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者。彼菩薩摩訶薩應當親近修習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諸佛。承事供養彼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住正念遠離邪心。斷除我見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芭蕉虛。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時焰。當觀是行如空中云。當觀是識如鏡中像。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脫門。常念先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當念四食過患。所謂摶觸思識等。于是食中生不凈想。當念四無量。所謂修于大慈。行于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舍。當念成就諸禪而不味著。然復思惟一切諸法。常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舍身及心攝受多聞。念如是法。應如是護不得誹謗。多聞法財如所聞法如義受持。于諸佛所起尊重心。又于法僧生肅恭意。親善知識遠離惡友。除滅世間無義語言。不著世樂不舍空閑。住于一切生平等心。于諸眾生無有退沒。無損害心亦無妒嫉。于一切法起稱量心。不作罪惡心無垢染。一切諸法無處可得。常求甚深廣大經典。于中恒起增上信心。莫生嫌疑無為異意。如是經典最勝廣大。常念誦持常思演說。何以故。是為諸佛世尊道法。獨能生成佛菩提故。于當來世得彼無量諸佛功德。應當為他如法宣說。降伏憍慢莫亂正聞。恭敬尊重供養是法。舍諸欲求息諸諍競。除諸睡眠滅諸疑網。殄絕迷惑明識我見。不事戲論遠離尼干邪命自活遮羅迦波梨婆阇語言論等。常應善住檀波羅蜜中。圓滿尸波羅蜜。常念羼提波羅蜜。不舍毗梨耶波羅蜜。游戲禪波羅蜜。具足般若波羅蜜。棄舍身命無愛惜心。如四大性不可改變。如于地界起平等心。水火風界亦復如是。成就身業心意精勤。無不活畏不貪衣食湯藥床鋪房舍殿堂一切眾具。樂行頭陀常住知足。不求利養不事名聞。凡是愛著悉滅無余。觀四念處斷四顛倒。不念惡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儀。當具五根亦增五力。應滅五蓋不用五情。遠離五濁成五解脫。得入內自思惟。廣大圣智正觀五陰。不行六塵降伏六根。亡滅六識斷絕六受。除六渴愛行六念處及六智分法。于六通中常求利益。修七覺分通達七界(七界謂害界恚界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及滅界故)。滅除七使及七識住。離八怠惰除八妄語。明了世間八法所因。應得八種大人覺法。證八解脫修八正道。親近思惟廣大分別。專精遠離九眾生居。滅九種慢捐棄九惱。常思九種歡喜等法。親近修習九次第定。終不念行十種惡業。而勤造作十善業道。常求如來十種力智。不空見。我今為汝略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念佛三昧法門。諸所當得大利益事。若有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報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當滿足彼諸佛法。乃至能為一切眾生作大依止。亦令成就無上種智故。不空見。斯諸菩薩摩訶薩有大智故。乃能思惟非彼聲聞辟支佛人得觀察也。不空見。若人于此念佛三昧。或時親近思惟修習。若受持若讀誦。若書寫若教書寫。若教讀誦受持若少開發。若為解說若能廣宣。彼雖少時勤苦疲勞然其所作終不虛棄。必獲果報得大義利。不空見。彼菩薩摩訶薩以為他受持法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當來世決定作佛。不空見。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彼聲聞緣覺二乘境界。若人暫聞說此法者。是人當來決定成佛無有疑也。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若人欲修此三昧  能念一切諸如來

