香附子二兩麥糵一兩丁香三兩半藿香縮砂仁官桂甘草陳皮各二兩半甘松烏藥各六錢
右十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鹽酒鹽湯任嚼下。忌生冷肥膩物。
小七香丸溫中快膈,化積和氣。治中酒嘔逆,氣膈食噎,茶酒食積,小兒疳氣。
甘松八兩益智仁六兩香附子丁香皮甘草各十二兩蓬朮縮砂各二兩
右為末,蒸餅為丸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姜湯熟水任下。
木香餅子快氣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嘔吐噦,惡心。
木香官桂去皮姜黃香附炒去毛川芎香白芷甘松縮砂仁各二兩甘草炙,半兩
右九味為末,水和捏成餅子,每服十數餅,細嚼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參朮調中湯治內傷自利,臍腹痛,肢體倦,不喜食,食即嘔,嗜臥懶言,足胻冷,頭目昏。
人參黃芪各五錢當歸身厚樸姜制益智仁草豆蔻木香白朮甘草炙神曲炒麥糵曲橘皮各三錢
右十二味,剉如麻豆大。每服一兩,水二盞,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鐵刷湯治積寒痰飲,嘔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飲食。
半夏四錢,湯泡草豆蔻丁香干姜炮訶子皮各三錢生姜一兩
右六味(口父)咀,水五盞,煎至二盞半,去柤,分三服,無時。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錢、生姜半兩。
四味藿葉湯治胃寒嘔吐,粥藥不停。
藿香人參橘皮半夏各等分
右,姜煎溫服。
古參萸湯治氣虛胃寒,嘔吐冷涎陰證。干嘔通用。
吳茱萸人參各等分
右,姜棗煎服。
古丁夏湯治脾中虛寒,停痰留飲,噦逆嘔吐。
丁香半夏各三錢
右,姜煎溫服。
單人參湯治氣虛嘔吐。
人參三兩
右,用水三盞,煎至八分,熱服。兼以參渣煮粥食。若卒吐嘔逆,粥飲入口即吐,困弱者,為丸服之,調胃亦宜。
單白蔻散治胃冷有積,吃食欲吐者。
白豆蔻五錢
右為末,好酒調服。
金水六君煎【《景岳全書》,下同】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嘔吐等證。
當歸半夏茯苓各三錢熟地三五錢陳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和胃二陳湯治胃寒生痰,惡心嘔吐,胸膈滿悶噯氣。
干姜炒一二錢砂仁四五分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半甘草炙,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苓朮二陳煎治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等證。
豬苓澤瀉茯苓各一錢半半夏二三錢炙甘草八分干姜炒黃白朮各一二錢陳皮一錢
水一鍾半,煎服。如肝腎兼寒者,加肉桂一二錢。
和胃飲治寒濕傷脾,霍亂吐瀉,及痰飲水氣,胃脘不清,嘔惡脹滿,腹痛等證。此即平胃散之變方也。凡嘔吐等證,多有胃氣虛者,一聞蒼朮之氣,亦能動嘔,故以干姜代之。
陳皮厚樸姜汁制,各一錢半干姜炮,一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澤瀉之類,皆可隨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滯而兼時氣寒熱者,加柴胡。
排氣湯治氣逆食滯,脹痛嘔吐等證。
陳皮藿香枳殼各一錢五分香附澤瀉烏藥各二錢木香七分或一錢厚樸一錢
水一鐘半,煎七分,熱服。
大和中飲治飲食留滯,積聚嘔吐等證。
陳皮一二錢枳實一錢砂仁五分山楂麥芽各二錢澤瀉厚樸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小和中飲治胸膈脹悶嘔吐等證。
陳皮茯苓厚樸各一錢五分山楂肉扁豆炒,各二錢甘草五分
水一鍾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大分清飲治積熱閉結,小水不利,嘔吐等證。
茯苓澤瀉木通各二錢豬苓枳殼梔子或倍之車前子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溫服。
小分清飲治小水不利,濕滯嘔吐,腫脹,不能受補等證。
茯苓澤瀉豬苓各二三錢薏仁二錢枳殼厚樸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神香散治胸脅胃脘,逆冷難解,疼痛嘔噦,脹滿,痰飲膈噎,藥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錢,日數服不拘。
正柴胡飲凡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嘔吐等證。
柴胡一二三錢防風甘草各一錢陳皮一錢半芍藥二錢生姜三五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熱服。
柴陳煎治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嘔吐等證。
柴胡二三錢陳皮一錢半甘草一錢半夏茯苓各二錢生姜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抽薪飲治諸凡嘔吐,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石斛木通梔子炒黃蘗各一二錢細甘草三分枳殼澤瀉各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
太清飲治胃火煩熱,發斑嘔吐等證,與白虎湯出入酌用。
知母石斛木通各一錢半石膏生用,五七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或加麥門冬。
四味回陽飲治嘔吐,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者。
人參一二兩制附子炮干姜各二三錢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徐徐飲之。
六味回陽飲治嘔吐,陰陽將脫等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炙甘草一錢制附子炮干姜各二三錢熟地五錢或一兩當歸身三錢,泄瀉或動血者,以冬朮代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理陰煎治真陰虛弱,脹滿嘔噦,痰飲惡心,吐瀉腹痛等證。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炙甘草一二錢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干姜炒黃色,一二三錢或加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
溫胃飲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證。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扁豆炒,二錢陳皮一錢或不用炙甘草一錢干姜炒焦,一二三錢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參姜飲治脾胃肺氣虛寒,嘔吐,咳嗽氣短,小兒吐乳等證。
干姜炮,五分或一二錢;或用煨生姜三五片人參三五錢,或倍之炙甘草三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
黃芽丸治脾胃虛寒,或飲食不化,或時多脹滿泄瀉,吞酸嘔吐等證。
人參二兩焦干姜三錢煉白蜜為丸芡實大,常嚼服之。
一氣丹治脾胃虛寒,嘔吐等證。
人參制附子各等分
煉白蜜九如菉豆大。每用滾白湯送下三五分,或一錢。凡藥餌不便之處,或在途次隨帶此丹,最妙。
溫臟丸治吐蛔。
人參隨宜,無亦可白朮米泔浸炒當歸各四兩芍藥酒炒焦茯苓細榧肉史君子煨取肉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檳榔各二兩干姜炮吳茱萸湯泡一宿,炒,各一兩
右為末,神曲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饑時白湯下。
圣朮煎治寒濕瀉利嘔吐,尤為圣藥。
冬白朮五六七八錢,炒,或一二兩干姜炒肉桂各一二錢陳皮酌用或不用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