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產后門(12)

〔郭〕產后腹痛及瀉利者何?答曰∶產后腸胃虛怯,寒邪易侵。若未盈月,飲冷當風,乘虛襲留于肓膜,散于腹脅,故腹痛作陣,或如錐刀所刺,流入大腸,水谷不化,洞泄腸鳴,或下赤白, 脅填脹,或痛走不定,急服調中湯立愈。若醫者以為積滯取之,禍不旋踵,謹之謹之。

陳無擇評曰∶產后下痢,非止一證,當隨所因而調之。既云飲冷當風,何所不至,寒熱風濕,本屬外因,喜怒憂思,還從內性,況勞逸饑飽,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調中湯。赤白滯下,非此能愈,各隨門類,別有正方。

〔薛〕產后瀉痢,或因飲食傷損脾土,或脾土虛不能消食,當審而治之。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谷 。若面食所傷,用六君加麥 。若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兼嘔吐,皆加藿香。若兼咽酸或嘔吐,用前藥送越鞠丸。若肝木來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炮姜。若寒水反來侮土,用錢氏益黃散。若久瀉,或元氣下陷,兼補中益氣湯以升發陽氣。若瀉痢色黃,乃脾土真氣,宜加木香、肉果。若脾土虛寒,當用六君子加木香、姜、桂。若脾腎虛寒,用補中益氣及四神丸。若屬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若小便澀滯,肢體漸腫,或兼喘咳,用金匱腎氣丸以補脾腎,利水道。若胃氣虛弱而四肢浮腫,治須補胃為主。若久而不愈,或非飲食所傷而致,乃屬腎氣虧損,蓋胞胎主于任而系于腎,況九月、十月,乃腎與膀胱所養,必用四神、六味、八味三藥以補腎。若用分利導水之劑,是虛其虛也。一產婦瀉痢,發熱,作渴,吐痰甚多,肌體消瘦,飲食少思,或胸膈痞滿,或小腹脹墜,年余矣。余以為脾胃瀉,朝用二神丸,夕用六君子,三月余而痊。一婦產后泄瀉,兼嘔吐咽酸,面目浮腫,此脾氣虛寒。先用六君加炮姜為主,佐以越鞠丸而咽酸愈;又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康。一產婦瀉利年余,形體骨立,內熱晡熱,自汗盜汗,口舌糜爛,日吐痰三碗許,脈洪大,重按全無,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而假熱,吐痰者,乃脾虛不能統攝歸源也。用八味丸補火以生土,用補中益氣湯兼補肺金而脾胃健。一產婦腹痛后重,去痢無度,形體倦怠,飲食不進。與死為鄰,此脾腎俱虛。用四神丸、十全大補湯而愈。但飲食難化,肢體倦怠,用補中益氣湯而康。一婦人五月患痢,日夜無度,小腹墜痛,發熱惡寒,用六君子湯送香連丸,二服漸愈。仍以前湯送四神丸四服全愈。至七月終,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痛,口舌干燥,飲食無味,大便不實,小便頻數,灑淅惡寒,凄慘不樂,此肺之脾胃俱虛,而陽氣寒不伸也。用升陽益胃湯而痊。

汪石山治一婦產后滑泄,勺水粒米弗容,時即泄下。如此半月余,眾皆危之,或用五苓散、平胃散,病益甚。汪診之,脈皆濡緩而弱。曰∶此產中勞力以傷其胃也,若用湯藥,愈滋胃濕,非所宜也。令以參苓白術散除砂仁,加陳皮、肉豆蔻,煎姜、棗湯調服,旬余而安。

〔丹〕治產后泄瀉,惡露不行,此余血滲入大腸為瀉,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荊芥大者四五穗,于盞內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產后泄方茯苓 川芎 黃芩 白術 干姜 滑石 陳皮 芍藥(炒各)上水煎服之。

調中湯高良姜 當歸 桂心 芍藥 附子(炮) 川芎(各一兩) 甘草(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上方惟寒中洞泄者宜之。其腸胃有熱者,當服黃連而愈,如如金丸、香連丸之類。若戊己丸、固腸丸、四神丸、五味子丸之類,皆產后大便不實必用之藥,已詳載雜病及前泄瀉門中,茲不贅引。

