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進行交際的活動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使氣氛受到干擾,這時就該利用自己的機智、妙語改變交際氣氛。而在這種場合能改變氣氛的人,往往受到大家的敬佩和尊敬。
有一次歡迎某代表團參觀,代表團剛下車,就遇到了大雨,原定參觀的項目只得暫停,大家不免感到掃興。這時主人立即向客人問好,說道:“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們看,連老天爺也為各位接風洗塵。”一席話將壞事說成了好事,使客人感覺到了主人的熱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漢夏天炎熱難耐,某單位邀請某領導作政治學習報告時,正值炎熱天氣。領導一下車就熱得難受,眉頭皺起來。這時會議主持人急忙說道:“您今天到我們這里來,真是恰逢其時,不但大家熱烈地歡迎您,而且老天也給加溫,這真是熱上加熱,可見我們這片熱土是多么熱情好客!”主持人的一番話,使某領導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一位華僑老婦人在游黃山時,不慎將裙子在樹枝上掛了一個口子,老婦人頓時游興大減。這時,聰明的導游小姐立即跑過來,扶起老婦人,說道:“夫人,這是黃山對您有情啊,它想拉住您,叫您多看幾眼,不愿您匆匆離去!”導游小姐的聯想,讓老太太眉開眼笑,游興又上來了。
在交流中構成語言機變,反轉巧解話題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語音雙關法,通過諧音巧轉話題。比如在接待客人的宴席上,客人不小心打破了碗,這時,主人說道:“沒事沒事,碎碎(歲歲)平安。”一下子,使氣氛輕松了許多。
用妙語化解不適宜的氣氛,既是交際的需要,同時也是一種交際智慧,交際藝術。這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多留心,多觀察,培養自己機智幽默,風趣靈活的思維和口才。只有這樣,才能在交際活動中左右逢源,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