彼既思惟是法門  諸非法處當遠離

亦當遠離無慚愧  破除斷見及與常

復應安住三空門  當念勤修解脫智

既拔三種不善根  即亦思惟三善本

若知觀察三受處  得斯妙定良非難

若人欲求勝三昧  先應持戒后修智

自然遠離諸邪見  亦無戲論及語言

次第觀受斯皆苦  然后觀察生滅心

若人思惟三昧時  當應深念出世事

諸法有疑咸悉除  得此三昧甚為易

亦應善通四念處  先當觀身不暫住

恒求解脫及禪定  不愛壽命豈惜身

弗以多聞陵侮人  寧當誹謗于正法

聞正法已能思惟  晝夜受持身所誦

尊重諸佛深敬法  承事僧眾不敢輕

善知識所常念恩  遠離一切諸惡友

不與惡人同坐起  除彼為眾說法處

為求最上菩提故  終勿舍離阿蘭若

一切眾生皆平等  于諸法中莫分別

欲求彼法真實際  諸法相中無著心

彼輕慢意悉能除  不久必得此三昧

明識我見及疑心  亦當覺察諸調戲

不得起于惡欲意  應滅諍競與睡眠

若不學彼外道法  諸是戲論自然除

但能隨順佛法言  求此三昧須臾獲

常行布施及戒忍  勇猛精進無倦時

恒處禪思及智慧  自然得斯三昧行

能施頭目無愛畏  舍余諸物終不疑

彼趣菩提無艱難  亦速獲斯凝靜定

若能持心如大地  又同水火及與風

更等虛空無邊崖  彼人速得此禪定

若有精誠身口意  彼不貪食及衣財

其于眾具既無求  能如是修證三昧

應常專念四正勤  亦當成彼諸神足

速須遠離顛倒想  煩惱棘刺先斷除

當念杜絕四流河  亦思干消諸渴愛

具足五根及五力  分裂破壞五蓋衣

五種欲事不俱懷  內心幻偽亦宜舍

復當愿求五解脫  思惟五身三摩提

應速觀知五陰處  正心和敬于六緣

彼不恭慎應遠離  亦當減損六觸身

于六受處心正觀  常念斷除六種愛

復以六通成就世  亦修六念及智明

勤求七覺七圣財  必須舍彼疑惑處

欲得三昧恒若斯  漸當散滅諸煩惱

彼常遠離七識住  斯八顛倒亦拔除

若能住于八正道  自當速證此深定

恒住八大丈夫行  復以八解自娛心

不染八法離世間  獲最勝智當不遠

于他人所無嗔心  先應除此九種慢

思九歡喜根本法  得彼次第九種禪

絕此十惡不善因  應修智人十種善

若能修行十種力  得是三昧終無難

當念攝持諸善法  放舍不善眾惡緣

前后勤求彼正念  證此三昧豈能久

若住如是三昧已  當轉智力不思議

遍見諸佛金色身  所生常得聞正法

若欲見彼諸世尊  或已滅度及現在

當來一切愍世者  應思惟此勝三昧

思惟三昧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念欲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者。云何思惟而得安住。佛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必欲成就是三昧者。先當正念過去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次念現在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次念未來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彼如是念一切三世十方世界中。是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天降成就。入胎成就。住胎成就。出胎成就。出家成就。諸功德成就。諸根成就。諸相成就。諸好成就。莊嚴成就。戒品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四無畏慈悲成就。喜舍成就。慚愧成就。威儀成就。諸行成就。奢摩他成就。毗婆舍那成就。明解脫成就。解脫門成就。四念處成就。四正勤成就。四如意足成就五根成就。五力成就。覺分成就。正道成就。往昔因緣成就。雙教示成就。諸通教示成就大通教示成就。戒品成就。一切三昧成就。無礙利益成就。為他利益無礙成就。一切善法成就。清凈色成就。清凈心成就。清凈智成就。諸入成就。金色百福成就。時彼菩薩念諸如來如是相已。復應常念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心無動亂。亦當安住無所著心。心無著已彼復應作如是思惟。是中何等名曰如來。為當即色是如來耶。為當離色是如來乎。若以色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色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以離色為如來者。離色則是無因緣法。無因緣法云何如來。菩薩如是觀知色已。次復觀受。彼時更作如是思惟。為當即受是如來耶。為當離受是如來耶。若即受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受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受法為如來者。離受則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云何如來。