赤白痢

〔大〕產后痢疾者,由產勞傷,臟腑不足,日月未滿,虛乏未復,或勞動太早,或誤食生冷,若行起太早,則外傷風冷,乘虛入于腸胃,若誤食生冷難化之物,傷于脾胃,皆令洞泄水瀉,甚者變為痢也。若血滲入大腸則為血痢,難治,世謂之產子痢也。得冷則白,或如魚腦,得熱則赤黃,或為驟血。若冷熱相搏,則下痢赤白,或膿血相雜。若下痢青色,則極冷也。若飲食不進,便利無常,日夜無度。產后本虛,更加久痢不止,無力瘦乏,愈見羸弱,謂之虛羸下痢。又有產后氣宇不順,而下痢赤白,謂之氣痢。治之之法,熱則涼之,冷則溫之,冷熱相搏則調之,滑者澀之,虛羸者補之,水谷不分者當利小便。若產婦性情執著,不能寬解,須當順其氣,未有不安者也。

〔薛〕前證白屬氣分,而赤屬血分也。其論詳見瀉利。一產婦食雞子,腹中作痛,面色青黃,服平胃、二陳,更下痢腹脹。用流氣飲子,又小腹一塊不時上攻,飲食愈少。

此脾胃虛寒,肝木克侮所致。用補中益氣加木香、吳茱漸愈。又用八珍大補,兼服調理尋愈。一婦產后痢未至月滿,因食冷物及酒,冷熱與血攻擊,滯下純血,纏墜極痛,其脈大無力,口干,用黃芩芍藥湯三服而安。

〔熊〕治產后赤白痢證 用四君子湯加黃 、粟殼神效。

〔云〕救急散 治產后赤白痢,腹中絞痛。

芍藥 阿膠 艾葉 熟地黃(各一兩) 甘草 當歸(各三兩)上 咀,水煎分二服,空心飲。

〔大〕當歸芍藥散 治妊娠腹中絞痛,心下急痛,及療產后血暈,崩中久痢。(方見血崩。)療妊娠血痢 用阿膠二兩,以酒一升半,煮一升,頓服。

產后諸痢 煮薤白食之。又方,羊腎脂炒薤白,空心食之,甚佳。

〔經〕治產后、胎前痢疾 敗龜甲一枚,米醋炙研為末,醋湯調下。(丹溪云∶龜甲大補陰,治勞倦。)〔丹〕婦人患墮胎后膈滿食少,痢不止,脈虛,左手尤甚。

滑石 白芍藥(炒) 蒼術(各五錢) 白術(二錢五分) 訶子(二錢,煨) 干姜(四錢)茯苓(一錢)上為細末,調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云〕產后血痢,臍腹疼痛 四物湯加槐花、黃連、御米殼等藥。

黃連丸 治產后赤白痢,腹中攪痛不可忍。

黃連(四兩) 阿膠 蒲黃 梔子仁(各一兩) 當歸(二兩半) 黃芩 黃柏(各二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飲吞下,日三夜一。

〔仲〕產后下痢虛極,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脈經》作熱痢重下,新產虛極者。)白頭翁 阿膠(各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甘草(二兩)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納膠令消盡,溫分三服。婦人臨產痢疾。

山梔不拘多少,燒灰為細末,空心溫熟水調下一錢,甚者不過五服。

產后血痢,小便不通,臍腹疼痛。

用生馬齒莧搗汁二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調,頓服。

〔梅〕治產后血泄不禁,余血作痛兼塊。

桂心、干姜等分為末,空心酒調服方寸匕。

〔大〕療產后痢,日五十行者,取木里蛀蟲糞屑炒黃,急以水沃之,令稠稀得所,服之即瘥。

〔圣〕治產后諸痢方。取蒼耳葉搗汁、半盞,日三四,溫服。

〔渴〕產后下痢作渴者,水谷之精,化為血氣津液,以養臟腑,臟腑虛燥,故痢而渴。若引飲則難止,反溢水氣,脾胃既虛,不能克水,水自流溢,浸漬皮膚,則令人腫。但止其渴,痢則自瘥。

〔薛〕前證若渴而不喜冷凍飲料,屬胃氣虛,不能生津液,宜用七味白術散。夜間發熱口渴,屬腎水弱而不能潤,宜用六味丸,并佐以益氣湯,以滋化源。一產婦瀉痢,發熱作渴,吐痰,肌體消瘦,飲食少思,或胸膈痞悶,或小腹脹墜,年余矣。余以為脾腎之瀉,朝用二神丸,夕用六君子,三月余而痊。

一產婦患前證,形體倦怠,飲食不進,與死為鄰,此脾胃俱虛也。用四神丸、十全大補湯而愈。

《必效》療產后痢而渴飲無度數。

麥門冬(三兩) 烏梅(二十個)細銼,水一升,煮取七合,細呷。

《經效》療產后久痢,津液涸,渴不止。

龍骨(十二分) 濃樸 茯苓 黃 麥門冬 人參(各八分) 生姜(六分) 大棗(十四個,并細銼)上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空心分兩服。

療產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干舌燥。《古今錄驗》冬瓜(一枚) 黃泥糊濃五寸,煨爛熟,去皮,絞汁服之瘥。

《補遺》人參白術散,治產后痢,津液竭,渴不止。(方見胎前霍亂。)

大便秘澀

〔郭〕產后大便秘澀者何?答曰∶產臥水血俱下,腸胃虛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澀不通也。若過五六日,腹中悶脹者,此乃燥屎在臟腑,以其干澀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潤之。若誤以為有熱,投之寒藥,則陽消陰長,變證百出,性命危矣。

〔薛〕產后大便不通,因去血過多,大腸干涸,或血虛火燥干涸,不可計其日期,飲食數多,用藥通之、潤之,必待腹滿覺脹,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結在直腸,宜用豬膽汁潤之。若服苦參藥潤通,反傷中焦元氣,或愈加難通,或通而瀉不能止,必成敗證。若屬血虛火燥,用加味逍遙散。氣血俱虛,八珍湯。慎不可用麻子、杏仁、枳殼之類。一產婦大便不通七日矣,飲食如常,腹中如故。余曰∶飲食所入,雖倍常數,腹不滿脹,用八珍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滿欲去,用豬膽汁潤之,先去干糞五七塊,后皆常糞而安。一產婦大便八日不通,用通利之藥,中脘作痛,飲食甚少,或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乃用蜜導之,大便不禁,吃逆不食。余曰∶此脾腎復傷,用六君加吳茱、肉果,骨脂、五味數劑,喜其年壯而愈。不然,多致不起。一產婦大便秘結,小腹脹痛,用大黃等藥,致吐瀉不食,腹痛胸痞。余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一婦人大便秘澀,諸藥不應,苦不可言,令飲人乳而愈。

麻仁丸麻仁(研如泥) 枳殼 人參(各一兩) 大黃(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二十丸,未通漸加丸數,不可太過。

評曰∶產后不得利,利者百無一生。去血過多,臟燥大便秘澀,則固當滑之,大黃似難輕用,唯蔥涎調臘茶為丸,復以臘茶下之必通。(予常用《局方》四物湯,以生地黃易熟地黃,加青皮去白煎服,甚效。)〔本事〕婦人產后有三種疾,郁冒則多汗,汗多則大便秘,故難于用藥,惟麻子蘇子粥最為穩當。用紫蘇子、大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凈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下。此粥不唯產后可服,大抵老人諸虛風秘,皆宜服之。當有一人母年八十四,忽爾腹滿頭疼,惡心不食,召醫數人,議皆用補脾進食,治風清利頭目等藥,數日雖愈,全不入食,其家憂惶。余辨說前藥皆誤矣,此證正是老人風秘,臟腑壅滯,聚于胸中則腹脹惡心,不思飲食,又上至于顛則頭痛,神不清也。若臟腑流暢,諸疾悉去矣。予令作此粥,兩啜而氣泄,先下結糞如胡椒者十余枚,后漸得通利,不用藥而自愈矣。