彼既如是觀色受已。乃至觀識亦如是。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陰非如來者。豈彼諸根是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眼。為當即眼是如來耶。為當離眼是如來乎。若即彼眼是如來者。一切眾生皆有是眼。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彼眼是如來者。離眼則為非因緣法。彼非緣法云何如來。菩薩如是觀察眼已。觀耳觀鼻乃至觀意亦如是。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根無如來者。豈彼諸大有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地。為即地界是如來耶。為離地界是如來乎。若即地界為如來者。彼內外法皆屬于地。如是地界應是如來。若離地界為如來者。離地即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云何如來。彼既如是觀察地界。乃至觀彼水火風界亦如是。而彼菩薩能作如是正思惟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受不離受。不以想不離想。乃至不以識不離識。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亦不以眼觀察如來。不離眼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耳不離耳。不以鼻不離鼻乃至不以身意不離身意。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色不離色。不以聲不離聲。乃至不以觸法不離觸法。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地觀察如來亦不離地。觀察如來如是。不以水不離水。乃至不以風不離風。觀察如來亦如是。彼菩薩如是觀時。即能于彼一切法中。善通達知明了無礙。爾時彼菩薩復應當作如是思惟。是中更以何等真法。而能得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以身得菩提耶。為用心得菩提乎。若身得者。而今此身無覺無識頑癡無知。譬如草木若石若壁。然彼菩提非色非身非行非得。不可見聞不可觸證。此身如是。云何能得成就菩提。若心得者而即此心本自無形無有相貌。不可見聞不可觸證不可執持。猶如幻化。菩提如是亦無有心無有觸對。不可見聞不可知證。此心如是。云何能得成就菩提。不空見。是為菩薩正念思惟。不以身心亦不離身心。而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言。不空見。然彼菩薩常應如是觀察思惟。若能如是觀諸法時。即得安住于正法中。心無遷變不可移動。當知爾時具足菩薩摩訶薩法。自然遠離不善思惟。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平等真實法界。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過去未來諸世尊  現在一切遍見者

冥心空寂行慈愛  欲睹諸佛無艱難

往昔諸佛大威光  憐愍世間等與樂

彼念人中分陀利  調御丈夫功德滿

更念下生及入胎  住胎尊母皆具足

思彼生家眾妙相  當見等覺弗為難

亦念諸好勝莊嚴  及彼本愿先所行

微言妙義初中后  彼皆善逝解脫身

住解脫門及供養  正勤與彼四神足

應念諸根具滿者  力菩提分亦復然

若念諸佛解脫尊  不久當到勝寂地

一切世間利益念  善法功德難思量

妙色及與清凈心  復思世尊眾好分

金剛身體百福相  當知如來諸念滿

何得法中名如來  正當觀察無邊處

諸佛非色復非受  非彼想行非識心

如是等法非如來  正見智人亦應體

亦非離彼是諸佛  應供善逝但有名

諸佛非眼非耳鼻  非舌身意及法等

亦非離彼為如來  正覺莊嚴惟名耳

唯有大名無真佛  離名何處有實者

智人若知盡和合  當取等覺實非難

若以諸陰為如來  彼諸眾生皆有陰

眾生即應是諸佛  以陰平等斯共有

不以色等為諸佛  亦不離陰名如來

無量數劫正思惟  不思議智乃成就

身如草木及石壁  菩提無色寂無生

亦無頑身及草木  云何說身證菩提

是心無相復無形  菩提非心亦無狀

非身非心能得證  亦非無證難思議

是為最勝寂靜地  外道于中皆荒迷

若于此法求正勤  必當速得是三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平果县| 儋州市| 富顺县| 女性| 长寿区| 尤溪县| 马山县| 玉门市| 温宿县| 鲁山县| 昌平区| 阿图什市| 开江县| 呼伦贝尔市| 乐东| 灌云县| 平泉县| 昌邑市| 科尔| 曲靖市| 邮箱| 七台河市| 东兰县| 运城市| 土默特左旗| 张家界市| 彰化县| 景宁| 行唐县| 库伦旗| 法库县| 东辽县| 乐清市| 嵊泗县| 犍为县| 韶关市| 繁峙县| 尼玛县| 遵义市| 确山县|