〔丹〕產后秘結不通,膨滿者,氣急坐臥俱難,用大麥 炒黃為末,酒下一合,神效。(出《兵部手集》。)

大小便不通

〔大〕產后大小便不通者,腸胃本挾于熱,因產血水俱下,津液燥竭,腸胃痞澀,熱氣結于腸胃,故令大小便不通也。

〔薛〕嘗治一產婦大小便不通,諸藥不應,將危矣。令飲牛乳,一日稍通,三日而痊。人乳尤善。

桃花散 治膀胱氣滯血澀,大小便秘。

桃仁 葵子 滑石 檳榔(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蔥白湯調下。

療產后大小便不利,下血。

車前子 黃芩 蒲黃 牡蠣 生地黃 芍藥(各一兩五錢)上為細末,空心米飲服方寸匕。忌面、蒜。

通氣散,治產后大小便不通。亦可用封臍法。(見前雜證大便不通。)〔心〕治婦人產后,忽小腹脹如蠱,大小便不通。氣海、三里、關元、三陰交、陰谷主之。

遺屎

〔薛〕產后遺屎,若脾腎虛弱,用還少丹,仍以補中益氣湯為主。虛寒加肉豆蔻、補骨脂,或四神丸。若脾腎虛寒,用八味丸兼四神丸,仍佐以前二方。

按∶產后遺屎,乃腎氣不固,宜五味子丸主之。(雜病泄瀉。)一產婦大便不實,飲食少思,或侵晨遺屎,此中氣虛寒,脾腎不足,用補中益氣送四神丸而痊。一產婦小便出糞,名大小腸交。乃氣血俱虛,失行常道,先用六君子湯二劑,又用五苓散二劑而痊。尋常腸交,亦可用。

《廣濟》療產后遺糞方。

取故燕窠中草,燒為末,以酒調下半盞。亦治男子。

《集驗方》療產后遺糞。亦治男子。

礬石(枯) 牡蠣( ,各等分)上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補遺》療產后遺糞不知出時方。

白蘞 芍藥(各等分,為末) 酒服方寸匕。

《補遺》治產后遺糞不知覺,可服固腸丸。(方見前雜癥泄瀉條。)華佗云∶病患臥,遺屎不覺者死。

〔大〕產后諸淋,因產有熱氣客于脬中,內虛則起數,熱則小便澀痛,故謂之淋。又有因產損氣虛則挾熱,熱則搏于血,即流滲于胞中,故血隨小便出而為血淋。淋者,淋瀝之謂也。《三因》論曰∶治諸產前后淋秘,其法不同,產前當安胎,產后當去血。如其冷、熱、膏、石、氣淋等,為治則一,但量其虛實而用之。瞿麥、蒲黃,最是產后要藥,唯當尋究其所因,則不失機要矣。

〔薛〕按前證若膀胱虛熱,用六味丸。若陰虛而陽無以化,用滋陰腎氣丸。蓋土生金,金生水,當滋化源也。一產婦小水淋瀝,或時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劑,二年不愈。

余以為脾腎之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

茅根湯 治產后諸淋,無問冷、熱、膏、石、氣結,悉主之。

白茅根(八兩) 瞿麥穗 白茯苓(各四兩) 葵子 人參(各二兩) 蒲黃 桃膠 滑石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燈心二十莖,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亦可為末,木通煎湯調下二錢。如氣壅閉,木通、橘皮煎湯調下。

滑石散 (《千金》)療產后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安仁县| 鱼台县| 延安市| 启东市| 五华县| 凯里市| 达拉特旗| 施甸县| 当涂县| 朔州市| 萍乡市| 桃园县| 城市| 青阳县| 壶关县| 县级市| 漳浦县| 名山县| 福海县| 丹阳市| 铜山县| 平利县| 成武县| 永宁县| 阳江市| 静宁县| 湘乡市| 西宁市| 锡林郭勒盟| 建阳市| 西峡县| 凤山市| 噶尔县| 平利县| 南川市| 黄骅市| 湟源县| 沅陵县| 辽源市|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